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初為人父母(二)
- 深圳,想說愛你不容易
- 寫意人生2014
- 3135字
- 2016-09-27 10:32:49
燕兒看著兒子一天天地長大,對外人來說感覺一晃眼間,可燕兒知道自己多少個日夜操勞、付出多少的辛苦和心血。真如人家說的“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大”,操心操肺,其中驚喜、幸福、歡樂和辛勞、眼淚、擔憂交加。做過父母的人都明白,親手帶養過孩子的人更清楚明白。那兩三年時間,燕兒老了十歲,頭發上添了不少白頭發。燕兒的兒子算比較好帶的,主要是燕兒從懷孕時就開始關注優生優育,調理好作息、營養,看了不少育兒資料,聽了不少育兒專家課。兒子一路成長得比較順利,很少生病,燕兒少了很多操心操勞。有些孩子整天生病、動不動哭鬧,那父母就衰老得更快,甚至會身心疲憊、心力交瘁。
懷孕后,因為坐車暈車,燕兒就辭職在家專心孕育寶貝,有規律地生活著,搭配著經濟允許范圍內的營養全面的飲食。后來條件好點,回過頭來想想,當時是過得非常節省的,吃來吃去都是那些便宜的蔬菜水果肉類,貴的如牛肉和海魚幾乎沒有買過。每天聽聽胎教音樂、看看育兒資料,去公園散散步、呼吸新鮮空氣;跟懷孕的、帶小孩的朋友們聊聊天,大多數時候交流的是有關懷孕和養育孩子的事情。燕兒可能天生比較喜歡孩子,天生善于帶養孩子,只是沒有意識到罷了。關于養育培育孩子的一切知識燕兒都有很濃厚的興趣。從懷孕開始,燕兒從來沒有間斷過學習育兒知識,經常看有關養育培育孩子的相關資料和書籍。而且燕兒總是善于梳理,選擇適合自己的育兒知識。
燕兒懷孕沒有其它不好的反應,每次產檢結果都非常好。肚子一天天變大,燕兒照樣能吃好睡好,精神氣很足。懷孕那段時間是燕兒生活得最愜意的一段時光。生活非常有規律,早睡早起;時間安排得非常合理,聽胎教音樂、散步的時間每天都是固定的;飲食也非常正常,營養搭配合理全面。每天早中晚三餐正常吃,早餐喝豆漿或牛奶、吃包子或面包,中餐晚餐每頓喝一碗湯,吃一碗飯搭配3、4種菜,以當季新鮮蔬菜為主。中間搭配水果、堅果、紅棗等零食。
只是那時一心沉醉在孕育的喜悅中,沒有重新梳理自己工作的事情,這是后來燕兒覺得有點遺憾的事情。好在燕兒身體好心情好,又學習了很多育兒知識,孩子生下來后燕兒得心應手,一路比較輕松地養育著孩子。“孩子是女人一輩子最重要的事業!”燕兒一直這樣告誡自己。
兒子很少發燒感冒,小感冒也就那么幾次。小感冒一般多喝溫水,多睡覺休息,兩三天就會恢復。孩子發燒了燕兒會第一時間送去醫院檢查,因為發燒有太多因素,身邊有不少人把發燒當成感冒最后出大事的。而且就是感冒發高燒也會出大事的。燕兒有一個朋友,她帥氣可愛的兒子就因為感冒發高燒幾天,忽視耽擱了,結果燒壞了腦子,后來智力一直維持在三歲左右的水平。真是個可憐的孩子,燕兒每次看到那個孩子,想起他以前的聰明可愛,對比現在的樣子,就惹不住流淚。一旦確認是感冒發燒,燕兒就不那么擔心了,喝點感冒藥,及時物理降溫,多喝溫開水多休息就很容易恢復好。
燕兒的兒子也高燒了一次,那次對燕兒來說還是很驚心動魄的。兒子快三歲那年,有次發高燒到39度,來勢兇猛,喂了退燒藥又反反復復。那是兒子第一次發高燒,燕兒著實嚇著了。可為了讓兒子感覺踏實,燕兒強作鎮定,立馬送兒子去醫院檢查,結果確定:病毒感冒。燕兒懸著的心放了點下來。醫生建議住院,住院就要打吊瓶,燕兒不想兒子那么小就打吊瓶。跟醫生說:先開點藥喂藥,自己照顧觀察下,不行再住院。醫生說:“反復燒到39度是比較危險的,最好住院。如果不愿意住院你得簽字,任何后果你們自己承擔。”燕兒的心臟“砰砰砰”感覺要跳出來,但還是跟醫生說:“我們自己先照顧觀察,不行再住院。”醫生要燕兒簽字:不同意住院。燕兒毫不猶豫地簽字了,但眼淚噙滿眼眶,手是顫抖的,心是揪緊的。
