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覲見太后
- 流光引
- 奚樂堂
- 1714字
- 2011-12-25 20:06:02
清閑的日子又過了幾天,水重若已將延慶宮內的書籍都翻閱了個通透,正打算再找些事情打發時間。
皇太后身邊的總管大太監沈公公突然造訪,宣召水重若前去鉛華宮。
雖然冊封詔書已下,但水重若尚未與墨晟悠舉行大婚,也就免去了以嬪妃之禮每日向太后問安的禮節。
孰料今日,沒有等到秦帝召見,反倒是先覲見了太后娘娘。
跟隨沈公公,水重若一路行來,約莫走了一盞茶的工夫就來到了康賢敏端皇太后的鉛華宮。
皇太后并非秦帝生母,秦惠帝在世時,被冊封為清妃,誕下一子,就是墨言溪。
墨晟悠幼年喪母,多虧清妃庇佑,與墨言溪自幼一起長大。
榮登大寶之后,就將清妃尊稱為康賢敏端皇太后,平日里更是孝敬有加。
鉛華宮是皇太后還是清妃之時的住所,墨晟悠原本想讓她搬到鈡萃宮。
但皇太后極為戀舊,堅持不肯搬離,所以一直都居住在鉛華宮中。
慢慢踏進鉛華宮門,水重若不由微微一怔。
寬敞的大廳內,左右分列著好幾位貌美的女子,看衣著打扮,該是宮中的妃嬪。
排在最前面的自然是瀾妃,站在她左邊是一位穿著鵝黃色衫子的女子,柳眉杏眼,美若瑩玉,舉手抬足之間,流露出一段風流體態,我見猶憐。
右邊站的是一位紫衣女子,腰間系有一條淡藍色的流蘇,一雙丹鳳眼,艷若桃李,嫵媚動人,眉宇之間隱約有股嬌縱之氣。
環顧了一下四周,在場的不僅有成郡王墨言溪,就連多日不見的秦文帝墨晟悠居然也在。
看樣子,眾人正在給太后請安,所以熱鬧得緊。
原本眾人與太后有說有笑,聽見沈公公高聲唱到:“慧寧皇貴妃求見”,霎時整個大廳都安靜了下來。
十余雙眼睛頓時齊刷刷地盯著緩緩走進來的身影。
聽聞這位皇貴妃是燕國皇帝的胞妹,聽說她主動求親,陛下親自冊封其為慧寧皇貴妃。
最重要的是,她一進宮就入住了象征著皇后之位的延慶宮。
但令人費解的是,入宮已經月余,竟未曾得到過墨晟悠的任何宣召,仿佛她就像空氣一般的透明。
只見來人身著一襲藕色長裙,外面罩著一條金絲鏤空八寶云紋衫,容貌極美,傾城絕色,整個人顯得高貴和潤,光彩動人。
一時間,眾人盯著水重若的眼光中,有嫉妒的,有羨慕的,有幸災落禍的,有嘲諷的,神色各異。
水重若不動聲色地將眾人的表情納入眼底,走到大廳中央,微微躬身言道:“水重若參見太后娘娘,娘娘千秋萬福”。
同時也用余光掃了一下康賢敏端皇太后,大約三四十歲,媚而不妖,艷而不俗,保養得體,氣度雍容,不愧為大秦后宮最為尊貴的女人。
皇太后微微一笑,言道:“快快免禮,公主遠道而來,秦燕聯姻,哀家心中甚是欣慰”。
水重若微微一側,轉過身來,站立一旁。
那鵝黃色衫子的女子沖她輕輕一笑,點了點頭,但那紫色衫子的女子卻冷哼了一聲,轉過頭去不再看她。
水重若當下也不理會,笑言道:““太后娘娘過譽了,秦帝陛下年少有為,天資縱橫,有驚世之才,若兒能夠嫁給陛下,實為燕國之幸,有夫如此,夫復何求?”
皇太后聞言,臉上露出了一絲欣慰的笑意,“如今,我秦燕永結白首之好,公主更遠道而來,有什么需要可要直說”。
然后轉過頭去,對著瀾妃言道:“瀾兒,今后公主就是自家姐妹,你可得替哀家好好照顧好她,切不可怠慢了,否則,哀家可不依”。
瀾妃面色平靜,低頭答道:“請太后娘娘放心,瀾兒定然為妹妹置辦最好的,倘若這宮中有誰敢欺負妹妹,瀾兒定然嚴懲不貸”。
好一場戲,水重若心中不由冷笑道。
表面上好像都是為她好,卻無時無刻不在宣告自己的主權,給她一個下馬威。
仿佛這后宮之中,就是她們的天下,只有仰仗她們,服從她們才會有好日子過。否則,就只能成為受氣包。
皇太后若無其事地轉向自己的兩個兒子,又低頭看了看自己的手,嘆了一口氣。
“當年,哀家嫁給先帝的時候,也差不多是這個年紀。這一晃就過去二十幾年了,哀家已經變成老太婆了”。
墨言溪笑道:“母后,您可一點都不老,正值貌美如花,好一個標致的美人兒”。
皇太后聞言,不由地啐了他一口,笑罵道:“小兔崽子,連母后都戲弄,皮癢癢了不成”。
墨言溪伸了一下舌頭,頭往后一縮,連聲擺手道:“兒子所言句句屬實,母后正值青春鼎盛,美麗得緊,您要不信可問問皇兄”。
皇太后不禁搖頭笑道:“你要是有你皇兄一半的沉穩,他日母后見到你父皇,才不至于顏面掃地啊”。
墨晟悠聞言,但笑不語。
頓了一頓,皇太后又轉向了水重若,“聽聞公主殿下此次和親,隨行的聘禮之中,據說有玄玉珠,不知可有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