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命中注定
- 蜀漢風(fēng)云
- Night黑夜
- 3078字
- 2011-12-12 14:45:30
曾與司馬微有一面之緣而聽說到諸葛先生之名,后來又有徐庶推舉。所以特來造訪但不湊巧,先前兩次來看望過先生,都沒能見到諸葛先生一面。這才留下此書信于先生過目。
劉玄德敬上
“嗯……”諸葛亮放下手中書信,便深思起來。
諸葛亮心中暗想道:“這人看是挺有誠意的。可他是不是個能輔佐的人呢?”
“你在想什么?”黃月英剛進(jìn)書房就見諸葛亮手中攥著信紙出神。
“啊,就是這個。”諸葛亮舉起手中的信件,黃月英毫不客氣的接過來看了一眼便說道:“劉備,劉玄德。”
“有意思。”黃月英問道:“你怎么想?”
“我在想他是不是個可以輔佐的人。”諸葛亮拿起桌上的羽扇輕搖了幾下,又問:“夫人意下如何?”
“現(xiàn)在的天下……曹操最強(qiáng)勢,他雖愛才但他手下謀士居多只怕你也很難有什么大作為。”黃月英又想了想繼續(xù)說道:“孫權(quán),自古江東多才俊。他的謀士更是多,再有周瑜那樣文武全才。你半路進(jìn)去的他們能容你嗎?”
“夫人說的很是。”諸葛亮嘆氣一聲又想到:“劉表,劉璋那等人只是因為有個好地方才能安居這么久,都絕非是個明主。”
“那幾個人我不說你也明白。”諸葛亮點點頭,黃月英又繼續(xù)說:“而我聽爹說過劉備是從董卓那時候開始就在諸侯之中的,到現(xiàn)在有多少人已經(jīng)敗了。而他一直活到現(xiàn)在,可見他不是無能之人。”
“有道理。”但是不管怎么說沒見到本尊之前,一切都還是空想。
時間一點點過去,就是這一天諸葛亮正在屋中看書的時候。
“先生外面有三個人想要拜見。”
“那就說我正在午睡,看他們作何反應(yīng)。”諸葛亮吩咐過,自己慢條斯理的緩緩站起身打理著自己的衣服。扶正了綸巾,羽扇手中輕搖。
諸葛亮走到門口并未急著出門相迎,而是站在了窗邊稍稍的撩起簾櫳向院中瞄了一眼。
只聽那面色鐵黑,一副不怒自威的臉相的人憤怒的說道:“這人真是傲慢!我們?nèi)说酱耍€端起架子來了!竟然推睡不起!等我去屋后放一把火,看他起不起!”
這么大的聲音屋里也足以聽見了,諸葛亮心說到:“看來是個性子很急的人。”
“不許胡來!”劉備話音剛落,只聽到屋里面?zhèn)鱽砺曇簟?
大夢誰先覺,平生我自知。
草堂春睡足,窗外日遲遲。
諸葛亮就說完一挑簾攏,劉備眼前顯然一亮。心中疑問:“真是年輕的書生,真的有別人所說那么厲害?”
劉備心中雖然那樣想,但嘴上還是非常謙恭的說:“漢室末胄,涿郡愚夫,久聞先生大名。不知道那書信先生可看見了?”
“我這鄉(xiāng)間粗人,不免有些失禮,屢蒙將軍枉臨,慚愧。”諸葛亮說。
劉備吩咐關(guān)羽,張飛倆人就在院中等候,諸葛亮帶著劉備進(jìn)屋子里去。倆人面對著分賓坐下,下人端著托盤到桌前。
兩人喝茶談笑了小半天,諸葛亮才說道:“我聽將軍所言……足見憂國憂民之心。但不知道為什么找我?”
“之前有幸見過司馬徽,后又有徐庶的力薦。可見先生的智慧,今日一來還請賜教。”
諸葛亮微微搖頭一笑說:“德操,元直那都是現(xiàn)今的高士。而我不過一耕夫,怎么敢談安天下?”