那時在醫院簽字已是晚上七、八點鐘了,燕兒不敢抱著著兒子回家,雖然家離醫院也就五分鐘車程。燕兒覺得萬一有啥事還是呆在醫院更放心方便。燕兒要胡胡抱著兒子就坐在醫院三樓兒科室的一個通風的窗戶口,給孩子脫了件衣服,解開了領口扣子,蓋好肚子。燕兒無限溫柔又無比堅定地跟兒子說:“兒子,聽媽媽的話,先吃藥,再喝多點水然后休息。媽媽來給你做物理降溫。很快就會好的,相信媽媽啊。”兒子這時特別乖巧安靜,不哭不鬧,吃了藥,喝了半杯溫水,就閉上眼睛休息了。燕兒從包里拿出小毛巾帕,跑去廁所把毛巾帕用冷水洗了洗,擰干,回來擦拭兒子的額頭、手、脖子、腋窩、腿窩。然后又去廁所把毛巾帕子洗了洗,回來繼續擦拭。反復三四次后,燕兒摸了摸孩子,感覺溫度降了點,燕兒把毛巾帕子又洗了洗,擰干,折疊好,敷在兒子的額頭上。兒子一直很配合,閉上眼睛休息,沒有吭哧半聲。燕兒感動地一塌糊涂,感激的淚水、擔憂的淚水交集在一起,流了下來。老公說:“沒事啊,別擔心,誰沒有感冒發燒過,很快就會恢復的。”老公安慰著孩子也安慰著燕兒。
燕兒拿著溫度計再一次給兒子量體溫,兒子溫度降了點,39度以下了,燕兒舒一口氣。稍微休息了下,燕兒把毛巾帕從兒子的額頭上取了下來,又跑進廁所洗了洗、擰干,回來繼續擦拭兒子的額頭、脖子、腋窩、腿窩。這樣反復三四次后,燕兒洗了洗毛巾帕,擰干,敷在兒子的額頭上。這次燕兒叫醒兒子,要他再多喝點溫開水,兒子睜開眼睛,又喝了半杯。然后又乖乖地閉上眼睛睡覺。
在燕兒的悉心照料下,在兒子的乖巧配合下,兩個小時后,兒子的體溫降到了38.5,這是個安全的體溫數字。燕兒長長地舒了口氣,跟胡胡和兒子說:“我們可以回家了。”回到家里,燕兒又讓兒子喝了半杯水,然后要胡胡把兒子放在床上躺著睡覺。燕兒倒了盆溫水,給兒子擦拭全身,又給他用溫水泡了泡小腳。然后把毛巾帕再洗了洗,擰干,敷在孩子的頭上。看了看吃藥的時間,燕兒叫醒兒子,再喂他吃了一次藥。燕兒給兒子系好肚兜,要兒子躺下好好睡覺。并跟他說:“兒子,乖,好好睡一覺,明天早上就不會發燒了,會慢慢恢復好的。”
那晚上燕兒自己沒有洗漱,沒有力氣和多余的精力洗漱,就斜躺在兒子旁邊休息,一會兒起來摸摸孩子,一會兒起來摸摸孩子,感覺孩子體溫已下降,沒怎么燒了。第二天清早起來,燕兒量了量兒子的體溫,37度,不燒了,燕兒裂開嘴巴笑了。燕兒抱著兒子,語無倫次:“謝謝兒子!兒子真的太棒了!我跟你說睡一覺就好了,你看,不燒了!太好了。”燕兒深深地無比輕松快樂地親了幾口兒子,兒子也裂開嘴巴笑了,馬上在床上蹦跳起來,已沒有昨晚的安靜和乖巧。看,這就是孩子,燕兒覺得非常幸福!胡胡也覺得非常幸福,他叫兒子過來,然后一把把兒子、燕兒同時擁在懷里,狠狠地親了親兒子又狠狠地親了親燕兒。
經歷了兒子的這次感冒發燒,燕兒就帶孩子來說又積累一次很好的經驗:孩子越是生病,大人越要沉著冷靜,一是要給孩子溫暖和信心,二是要沉著冷靜分析,去做好該做好的事情。有些大人自己還是個大孩子,孩子一旦生病,就亂了手腳,火急火燎的,你怪我我怪你。孩子見了就更著急,以為自己怎么啦,情緒降到冰點,這樣更加重了病情。
老陳和小嚴的兒子就沒有燕兒的兒子這么好帶。他們的兒子三歲前,三天兩頭感冒跑醫院,一感冒就住院打吊針。這樣搞得有點惡性循壞,孩子自身的免疫力抵抗力嚴重下降,每次感冒非打吊針不可。那幾年把老陳和小嚴折騰得夠嗆,搞得他們有很嚴重的陰影。后來二胎政策放開,怎么也不敢要第二胎。說起再生養一個孩子就連連搖頭叫苦。
為人父母從來都是不容易的,比做其它任何事情都要難,是件操心操肺、勞心勞力的活。為人父母是要學習的,而且是要一輩子不間斷地學習,還要與時俱進。學習了還得融會貫通,靈活運用。沒有人天生就會做父母,就像沒有人天生就會做好某件事情。都是通過不斷學習不斷積累經驗不斷成長,孰能生巧。
現在的孩子幾乎不會凍著餓著,不缺營養,只要你好好孕育養育,都是非常好帶養的。如果你的孩子不好帶養,那只能說明你們不會帶養。既然不會,那就更得花多點時間和精力學習怎樣帶養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