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97章 親政之戰(zhàn)——漁人之利

  • 秦殤
  • 秋之慕楓
  • 3258字
  • 2014-04-22 16:52:27

第五卷:親政之戰(zhàn)——漁人之利

秦王派甘羅這11歲的頑童出使趙國,朝臣皆認為的胡鬧之舉。但是趙國傳來的消息,卻震驚了整個秦國王庭。

甘羅憑借三寸不爛之舌成功游說了趙王,與燕國斷交,并且宣戰(zhàn)!而為了讓秦國不助燕國,趙王承諾只要秦燕絕交,趙國愿意獻上河間之地五座城池。為表誠意,五座城池的地圖已經(jīng)交給甘羅,不日將會送回咸陽。

甘羅歸秦,秦王親自在殿外迎候。甘羅呈上了趙王獻予秦國的河間之地五城地圖,并匯報了此次出使的進展。

“恭喜大王,慧眼識珠啊!”趙姬在朝堂上對甘羅贊不絕口,“甘羅真乃奇才也,不亞其祖父甘茂!果然將相之才啊!”

“我大秦兵不血刃得河間之地五座堅城,又使趙國和燕國宣戰(zhàn),河西之地數(shù)年之內(nèi)無后顧之憂啊!”嬴政拍案而起,“甘卿立此不是奇功,寡人今日就當庭拜為上卿,望愛卿今后繼續(xù)為大秦效力,再創(chuàng)奇功。”

“不可!”呂不韋站出來反對道,“甘羅立下大工不假,但是上卿之位,責任重大,甘羅年僅十一,便官拜卿相,實在不妥!”

呂不韋的反應倒是很快啊,上卿之位一直空懸,那不是什么偶然,是呂不韋有意獨攬朝政,上卿之位如果非呂不韋自己的心腹擔任,他的權力就會被分化,故而,這個位置絕對不可以交給嬴政的心腹。

“有何不可,寡人不是也十三歲登基嗎?自古英雄出少年,甘羅年少老成,為何不能擔任上卿之職?”嬴政冷笑道。

“大王所言甚是!”得益于甘羅出使趙國,秦燕斷交,原本要被發(fā)配去燕國的張?zhí)片F(xiàn)在得以留在咸陽繼續(xù)為官,作為韓系現(xiàn)在秦王不是最大的敵人,呂不韋才是最大的心腹大患,“我秦國用人向來不拘一格,況且商君之法在前,賞罰分明乃我大秦立國之本,有功而不賞,豈不是寒了秦國上下臣民之心?論功績,封甘羅為丞相未嘗不可,更何況區(qū)區(qū)卿相。”

呂不韋臉色極其難看,丞相不就是自己嗎?大秦只有一個丞相,讓甘羅官拜丞相,那把我呂不韋直至何地啊!

“放肆!~”呂不韋怒視張?zhí)啤?

“丞相息怒。”趙姬見氣氛緊張便出來調(diào)停,“唐卿之言有些言過其實了,僅此一功便立為丞相確實不妥,不過哀家覺得,封為上卿未嘗不可。”

“臣等附議!”一大群臣子下跪表示贊同。

呂不韋氣得滿面通紅,但是卻無可奈何。沒錯現(xiàn)在自己依然大權在握,但是如今朝堂上嬴政、趙姬的趙系、成蛟的韓系、寧馨的新楚系,已經(jīng)漸漸形成氣候了,而且目標都是針對自己,自己雖然也有不少幕僚朝臣支持,但是以一敵四,自己的聲勢明顯不如他們四家聯(lián)合起來,一張嘴如何和四個人爭呢。