“先生過于謙遜了,奇才怎么能就平平的安居在這山中呢?”劉備言語顯得意味深長,但是又把話圓回來說道:“我是一愚人還請先生教誨。”
諸葛亮笑道:“愿聞將軍之志。”
“大漢已經(jīng)離百年,如今宦官奸臣亂政,我雖然有些自不量力,想伸張正義平天下,但是我智疏才淺,迄今事無所成。惟有指望先生開導(dǎo)了!”劉備慷慨激昂的一番話引來諸葛亮一陣沉思……
“稍等。”諸葛亮起身走進(jìn)里屋,過了一會兒才出來手里還拿著一塊錦帛。
“將軍請看!”說著諸葛亮撒開手中的錦帛搭在了廳中央的架子上,順著也就往地面落下原來是地圖。
“自董卓禍亂以來,天下豪杰并起。曹操勢不及袁紹,但他卻贏了,這不是巧合,都在人謀。”接著諸葛亮又說:“而現(xiàn)今呢……曹操已擁百萬之眾,又挾天子以令諸侯,是不能與他爭鋒的。再說那孫權(quán)據(jù)有江東,已歷三世了吧?有長江天險加上百姓也很扶持,所以他可用為援軍而不可圖占。”
“是啊……曹操很厲害,孫權(quán)又不能圖。那該怎么做?”劉備有些急切的問道。
“荊州位于中心部位,東連吳,西通巴蜀,這不是好地方嗎?而且其主不是個可造之人。還有那險塞的益州,沃野千里,天府之國,高祖就在那成帝業(yè)。而現(xiàn)在劉璋暗弱,民殷國富,但他卻不識人,也不會管。這不就等于是白給將軍一樣。”
諸葛亮做了下來喝口茶,繼續(xù)道:“將軍信義著于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安身。外結(jié)孫權(quán),內(nèi)修政理,等天下有變的時候,則命一上將從荊州出兵以向宛,洛。將軍再從益州出秦川,那樣就大業(yè)可成,漢室可興。此是亮所以為將軍謀來的。也就只有將軍才能圖得。”
“先生真是高人,但是該從哪里開始。”劉備雖然信服,但是卻覺得這事無從下口。
“呵呵……將軍想成霸業(yè),北讓曹操占天時,南讓孫權(quán)占地利,將軍可占人和。先取荊州為家,然后再取西川建基業(yè),行程鼎足之勢,然后可圖中原。”
劉備點點頭明白,拱手謝道:“先生所說的,讓我頓開茅塞。但是荊州劉表,益州劉璋,都是漢室宗親,我怎么能忍心?”
諸葛亮則不以為然,擺擺羽扇說道:“亮,夜觀天象,劉表病重怕是不成了,劉璋又非立業(yè)之主,早晚必歸將軍的。”
誰知道這話剛剛說完,劉備起身就跪下了對諸葛亮說:“我雖名聲微弱,福德也薄,如果先生不嫌棄,就請出山相助!我自當(dāng)拱聽明誨。”
“我長在這里,早已經(jīng)習(xí)慣了這生活,只怕不能奉命。”諸葛亮忙上前扶劉備的胳膊,希望他起來。
劉備立刻哭訴起來:“先生不出山,這蒼生又要飽受苦楚了!”說完袍袖擦起眼淚來。
這話說的太重了,如果不答應(yīng)那豈不是對不起天下人……劉備一下子將諸葛亮抬到了這個高度,可謂是正中下懷呀。諸葛亮這也才答應(yīng):“將軍既不嫌棄,愿效犬馬之勞。”
諸葛亮愿意出山相助,劉備高興不已,遂命關(guān)羽,張飛,拜獻(xiàn)金帛禮物。諸葛亮推辭一陣不收。
劉備便說道:“小小禮物,只是表我一些心意。”
諸葛亮推辭不過只好收下,此時天色已晚劉備等人所幸便留宿了下來。劉備又與諸葛亮聊了很久,直到夜深才去休息。
“還不休息嗎?明天就要啟程了。”諸葛亮正在窗前看著夜晚的月亮,黃月英到跟前給他披上了一件長衫在身上。
“你說……我這次選的對吧?”諸葛亮問道。
“我看他……有帝王之相。關(guān)鍵他很會籠絡(luò)人心,他手下雖說沒有像樣的謀士,但絕不缺將才。”黃月英思索的說著。
“是啊。”
這一切諸葛亮早已有定數(shù),只不過看看這劉備到底能是個什么樣的人。這一次無疑的展露出來,劉備是個很會籠絡(luò)人心的人,但這覺不足以造成追隨他的理由。因為劉備什么都沒有,而諸葛亮為他謀求到了他想要的。同樣諸葛亮?xí)玫降幕貓笠策h(yuǎn)遠(yuǎn)大于在別處的。
第二天清早告別了家眷,一行人回到了新野安頓下來之后,大概也就兩三天……諸葛亮熟悉了這一干人等,劉備每日都會和諸葛亮談?wù)撘恍┸娛律系氖虑椤?
“這幾天有消息說,曹操在冀州練起水軍,肯定有南下入侵江南之意。還是密令人過江探聽虛實的好。”劉備聽過點點頭覺得有道理,便派人去江東打探。
沒過幾天探子回來,報說是江東那邊斬殺了黃祖。劉備聽后便找到諸葛亮找商量計策,黃祖是劉表的手下當(dāng)初就是他暗算了孫堅……孫權(quán)這也是為了報仇……可是他仇報了,劉表是不會就這么罷休的,正在商議這事情的時候,劉表派的人就到了。
來使說完來歷,被請下去暫時歇息,諸葛亮一轉(zhuǎn)眼睛說道:“劉表看來是不想輕易罷休,那我與主公一起去看望。正是機(jī)會,我有良策。”劉備答應(yīng),留下關(guān)羽守著新野,又讓張飛令五百人馬跟隨往荊州同行。
在前往的路上,劉備騎在馬上忽然問:“見到景升,我該怎么回答?”
諸葛亮說道:“先謝謝他以前在襄陽的事。他要是令主公去征討江東,絕對不可答應(yīng),先說要回新野整頓軍馬作為理由。”劉備點點有答應(yīng)。
趕到荊州,先找個館驛安頓下來。吩咐張飛屯兵在城外,劉備和諸葛亮入內(nèi)城見去劉表。一見面就躬身施禮,劉表便嘆道:“唉……江夏失守,黃祖遇害,請賢弟來是為了商議報復(fù)之策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