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第十一曲:江贛水濱臨瀾霏
- 歌塵散
- 米可li
- 1736字
- 2013-08-09 11:29:12
自沈梁默的書房出來,歌塵身后就多了一個婢子和兩個侍衛。
沈梁默見到她出現在書房門口時,喜不自禁,對于她要在二月十八出府觀潮的請求更是立馬答應,但要注意安全,便撥給了她兩個侍衛和一個會點功夫的婢子。而歌塵也一直笑著,很無害地笑著,謝著爹爹的疼愛,為自己以前年少不懂事與爹爹慪氣道歉,更是令得沈梁默父愛滿滿,允她想什么時候出門都可以。
歌塵思忖著自己剛才的演技,是不是還可以更上一層樓。行至院中假山處,瞥見遠遠行來兩個人:一人身著從二品朝服,顯然是剛下朝便沖這兒奔來了,這人便是沈憐的二哥,糧草司都督沈恪——說來也怪,沈梁默這堂堂一相國,近日卻稱病休在家中;而另一位身著一襲淡黃襦裙,一張清純甜美的錐子臉,一幅風情萬種的身段,急急邁著小碎步緊跟沈恪身后的女子便是她琴棋書畫樣樣精通,世間男子寤寐求之的四姐沈忻。
二人見一身素衣的歌塵先是一愣,但臉上立馬恢復了那幅高傲的姿態。歌塵屈身,還沒來得及行禮,就見沈恪目不斜視地拂袖而去,就像根本沒有瞧見退在一旁的歌塵一般。倒是沈忻在歌塵身邊停了下來,像是一直驕傲的孔雀,俯瞰著歌塵。
出乎意料的是,她一把掐握住歌塵的手,力道之大令歌塵怯弱地縮了縮手。
“喲!還嫌棄我牽你的手呢?”聲音甜美卻帶著刻薄,她用只有她們二人聽得到的聲音對歌塵說,“憐兒妹妹,你還是乖乖待在你的錯置齋的好,你的相貌,這么出來拋頭露面也不見得可以尋到好的夫家,若是乖乖的,興許姐姐我還可以在爹爹面前美言幾句讓你找個好夫家。莫學你那不知天高地厚的娘哦!”
歌塵另一只手在袖中已經緊緊地握成了拳,可面上卻是誠惶誠恐。
沈忻見她一幅快要哭出來的樣子,嫌惡地皺了眉頭,伴隨著一句“沒用的東西”,狠狠甩開了歌塵的手。沈忻的婢子很識相地遞上來一塊手絹讓她的主子擦拭,免得污了她的玉手。沈忻將擦完的手絹丟向歌塵后,便揚長而去。
直到阿愚碰了碰歌塵的手臂,歌塵才直起身子,沖身旁向自己投來關切目光的阿愚一笑,示意她不要在意。
歌塵回頭望了望沈梁默書房的方向,低下頭,一掃剛才唯唯諾諾的表情,嘴角一揚:好戲開始了呢!
話說這驚濤江是靖朝的母親河,發源于靖朝大陸西側的達霆高原,千里奔騰而來,靖朝都城臨瀾就是驚濤江的入海口城,浩瀚江水孕育了如今一片歌舞升平。
驚濤江是一條充滿野性的大江,在靖朝還是靖國的時候,每每春秋兩季都有特大的潮水越過岸邊百姓自己修建的土壩,淹沒大片莊稼地,卷走無數來不及逃離的百姓:可以說在瀾臨還不是瀾臨時,這個地方簡直是民不聊生,能走的都離開了,留下的就只有些老弱病殘。
可是這里是推翻靖國最后一代國君,建立靖朝的元宗皇帝的故鄉。
就像所有非功偉業的英雄一樣,當元宗皇帝大刀一揮,斬掉那位昏庸國君,自立為王后,大力改造他的故鄉,沿岸修建高達十丈的堤壩,經過五年,這地方真的就成了魚米之鄉,之前反對的不看好的人紛紛噤聲。
于是靖國遷都,改名瀾臨城。
這之后便是元宗皇帝攜其子——也就是靖朝的第二任皇帝盛宗皇帝——一舉滅了位于靖國西南的堇國,和位于靖國東南的安國兩個大國:靖朝正式誕生。而至于這之后的盛宗皇帝則是更加致力于國內經濟的發展和百姓的生活,他的一生只是在晚年的時候,與當時還是少年的袁弈——后來的平祿將軍——一起奪下了位于南方雨林中的晟國。
據說這場戰爭中有一段皇家的秘辛:和一個女子有關,和平祿將軍有關,和當今圣上賢宗皇帝君珵?有關,也和歌塵有關??
元宗皇帝建造的堤壩,被后世的百姓們尊稱為元堤。
元堤是依照之前的土壩鞏固加高而成的。這之前的土壩之所以攔不住洪水,是因為那些泥土都是驚濤江帶來的淤泥,雖然可以壘得很高,但這些泥沙卻一沖就倒,一點都不穩固。
元堤依著土壩的走勢,向西延伸直到出了臨瀾城;向東一直到驚濤江入海。但在離驚濤江入海的一里處卻有一個缺口,缺口兩岸相聚五丈,驚濤江江水在這里拐了一個彎,注成了一個湖。
這一片湖從地圖上看,恍若是驚濤江遺留下的一顆珍珠,十六年前的人們喜歡稱它為珍珠湖。
然而在十六年前——承德元年,賢宗皇帝下詔題字,將這個湖改名為望眼湖,立碑于缺口一岸。
自從珍珠湖改名為望眼湖后,民間便總有些人喜歡揣測為什么圣上登記的第一封昭告天下的文書就提及要改這湖的名字,于是傳來傳去就傳成了無數個故事。
每到和望眼湖有關的慶典時,這些故事都會被說書先生搬上桌,道給每一位來自五湖四海的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