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葉知秋和圓的共同努力下,羅崇陽的傷勢終于是穩定了下來。
至于何時才能痊愈,葉知秋則表示至少要完全靜養三周以上。
這里說的“完全”是指不做何形式的運動或者練習,盡可能保持不動將運動量降至最低,只用于維持最基本的生理活動。
也就是說,羅崇陽至少三周時間別想摸劍。
好在也不是完全沒有好消息,身為代理勢力領主的葉知秋權限很高,調取查看教會內部某些人的病例信息對她來說沒有任何難度。
石逐君的傷需要完全靜養三個月,在這段時間內他們三人暫時不用擔心。
這并不是說明石逐君傷的比羅崇陽更重,而是單純的因為羅崇陽是人狼族,自愈能力本就遠超常人,而石逐君只是個人類。
只要還是人類,受傷后的恢復速度就不可能比得上人狼族,這和天賦境界無關,只是純粹的種族特性不同。
得知這個消息的羅崇陽總算是松了口氣,暫時放下心來。
雖然時間不長,但總歸是能確認安全了。
既然自己的身體恢復急不來,那便只好把精力投入在別的方面。
比如指導米夏和藺無心練劍。
說是指導,其實上也不過是從旁觀者的視角給她們提供一些本人難以注意的細節以及一些個人看法,畢竟以他的水平實際并不比兩人高上多少。
能否熟練掌握「縱橫劍意」的合擊,主要還是看當事人的藺無心和米夏自己。
她們開始磨合對練后以后已經過了三天,期間一次也沒成功復現過。
不動劍和勿悔劍互相依舊可以產生那種微妙的共鳴,卻不足以帶動兩人真正互相契合,稍有差池便會失控無法合擊。
就如同二人之前第一次對劍毀了那棟小屋一樣。
面對石逐君那一劍終極只是情急之下的巧合,又或者是石逐君帶給她們的壓力太大從而心無旁騖皆全力以赴。
現在沒有這份壓力,米夏和藺無心根本就不知道如何與對方配合。
「縱橫劍意」對兩名合擊的持劍者要求極高,不但要二者劍道中的氣質彼此完全相反,更要兩人心意相通。
當年留影劍和無垢劍是如此,如今不動劍和勿悔劍也是如此。
只有完全相等的兩股彼此互斥的力量才能保持住那個微妙的平衡,其中任意一方占優都會破壞合擊的穩定性。
無論勿悔劍力度大了點還是不動劍動作慢了幾分,無論米夏招式強了些還是藺無心沒能及時出招,稍差一點便會失敗。
又一次合擊失敗,醞釀的劍意驟然炸開,一聲巨響將二人反震開來。
被波及到的米夏和藺無心倒地滾了幾圈后止住身形,互相看了眼灰頭土臉的彼此,眼中都閃過一絲狠色。
“再來!”
半躺在輪椅上看了半天,感受著一次次對劍失敗炸開的劍意余波,羅崇陽也不禁疑惑起來。
本來兩個人心意相通就極難,更別提是劍道彼此完全相反互相排斥的兩個人。
按理來講這樣的兩人天生就互相不對付,又怎么會心意相通?
不僅如此,還要保證這兩個本就不對付的人出力大小和時機完全一致,不能有半分差錯。這要如何才能做到?
他的父母當年是怎么做到的?
根據大祭司所說,當年他父母的初遇也是不打不相識,隨后在一次次對劍中暗生情愫……
問題是無論是不是因為這個原因,米夏和藺無心很明顯不能嘗試用這個辦法。
那該怎么辦呢?
有沒有什么辦法讓兩個無論是經歷還是性格都大相徑庭的人心意相通?
思緒再一次被一聲巨響打斷,二人毫不意外又失敗了一次,甚至米夏右手臂上還受了點傷。
出言制止繼續也無意義的對練,羅崇陽示意兩人稍微休息一下。
米夏依言收劍坐回他身邊,一言不發的開始包扎手上的傷口。
藺無心坐在另一邊,解下皮筋重新綁著自己散落的頭發。
三人都沒有開口說話,氣氛不知不覺間變得有些尷尬。
羅崇陽發現的問題倆人不是沒想到,問題是她們也沒什么好辦法。
無論是眼神示意還是提前確定好出力分寸,實際上雙劍相合的時候總是差那么一點。
她們不是不想和對方合作,但就是不能徹底對對方放下那最后一點芥蒂。
米夏和藺無心本來就不熟,之所以一起行動是因為她們都要跟著羅崇陽。
和這樣的人對劍,她們如何毫無防備的真正信任對方,打心底里不做任何抵觸?