“也罷,大王執(zhí)意如此,那就拜為上卿吧。”這樣僵持下去也不是辦法,呂不韋見嬴政是鐵了心要拜甘羅為上卿了,最后勉強同意了。

嬴政心中大喜,甘羅拜相之后那嬴政在朝中無疑多了一根支柱,自己雖然還不能親政,但是有了地位僅次于呂不韋的上卿甘羅,朝中的事務自己便能間接掌控一部分了。

廷議結束之后,嬴政把甘羅請到了書房。李斯一早便在書房等候嬴政,甘羅和李斯一見面,先是錯愕,緊接著默契地一笑。兩人都曾在呂不韋府中做事,彼此也算是惺惺相惜,兩人都滿懷抱負,卻一直得不到呂不韋的認同,如今兩人又那么巧,一前一后投到嬴政門下了,也算是緣分吧。

“大王和上卿議事,在下先行告退。”李斯是個識趣之人,他只是長史,而甘羅雖然年紀尚幼,但是已經(jīng)官拜上卿,雖然心中不服氣,但是起碼的尊卑還是要的。

“不必了,今日叫甘卿來,就是為了我們君臣三人好好討論一下,接下來的計劃。”嬴政笑了笑,“你不必拘謹,寡人既然敢把從呂不韋手中把你搶過來,便對你有足夠的信任,這是甘卿教寡人的‘用人不疑’!”

李斯撫了撫胡須,好一句用人不疑啊!他不由對甘羅又多了幾分欣賞。

“如今燕趙宣戰(zhàn),秦燕斷交。接下來秦國要做什么?”嬴政鋪開地圖問道。

“臣以為秦可以用兵了。”李斯道。

“臣,亦然覺得如此!”甘羅也同意。

“哦?”李斯饒有興致地看著小甘羅,甘羅才十一歲,而李斯已是青年,兩人身高極不相稱,“上卿大人,覺得應該對何國出手?”

“李長史,你認為呢?”甘羅沒有回答,也笑著反問李斯。

嬴政看兩人互相較量實在好笑,“不如這樣,寡人有個提議,我們?nèi)嗽谑中膶懗鲂闹兴耄词欠褚恢氯绾危俊?

“大王提議甚好。”甘羅笑了。

李斯也微微點頭,三人出來筆墨各自在手心中寫出了一個國家。

嬴政微微一笑,“寡人好了。”

“臣也好了。”

“臣也是。”

三人同時張開手心,竟然不約而同都寫了同一個字——魏!隨即三人相視而笑,果然英雄所見略同!

“趙國和秦國結盟,必然有恃無恐。趙王向微臣表示過,他會命李牧北上攻燕,廉頗南下攻魏。我大秦不乘此機會奪幾個城池,那就太浪費良機了。”甘羅說道,“臣以為,秦國攻燕需要借道趙國,極為不便,且奪得城池并不易守,故而和趙國西南夾擊魏國最為有利。”

李斯點了點頭,“如今魏國信陵君已經(jīng)被魏王軟禁,國內(nèi)無大將之才,廉頗親率兵馬征伐魏國,魏國必然忙于應對,我大秦出兵,必然可以出奇制勝。且如此一來必然示好趙國,讓趙國以為我大秦真心與之為盟。”

“那明天廷議便把此事落實,呂不韋急于東進,此事他應該不會反對。明日便由甘卿提出了吧。”他們想得和自己大致相同,那就這么辦吧,和聰明人一起做事,嬴政感覺壓力小了很多,如今又甘羅、李斯做自己的左膀右臂,自己如虎添翼啊!

“諾!”甘羅回答道。

“說完正事了,說說私事吧。”嬴政壞笑著點了點頭,“李斯你可有妻室?”

李斯微微臉紅,不知道秦王問這話什么意思,好好討論國政來著,怎么突然提到這個了,“啟稟大王,尚未娶妻。”

“聽聞魏王寵妾如姬,美貌不可方物。待寡人破了大梁,把如姬賞賜給愛卿如何?”嬴政又壞笑著看著甘羅,“順便幫甘卿也找找魏王有沒有小公主?”

