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血債血償
- 風雨下西樓
- 暮寒君
- 4853字
- 2009-09-14 07:02:01
夏孤村領著三個孩子離開以后寒雨樓平靜下來,夏西樓完全支持父親的決定,為了孩子的將來進行這種方式的鍛煉很有必要。與皇帝接觸之后寒雨樓的生意更加紅火,財源滾滾自不必說。夏西樓從來不想作一個純粹的生意人,而是志在江湖。可惜錢財的力量太大了,沒什么人與夏西樓較勁。為了品嘗江湖樂趣夏西樓化身風維揚,坐上丐幫幫主的位置,可惜好景不長,沒過多久就被臥魚兒拆穿了。夏西樓自然不甘心,早就開始進行新的計劃。與皇帝達成協議以后很多事情都變得簡單了,臥魚兒得到王位也讓寒雨樓擁有了一些特權,鐘離澗都輕松了許多,夏西樓就更清閑了,腦子里一直在琢磨新的目標,如果沒有了追求人生就失去了樂趣。夏孤村離開讓臥魚兒重新活躍起來,除了取出泰和錢莊存的寶貝還想方設法尋找新的樂趣,不知從哪里弄來一張完整的虎皮,召集了一群孩子到處闖禍。道路上經常有馬匹經過,一日之內就被臥魚兒裝扮的老虎嚇壞了三次,還傷了人。寒雨樓自然要治療賠償,因為臥魚兒是王爵,沒有誰追究。這個樣子鬧下去當然不是辦法,夏西樓正在想辦法轉移臥魚兒的興趣,忽然有人稟報,一個名叫幽蘭的女子到洞庭湖找臥魚兒挑戰,當然不是比武,而是下棋。夏西樓立刻把臥魚兒叫來,得知幽蘭來到臥魚兒頗為歡喜:“這個丫頭棋下得可好了,那么多人都被她搶到了棋帥的位置。”夏西樓隨即叮囑:“那你可要小心了,堂堂棋王輸給一個小女子就不好了。”臥魚兒與幽蘭下過棋,知道厲害,收起了玩心:“跟她下棋我要準備一下才行,玩耍這么多天棋路都生疏了。”夏西樓隨即安排讓人好生款待幽蘭。
三日后臥魚兒與幽蘭在洞庭湖上對弈,夏西樓特意安排人預備了大棋盤,專門有人傳遞棋譜,當今棋帥與棋王的對壘必然精彩,有很多人關注。幽蘭這一次有備而來,而臥魚兒一心玩耍,有些生疏了,此消彼長,雙方棋藝已經很接近了。第一日只下了兩局,臥魚兒都是在劣勢的情況下勉強求和的,這才明白,業精于勤,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的道理。晚間拿出了全部精力研究棋譜,棋王的稱號不能輸出去。次日繼續對弈,兩局下來一勝一負,還是平手。臥魚兒很不甘心,好多精妙的招數都使不出來,情緒有些急躁。這時候鐘離澗作出了安排,讓臥魚兒把下棋的事全部忘掉,到水里去捉魚,讓頭腦完全清醒。臥魚兒試了試,果然頭腦清醒了許多。接著對弈,臥魚兒總算找回了感覺,逐步占據了上風,終于在第三日贏了兩局。幽蘭很不甘心,氣恨恨離開,甩下話來,三個月之后還要來。臥魚兒這一次贏得比較勉強,心里很不滿意。夏西樓借機勸解,盛名是一種榮耀也是一種負擔,有無數的人看著眼紅,稍有疏忽就會被其他人超過去。臥魚兒立刻做出了決定,把自己的寶貝先存起來,二上五臺山,到憨大師跟前繼續學棋。夏西樓十分支持這個決定,臥魚兒辭別了母親和姑姑,跟桂影打過招呼之后直奔五臺山。很快來到蓮花寺,心里有些猶豫,寺名固然沒錯,可是樣子卻變了很多,殿堂粉飾一新,規模也大了不少。走進大門,知客僧熱情上前打招呼,臥魚兒笑道:“你們怎么弄的?我還以為走錯地方了。”知客僧解釋:“多虧小施主的布施,方丈找人重塑金身,整修房舍,增設殿堂,內外粉刷一新。”臥魚兒點頭:“我留著那么多錢也沒用,你們這樣子花挺好的。”得知臥魚兒來到寺中僧侶們十分歡喜,紛紛預備吃食款待。
