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宿敵
- 蜀漢風(fēng)云
- Night黑夜
- 3190字
- 2011-12-12 14:45:30
王朗真的是年紀(jì)打了受不了刺激,聽了這話的一口氣憋得上不來,口吐鮮血,摔到馬下。
諸葛亮搖搖頭用羽扇一指曹真說道:“我不逼你。你可以回去整頓軍馬,改天再決戰(zhàn)。”
兩邊收兵,回到大營探卒緊接著就回報說王朗死了,諸葛亮有些驚訝的問道:“死了?”
“確實死了。”
“哎呀……這沒想到……”諸葛亮有些意外沒想到一通謾罵他就……人真是怎么死的可能都有啊……
馬謖站在旁邊暗暗思考半天說道:“丞相,王朗一死魏軍銳氣大減。不如趁夜里偷襲他的營寨,再殺他銳氣一次。”
“那也不能真的劫營。”姜維在一旁插話道。
諸葛亮微微一笑問道:“這話怎么講?”
“丞相,敵人剛剛挫敗。趁夜偷襲這種事情,通常將領(lǐng)恐怕也都能想到。只怕魏軍也想到了,所以……”姜維話沒說完看看馬謖什么反應(yīng)。
馬謖面子上有些掛不住,不免臉色難看,沒理會他。
諸葛亮看他倆這樣子,無奈的搖頭又說道:“所以佯裝劫營,魏軍也會趁著我們大營空虛的時候來劫我。”
曹真這邊回了大營心里實在不痛快,本來就不想來。就是讓王朗硬逼來的,現(xiàn)在可好王朗死了,這算怎么回事?沒有皇帝的旨意自己也不能回去……只能先將王朗的靈柩送回長安去。
但是抱怨歸抱怨,大都督的責(zé)任還是要盡到的。郭淮一直在提醒蜀軍可能會趁這個機(jī)會劫營,曹真聽取了郭淮的建議,決定先埋伏一些兵等蜀軍來的時候,伏兵再去偷襲他們的本營。
可是諸葛亮早就看到這一點,曹真完全失敗了。銳氣又大大受到折損,幾天下來幾乎是每場都敗,實在扛不住這樣打……
“大都督,羌人一直和我們關(guān)系不錯。我們不如據(jù)守險阻,再派人從小路到羌中求救,羌人如果同意起兵攻蜀兵。我們也可以出大兵首尾夾攻,這不就反敗為勝了?”
“嗯……可以試試。”
這一招確實有點效果諸葛亮也吃可不少苦,羌人確實有點厲害。這一仗僵持打了好幾個月,諸葛亮也有點累了。這時候已經(jīng)是冬天了,數(shù)九寒天行軍打仗苦不堪言。
“哎呀……這一仗可算把曹真對回去了。”諸葛亮站在暖和盆前,伸出雙手邊取暖邊說著。
諸葛亮又問道馬謖:“戰(zhàn)報送到成都了嗎?”
“已經(jīng)派人送出去了,但是……曹真這一走,司馬懿會不會回來?”
“……”這話提醒了諸葛亮,確實差點忽略這事。正想著這事情突然來人報說鎮(zhèn)守永安宮的李嚴(yán)令自己的兒子李豐前來。
“快請進(jìn)來!”諸葛亮心中嘀咕起來難道是東吳犯境?
李豐進(jìn)帳兩手一抱拳,高興的說道:“丞相,我是特來報喜的。”
“什么喜?”
“之前孟達(dá)降魏,是得已才做的。他現(xiàn)在想回來,目前他鎮(zhèn)守新城,知道丞相伐魏,想起金城、新城、上庸三處軍馬,直接長驅(qū)直入到洛陽。”
諸葛亮激動不已,忙吩咐道:“信拿來我看看!”
好事后面總跟著壞事,這邊剛收到孟達(dá)的信,接著就有消息司馬懿被赴任了。諸葛亮擔(dān)心司馬懿知道這事,可就完了。忙著給孟達(dá)寫封信叮囑他多注意動向,可是人都是這樣不愛聽勸的,到這里也不例外。反倒還認(rèn)為諸葛亮是疑心太重了。
看完回信,諸葛亮嘆氣一聲:“唉……孟達(dá)怕是要死在馬懿手上了。”
馬謖疑惑的問道:“怎么?”
“攻其不備,出其不意。他認(rèn)為司馬懿稟奏曹睿來回得一個月時間。可是曹睿已經(jīng)委任司馬懿,那還稟奏什么?他要是知道孟達(dá)造反,不出十天……完啦,孟達(dá)是不能指望了……”
果不其然司馬懿殺孟達(dá)確實迅速,孟達(dá)自己都不知道原來他身邊的人跟他就不是一條心。同著司馬懿把他推進(jìn)火坑里,最終孟達(dá)還是落個梟首示眾的下場……
司馬懿殺了孟達(dá),平息叛亂危機(jī)。
魏軍浩浩蕩蕩再次出兵和蜀軍對抗,這天正在商議進(jìn)兵的事情,張郃說道:“諸葛亮是不是太過謹(jǐn)慎了些,要是我的話,肯定從子午谷到長安,現(xiàn)在恐怕早就到手很久了。”
“他也想到了,可能就是怕有閃失。他現(xiàn)在出軍斜谷,來取郿城。如果取到郿城,應(yīng)該會分兵兩路,一軍取箕谷。我已經(jīng)傳令了讓守將拒守郿城。令孫禮、辛毗截住箕谷道口,他們一到先殺個措手不及。”
張郃又問道:“那將軍要什么時候進(jìn)兵啊?”