李斯和甘羅憋得臉色通紅,很是無語地看了嬴政一眼。

李斯為人謹慎謙恭沒有說話,甘羅脾氣直,沒好氣地說道,“大王,還是自己留著慢慢挑吧。”

“甘卿害羞了嗎?”嬴政樂道。

“微臣覺得,大王還是小心自己吧,當心后院走水(失火之意)。”甘羅幸災樂禍道。

“何意?”

“微臣離間之計已成,趙國必然事秦,然趙國攻燕,秦燕斷交,此時勢必馬上傳遍天下。大王的燕夫人可是燕人啊,只怕大王不好像燕夫人交代吧......”甘羅說道。

嬴政一驚,自己光盤算著怎么報復燕丹的晉陽之仇了,竟然忽略了這點!姬冰如果知道燕趙開戰(zhàn)是嬴政一手促成,而且秦國與燕國斷交,和燕國的敵國趙國建交,她豈能善罷甘休。雖然姬冰一直不問國政之事,但是此事畢竟涉及她的母國,嬴政還真有些怕像上次一樣動了氣把自己關在門外,自己總不能真拿著功臣錘去撞開姬冰的宮門吧。此事確實頭疼。

“兩位愛卿可有良策!”嬴政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姬冰動氣。

“這是大王的家務事,下官不便多嘴。”李斯還是那么謹言慎行,不該說的話絕對不說一句。

嬴政只得把最后的希望放在甘羅身上了,甘羅撇了撇嘴,“大王不如去大梁再挑個魏國公主不就好了。”

甘羅顯然是記仇了,嬴政用請求地眼神看著甘羅,看甘羅的表情嬴政猜出他既然把問題說出來,必然已經(jīng)想到解決之策了,“甘卿不要再挖苦寡人了,趕緊幫寡人想個對策吧。”

“放燕丹歸國吧。”甘羅正色道。

“不行!”嬴政深知太子丹的危險,為質(zhì)咸陽尚且給大秦惹來如此多的麻煩,放虎歸山,豈不是大秦永無寧日。

“微臣在趙國時便想過這個問題了,要取信趙國,讓趙王相信秦國與燕國斷交,必然要拿出誠意,秦國如果繼續(xù)扣留燕國質(zhì)子和燕國藕斷絲連,趙王必然不敢輕信秦國。放歸燕丹,表明秦國與燕國斷交之決心于大局有益;其次亦可解大王之‘危’。至于燕丹是否歸燕之后對秦不利,這是后話了。況且現(xiàn)在的大局已經(jīng)由不得他了,列國合縱已絕無可能!”甘羅分析道。

嬴政微微凝眉,思索著甘羅的話。沒錯現(xiàn)在秦趙結盟,趙國與魏國、燕國開戰(zhàn)。趙國不會站在燕國一邊,齊國向來袖手旁觀不會參與,魏國處于秦趙兩國的合圍之中自顧不暇,韓國弱小,勢必作壁上觀。僅憑燕楚兩國,合縱定然不會成事。況且呂不韋不遺余力地在拉攏燕國二王子,為二王子在燕國建立聲望,二王子大勢已成,燕丹歸燕勢必事事收到掣肘。

如今甘羅已經(jīng)把中原攪得一灘渾水,趙國事秦,破壞與鄰國盟約四處征伐,秦國如果不乘機漁人得利,那就真的坐失良機了,放了燕丹,讓趙王吃顆定心丸,亦可解姬冰心結,確實劃算,但是燕丹這人總是讓嬴政有些擔心,這樣放了他真的好嗎......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淳安县| 巨野县| 孝昌县| 得荣县| 布拖县| 万载县| 静宁县| 噶尔县| 北海市| 安化县| 绩溪县| 盱眙县| 丹凤县| 东山县| 莆田市| 清水河县| 平果县| 清苑县| 虎林市| 灵璧县| 攀枝花市| 伊宁县| 友谊县| 宁明县| 洛川县| 镇巴县| 都兰县| 木兰县| 景德镇市| 麻江县| 五常市| 宜兴市| 资溪县| 金门县| 永修县| 景德镇市| 高陵县| 易门县| 黑水县| 建水县| 荔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