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書籍和戲劇都在注意著多重人格,在家里一個面孔,在社會或學校一個面孔;和朋友交往時是一個面孔。也許知識到了必須分別使用這種“多面性格”的時代,人們才有興趣研究具有多個性格的所謂多重人格。
但是多方面性格和多重人格完全是兩回事,不管裝出幾副面孔,我們都清楚,這都是自己的一部分。而在多重人格中,在表露出的幾個人格之中,卻無法互相記憶每個人格采取了什
由于雙重性格的人大多情感豐富、極度敏感、情商極高,故容易看破紅塵;還由于這類人觀察靈敏、帶神經質,所以他們容易被外界事物左右自身的情緒乃至人生觀,最終導致性格表象的突變。
這類人大部分一生坎坷,特別是精神生活復雜多變。
雙重性格久了之后會走向兩種極端,要么極度沉默,要么極度張揚,但,在內心里,性格的雙重性依然是存在的,即:環境需要或逼迫下,可以沉默也能夠張揚。
所以,千萬不要用這類人表象的神情和態度去判斷他們的內心感受。這類人的心理活動復雜,想法甚多,所以心里話一般說不透徹,甚至越來越不愿意去說。
原因有:1、感覺無法用語言盡乎完美的表達出內心感受,所以不想說。2、感覺沒有人能真正理解自己的感受,說了也無濟于事,一種找不到知音的感覺?!苓z憾的是,我就是比較符合以上的一些條件。
正常情況下,我可以嘻嘻哈哈的什么事情都毫不在乎;一旦受到無法承受的刺激就會恨的牙根咯咯響。
我知道這和小時候被迫鉆床底下是有關的,可是就是無法揮去心頭的陰影……
還有余家的臭小子對我的恐嚇與傷害,都是誘發我性格存在兩個極端的因素。幸虧我從小就比較注重心理健康,又是念佛之人,否則肯定會人格分裂的。
先談一談雙重性格的定義。只有明白什么是雙重性格,才會主動的調劑情緒,所以有必要知道什么是雙重性格。
在醫學上講,雙重人格的解釋是:正常人在相同時刻存在兩種(或更多)的思維方式,其中,各種思維的運轉和決策不受其他思維方式的干擾和影響,完全獨立運行。
雙重性格在現代心理學研究中已經越來越受到重視。在中華醫學會心理健康部2004年的統計結果中,百分之三的人明顯感到有雙重性格,百分之十三的人感覺雙重人格對生活產生了不利影響。
雙重人格對患者的正常生活有比較嚴重的影響。通常來說,患者在思考問題時長長有兩套思路在運轉,影響了信息的采集,對于結果的選擇也有不利影響:患者可能不能選擇或左右不定,引發焦慮,頭暈頭痛,失眠等癥狀?!?
雙重人格是多重人格的一種,是嚴重的心理障礙。美國精神病大詞典對于多重人格定義是這樣的:“一個人具有兩個以上的、相對獨特的并相互分開的亞人格,是為多重人格。
多重人格的基本特征是,雖然同一個體具有兩種或更多完全不同的人格,但在某一時間,只有其中之一明顯。每種人格都是完整的,有自己的記憶、行為、偏好,可以與單一的病前人格完全對立。多重人格可以有雙重人格、三重、四重……,最多的可以達到17重人格。其中以雙重人格相對多見,通常其中一種占優勢,但兩種人格都不進入另一方的記憶,幾乎意識不到另一方的存在。
從一種人格向另一種的轉變,開始時通常很突然,與創傷性事件密切相關;其后,一般僅在遇到巨大的或應激性事件、或接受放松、催眠或發泄等治療時,才發生轉換。
其實,純粹的多重人格現象是非常罕見的,迄今為止,世界上見諸報道的,還不足50例。
即使是這樣,也讓我的生活有很多的煩惱。雖然,我的行為很少出格,并沒有錯,也不會對學習造成影響,但是我就是時而感覺自己是無所不能的天才,時而頹廢的覺得自己一無是處。一旦失落,往往就很難爬起來。
爸爸媽媽都沒有意識到我性格的特殊性,就是在我話兒特別多的時候不厭其煩的說“少說點”。我在這些年里都有許許多多的疙瘩,苦于無處述說。起碼九九年之前我是沒有敞開心扉的和家里人溝通過的
梅姐他們都說我說話不負責任,就像半天云的改鋸,天一(鋸)句地一(鋸)句。我無話可說,確實是因為我愛夸夸其談,才給人吹牛不打草稿的印象。
所以,我有什么心事,最多在日記本上寫一下,要不然都是悶在心里。
那種滋味,實在是不好受的。所以諸君要是有什么心事,第一時間要和親密的人分享,想不開的更要找到發泄的途徑。要不然,時間長了就會憋出病來的。
我對于爸爸總是求神問卜很是不滿,尤其是沒有錢還請巫婆神漢跳大神,是我難以容忍的。本來家里和和美美,哪知道疑神疑鬼的爸爸這樣那樣的請人捉鬼降妖,弄得污七八糟的。
還有就是對于未來的不確定,完全沒有信心。這也是我一直擔憂的,我害怕什么時候爸爸媽媽一病不起,我和哥哥都要被迫輟學……我也希望自己是個單純、善良的人,可是時時處處都受人欺負,我心不甘?。?
另一個惡的我,就會想出一連串害人的辦法。行之有效具有可操作性,同樣幸虧我還有一絲清醒,才不會胡來。我開始意識到人一旦天不怕地不怕,就會很容易毀天滅地。破壞容易建設難!要是那一天我被逼無奈、狗急跳墻的話,肯定是雞犬不留的展開瘋狂的報復的……
看來,我還是小看了惡念的肆意妄為。媽媽終于看出,我時不時的發呆,動不動就出神。于是輕言細語的問我:“松兒,你是怎么啦?是不是被人欺負啦,看你整日悶悶不樂的,是不是有什么心事?”
我不知道從何說起,真的難以回答媽媽提出的問題。于是遮遮掩掩的道“沒事,沒事……”
“沒事才怪,你魂不守舍的以為我看不出來嗎?”媽媽鄭重其事,嚴肅的對我說。
“真的沒什么啊,就是我一想到家里的不幸遭遇,還有爸爸平時老愛疑神疑鬼的還請人來搞迷信就非常難受。”我總算是找到一個牽強附會的理由,應付開脫。
不過基本是符合事實的,所以媽媽若有所思的點點頭,慈眉善目的安慰說:“我也知道你爸爸有些事情的確不明智,可是幾十年來他都是那樣誰勸都無用。你何必瞎操心,傷害自己!這樣就會像你的二姐那樣遲早會憋出病來的……”
我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猛回頭警醒。一場無聲的對抗,因為母親的及時發現才煙消云散。后來我回想起來,才非常后怕的。因為我已近開始恨親生父親了。長此以往,必然與爸爸對立。青春期的叛逆,漸漸的顯現。
本書由瀟湘書院首發,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