第13章 招賢納士
- 黃貓手記
- 踏山覓詩
- 3084字
- 2013-04-09 12:04:43
然而,人才在那里呢?誰是林清所要找的人才?林清已經(jīng)心中有數(shù),那就是林清曾經(jīng)聽說過的,非常崇拜的,神秘莫測的佳寺洞洞主佳樂韜。林清得到此人,還用擔心戰(zhàn)勝不了黃貓?
至于,怎么能夠得到佳樂韜,林清已經(jīng)胸有成竹,而且已經(jīng)豁出去了,只要能夠得到佳樂韜,林清什么樣的手段都可以用,什么東西都可以舍。
謀士就算設定了,武將呢?林清已經(jīng)有三條妙計在手。一是找武皇后要人。林清和武則天,一個肯要,一個愿給,而且不在少數(shù)。二是遍訪名師、武士,能拉多少拉多少,這個是重點。三是學習薛懷義,打進黃龍幫內部去。只要有利用價值的人,林清可以不擇手段而得之。
林清謀劃出來的這幾條路,先走那一條,怎么走,林清已經(jīng)安排妥當。第一站,林清直奔佳寺洞,去尋洞主佳樂韜。
林清帶著兩名護衛(wèi),乘一頂小轎,向隱居深山的佳樂韜所居——佳寺洞而去。
在臥龍冠的密室里,黃貓與趙莊主共同分析當下的時局。
黃貓說:“經(jīng)過這么一個回合的較量,我們的對手暫時撤退了。”
趙莊主說:“是啊,不知道會不會卷土重來?”
“肯定會卷土重來。武則天絕不會善罷甘休,一定會不擇手段得到我的《黃貓手記》,甚至要我的命。所以,武則天的人肯定還會來,而且只是個時間問題而已。至于我的《黃貓手記》與我的命,我倒是不擔心,我擔心的是我們黃龍幫和我們的黃龍隊被武則天的力量消滅了。”
“是啊,我們應該提前做好準備,有備無患啊。”
“是的,我們更要對敵人的力量,策略,做到比較準確的分析和判斷,在此基礎上,我們謀劃出我們應該做什么,怎么做才能夠戰(zhàn)勝敵人。”
趙莊主進一步判斷道:“對,據(jù)我分析,這一回武則天不再讓薛懷義來了,因為薛懷義沒有立下一點功勞,更沒有得到《黃貓手記》,損失還不少。武則天一定會派出比薛懷義更厲害的人物,對我們構成更大的危險,我們就會遇到更大的麻煩與挑戰(zhàn)。”
黃貓感慨道:“是啊。我想我們不能坐等敵人的到來,我們要主動出擊了,我們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了這個能力。而且要去了解武則天會派出什么樣的人來。”
“對,我們的行動可以給武則天一個震撼,起到敲山震虎的作用。”
“很好。這一回,由你出馬,為我們的行動尋找到這樣一個突破點,我們制造一起震動京師的事件來。”
“好的。我明天就出馬。”
“好的。另外,朝中傳出這樣的說法:武則天要準備廢李顯而立李旦為帝,不知道武則天要玩什么花樣。”
“這個要弄明白武則天這樣做的目的是什么,才能夠把握武則天的真正的秘密所在。”
黃貓贊同道:“對,李顯是不大聽從武則天的指揮,所以要立李旦為帝。而李旦比李顯要小,不大懂事,還沒有成年人的智謀,這就有利于武則天掌控朝政。”
“也許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呢。顯然,朝中的傳聞不是空穴來風,而是武則天在做輿、論準備。”
“對的,現(xiàn)在要弄明白,武則天立李旦是真立還是假立。”
“是啊,這個不是一下子就能夠了解到武則天的真正用心的。說說你的看法。”
“我認為武則天廢李顯,立李旦沒有那么簡單。顯然,立李旦為帝,這個皇帝還是李旦的,盡管武則天可以把握朝政一段時期,而李旦總要長大,總要自己執(zhí)掌朝政。武則天的目的會是把握朝政于一段時期嗎?一段時期能夠滿足武則天的欲念嗎?肯定不能。”
“因此,武則天廢李顯,立李旦只是一個過渡時期,是虛晃一槍,真正目的是要自己稱帝。”
“對,這個時候,李旦是沒有能力阻止武則天的行動,更不會對武則天的行動構成威脅。”
“對,你分析的有道理。這樣看來,我們就要提前做好準備,想盡一切辦法阻止武則天的行動,讓武則天不敢輕舉妄動。”
“這個不容易,要達到這樣的目的,就必須有能夠動搖她的基礎的力量,必須對武則天構成威脅,才能夠讓武則天不能也不敢輕舉妄動。”
“那來這樣的力量?怎么能夠具備這樣的力量?這個不容易做到吧。”