憨大師沉迷于棋道,足跡不離五臺山,見到臥魚兒之后免不了對弈,十盤之內臥魚兒只贏了三盤,和了兩盤。憨大師當即指出,臥魚兒的棋藝退步了,應該多下功夫,把棋盤牢牢記在腦子里。于是改變了方法,找來兩個沙彌擺棋,教臥魚兒下起盲棋。臥魚兒很快就沉迷其中,棋力緩步回升。一個月之后憨大師更進一步,兩人同時擺開三個戰場,臥魚兒拿出了全部精力,逐步適應這種辦法,很快兩人就能同時下五盤棋了,臥魚兒十分歡喜,經過這次提高,幽蘭那個臭丫頭絕沒有機會翻身了。眼看快到三個月了,臥魚兒要回洞庭湖應戰,臨行時憨大師讓人擺下十盤棋,與臥魚兒進行一場前所未有的對局。棋局終了,臥魚兒贏了六盤和了一盤,憨大師頗為滿意,棋盤已經完全印在臥魚兒腦子里了。臥魚兒十分歡喜,留下一大筆錢高高興興往家跑,一定要讓那個臭丫頭知道厲害。幽蘭果然如約而至,兩人再度擺下戰場,在蓮花寺的三個月臥魚兒學會了很多,棋路各種變化了然于胸,對這次交鋒胸有成竹。幽蘭滿心想著這一次可以扳回顏面,沒想到臥魚兒的棋力大大邁進了一步,前后十局都以失敗告終。臥魚兒并沒有取笑,在蓮花寺聽和尚誦經多了想法也有了轉變,當時做出誠懇的評價,幽蘭的棋藝已經很高明了。幽蘭無言以對,卻也沒發火,對手確實比自己厲害。
幽蘭的出現讓臥魚兒發生了些許轉變,夏西樓自然歡喜,兄弟總是玩耍下去不是常法。綠林道傳來消息,江湖中掀起了新的波瀾,各路人物形成旗幟鮮明的兩方,爭論不休,有愈演愈烈之勢。夏西樓派人詳查,事情的起因就是沉埋多年之后重出江湖的邱不二,這個人仗著一口寶刀獨行江湖,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從來不顧忌任何人,早就被列入官府重點稽查的目標。邱不二經常把一首唐詩掛在口邊: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今日把示君,誰有不平事?足跡很少進入大城鎮,經常奔波于荒野山村,劫富濟貧,經手的錢財數不勝數,從不私留半分。這一份操守很值得尊敬,可惜此人有個毛病,處處講究公平,就算是官府辦下的鐵案,只要看不過去就會出手,按照自己的想法進行處置,所以被官府視為眼中釘肉中刺。這一次的起因就是一名知府,山西鬧起蝗災,大片良田顆粒無收,朝廷撥下大筆錢糧救濟災民。這位知府利欲熏心,非但將大筆銀兩納入私囊還用賑災糧要挾災民榨取錢財,致使治下百姓餓死三百多人。朝廷得報立刻下旨將知府就地處斬以平民怨,安排得力官員將賑災錢糧發放下去。本來案子已經結束了,偏偏被邱不二知道了,認為朝廷處置太輕了,知府一顆腦袋頂不過三百多條人命,家財也沒有抄沒,因此趕到事發地,將知府滿門上下七十余口全部斬殺,家財盡數發給災民。官府立刻發出了海捕文書,懸賞萬兩白銀捉拿。邱不二武功高強,獨往獨來,官府捕快哪里捉得到?消息傳開江湖中各路人物很快形成兩股,一邊認為邱不二做得對,合乎天理人心。另一邊認為邱不二濫殺無辜,犯了武者大忌,應該予以鏟除。
支持邱不二的多半是綠林道,名門正派的意見基本一致,邱不二所認定的公平原則明顯有些偏激,對老弱婦孺下手犯了大忌,應該堅決予以鏟除。比較起來綠林道明顯居于劣勢,所以寒雨樓的態度就很關鍵。鐘離澗已經接到了穆云平的來信,自然是詢問寒雨樓的立場。雅趣樓燕鴻飛和金夢柔也來了信,表明了態度,堅定的站在邱不二一邊。鐘離澗與夏西樓商議之后決定,寒雨樓暫時不表態,靜觀事態發展。鐘離澗認為會有無數百姓支持邱不二,六大派如果聯手抓捕將受到百姓無數唾罵,穆云平沒有那么傻。就在無數人關注山西境內這樁大案的時候邱不二竟然再度出手,將一個顛倒黑白的訟棍全家十幾口斬盡殺絕。朝廷方面派出了東廠精銳力量出京,調動各種力量抓捕邱不二。民間的反應與官府的態度形成鮮明反差,正如鐘離澗所料,街頭巷尾,酒樓茶肆的議論都是偏向于邱不二,更有說書者將其當作大俠來頌揚,各地百姓都不希望這個人被朝廷抓住,雖然懸賞的價碼一路飆升,達到了空前的十萬兩,還是沒有百姓提供任何線索。朝廷方面認識到事情的嚴重,如果堅持逆民心而動,會有什么結果誰也說不準。鑒于這種形勢六大派也不敢輕舉妄動,只派人嚴密關注,尋找線索,在很短的時間內邱不二就成了風口浪尖的人物。據多方調查,邱不二祖上是獵戶,出入深山老林很平常,反應異常靈敏,什么環境下都能找到吃喝,躲上個一年半載很輕松,想抓住這么個人非常困難。各路高手都明白,當今之世能夠找到并抓住邱不二的人只有一個,夏孤村。
