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梁一針
- 孤燈滅
- 幾處笙歌
- 1612字
- 2016-10-27 20:54:43
軍區醫院病房內。
是夜,燈火通明。
第七天了,云依若還是一動不動的躺在床上。愁壞了一幫專家。
人力有時盡啊!各種手段都弄上了,絲毫沒有起色,偶爾出來一些大膽的治療方案,風險太高,投鼠忌器。
今夜,這里來了一個人。
一幫專家學者策劃了一個新方案,既然什么手段用過了,不如試試傳統的針灸?
尖銳的玻璃碎已經堵住了大腦中某處血管,現在已經形成了包裹狀態,取出是難上加難了,索性患者生命體征還是穩定的,不如嘗試針灸,用來刺激穴竅。只要病人醒了,就能問出諸如“那里不舒服?上次的治療有沒有緩解疼痛”之類的話來,得到了準確的反饋,治療就會如虎添翼,眼下他們真是沒法子了。
今日行針的,是市醫院有名的中醫客座專家,幾位頭發花白的教授廢了不少口舌、又得了軍方大力支持才把他從偏遠的深山里請來。
這人八十高齡,保養極好,紅光滿面,竟無一絲白發,在這染發盛行的時代,倒也不覺稀奇。進了屋來,對人先是告罪一番,放下手里的包裹,一身風塵仆仆的感覺。
也不多話,不等客套,就上前觀察云依若的病情。
路上已經有人將云依若的情況做了講解。那老者略略一想,便從包裹中取出皮質的小包,鋪開來,銀光直閃,一溜排開的銀針便等著老者取用。
只見他小心地取出其中一支,將它刺進云依若頭部的要穴。云以山遠遠看著,忍不住閉了眼,他有點接受不了長針入腦的畫面,何況躺著的是他女兒,不落忍。
銀針剛一入體,施針的老者“咦”的一聲,手下遲疑起來。他頓了頓,慢慢的捻動銀針,看表情似乎在探查、判斷什么。這番做派讓其他人禁聲,都在止不住的打量。
其實針灸最好的療效,是施針者既懂得醫理、又身習內力,將這內力順針而下,傳向病患體內,針刺穴竅,內力相激,以求達到效果。
可惜善用針灸者通常不會內功,醫理學習本就耗費心力,一本好醫術那就是一門好技術,又上哪里得到比醫術更難得的內功心法?而那懂內力的,通常是習武之人,誰有肯安下心來學習這些枯燥東西?更別說這針法通常是古文,晦澀難懂了,哪位又能去懸壺濟世?
受時代影響和歷史原因,大量書籍缺失,學好中醫本就艱難,中醫本身也是講究循序漸進,暗含哲學辯證之道,不如西醫普遍盛行,何況這針灸也只是中醫里的一個分支。是以好醫者難得,懂施針之法又身懷內力的醫者更是難得。
可眼下就有這么一位。
施針者,江湖人稱“梁一針”。
早年間,也只是學了些許皮毛小病,行走鄉野的赤腳醫生,不想有了奇遇。竟然在山間不知名的殘破廟宇發現功法殘篇,上附藥石名錄。認得一點字的他只當做古方醫術參詳,天可憐見,機緣巧合得了一身功法,又懂草藥之用,看病救人是事半功倍。這一手針法叫他使的是爐火純青,揚名山野,漸漸傳出了什么“古時唐僧肉,今有梁一針”的美名。這傳言說的就是他針法卓絕,被施針者身體康健、延年益壽,讓他救治,堪比吃了傳說中的唐僧肉一般。
梁一針也只是在醫院里掛了專家的名頭,一年能出現一次就不錯了,五老這回也是考量到云家的貢獻,不知在哪聽說了,把他請了來。
梁一針一針剛下,就敏銳的察覺到云依若體內似乎有他不熟悉的內力攀附在銀針之上,未待他用內力激發穴竅,這陌生的內力竟然自動地配合起來,運轉自如。梁一針越是感受著,越是心驚。這云依若小小年紀,竟然內力與他不相上下?這自行調節運轉的功夫居然比他還要精深上一層?
梁一針松開了手,第一針也不敢輕舉妄動的取出,第二針更是遲遲未下。
他后退一步,仔細觀察云依若的體表,又將手搭在云依若腕處,沉吟不語。
一旁候著的齊部長心里嘀咕著,梁一針的名氣在這個小圈子里還是有的,可也沒聽說過他何時只行一針。這是不是也太玄了點,畢竟“梁一針”也只是個名號,哪里還能真就一針搞定?云依若在這已經五天了,什么情況他心里也有數。齊部長暗暗在心里打定主意,要是云依若真能一針就醒,梁一針不僅會成為這里的座上賓,只怕以后就要長居BJ專門為首長們保駕護航了。在那之前,自己拼著臉面不要,管他身體好壞,也非得請他為自己扎上一針不可,以后也能和人吹噓一番,能讓梁一針出手的人,以后會越來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