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機會來了
- 漢末殘陽
- 她在伊洛之濱
- 3308字
- 2014-02-16 14:06:02
“童伯伯,這也是我的真實想法,我覺得二弟也是時候下山了”楚瑜和童淵兩個人坐在屋內聊天
“君然啊,你的想法很好。云兒也老大不小了,我也不能一直留他在身邊了,該是發揮他的用武之地了。你們一塊彼此也有照應,老夫也放心”童淵平靜道
“這樣不知童伯伯是否不舍呀”楚瑜微笑道
“呵呵,大丈夫既當建功立業。君然,老夫雖然深居簡出,可是對世事也是耳熟能詳。相信你也知道,山雨欲來風滿樓了,大漢的天下要亂起來了,帶上云兒去吧,建功立業去吧”
“童伯伯,這世道苦的是百姓啊,瑜不才,卻愿拯救天下黎民蒼生為己任。今生今世以此為目標,至死不渝!”楚瑜堅定道
“孩子,許勖曾預言你是濟世之英才,拯救黎民于水火,扶江山社稷于將傾。果然所言不虛,你是進可登九五賢明之君,退可居將相安邦興國之才。你卻命犯紫微,切記功成名就便急流勇退,切不可貪圖榮華富貴啊。老夫泄露天際已折十年壽命,下面的路可要步步為營了啊“童淵嘆了口氣說道
其實童淵不只是‘槍王’這么簡單,甚至有人說童淵和左慈一般懂著天道,命運輪回。
“童伯伯,瑜一定謹記終身不忘!...”楚瑜跪下來磕頭
“我也不留你們了,明天就離開吧,去實現你的宏圖壯志吧”童淵看起來有點虛弱,伴隨著輕咳
“童伯伯,你..”楚瑜甚是擔心,這老子真是對自己很好,這一切都看在眼里。
“呵呵,不用擔心,沒事。孩子,回去吧。”
站在山頂俯瞰一片云海,幾個月來已經愛上這個地方了。什么時候可以功成名就,等哪一天到來了一定要歸隱山林,逍遙自在。
對于那次遇刺楚瑜是觸目驚心的,如此訓練有素的死士是誰指使的呢?也沒什么仇人,為何要將自己置于死地。
大將軍?不可能!聽袁本初的意思那是想要自己跟著何進混,按理說可能是大將軍很看重自己,怎么還會殺我!
韓遂,邊章?他們的勢力能滲透到關東來,不太可能。
十常侍?有可能!自己和十常侍的矛盾也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現在清流在朝堂復出,這對閹黨實為不利,極有可能拿自己開刀給清流看。自己怎么辦?現在自己岌岌可危,隨時都會被干掉。楚瑜揉了揉發漲的頭腦,投奔何進?莫不是說笑,絕對不可能。十常侍是擔心自己會成為清流的中堅力量,到時候羽翼豐滿不宜對付。要不外放?朝堂上不威脅到他們的利益,按說自己性命會無虞的。找機會去涼州,遠離朝堂這個是非之地,天高任鳥飛,我就不相信我到了涼州不能有一番作為!
閹黨,這一箭之仇我楚瑜必報!
回到洛陽已經是半個月后的事情了,看到盧植的臉上充滿了憂愁,問后方知西疆形式不容樂觀,自從皇甫嵩撤職,有張溫擔任車騎將軍之后廢除了之前皇甫嵩的所有政令,徹徹底底的斷送了圍殲陳倉的大好戰機。
往來幾場戰役并沒有達到預期的戰果,一夜天降流星入叛軍軍營,叛軍多羌人,認為此為不祥之兆便匆忙撤軍。
張溫覺得戰機來臨貿然出擊,董卓和周慎孤軍深入,結果周慎兵敗葵園峽谷死傷無數。董卓也被困在望垣,正值糧盡援絕無奈之際董卓突發奇想筑起高壩令士卒下河捕捉魚蝦,滇吾認為漢軍糧草殆盡于是放松了警惕,就在這時董卓悄悄的率領殘軍跳出了包圍圈。
和歷史上發生的一樣,唯一改變的就是楚瑜和皇甫嵩第一次防守皇陵之時便大敗了叛軍,迫使叛軍退出三輔。
涼州的持續叛亂使國庫大損,朝廷不得不課稅、征召勞力以應戰。司徒崔烈建議放棄涼州。議郎傅燮則發表了一篇激動人心的演說,譴責崔烈,并強調涼州地處前線的重要性:“涼州官員失和,使整個涼州落入叛逆之手。崔烈身為宰相,不想著為國家想平定它的辦法,卻想割棄一方萬里的土地,臣竊以為疑惑。如果讓左衽的蠻夷占領此地,軍力強盛并作亂,這將是天下最大的顧慮和社稷的深切憂患。……如果崔烈不知道這一點,他就太蠢了;如果他知道了還這么說,是不忠。”傅燮的說辭打動了漢靈帝,他拒絕了崔烈的建議。傅燮被任為漢陽太守,派往前線。
一八五年六月十六日,楚瑜一生中不平凡的一天,也是因為這一天實現了蛟龍入海、潛龍騰淵。
楚瑜再次站在德陽殿之時,張讓等人還是一臉驚訝的,楚瑜冷冷的掃過十常侍諸人,帶著不屑和孤傲的眼神深深刺傷了閹黨的心臟。
