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蜀.兩敗俱傷
- 蜀漢風(fēng)云
- Night黑夜
- 3095字
- 2011-12-12 14:45:30
蜀營中,魏延受諸葛亮命令堅(jiān)守在前寨。
這夜巡哨觀瞧回到大帳,穿著沉重的鎧甲一天也覺得多少有些疲憊,睡夢中依稀感覺自己頭上長出了二只角,魏延忽然一個冷顫驚醒。
魏延心中疑惑不解,在看外面此時天已經(jīng)擦亮。想起陪同行軍的當(dāng)朝司馬趙直深解易理,忙派人請他道帳下。
趙直到了帳下,聽魏延說起睡中夢到的事物。趙直想了半晌,回答道:“我看這是大吉之兆。麒麟頭上有角,蒼龍頭上有角,這可是變化飛騰之象。”
魏延一聽是說‘飛騰之象’大為開心:“如果真的應(yīng)公所說,我一定有重謝!”
趙直謝過辭去,出來沒走出數(shù)里,正巧遇上尚書費(fèi)祎。
費(fèi)祎見他便問道為什么道中軍來了。趙直拽著他的手腕,往一旁偏僻的地方走去:“我正好有事要找你,剛才我到魏文長營中,他說自己夢到頭長角,這可不是吉兆,但你,我都知道他的脾氣,所以沒敢和他直說雅。”
“可這又是怎么一個非吉兆?”
趙直嘆口氣道:“你看這個角的字形,上刀下用。這是頭上用刀啊!”
費(fèi)祎點(diǎn)點(diǎn)頭說道:“這事情你知我知,可別走漏聲張出去。”
“我明白。”趙直答應(yīng)著辭別離去。
費(fèi)祎有和楊儀,姜維商量過,決定還是現(xiàn)在告訴魏延比較好。于是費(fèi)祎到魏延寨中,告知他:“昨夜三更,丞相已辭世。臨終再三囑付,令將軍斷后以擋司馬懿,蜀軍好緩緩而退,不可發(fā)喪。今兵符在此,便可起兵。”
魏延驚訝的表情,隨后又是眉頭緊皺問道:“我能不能問下,現(xiàn)在是誰代理丞相大事?”
“丞相一應(yīng)大事,暫有楊儀。用兵的密法,都傳授給姜伯約。而這兵符正是楊儀的將令。”
魏延一聽‘楊儀’倆字面露不屑的表情,笑道:“丞相雖然離世,可我還在。楊儀……不過一個長史,他真的能擔(dān)當(dāng)?shù)闷疬@大任嗎?我看他就扶丞相靈柩入川安葬吧。怎么能因?yàn)樨┫嘁蝗说⒄`國家大事?我會自己再率大兵攻司馬懿。”
費(fèi)祎一臉嚴(yán)肅的厲聲說:“丞相遺令,叫我軍暫退,不可違背。”
魏延見他這樣嚴(yán)厲,便也憤怒了大聲指責(zé)道:“丞相當(dāng)時如果能想想我計(jì),恐怕早就取長安了!我現(xiàn)在既然是官任前將軍、征西大將軍、南鄭侯,就絕對不能服他一個長史,為他斷后,別想!“
費(fèi)祎見他這態(tài)度,立刻轉(zhuǎn)了口風(fēng)安撫道:“將軍說的也有道理,但是蜀兵來之不易,不能輕動。能不能等我待見了楊儀,說以利害給他,令將兵權(quán)讓給將軍,好嗎?”
魏延猶豫半晌,回答道:“這樣……也好。”
費(fèi)祎安撫住了魏延了,離開前寨急奔大寨見楊儀。
“丞相臨終前,交代過魏延的事情。現(xiàn)在我給他兵符,只想看看他到底是什么心。如今這樣,我也可以叫伯約斷后。”
魏延在自己寨中,遲遲不見費(fèi)祎來回覆,心中疑惑,便令下屬將領(lǐng)馬岱帶些騎兵前往打探消息。
原來后軍已有姜維總督,前半部分軍士大半已經(jīng)退入谷中。
魏延得知后大怒!氣夯夯的罵道:“這個家伙兩面三刀的!不殺他,我絕對不罷休!”說到這看看馬岱,低沉的語氣問道:“公愿意幫忙嗎?”
馬岱跪地,兩手一抱拳信誓旦旦的說道:“我向來也對楊儀不滿,當(dāng)然愿意幫助將軍。”
“好!本將軍絕不虧待你。”魏延即刻命令拔寨往南。
楊儀、姜維已經(jīng)排成陣勢,緩緩?fù)巳霔iw道口,然后更換上素衣,揚(yáng)幡舉哀。蜀軍頓時一片唉聲,這樣向前緩緩行進(jìn),忽然見前面火光沖天,喊聲震地,一彪軍出來攔路。眾將都不由一驚,急忙回報在中軍。
得知是魏延燒絕棧道,帶兵攔路。楊儀沒好氣的說道:“這人果然居心不良,今天他斷我歸路,可該怎么辦好?”
