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88章 回歸

正說間,眾人回至朱武連環莊。武修文、朱均儒立即命人備宴,犒勞張楊等人。此宴直至亥時方休。眾人醉酒如泥,各自被人攙扶回房休息。

次晨,張文通酒醒,忽然想起昨日未見趙絲,急忙穿好衣服,去趙絲房中查看,空無一人,又找朱紹詢問趙絲下落。朱紹從懷中取出一封信,道:“趙公子于三日前便離開,并留下一封信,托我轉交給張少俠。昨日本欲將信交與張少俠,但張少俠喝醉,我便將信壓在我這里。今日少俠問起此事,我便交給少俠,也了趙公子囑托。”

張文通先道聲謝,后接信一覽。信上寫道:張兄臺鑒,自太祖陳橋即位,終五代滅十國,重整中原。而后經太宗、真宗、仁宗三朝,內修軍政民生,外抵遼夏欺侮,雄踞中原而震四海,其盛自古而未曾有之。此后英神二帝,錯勘賢愚。熙寧變法,禍害中國。自此至哲徽之間,國將不國,民將不民,官紳橫行,盜匪流竄,方有靖康巨變。高宗欲中興祖業,狩獵江南,其后南北紛爭五十年。雖有高孝二宗之雄心,兼擁鄂、蘄諸王之才,卻未復得寸土。四京百姓,蒙羞夷狄,已逾百年。天祚之數,冥冥注定,非人力可為。又數十年,蒙古崛起,五年滅金,十年平夏,我大宋相抗五十年而不滅,已屬天眷。臨安事變,茍延二載,崖山兵敗,已無故土。大宋覆沒,乃順應天意。縱我等強生事端,不異于飛蛾撲火,無濟于事。歷朝皆由盛至衰,由衰至滅,無可抗拒。敢問有亡國之君,重掌天下之故事!當今天下之主,蒙古大汗,胸懷天下,志在八方,雄及秦皇,略過漢武,非魏太祖、趙明帝所可齊肩。縱太祖太宗在世,也不敢勝其半分。我乃樗櫟庸材,無光武之相,難克重任。自我別后,望兄近日重回中原,勿念匡復前朝舊事。謹此奉聞,勿煩惠答!趙絲親筆。

趙絲留下此信就為告訴張文通,復宋大業舉步維艱,一是宋亡乃是天意,不可強違,二是蒙古國力極盛,君主賢明,難以爭鋒,三是他的才干有限,不能擔負重任,希望張文通日后不要尋他,也不要匡復宋朝。

張文通將信前后讀了三遍,雙目緊閉,沉默不語。雖然遠赴西域,就為找到趙絲,然而趙絲卻執意不肯復國,但人各有志,何必強求,匡復大宋,他也絕不放棄。

趙絲離開張文通后,徑往薩迦寺出家為僧,更名為合尊法師,號本波講師,而后在薩迦寺定居三十五年,再未踏入中原半步。在此期間,將《百法明門論》《因明入正理論》這兩部漢傳佛教著作譯為藏文。

元廷佑六年,趙絲忽讀宋朝舊史,因感元軍南下荼毒百姓,回想自己前半生命運,寫下《在燕京作》一詩:寄語林和靖,梅花幾度開?黃金臺下客,應是不歸來。

此詩被人密報元廷,稱為反詩。趙絲知命不久矣,感嘆終生小心謹慎,只為茍存,最終仍逃不過此劫,心生一計,只為禍亂元朝。他敦倫一名女弟子,并將此女托付周王孛兒只斤?和世瓎,請他將此女帶入宮中,進獻元帝。

周王見此女貌美,私留享受,卻未獻元帝。而后數年,群王爭位,天下大亂,趙絲題反詩一事未被提起。又過五年,天下大定,此事重被人揭發,元英宗聞之大怒,遂下令賜死趙絲。趙絲死時享年五十四歲。

天憐趙絲,其死后六年,周王陰錯陽差登基為帝,史稱元明宗。趙絲的私生子便是皇長子孛兒只斤?妥懽帖睦爾。又過四年,孛兒只斤?妥懽帖睦爾登基為帝,是為元順帝,此人便是元朝最后一位中原之主,頗有其祖宋度宗之風,熟諳床事,不理朝政。元朝最后三十五年江山其實是趙宋天下,也正好與趙絲出家為僧年歲一致。元朝搶奪宋恭帝趙絲的江山,逼他為僧三十五載。宋恭帝暗奪元朝江山三十五年。這應了因果相報之理。此乃日后故事,在此不加詳述。

張文通見趙絲離去,不愿呆在此處,頓生回歸中原之心,當即與陳若師、楊氏兄妹商議。三人皆同意近日返回中原。四人立向朱均儒、武修文請辭。二人苦苦相留,饒不過四人歸心似箭,便贈他們豐厚程儀。又過一日,四人離開朱武連環莊,徑回中原。

眾人行了一百多里,忽聽得身后有人喊道:“文通哥哥,等等我!”眾人回頭望去。原是石憐兒趕來。張文通暗叫不好,思道:想不到石姑娘竟會趕來。這該如何是好?

陳若師嘴巴一努,瞬時又恢復原來模樣,思道:石姑娘來此也好!好讓我瞧瞧你張文通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楊玉真瞧向張文通,泯然一笑,心道:張文通啊,張文通!你喜歡的人兒不理你,喜歡你的人兒來找你。這回看你怎么辦?

