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擁立新皇
- 流光引
- 奚樂堂
- 1873字
- 2011-12-03 12:42:03
初晴“噗咚”一聲跪倒在地,輕聲言道:“主子,初晴雖然沒有什么才能為主子分憂”。
深吸了口氣,繼續言道:“但自從跟隨了主子,初晴這一輩子就沒有了別的念想,只要能夠留在主子身邊,不論做什么,都是初晴的福分了”。
水重若心疼地拍了拍她的肩膀,伸手將她從地上扶起來,沉聲言道:“在本宮的心中,晴兒就像是本宮的妹子,絕對不是奴婢”。
替她攏了攏身后的頭發,“晴兒,本宮不希望耽誤了你的幸福,你是多么好的女孩子,應該享有幸福的人生,而不只是跟隨在本宮身邊,做一輩子的奴婢”。
初晴聞言,臉上露出蒼涼的笑意:“主子,初晴自幼孤苦伶仃慣了,除了雪兒和主子,這世上再無可托付的人,哪有什么幸福的人生可言”?
水重若深知在這個固步自封,等級制度極為森嚴的社會中,談論自由與愛情是件多么遙不可及的事情。
但是,這是自己的夢想,不管結果如何,她只不過想要堅持而已。
當下也不再多言,水重若扶住初晴的肩膀,言道:“晴兒,于公于私,我都必須扶住太子哥哥登基為帝,這不僅是對父皇的承諾,也是本宮的責任”。
長吁一口氣,望向窗外的蒼月,緩緩地言道:“本宮已決定去和親,但心中唯獨放心不下的就是皇兄。你自幼伴隨本宮一起長大,心思慎密,行事謹慎,顧慮周全,是個難得的幫手。”
“所以,本宮才決定將你留在燕國,輔助我皇兄。這樣,本宮走得也算是踏實了”。
“晴兒,就當是本宮自私了一回,還望你能體諒我一片苦心”。
話音未落,水重若雙膝跪地,叩拜于初晴跟前。
初晴見狀,嚇得頓時也跪了下來,一面忙不迭地扶住水重若,嘴里言道:“公主,快快請起,這太折煞奴婢了,初晴受不起啊”。
水重若搖了搖頭,“初晴,本宮這一跪,你絕對受得起。如今,本宮將此重任交付與您,從此便是無邊苦海,本宮心中有愧。若本宮和親而去,這身邊又實在是無人可托”。
初晴咬了咬牙,“既然公主如此看重奴婢,晴兒定當竭盡全力,不負所托,就算是飛灰煙滅,亦終是無悔”。
過了良久,初晴輕聲問道:“既然主子決意和親,那究竟主子屬意哪家呢”?
水重若微微彎了彎嘴角,拿起桌上的茶壺給自己倒了一杯,抿了一口,語氣略帶疲憊地說:“秦國”。
初晴聞言,臉上露出一副了然的表情,微微地點了點頭,不再多言。
燕國帝都郢城西南郊,榮祥街,有一棟占地面積約百畝的大宅子。
這是燕國三朝元老,內閣首領大臣石睿忠的住處。
天剛蒙蒙亮,石大人的府邸旁就駛來一輛青衣篷車,一青年男子自車上躍下,拿著一張名帖,敲響了這位內閣首領大臣家的大門。
門房略帶不耐煩地打開門,剛想呵斥一番,一看到接過的名帖,頓時一個激靈,瞌睡蟲全跑了,急忙進去通傳。
須臾,水重若就坐在石大人家的正堂之中。
雖然,石睿忠貴為百官之首,位極人臣,地位尊崇,一直在朝中享有極高的聲譽。
最為難得的是,石睿忠為官數十載,卻兩袖清風,家徒四壁,就連每日飯食也不過是清水蘿卜,豆腐青菜而已。
但每逢家國有難,他總是挺身而出,四處奔走,更是慷慨解囊,扶住危困之輩,救助潦倒之人。
水重若之所以選擇石睿忠,正是看中了他剛直不阿,一心為民的做法。
也只有這樣的人,才能在關鍵時刻分清楚究竟怎么做才會對國家,對人民有利。
也只有這樣的人,不會受到名利誘惑,只是憑借自己的良心做事,對得起天地父母,恩師益友。
大約過了一炷香的功夫,石睿忠才走了進來。
水重若非常清楚目前的局面,石睿忠此時還能出來接待自己已經實屬不易了。
當下往前一步,拱手為禮,“石大人,本宮此次前來是無事不登三寶殿啊”。
石睿忠還禮道:“殿下言重了,只要是微臣能夠做到的,定當效犬馬之勞”。
水重若又作一輯,“不瞞石大人,本宮此次前來,是有事相求”。
石睿忠點了點頭,言道:“殿下既然親自到訪,那老夫也不繞圈子了,殿下可說的是擁立新皇的事情”。
水重若聞言,點了點頭,“不錯,本宮此次前來,就是希望石大人能夠率領百官,稟告廟堂,祭拜先帝,擁立我皇兄為新君”。
石睿忠半響無語,過了良久,這才言道:“殿下,如今太子殿下臥病在床,且身子向來羸弱,倘若立為新君,恐怕……。況且,此次衡陽王的呼聲和支持也日益高漲,唉,老臣實在是難為啊”。
水重若點了點頭,言道:“常言道,沒有金剛器也不敢攬那瓷器活兒。本宮此番前來,就是為石大人解困而來”。
石睿忠聞言,“哦”?
水重若繼續言道:“如今,本宮有一策,即可外退強敵,也可保內政安定,石大人可愿聽本宮一言”。
據說,當天兩人一直在書房,從早到晚,除了有仆役送來飯菜充饑之外,兩人一直在探討問題,石睿忠一會兒沉思,一會兒高論。
兩天后,以內閣首領大臣石睿忠為首的文武百官集體上書,要求擁立太子水重華登基即位,史稱慶安帝。
原本呼聲甚高的衡陽王水重勉當天即潛逃回了封地。
燕國大局已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