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論道
- 玉罡
- zhoujianweivv
- 1131字
- 2013-01-23 12:45:06
樹老低下頭,問子瑜:“依你之見,道是何物?”子瑜一聽,心下暗喜,流利的答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樹老大喝一聲:“停下,你若再誦讀他人之見,就準備老死在這問放島吧。說你自己的見解。別廢話”子瑜一下心緒混亂,整理了下思緒,娓娓道來:“道是一切的本源,說到底就是一種凌駕所有之上的規矩,有了這個規矩,才有日之東升西落,月之陰晴圓缺,才有海水潮落潮漲,人才會生老病死,草木才會枯榮,但究竟道是什么樣子,怎么執事,是沒有人能夠看透的,因為若是有人能夠看透這個規矩,他就凌駕于規矩之上。道就沒有了存在的意義。恕小可平庸,不可窺透此間奧秘。”樹老仰天長嘯,說道:“說的好,以我千萬年的思索,尚不能洞悉其中奧秘,你年尚不足三十,能有如此見解,實屬不易。”子瑜心里捏了一把汗,心中暗幸自己如此偷奸取巧的回答能夠過關。
樹老再次發問:“依你所見,仁為何解?”子瑜腦袋頓時大了一圈,心想怎么問的都是如此晦澀高深的問題。深吸一口氣,子瑜答道:“仁本意為人互相關愛,依小可之見,此乃粗淺之意。”樹老言:“恩,說說你自己的想法。”“小可認為,仁乃是人為自保而形成的一種共同想法,仁施于他人可使他人感恩戴德消除他人對自己的惡意,又能教化他人以同種仁施于自己。循環往復,人人以仁為高尚,人間形成普世的看法。稱為仁。”子瑜又抹了一把汗,心虛的很。樹老笑道:“你雖膚淺,但仍看到了人自保之心,見解不俗。”子瑜歡喜,今天的運氣真是特別的好。
樹老又問道:“依你之見,德為何解?”子瑜腦袋像要爆炸了一樣,心里這老頭怎么總問這么大的問題,要說清一個字,一天時間都不夠。子瑜咬牙回答道:“德乃道之所屬,道乃路標,德乃路途,一言而說,德是遵從道而形成的思考和行事標準。樹老,小可的確腹中饑餓,可否容我飽餐后再回答。”樹老聞言道:“可以,以你之才,我可以賞你吃我的樹果,可以頓去饑餓,回復精力。”說罷摘下頭頂的兩個碧綠果實賜予子瑜。子瑜雖是借言打岔,但的確也餓了一天,狼吞虎咽的吃了起來。這果實清香撲鼻,入口甘甜清爽,下肚氣爽神清。在這飄飄欲仙的感覺中,子瑜竟然舒服的睡著了。
日復一日,樹老每日問子瑜許多高深難解的問題,子瑜仗著滿腹的才學都順利過關。不覺中,已經過了三月有余。樹老終于不再問子瑜這些問題,而是說:“小子,還不跪下磕頭,拜見你的老師?”子瑜大喜,連忙起身跪倒,拜見老師。自此之后,每日以樹果為食,以師徒相稱。老樹暗暗得意道,天意就是天意,此子聰慧良善,品性高潔,必然是托付之才。你可知,你走出問放島之后,你將是傲視天下的人物,你以前欽佩的高人都要仰望你的無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