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風流意興醉煙花
- 梨花傾城:美人三嫁
- 瑤疏影
- 2064字
- 2015-03-03 15:58:28
青樓這種地方,以目測人,自己切可不可滿面風塵地亂闖。
解羅裳又花了半日,精心裝扮一番,雇一頂八抬大轎,兩個兇相十足的保鏢,風風火火的開進沁香閣。
寶通銀號開遍全國,果然高效守信。臨行前管家怕她路上困頓受委屈,特意往銀號存了足夠三年開銷的錢,只憑信物暗語領取即可。
沁香閣二樓,眼尖的媽媽一看知是大財神,急忙出門相迎。
“公子遠道而來辛苦了吧,我叫幾個姑娘給您松松筋骨?”
“公子貴姓啊,府上何處?”
“我們沁香閣的姑娘可是個個貌美如花,公子看上哪個跟我說。”
“公子眼界可真高,這兒的姑娘不滿意?”
媽媽喋喋不休,生怕怠慢了貴客。解羅裳卻一言不發,看都未看她一眼。更讓媽媽堅信:貴客到了。
“放開我!我只賣藝不賣身!”
“臭婊子,別給臉不要臉!讓你伺候爺是你的榮幸,還敢咬我!找打!”
臨湖的花廳傳來吵嚷之聲,解羅裳不由駐足觀望。
只見一華服男子對著地上爭辯的舞姬拳打腳踢:“穿成這樣,還跟我說什么賣藝不賣身!賤人就是能裝!”
舞娘本就只著寸縷輕紗,嬌軀經他一陣蠻打,頓呈片片青紫。
解羅裳怒沖向前,揚扇接住男子將落的巴掌,挑眉輕聲說道:“這位姑娘,我要了。”
媽媽立時慌了神,這主可是兵部尚書的大公子,她可惹不起啊。
“你活膩了,敢管老子的閑事!知道我是誰嗎?”男子松了松雙臂,傲慢的目光打量著解羅裳,一副“你找打”的架勢。
“最好,不要,讓我知道,你是誰!”解羅裳輕搖玉扇,一句一頓,說得有恃無恐。
“你,你是什么人?”男子見她從容,心底不由怯懦。方才扇骨抵著他小臂,冰意沁骨,必是祁連山上好的雪玉所制。而那發間碧玉簪,身上細柳絳,足底金絲履更是不下萬錢。
“你,確定,你要知道?”解羅裳步步逼視,盛氣壓人。自顧自的坐了下來。
那男子一時不語,暗自忖道:“父親說魏王不日即會進京,又說燕丞相的兒子已云游歸來。眼前之人如此風輕云淡,不怒自威,難不成就是二者之一?若真如此,自己可給父親闖了大禍了!這當如何是好?”
雙方正僵持間,媽媽慌忙湊過來打圓場。
“哎呀,二位公子都是有身份的人,何必為了個賤婢傷和氣呢!快,彩屏,幫我好好伺候張公子!”
張公子正自為難,巴不得找臺階下呢。他粗暴摟過彩屏,食指點向媽媽:“本公子今兒就賣你個面子!”
隨即揚長而去。圍觀的眾人也哄散,紛紛猜測解羅裳的身份。
那媽媽被解羅裳贊了句有眼力,頓時歡喜不勝,更加殷勤討好。
兩句話就讓一向目中無人的張公子甘當縮頭烏龜,真是貴客到了。
一下襲香樓,媽媽就揚著手里的銀票,叮囑下人:”貴客已經把這兒包了,你們都給我打起精神來,好生伺候!對外不準透露一個字!“
這最后一句是解羅裳的要求。她委身青樓純粹是為了躲黑衣的。
“彩綾謝公子救命之恩!”原來這被欺侮的舞娘叫彩綾。
解羅裳雙手將她扶起,微笑道:“舉手之勞,姑娘不必如此。還是先叫人幫你料理一下傷口吧。”
彩綾又道過謝退去。
解羅裳隨手推開一間房,背貼房門,雙手急拍胸口,喃喃自語:“好險好險,竟被我蒙混過關了!”
晚間的沁香閣華燈如晝,歌舞如潮,別有一番風流滋味。
解羅裳憑欄而望,思緒萬千。
姑姑,你在哪里?
你可知我此行險象環生,而今,竟自甘委身煙花之地,猶是禍福不虞。
爹,娘,若你們泉下有知,就保佑女兒早點找到姑姑。
“公子。”一聲嬌喚輕飄入耳,彩綾至前,翩然行禮。
她本就生得不俗,如今又換了一身素凈的衣裳,姿態更顯婀娜。
解羅裳說了句好看,便拉她入房。
“你這是干什么?”她不過去內室取了幾幅畫,彩綾已把自己脫得只剩中衣。
“公子剛才不還說好看嗎?”她倒回答的理所當然。
“彩綾姑娘,你誤會了!我可沒有那個意思!“解羅裳幫她披好外袍,拉她坐定。
“公子大恩,彩綾無以為報,彩綾愿意伺候公子……”彩綾已下定決心,跪地膝行向前,雙手撫上解羅裳的膝。
解羅裳騰地彈起,窘迫地閃避一旁。
“公子……是嫌棄我?”彩綾語帶傷心。
“不是!我知道你是賣藝不賣身的。否則也不會出手相救。”解羅裳不知該如何向她解釋。自己竟然過了一把女駙馬的癮。
這根本沒什么好解釋的,她也是貨真價實的女兒身嘛!但實話不能說。
“彩綾,你是個好姑娘,我絕沒有輕視你的意思。只是我已家有賢妻,所以……”解羅裳心虛的杜撰著。
“公子用情專一,彩綾福薄。”彩綾悵然若失,眼中不見來時神采。
“還煩勞姑娘把這個交給你們媽媽,叮囑她務必妥善保管。”解羅裳雙手奉上畫作,趁機轉移話題。
彩綾頓時明了,這才是公子邀她來的真正用意。
晨起,解羅裳舒展身子,只覺渾身酸痛。不愧是溫香軟玉之所,連床榻也這般柔軟。
只是自己一路顛沛而來,身子已沒那么嬌貴。還是硬一點睡著舒服。
正想著,門外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
”公子昨晚睡得可好?“
解羅裳開門一看,是那媽媽。這么早,她來干什么?
“床太軟了,叫她們再鋪一下吧。”解羅裳眼高于頂,裝模作樣地回答。
媽媽連連稱是,立馬吩咐給身后幾個丫鬟。這才躬身從袖中掏出昨天的銀票,雙手奉還解羅裳:“小人有眼不識泰山,萬望公子見諒。”
解羅裳見她這般,納悶不已,卻不容細想。只定定看著她。
媽媽將銀票置于桌上,又遞上一張請柬。
解羅裳翻開一看,密密麻麻皆是人名,后附各人家世,官職等等。她眼前頓覺明朗。
請柬上為首的正是兵部尚書之子,張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