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必須無羈》中有段話:
“我一向認為,青春不是一個歷史概念——盡管用這個概念來看歷史會很有意思,青春是一個生命詞匯,超越于歷史之上,為恰逢某個年齡段的年輕人所專有,卻可能作為一種氣質、一種精神甚至作為一種價值,發散開去,彌漫于人的整個生命之中,使之光芒萬丈。
——2014.7.15四季沐歌拓展感
剛和友人吃飯回來,剛一起在朋友家侃談回來,剛路過高速,哼著一首:洛麗塔。。和我跳舞吧,洛麗塔,白色的海邊的沙,那個野菊花吹滿的窗臺,窗簾卷起我的發,我把紅舞鞋輕輕的脫下,不在乎啦,洛麗塔。。。。。。。。
今天是幸福的一天,充實的一天,寧靜中透著瘋狂,協作中滿是堅持。昨晚8:40南京中央門上的車,凌晨4:05到達徐州,4:57發車,7:20到的LYG,一身火車的汗臭,熏陶了這個熱情的時刻,加速,瘋跑,高跟鞋,脫掉,赤腳,再瘋跑,趕上了團隊建設8:00的車
上午.東海,劃船,找12張圖片,累困并快樂著,告訴自己,團隊之間,人與人之間不分男女,是平等的,要努力載努力,堅持再堅持,沖刺是第一,底線是絕不能拖腿,感謝團隊的協作互助,一隊很棒。
下午.海邊,游泳,口袋空空如也,只剩20元,告訴自己,沒有泳衣也可以很開心,形式可以忽略不計,在某些時刻。是的,仰泳,自由泳,栽跟頭,打噴噴,岸邊暴曬,風干,赤腳,找鞋,胡扯,微笑。
我想,一個人,只要他是青年,無論生活在任何時代,都應該具有如下品質:充滿理想,睜著眼發夢,敏感而單純,激進而叛逆,生活清苦,但內心清高,永遠缺錢,經常挨餓,但對詩歌、愛情、藝術和一切好的書籍的熱愛遠勝于對金錢和各種物質利益的迷戀——誠實地熱愛著自己的熱愛,并為此感到驕傲;不世故,不乖,總是犯錯誤。
但不怕,能認真做自己認定值得做的每一件事,不管大小都投入全力;無視陳規陋習,崇尚創新自由,好沖動,飛揚跋扈,只緣自己的內心有一團火,任它沖決而出。
不斤斤計較不患得患失,不計后果般地盡情揮霍著自己的所有;苦悶、迷惘、彷徨、憂郁,但從不抱怨,更不絕望
能吃苦,可以忍受狗一樣的生活,但絕不把自己真的當成一條狗;身居陋室簞食瓢飲而能心懷天下,很多時候關心別人比關心自己多,面對一些抽象的信仰,常會有獻身做犧牲的沖動——并不限于沖動,而且去做。
所以,當我聽聞有人感概“老無所依”(NoCountryforOldMen)的時候,我會滿含同情的眼淚與他一同感慨,畢竟,那時,我們身體里的能量,已經無法為那個叫做青春的激情助燃了,一如某首詩歌所云:當你老了,頭發白了,睡思昏沉,爐火旁打盹……
可當一個正值青春期的身強力壯的青年所謂向隅而泣般地哀嘆“少無所依”(NoCountryforYoungMan)的時候——這好像是豆瓣上現在大家都在熱議的一部電影的名字,無論這生活有多么艱辛,世道有多么不公,那我也只能跟他說:沒出息的家伙,你白活了!”
我沒有什么好的建議,有關信仰、理想或者偏執,無非是堅持,要知道所謂辛亥革命也只是那一百多號人給干出來的,連毛都說,不止一次的說過“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現在的時代是,人心大壞,而形勢大好的時代。
天天俯臥撐,遲早會撐到你輝煌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