“涼州打了這么長時間還是沒有起色,朕心痛。難道諸位就沒有人可以為朕蕩平這逆賊,讓朕安心嗎?”劉宏一臉淡淡的憂傷
“陛下,奴婢認為涼州之戰刻不容緩,必須要平定涼州恢復我大漢國的威望”張讓道
“話雖這么說,可是看看現在涼州成什么樣子了。韓遂邊章之流竟然該反叛朝廷,這些時日竟然再次拉攏起十幾萬人馬,這涼州到底是怎么了?難道說朕的恩澤還不及叛逆嗎?”劉宏太過于激動重咳起來
“陛下,奴婢倒是有一個合適的人選”張讓媚笑
“哦?張卿說來聽聽”劉宏來了興致
“奴婢認為楚將軍是平涼的不二人選”趙忠出列奏道
涼州是個燙手的山芋,處理不好必然身敗名裂。前車之鑒就是皇甫嵩和張溫,后事之師會不是是楚瑜?涼州平定了功勞十常侍有舉薦之功必然可以獨吞大半功勞,若是輸了楚瑜會死的連渣都不剩,在十常侍認為既然殺不掉楚瑜,最好還是流放,說不定借助韓遂的手可以弄死楚瑜。雖說是這么想,但是無疑也是幫了楚瑜的忙。
“楚卿,你愿意為朕分憂嗎?”劉宏滿懷期待的看著意氣風發的楚瑜
“臣愿意為陛下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此話一出,殿上眾人都奇怪的看著楚瑜,包括皇甫嵩、盧植等人,打心底他們希望收復涼州,但是卻不希望楚瑜去。因為他太年輕了,根本就是韓遂邊章的對手,這不過是十常侍的借刀殺人之計。
“好!朕封你為護西羌校尉可節調涼州邊軍及涼州數郡兵馬,多久可以平涼?”劉宏很是開心
“人心齊則泰山移,只要涼州諸人齊心協力,涼州平定指日可待!”楚瑜自信滿滿道
殿上立馬傳來政敵的唏噓聲,誰給你的自信啊,都是一臉鄙視的望著這位剛滿20歲的年輕人。
“愛卿,涼州就交給愛卿了”劉宏走下殿來緊緊的握著楚瑜的手言辭誠懇道
“臣覺不負眾望!”楚瑜拜道
離別,言語總是脆弱的。看著蔡琰鼓勵的眼神,沒有猶豫,踏上這條征伐之路。只要天下不平,就會一直征戰不休
我若不功成名就,如何給你幸福!
好不容易將戰事控制在涼州,實屬不容易了,在劉宏看來只要叛軍不揚言打進三輔其實他是可以忍耐的。
漢陽郡,冀城刺史府。
涼州刺史楊雍典型的涼州漢子,四十多歲的樣子,眉宇間透露著浩然正氣。對于楚瑜的到來很是熱情,連忙置辦宴席為楚瑜接風洗塵。
飯局上來的人都是涼州的重要官員以及世族大員,看來還是很給楚瑜面子。引起楚瑜注意的只有兩個人,一個是長史蓋勛、蓋元固,敦煌廣固人;另一個漢陽太守傅燮,北地人。
酒席上眾人也是走著形式,楚瑜也都一一回禮。酒過三巡,楊雍率先發話了。
“君候出任護羌一職,這對于我們西州百姓是個令人振奮的消息。為以后我們同心協力殲滅逆賊共飲此杯!”楊雍調動著宴席的氣氛
“干”
“干”
“楚護羌對于涼州前景如何看待?”楊雍終于進入正題了
“涼州,自古出名將。四百年來涼州子弟為我大漢國鎮守邊陲,功高至偉。前有開國名臣馬伏波后有然明公(張煥)、威明公(皇甫規)、紀明公(段炯)涼州三明,我們涼州為了大漢國多少子弟血灑疆場,他們都是好樣的。他們的功績將會和大漢國與世長存!現在涼州百姓深受羌人和叛逆荼毒,多少百姓妻離子散、家破人亡。我們父老鄉親正飽受著鐵蹄的踐踏,身為涼州爺們我們就要拿起武器和他奮戰到底!用血肉之軀捍衛著我們自己的家園對不對!”楚瑜言辭慷慨道
“對,護羌所言極是!”眾人聽得熱血沸騰
“叛亂并不可怕,其亂在人心。朝廷連年來所作所為確實令天下寒心,諸多百姓也心懷不滿這是事實。那些叛逆就是利用這些矛盾來蠱惑人心,邊韓打著為涼州百姓請命的幌子來實現自己的野心,現在邊韓的丑陋嘴臉已經公眾于世。現在平亂的重中之重就是恢復朝廷的威望,穩定民心為主,征伐為輔。瑜相信只要我們同舟共濟,齊心協力那么涼州必然平定!必然還百姓朗朗乾坤!”楚瑜剖析道
“對!護羌的分析果然是一針見血!”蓋勛贊許道
“叛逆的主力就是那些賊心不死的羌人,我等要將征伐的重點放在殲滅羌人主力上來,而不是計較一城一地的得失!只要消滅那些賊心不死的羌人,那么邊韓就是秋后的螞蚱,必然樹倒猢猻散!”楚瑜繼續分析道
“護羌乃英杰也”傅燮也投來贊許的目光
“府君問在下如何看待涼州前景,瑜已經說過了。以安撫民心為主,征伐討逆為輔,則不出三年涼州必平!”楚瑜很是自信
“有護羌這句話,我等也是吃了定心丸!朝廷沒有忘記我們涼州,我等也不能辜負聲望”楊雍真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