司馬懿一直地圖上說道:“我知道秦嶺西邊,有一條路,地名街亭。不遠(yuǎn)的地方還有一城,叫列柳城。這兩處都是扼住漢中咽喉的部位。你,我進(jìn)取街亭,那里挨著陽平關(guān)。我要是斷了街亭的路,就是掐住了他的糧道,隴西一境他就不能安守了,一定會連夜奔回漢中去的。小路攔截圍困他們不出一個月,他們就糧絕餓死了。”
蜀軍大寨中也正商議著事情,諸葛亮知道孟達(dá)死了是又氣又恨:“唉……做事怎么就不仔細(xì)呢!我都寫信提醒過他!”
馬謖說道:“丞相眼下司馬懿可出兵了。”
“司馬懿肯定要盯著街亭,那里是最明顯的弱點。”諸葛亮安靜地坐了下來,長嘆一聲:“街亭,雖然小但是很重要啊……你們誰能去把守?”
沒等別人說話,馬謖搶先說道:“我愿意去。”
“……”諸葛亮沒言語,突然想起劉備死的時候曾經(jīng)說過:“寧可用魏延,也不要用馬謖……”
“丞相?”
“啊……你雖然深通謀略,但那里沒有城郭,也沒險阻,是非常難守的。”
“我熟讀兵書,也知道不少兵法。一個街亭不能守嗎?”
諸葛亮心中猶豫著,又說道:“司馬懿可不像曹真,而且先鋒還是張郃,他可是魏國名將。我怕你真是敵不過他們。”
“丞相,就別說司馬懿、張郃,就是曹睿來,我都不怕!不然我要是有差錯,乞斬全家。”
“軍中無戲言。”諸葛亮想想說不定他可以的……其他人都還有別處差遣,馬謖要是能贏這一仗以后倒也可以多派遣一個人了。
馬謖寫了軍令狀,諸葛亮便調(diào)兵給他,但是又不放心。知道王平做事比較謹(jǐn)慎,所以又讓他跟著馬謖。
諸葛亮又再三囑咐一定要平坦的道上安營扎寨,阻攔敵人。又讓王平安營之后畫地形圖送回來。
兩人領(lǐng)命出去,諸葛亮尋思半天還是不放心,怕他們有閃失,又吩咐高翔:“街亭東北上有一城,叫列柳城,在山僻小路中你可以屯兵紥寨。給你一萬兵馬,一旦街亭有危險,你可以從那里出兵救他!”
高翔走后,再想高翔不可能是張郃的對手,怕也不行……這必須得一個厲害的大將,屯兵在街亭右邊。
想想也沒別人了只能吩咐魏延。
魏延一聽還挺不高興的:“我為前部軍,按理應(yīng)該當(dāng)先破敵才對,現(xiàn)在怎么把我安排到閑地方去了?”
諸葛亮心里當(dāng)時就煩的不得了,嘆口氣說道:“前鋒當(dāng)先破敵的那才是小事,我讓你接應(yīng)街亭,擋住陽平關(guān)重要道路,總守漢中咽喉。這任務(wù)可不輕,怎么就成了閑地方?你可別拿這當(dāng)小事,失誤可了不得!你小心在意些吧!”
魏延一聽原來這么重要,很高興的就領(lǐng)命出去了。見他出去諸葛亮這才安心,無奈的搖搖頭。
又吩咐趙云、鄧芝:“司馬懿這次出兵和以前不同。你們兩人各帶一軍出箕谷,作為疑兵。見到魏兵打或不打看情況自己決定。我自己在出大軍從斜谷取郿城,得了郿城,得長安就容易了。”
兩人領(lǐng)命出去,諸葛亮又叫道姜維:“伯約跟著我,做先鋒,走吧。”
司馬懿勘察過街亭地形回到寨中,又派人打聽是誰守著街亭。回報說是馬謖,司馬懿就大笑起來:“哎呀,徒有虛名,庸才。孔明用這樣的人,耽誤事咯!”
諸葛亮本來就不放心,再一看王平派人送來的圖本。當(dāng)時就有點站不住了,氣血上涌覺得有些暈。
姜維忙上跟前扶著諸葛亮,詢問道:“丞相怎么了?”
“馬謖,庸才!他沒聽我的在山上扎寨了,魏兵要是四面圍合,斷他取水的路,不用兩天,大軍自亂。街亭真沒了,我們想回去也不那么容易了……”
忽然這時候報馬回說:“街亭、列柳城,都已經(jīng)失守!”
諸葛亮沒站穩(wěn)倒退了兩步,扶著桌案沉默了很久,嘆道:“我失誤了……”再一想現(xiàn)在這情況,萬分緊張……忙叫道關(guān)興、張苞吩咐他們各帶三千精兵,往武功山小路去。遇到魏兵,只鼓噪?yún)群埃瑖樧咚麄兙托小5葦橙俗哌h(yuǎn),就回到陽平關(guān)去。
命令張冀帶兵去修理劍閣,準(zhǔn)備回去的路。又密傳號令,叫大軍暗暗收拾行裝,隨時準(zhǔn)備起程。再讓馬岱、姜維斷后,埋伏在山谷中等待大軍退走再收兵。又讓楊儀派人分路到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告知所有回到漢中。又遣心腹人到冀縣請姜維的母親也到漢中去。
所有人都出去做事了,諸葛亮一個人坐在中軍帳中。突然覺得很疲勞,這一仗本來不會輸?shù)摹6际亲约簺]聽先帝的話……當(dāng)時不覺得這話有什么,現(xiàn)在明白了。還是先帝看人準(zhǔn)……
諸葛亮實在沒地方去了,只能先往西城撤退。剛到西城,忽然就來了幾十個飛馬快報說:“司馬懿帶大軍十五萬,往西城蜂擁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