費(fèi)祎一旁嘆氣,想想回答:“他現(xiàn)在一定會先奏天子,告你要造反,所以燒絕棧道,阻遏歸路。拖延時間,我們也應(yīng)該表奏天子,陳述魏延的反情。”
姜維從旁又說道:“這山間還有一小徑,名叫槎山,雖然崎嶇險峻,但可以抄出棧道后面。”
三人商量下覺得可行,便寫表奏先飛奔到成都,再將大軍人馬從槎山小道進(jìn)發(fā)慢行。
劉禪得知諸葛亮歸天之后,連日傷感,急火上升不能臨朝。可這天剛有好轉(zhuǎn),就接到魏延表奏楊儀造反的折子,剛剛看完正疑惑不明白的時候。忽然長史楊儀也有緊急表,劉禪打開一看更納悶了,這個是告魏延謀反的折子……
“唉……”劉禪長嘆一氣,不知道誰說的是真。急忙差人找來重臣到榻前議事。
不出一會兒的功夫,蔣琬等人都到了。劉禪沒精打采的樣子,隨手拿起那兩個奏折遞給他,蔣琬接過來看完又遞給旁人,自己思想半天說道:“以臣的愚見……楊儀為人稟性過急,不能容物,至于籌度糧草,參贊軍機(jī),與丞相辦事多時了,丞相臨終將大事委派給他,應(yīng)該不是反復(fù)無常,背信棄義的人。”
董允點(diǎn)點(diǎn)頭又說道:“而這魏延自恃功高,常有不平之心,口出怨言。他只是懼怕丞相威嚴(yán),可現(xiàn)在丞相歸天,他就失去了約束。不過這楊儀如果真的是很有才干的話,那么魏延他也不敢背反。”
劉禪沉思半晌:“丞父相比已經(jīng)安排妥當(dāng),你們都先回去吧。”
“諾!”
而魏延這邊燒斷了棧道,屯兵在南谷,把住隘口,自己以為這是得計(jì)了。沒想到楊儀、姜維星夜帶兵抄到南谷后面。楊儀還怕漢中有閃失,令先鋒王平帶兵先行。王平帶兵正走到南谷后面,便開始擂鼓吶喊。找魏延搦戰(zhàn)。
兩陣對圓,王平出馬厲聲道:“反賊魏延出列!”
魏延一直王平大聲斥責(zé):“你幫楊儀造反,還來罵我?”
“丞相骨肉未寒,你這么做……未免太過分了。”說著又對魏延身后那些蜀兵嘆道:“你們都是西川之人,川中多有父母妻子,兄弟朋友……丞相在時,沒有薄待你們啊,今天……為什么幫這反賊,給我回到家鄉(xiāng)去吧……難道你們不想回家嗎?”眾軍聽過,都哀傷不已紛紛散去,只剩下小半數(shù)的不是西川來的兵士。
魏延大怒,揮刀縱馬,上來就砍。王平挺槍迎擊,但自己知道不是對手,戰(zhàn)不到幾回合,王平敗走。魏延隨后追趕。眾軍弓弩齊發(fā)攔路,魏延這才停住不去追趕。
好在馬岱還有隨從軍卒,這倒讓魏延稍有歡喜,兩人領(lǐng)兵直到漢中。姜維早在漢中城上,見魏延、馬岱耀武揚(yáng)威,風(fēng)擁而來。急令拽起吊橋。
魏延在城下大叫:“早些投降,我還能網(wǎng)開一面!”
姜維沒有理會,只令堅(jiān)守,自己便去找楊儀商量:“魏延勇猛,恐怕我們都不是對手。”
楊儀一擺手,拿出一個錦囊:“丞相臨終前,悄悄給我一錦囊,魏延如果有今天這種事情,就可開拆,里面是斬魏延之計(jì)。”
姜維笑道:“既然這樣,那我先帶兵出城列陣。”
蜀軍開了城門,一齊沖出,鼓聲大震,排成陣勢。姜維挺槍立馬在門旗下,呵斥道:“反賊魏延!丞相沒虧了你吧?”
魏延橫刀勒馬,搖頭說道:“伯約,這不管你事。我只對楊儀不滿!”
楊儀這時候不緊不慢的騎著馬走出城門,到陣前手一指魏延笑道:“丞相在時他最討厭的就是你!早就讓我防著你!你今天不服我,好……你敢在馬上連叫三聲誰敢殺我,那就是真大丈夫,我就獻(xiàn)漢中城池給你。”
魏延大笑不止,突然眉眼一厲:“楊儀匹夫聽著!丞相在,我還畏懼三分。現(xiàn)在,呵呵!天下誰敢敵我?誰敢殺我!”
“唰!”一聲手起刀落,魏延那須發(fā)亂張的頭顱掉到馬下。
馬岱這才冷冷的說道:“我敢殺你。”
諸葛亮死前也給過馬岱密計(jì),只等魏延喊叫時,出其不意殺了他。楊儀,姜維也知道馬岱是按照諸葛亮的命令行事,只等今天打開錦囊。
楊儀回到蜀中之并沒被升遷,劉禪考慮再三,決定尊崇諸葛亮的遺命。
加蔣琬為丞相、大將軍,錄尚書事。加費(fèi)祎為尚書令,同理丞相事務(wù)。
加吳懿為車騎將軍,假節(jié)督漢中。姜維為輔漢將軍、平襄侯,總督諸處人馬,同吳懿出兵屯在漢中,以防魏兵。
其余人等依舊守著原先的職位。楊儀心中不滿,因?yàn)樽约旱馁Y歷遠(yuǎn)在蔣琬上面,現(xiàn)在官位卻在蔣琬之下。心里不痛快,只跟費(fèi)祎說道:“昔日丞相剛剛離世的時候,我要是將全師投魏,恐怕不會像現(xiàn)在這樣做個小官吧……”
費(fèi)祎心想:‘這人難怪陛下和丞相都不重用。’
劉禪知道楊儀這種態(tài)度之后非常的憤怒,下令將楊儀收押問斬。蔣琬忙攔著,勸解說:“他雖然有罪,但隨丞相多年也有不少功勞,不能斬啊。”
“說的也是……”劉禪思來想去最后只貶楊儀到漢嘉郡為庶民,而楊儀知道自己命蔣琬救的,在看自己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庶民,心中不能忍受這種屈辱自刎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