楊慕龍雙手抱胸,面無表情,但內心波濤暗涌,思道:竟是石姑娘!又斜眼瞥向張文通,頓起嫉妒之心。

石憐兒策馬疾至眾人身前,立時翻身下馬,粉拳一通亂打張文通胸口,嗔道:“文通哥哥,那日你離開光明頂,也不告訴我一聲。害的我每日都在想你!你這個壞蛋!”

張文通的耳根驀地紅透,一臉羞色,低聲問道:“石姑娘,你為何在此?”

石憐兒嘟起嘴道:“還不是因為你。自你走后,我便差人去打聽你的下落。他們告訴我,你在朱武連環莊。我便立刻去朱武連環莊找你,朱公子告訴你回中原去,我又追到這里。幸好追上你!”

張文通疑道:“石姑娘,你追我做甚?”

石憐兒嬌道:“追你自然是想和你在一起!我想清楚了,無論你去哪里,還是和誰在一起,我都陪你左右,不離不棄!”石憐兒年紀尚輕,未涉江湖,平日被石敢當寵壞,明教上上下下都順著她的心意,因而從小恣意妄為,任由性子。若是她喜歡的,便任性追求,也不管世俗輿論。因而她喜歡張文通,便想和他在一起,也不會想他是否有婚約在身。

張文通登時心中苦笑,忙道:“石姑娘,我們去闖蕩江湖,四處漂泊,要吃許多苦,你還是趕緊回去吧!”

石憐兒嗔道:“你們能吃苦,為何我就不能吃苦?再說只要和文通哥哥在一起,再多的苦,也是甜的。難道文通哥哥是不想和憐兒在一起嗎?”

張文通急道:“不不不,我不是這個意思。只是你離家出走,我擔心石教主著急!我們還是先送你回去,免得石前輩擔心!”

石憐兒嬉道:“文通哥哥,你不用著急。我離家之時,留下字條給我爹爹,告訴他我來找你,叫他不要擔心。”

張文通無奈道:“石姑娘,這樣還是不太好吧!你若在路上有個閃失,我不好向石教主交代啊!”

石憐兒驀地臉色一沉,哼了一聲,道:“我就知道你討厭我,不喜歡我。所以想趕我走,走就走,不用你逼我!”倏地翻身躍馬,狠狠抽一鞭子,朝東方狂奔。

張文通一瞧,知道石憐兒在耍性子,暗叫不好,立時喊道:“石姑娘,光明頂在西邊,你趕緊回來!”

石憐兒氣道:“我去哪兒,你管不著。反正本小姐就是不回光明頂!”

張文通知道石憐兒的小姐脾氣,若是不順著她的心,恐會出大事,只好服了軟,喊道:“石姑娘,我答應你和我們一齊回中原,如何?”

石憐兒一聽,心中暗喜,立即調轉馬頭,馳回張文通身前,翻身下馬,一把抱住張文通,嬉道:“我就知道文通哥哥疼我,會順著我!”

張文通面紅耳赤,斜瞥一眼陳若師,見她瞧向他方,不知她是喜是怒。

楊玉真瞧見張文通害羞,掩嘴偷笑,嬉道:“張師弟,佳人相擁,還害起臊來!”

張文通聽后,登時臉又紅三分。楊慕龍忽然哼哧一聲,心中五味雜陳,冷道:“若是想親熱,找家客棧躲在房中親熱,不要在此處獻丑,我們還要趕路!”說罷,快步離開。

陳若師朝著張文通微笑的點下頭,從旁走過,并未言語。楊玉真嬉道:“張師弟,你是襄王有意,神女無心。卻不曾想來個紅拂女,不知你是仍愿做楚襄王,還是愿做李藥師?”未待張文通答話,便也從身旁走過。

楊玉真連用襄王有夢和紅拂夜奔兩典故寓意張文通與陳若師、石憐兒的關系。楚襄王夢見神女,為求一歡,卻遭拒絕。紅拂女在越王楊素府上偷瞄李靖,心歸所屬,連夜離開越王府,與李靖私奔。

張文通知道其中深意,但礙于石憐兒在場,不愿點破,又瞧一眼石憐兒,忙道:“石姑娘,你能否先松開我,咱們還要趕路!”

石憐兒松開張文通,喜道:“文通哥哥讓我松開,我便松開。文通哥哥讓我趕路,我便趕路。文通哥哥,咱們趕緊趕路吧!”說著挽起張文通的手臂。

張文通急忙將手抽出,道:“石姑娘,大庭廣眾,禮教大防,這樣不好!”

石憐兒嬉道:“文通哥哥,讓我不牽,我便不牽。”張文通見她不鬧騰,匆匆追上眾人,抓緊趕路。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正镶白旗| 将乐县| 迭部县| 鸡西市| 任丘市| 仲巴县| 龙岩市| 阿合奇县| 南安市| 谷城县| 伊通| 高安市| 左贡县| 巴彦县| 南江县| 积石山| 驻马店市| 墨脱县| 英吉沙县| 凌海市| 鲁山县| 资阳市| 宣威市| 仲巴县| 东宁县| 平定县| 五台县| 沂水县| 固始县| 靖江市| 启东市| 壶关县| 马关县| 梁平县| 山阳县| 西乌珠穆沁旗| 留坝县| 库伦旗| 三原县| 徐水县| 枣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