“是啊,我們只能一步一步走,慢慢積蓄力量吧。”
“我們能不能來一次秘密行動,我們黃龍幫的力量和現(xiàn)在軍中的力量聯(lián)合起來,尋找一個合適的機會,內外夾攻,把武則天擒獲,這樣一來,問題就解決了。”
“可以一試,不過,這樣很難很難。”
“是很難,我們做的就是難事,只要能夠做成功。”
“呵呵,我們現(xiàn)在還沒有積蓄足夠的力量,就與武則天攤牌,等于用雞蛋去碰石頭。再說,現(xiàn)在朝中大臣有的是見風使舵的,有的是是勢利小人,真正為了大唐舍身忘死的沒有幾個。所以說聯(lián)合朝中力量更難。”
“是啊,我們先積蓄力量吧。好的,你此次出馬,也可以多出去探探朝中的情況,更多地了解我們的敵人,為我們的行動做準備。”
“好的。”
“一路順風。”黃貓充滿了希望。
林清坐在轎子里預想著、設計著與佳寺洞洞主佳樂韜見面的情景與言行。
傳說佳樂韜智慧卓越,那他一定是深沉的,深沉到讓人看不透他的真實心理,深沉到讓人洞悉不到他的真實情感。而他又是不拘言笑、不輕易開口的人,智慧卓越的人一般都少言寡語,開口就是金玉良言,一言九鼎。他是嗎?智慧卓越的人一般是行蹤詭秘,行為異于常人,也許他這樣做就是為了給人一種高深莫測的感覺,或者是給他的行動蒙上神秘的面紗。
林清判斷,佳樂韜的深沉是最難對付的,當你探不明、摸不清他的真實想法、真正的心理,你就不能對他采取行動,更不能突然冒進。不過,林清要想方設法突破佳樂韜的深沉大關,讓他乖乖就范。怎么做呢?是什么方法?林清似乎胸有成竹,因為她已經(jīng)把男人看了個透,而她已經(jīng)突破了幾個這樣的人,他佳樂韜也是人,而且是男人,林清不怕他不就范。
林清轉念一想,一旦佳樂韜不買帳怎么辦呢?
以防萬一,林清還留有一手。至于佳樂韜的少言寡語和行蹤詭秘就好辦多了。林清那張嘴比鋼釬還厲害,就算是石人、泥塑都可以撬開他的嘴,更何況是個大活人呢。林清不僅要撬開佳樂韜的嘴,而且還要把他逗開心,讓他降服才行,再慢慢地讓他俯首帖耳,循規(guī)蹈矩地在林清的石榴裙下,心甘情愿地為林清服務。到了那個地步,林清就不怕他行蹤詭秘、行為異常了。他佳樂韜就是孫悟空也難逃如來佛的手掌。
不知不覺,轎子停下來了。林清才知道,她已經(jīng)來到了處于深山環(huán)抱的佳寺洞。
林清放眼一看,這地方真的很幽靜,是個修行養(yǎng)道的好地方。也許高人都喜歡這樣的地方,在這樣的地方才能夠造就大智慧,大思想家。
林清走近那道低矮的柵欄,柵欄的門沒有關,直接就走進院子里。院子里不成院子,也不平坦,大大小小石頭堆砌的各種各樣的造型,高高低低的造型卻似乎隱藏著什么,林清就是看不明白。當林清轉換幾個視角去看,才明白了一些其中的奧妙:這里即有石桌、石凳,也有石椅、石床。即可以吃飯、睡覺,也可以休閑、娛樂。而那些擺放在不同地方的石球,卻大小各異。這是干什么用呢?林清怎么都琢磨不透。
既然琢磨不透,那就只好請教大智大勇的佳樂韜了。林清穿過這些景觀,繼續(xù)向里走。
石崖之下,有大大小小的幾個洞,沒有洞門,林清不知道佳樂韜是否就住在洞里。她對著洞門大聲喊道:“佳先生在嗎?”
連喊幾聲,洞里沒有回應,似乎是沒有人在。林清索性大膽走進洞里,洞里只有幾件簡單的不能再簡單的家具,利利索索地擺放在那里,其余什么都沒有了。
佳樂韜不在,他去那里去了?林清思索著,尋找著答案。
林清首先覺得:第一次來就吃了閉門羹,這樣看來似乎不是好兆頭,這個佳樂韜也許不好對付。
林清犯愁了,她不得已只好坐在一塊石頭上,硬著頭皮等吧。
林清等了一個時辰又一個時辰,直等到日掛當頭,口渴難耐,饑腸轆轆的時候,只見一個披頭散發(fā)、邋里邋遢的男人手握一把扇子,肩挎一個酒葫蘆,唱著山曲小調,晃晃悠悠地走上山來。
林清站起來仔細地打量著來人,卻是與自己心目中佳樂韜的形象大相徑庭的男人,頓時厭惡之情油然而生,不由得問著自己:這就是大名鼎鼎的佳樂韜嗎?林清搖搖頭,又點點頭。除了佳樂韜,誰還來這個地方啊。
佳樂韜走近林清,象是沒有看見似的,繼續(xù)哼著山曲向山洞里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