又不是多年至交好友,彼此知根知底,更何況歷史上不知道有多少最后反目成仇的友誼?
又不是互為青梅竹馬,彼此心有靈犀,更何況世界上不知道有多少最終分道揚鑣的交情?
又不是結為恩愛連理,彼此互相托付,更何況實際上不知道有多少最終反目成仇的夫妻?
兩人之間互相放下芥蒂心意相通本就是世間一等一的稀罕事,還要放在兩個性格和行事風格本就彼此相抵觸的人之間,又談何容易?
真難!
米夏終于將傷口上的繃帶固定,藺無心也綁緊了皮筋將馬尾辮豎起,二人準備起身繼續剛才的對練。
“要不然,你倆拿無垢劍和留影劍再試試看?”
羅崇陽躺在輪椅上無法起身,更無法親自上前體會具體操作上的感受,只能這樣想一出是一出。
藺無心和米夏想了想,也沒有反駁,從擱在一旁的劍鞘中分別取出留影劍和無垢劍。
站回原來的位置,二女感受著黑白雙劍中那幾乎凝成實質的劍意,對視一眼后不約而同的又移動了一段距離,離羅崇陽更遠了一些。
留影劍和無垢劍比不動劍和勿悔劍強上太多,一旦對撞起來威力也肯定會更大,她們可沒有自信能控制范圍不波及到羅崇陽。
同時握住留影無垢二劍劍柄,正準備斬出,但二人都突然感覺有些不對。
原本兩人之間若隱若無的互相呼應徹底消失不見,現在她們完全無法通過劍意感知到對方。
這沒道理啊,相較于她們原來自身所有的勿悔不動二劍,留影無垢二劍的品級無疑更高劍意更為純粹,相互之間的的聯系也應該更緊密,為何現在反而一點也感覺不到了呢?
難道二人之間的共鳴是來源于勿悔劍和不動劍本身?
可是這兩把劍又為何會互相呼應?
留影劍和無垢劍也就罷了,畢竟其本身就是一對夫妻的佩劍,而且彼此一起征戰無數,其間真靈自生相互呼應也屬常情。可勿悔劍和不動劍憑什么?要知道這兩把劍連自身靈識都未曾開,只是沾染了米夏和藺無心獨特的氣質和劍道風格劍隨人起提升了品階,這樣的兩把劍又為何會引起這種共鳴?
要說這兩把劍有什么共同點,那只能是其進階重生都與羅崇陽有關。
總不能是因為這個原因就能互相呼應吧?
歷史上不是沒有知名鑄劍大師打造過多件成品,其中不乏有日后聲名鵲起的傳奇武器,但也沒聽說過哪二者之間會僅僅因為同一個鑄造者而產生共鳴互相呼應。
重新換回勿悔劍和不動劍,米夏和藺無心難得沒有繼續對劍,而是直接舉著劍看向對方。
她們在看彼此。
她們在疑惑為什么是彼此。
兩人就這么站著一動不動,仿佛變成了兩座雕像。
她們在看彼此,羅崇陽也在看她們。
摸著被隨意靠在他身旁扶手上沒有半點反應的留影劍和無垢劍,他心想這又是怎么回事呢?
……
當葉知秋從外面回來看見這怪異的三人,也是有些無語。
沒有打擾米夏和藺無心,她默默扶起羅崇陽上半身開始準備給他換藥。
“知秋姐,你說為什么她倆會沒法心意相通呢?”
“心意相通哪有那么容易?一般都是兩人之間經年累月的配合不斷熟悉彼此才能逐漸達成,就她倆現在這樣?那還差得遠呢。”
“有沒有什么辦法加快這個過程?”
“一般來說就是有一個共同目標作為兩人的源動力吧,或者在生死關頭那樣的極限壓力下不得不放下所有顧慮把一切交給對方?”
葉知秋漫不經心的回答著這些老生常談的道理,也沒指望自己的話能對三人有什么幫助,因為哪怕是她自己也做不到類似的事情。
正所謂知易行難,道理誰都懂,但又有幾人能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石逐君帶來的壓迫感太強,讓她們在那種情況下無法做任何保留只能拼死一搏,而恰巧羅崇陽又給了她們一個共同出手的理由——只有這樣他才不會死!
但現在這兩個條件都無法滿足,現在她們即沒法找到另一個能帶給二人如此壓迫感的“石逐君”,也無法在安全的環境里以保護羅崇陽的生死為理由出劍。
總不能單指望下次遇到石逐君的時候他們還有那種好運氣在近乎絕望的壓力下成功。
猶豫了半天,羅崇陽終于下定決心,說道:“要不然……試試讓我去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