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1章 化胡為佛

  • 西游龍庭
  • 孤鴻疏影
  • 3280字
  • 2016-09-27 00:15:27

新的一年亦是新的一天,也是一個新的開始。

東自崤涵,西至潼津,因在谷中,深險如函而得名。通名函谷,號稱天險。沒錯,這里就是大名鼎鼎的函谷關!

函谷關西據高原,東臨絕澗,南接秦嶺,北塞黃河,地勢險要,道路狹窄,素有“車不方軌,馬不并轡“之稱。最主要的是這里距離終南山也不過百里之遙,就連其千峰疊翠的幽美景色也能盡收眼底。

函谷關上,有一關令名為尹喜,雖然在朝中為官卻絲毫不影響他醉心于學道。恰巧此地距離道門圣地終南山并不遙遠,所以每有閑暇之機他都會驅馬前往終南山說經臺聽道,一來二去倒也學了幾手道術,算得上是終南山正陽道的記名弟子。

上元佳節剛過,尹喜夜里竟然做了一個夢,這個夢對他的震撼簡直不能用言語明說。

因為他夢到了道門祖師太上老君,老君一身雪白的道袍,長髯飄飄,仙風道骨!讓他在函谷關上修一座望氣樓,建一座太初宮,不日老君將親自駕臨傳道!

此等大事他哪敢隱瞞,連夜駕馬趕往終南山,由于事情蹊蹺竟然得到了正陽祖師漢鐘離的親自接待。

漢鐘離聞言之后,當然也不敢怠慢,畢竟夢境是由道祖顯化,即便真的只是一場夢也只能將夢變成真!連忙吩咐尹喜照辦的同時又不禁思考起道祖的用意來,按道理來說,身為道門祖師是不是更應該駕臨終南山呢?為何反倒托夢于一個道基未筑的記名弟子,駕臨在凡塵俗世的函谷關呢?

漢鐘離百思不得其解,但道祖所為必有深意,況且此事同東華帝君的隕落絕對脫不了干系!不由的想起前些日子彭蠡湖的敖溟所言,道祖果然開始有動作了!

有了漢鐘離的指點,尹喜干起活來自然是精神滿滿,作為函谷關關令,籌點錢差些人修建個宮殿還不是手到擒來!況且這是給道門表忠心的最好時機,就是十分的活也要花十二分力氣完成。

晝夜不停的趕工,函谷關上修建道觀迎接圣人駕臨的事也是聲名遠播,三千里的函谷關已經匯聚了不知道多少求道之人!終南山的宮殿中也是不知道住進了多少道門名宿,作為東道主的漢鐘離雖然也是悶在葫蘆里,不過好像有些明白了!

函谷關上,尹喜登壇祁告蒼天:“望氣樓成!太初宮成!”

望氣樓建在函谷關之頂,高三丈有余,站在樓上,昂首環顧四視,方圓千里盡收眼底!

太初宮建造的更是霸氣恢弘,殿頂飛梁縱橫,椽檁參差,雖然屋架復雜,但卻自成規矩,殿宇寬闊,中無撐柱。這座宮殿當然也是尹喜花了大力氣請來時下最有名的匠人趕制的,自然別出心裁。

一切準備就緒,尹喜懷著別樣的心情登上了望氣樓!日出東方,普照山河,而他的心早已提到了嗓子眼兒,雙手合十默默求告!

不知望氣樓下誰喊了一聲:“快看,紫氣!”

尹喜這才想起來自己也是學過望氣術的,當下定睛一看,果然見金色的霞光之中果然泛著條條瑞靄,道道紫氣!當即高聲喊道:“紫氣東來,吉星西行,圣人將至!快焚香結彩,恭迎道祖圣駕!”

一時間函谷關宛如道門圣境,香火繚繞,鞭炮齊鳴!

“吽!”一聲嘹亮的牛吼聲中,只見一個騎著青牛的道人從耀眼的金陽中走了出來。

太初宮前黑壓壓跪倒一片,山呼海嘯道:“恭迎道祖圣駕!”

太上老君為了出場也算是擺足了排場,受完朝拜之后,他也在太初宮口傳了道門至寶《道德經》。《道德經》的價值無需多言,聽過之后的人又是個個拜服,當然太上老君對這些人的表現也很滿意!你一個西方胡教想在我東土門庭傳道,恐怕還少了些修行!

感受到太上老君心思的漢鐘離及時的出場了,上前拜道:“今日得見道祖駕臨神洲,親聞道德箴言,實在是我等之萬幸!我曾聽聞西牛賀洲有一邪教,不服真理,不尊教化,還妄圖染指東土,還請道祖賜教!”

眼前這些人知道西方教的人并不多,與之有過交結的更是少之又少,知道東華帝君隕落真相的更是寥寥無幾。太上老君要對佛教動手,為的就是要弘揚道教,打壓西方教,這名聲排場自然不能不講究。而自己門下得意弟子的仇也不得不報,要是在天位上沒掙過玉帝,那是本事不行,但是肉可以爛在鍋里卻不能容外人插手!

太上老君對佛道、內外的關系看得分明,微微頷首:“汝言甚是,吾意欲西行,傳道西方!”

望著青牛甩著尾巴向西行去,漢鐘離心中安定不少,帝君!你的仇終于可以報了!

-----------------------------------------------------------------------------------------------------

大青牛,蹄朝西!

青牛蹄下生風,一步跨越萬里之遙,走過兩界山、越過平頂山、跨過通天河,已然來到了西牛賀洲的地界!