就在各方人物高度關注,無數眼睛到處搜尋的時候邱不二依然在山里過著很悠閑的日子,架著火堆烤上兩只兔子,吃兩口肉喝幾口酒,頗為愜意。這個人做事很有準則,如果躲在深山里就算是千軍萬馬也找不到,他卻不肯過這樣的日子,竟然發出了一份告示,自己在八月中秋到山西案發地與朝廷官員辯理。這個消息很快傳開了,各地百姓議論紛紛,很多人不相信,天下沒有這么傻的人,放著好日子不過,大老遠的跑去送死。也有不少人相信,邱不二這個人的想法往往與眾不同,做出這樣的決定不奇怪。一時間成千上萬的百姓涌進了山西,大家都想看一看這個邱不二是何等模樣,也想知道朝廷怎么處置。負責抓捕的官員自然歡喜,到處找不到,如今竟然自己跳出來。立刻布置了重兵,絕不能讓這個重犯逃走。武林人也很關注事態的發展,很多人都趕奔事發地,自然是想看一看邱不二的結果。六大派高手都認為邱不二不會到山西送死,發出這樣一份告示顯然是吸引大家注意,自己好抽身遠遁,是很明顯的金蟬脫殼之計。綠林道的人卻認為邱不二一定會出現,如果貪生怕死就不會做出那些事了。不管真假,山西都得到了全國百姓空前的關注,朝廷為此專門委派一名欽差,這件事影響很大,一定要處理妥當才行。短短數日就集中了十余萬眾,欽差生怕百姓騷亂,調來三萬精兵以防不測,這么多百姓聚在一起,誰也無法預料會出什么事。官差捕快全部活動起來,在四面八方布下了大網,只要發現邱不二立刻上報,嚴密監視其一舉一動。
在緊張的等待中終于有消息了,邱不二出現了。欽差的心里暗叫倒霉,如果邱不二不來,什么事都沒有。如今真的出現了,天知道這么多百姓會有何等反應,一旦群情激憤,力保邱不二,自己的處境就危險了。雖然有官軍衛隊,卻不能貿然下令抓捕,與百姓沖突起來就是一場大亂,自己可擔不起這個責任。沒奈何讓官軍圍出一個場地,要求捕快盯緊邱不二,決不能讓其逃脫。消息傳來,邱不二一路步行,至少要兩天以后才能到達。欽差腦筋一轉,能不能在半路上擒住這個人秘密押往京城?身邊的人立刻勸阻,這么作很容易激起民變,邱不二武功極為了得,掌中又是一口寶刀,完全有能力躲避官府的抓捕。如今自行投到,視死如歸,已經得到無數百姓的認可,成為眾望所歸的大英雄。如果施詭計半路捉拿,一旦惹惱了百姓,欽差車駕很可能無法回京。這時候山西受災的百姓已經約好了,邱不二為大家出了氣,就算拼了性命也要維護周全,大家都拿著鋤頭棍棒,已經做好與官軍沖突的準備。欽差沒奈何,只好讓人嚴密監視,將附近州縣的官差全部召集起來,防止百姓們有什么過激的行為。一肚子都是苦水,別人當欽差都是風光無限,輪到自己竟然是進退兩難。
邱不二果然來了,形貌威猛,雙眼炯炯有神,須發如銀,身穿一件粗布白袍,腰間斜插著百煉寶刀,緩緩向著目標前進。邱不二一向獨往獨來,沉默寡言,這一次也不例外,緩步前行,不跟任何人交談。因為形貌特殊,很快引起了注意,確定之后就有一群百姓不言不語跟在后面。邱不二生性孤僻,并不理會后面的人。官府方面的人自然嚴密關注,不僅要盯住邱不二,還要留心百姓們的態度。從目前來看情況還算穩定,不過形勢不容樂觀。邱不二出現的消息很快傳遍了大街小巷,百姓們議論紛紛,按照朝廷律法這個人必死無疑。可是從另一個角度,邱不二殺人的理由十分充分。知府一念貪婪害死了三百多人,將其一人斬首遠遠不夠。而那訟棍,顛倒是非,為了錢財誣陷他人入獄,僅僅借著鄱陽王一案就害死了五十幾人,死有余辜。百姓們心中都有一桿秤,是非善惡很清楚,所以自發趕到這里,為的就是保全邱不二的性命。有人送上酒肉,邱不二一毫不受,只吃隨身干糧,大家不好勉強,在后面圍成一個半圓,不讓官差靠近。邱不二并不理會,邁著堅定的步伐。官軍早就擺好了陣勢,邱不二一旦進入核心就沒機會逃走了。可是百姓們也想到這一點,邱不二剛剛接近欽差設立的場地就有數千手拿鋤頭棍棒的百姓圍了上來,緊緊跟著。邱不二若無其事步入場中,官軍亮出刀槍阻攔后面的人,百姓們立刻舉起了家伙要拼命,欽差已經得報,四面已經集中了五十余萬百姓,一旦動起手來就麻煩了,無奈之下只好讓官軍放百姓進入。邱不二朝著正中高臺走來,欽差強打精神,自己是朝廷的代表,無論如何不能露出膽怯的模樣。邱不二在臺下停住了腳步,立刻有百姓圍在身邊形成一個大圈。欽差仔細打量,心中升起輕視之心,原以為是個三頭六臂的好漢,沒想到只是個風燭殘年的老家伙,心里有了底,立刻端起了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