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工地上回來。劉少春整個下午都長時間一直呆坐在辦公室里。許久、許久。突如其來的打擊,使他整個人身心疲憊。少春覺得,自己這部人生機器就要癱瘓了。無法運轉啦。好像腦子也失靈了。不能思想啰。很久很久,少春才回過神來。條件反射似地想到,向朋友求助。于是,他開始給熟人打電話,希望好友能幫忙借點錢。可結果是,這些人扎扎實實地給老劉上了一堂社會關系學的課。人們常說,好事不出名,壞事傳千里。這話還得加上兩句:好事傳播的速度如蝸牛一般慢。壞事傳播的速度比光速還快。那些人在劉剛剛出事不久,很快就聽到了劉少春倒了霉的消息。避之唯恐不及。這些人一看是姓劉的電話號,不是讓員工接,說不在,就是在手機里答復說在外地出差。劉老板明白了,這是墻倒眾人推,自古來如此。也難怪,趨利避害,是地球上所有動物的天性。少春能理解他們。一番折騰后,老劉見,找這些熟人無果,沒奈何,只好打算回老家想辦法。畢竟,家才是自已最后的避難所。經過了方才向“哥們兒”借款碰壁的遭遇,無形中,那些躲開他的人,對少春進行了一次深刻的“再教育”。劉老板接受了如此的“傳道”,也讓劉少春在此刻深深地懷念起和自已關系很特殊的一個人,就是馨容、鴻儒的親身父親袁博文。
遭此劫難后的老劉,那一刻,才明白,博文當時,在劉家遇到宭境那會,向少春一家伸出援手是多么不容易。也讓劉少春更加堅定了要保護好兄長的兩個孩子、照看好他的遺孀,自已現在的妻子譚玲莉的意志。想起老袁的子女,猶其是對馨容,少春有些愧疚。這會他心里面念叨:“這場變故,是不是博文在天之靈,給俺的提醒啊,是袁兄在怨我,沒有照顧好孩子們吧。是啊,我也該歸去看看家里的情況啰。得問問,娃娃們怎么樣了。這次必須回家為公司想法啦,正好趁此機會關心關心下一代呀。是要返鄉啦。主意已定,劉老板便叫來下屬:“小陳,你幫我買一張到金橋的火車票。”“是。”行期到了,老劉便踏上了歸途。讓劉少春意想不到的是,此次返回家里發生的事,令他頗感意外,也使少春倍覺溫馨。且五味雜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