西天靈山,沖天百尺,聳漢凌空。琪花、瑤草、古柏、蒼松。山間靈氣馥郁,景致非常,黃鶴信來秋樹老,彩鸞書到晚風香。

靈宮寶闕,朱閣殿堂,來往僧侶傳經講道。浮屠塔,雷音寺,莊嚴肅穆,別具風格。

靈山頂上就是大雷音寺的所在,也是佛教諸多佛陀的辦公場所,與天庭的凌霄寶殿別無二致。

素來莊嚴的大雷音寺今日氣氛更是凝重的滴出水來,三世佛阿彌陀佛、藥師佛和燃燈上古佛個個是低眉垂眼,下手位置的四大菩薩大勢至菩薩、不動明王菩薩、地藏王菩薩、虛空藏菩薩也都是抓耳撈腮。

而大殿中諸多的羅漢、金剛更是戰戰兢兢,面如土色,手中的法器都是持拿不住。

太上老君人還未至,但圣威早已降臨!

大勢至菩薩上前一步怒道:“阿彌陀佛!我佛門靈山人多勢眾,有三世佛鎮守,難道還真的怕了他一個太上老君不成?”

阿彌陀佛看了他一眼道:“我等三人雖自稱為佛,但與那混元之境尚有千萬里之遙,縱使我等能抵住太上老君的攻擊,這靈山的基業也同樣是毀于一旦!”

藥師佛和燃燈古佛也都是微微點頭,越是到了混元之境的邊緣反而越是了解混元之境的強大,動手其實就意味著佛教的滅亡!

不動明王菩薩也開口道:“諸佛認為應該如何?難道就這么坐以待斃?”

燃燈古佛道:“自然是以靜制動,以和為主!道門之人喜好名聲,諸位到時給足面子,那太上老君勢必也不會趕盡殺絕!”

大勢至菩薩見幾位佛祖一心求生,不由的心生鄙夷:“幾位身為佛祖,難道連交手的膽量都沒有嗎?”

阿彌陀佛平靜而威嚴的道:“佛,不貪生、不畏死!亦可為佛門委曲求全,貪生懼死!你雖法名大勢至,卻仍舊不懂大勢將至之理!”

反而角落中走出一名小佛陀,昂首看著高坐上的阿彌陀佛道:“師父,我知道怎么做了!”

阿彌陀佛微微一笑:“如來,你真的知道了嗎?”

如來雙手合十,竟然寶相莊嚴:“為佛門可生,為佛門可死!”

在大勢至菩薩的迷茫之中,阿彌陀佛大手一揮:“開山門,隨我迎接道祖吧!”

青牛立于靈山之上,滿地佛陀跪伏,即便是高高在上的三世佛同樣也是躬身行弟子禮。

“恭迎道祖圣駕!”

“恭聞道祖教誨!”

靈山的情形既在太上老君意料之外,可是也在預料之中,只是他沒想到一上門這群光頭和尚就會低頭!

太上老君道:“你們都起來吧!吾遠在東土就聽聞你等頗有威能,今日也不欲以大欺小,你們三個一起上吧!”他這話自然是說給三世佛聽的,既是為了顯示道門神威而來,不露一手必然落了下乘!

阿彌陀佛道:“道祖親身指點,我等不敢不從!只是一眾門徒與此事并無瓜葛,還望道祖高抬貴手,垂慈圣恩!”

太上老君笑道:“這是自然,只是天無二日,國無二君,吾自會為爾教選一個合適之主!”

阿彌陀佛只能點頭,只是微不可察的看了一眼角落中的如來,其中的期許何用言喻!

三世佛各顯法相騰至半空,太上老君依舊騎在青牛背上,絲毫不以為意。只見一口氣呼出,太上老君身后又出現三個與之一模一樣的人,手執拂塵,身著道袍,看不清深淺!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正是道門至高法術,一氣化三清!

太上老君本尊不動,只由三個分身與三世佛對敵,一時間竟然難分高下!

藥師佛身呈藍色,烏發肉髻,坦胸露右臂,跨在蓮臺寶座上。右手持著一個紫金缽盂,左手執著一串念珠,手晃一晃,只見缽盂瞬間變大,迎著太上老君的一個分身罩去。

只見那太上老君也不心急,手中拂塵一刷,那缽盂仿佛受到巨力敲擊,轟鳴作響,倒飛回去。藥師佛趕忙去接,只見連人帶著缽盂飛得老遠,已然落了下風。

燃燈古佛手中的二十四顆定海寶珠果然不凡,當著太上老君的頭顆顆砸落,每一顆珠子都帶著一方諸天世界之力。看似普通的攻擊卻是最難防守,老君不知從哪里取出一塊風火蒲團,竟然將定海寶珠全都擋在外面。兩人相較倒是難分上下,不過明眼人也都能看出來,這燃燈古佛最得意的寶貝也無法建功,顯然已是落了下乘!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施秉县| 东丰县| 六盘水市| 婺源县| 方城县| 宣城市| 武义县| 佛学| 汉源县| 内乡县| 镇巴县| 南丰县| 彰武县| 潢川县| 仪征市| 双柏县| 朝阳市| 肥西县| 达州市| 石楼县| 墨脱县| 土默特右旗| 筠连县| 军事| 海阳市| 永兴县| 宽城| 南京市| 北安市| 禹州市| 湖南省| 改则县| 剑阁县| 伊宁县| 庄浪县| 镇康县| 景洪市| 邹平县| 大邑县| 长葛市| 古交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