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2008年買房記
- 深圳,想說愛你不容易
- 寫意人生2014
- 3045字
- 2016-05-17 15:13:04
深圳的房價2005年前跟內地相差無幾,三四千元一平方。來深圳早的、會把握機會抓住時機的、有眼光有膽量的,那時在深圳買幾套房,后來都大發家了,從此踏上了小康或富裕的生活。命運就是這樣,除了比拼努力智慧,更比拼你的視野、眼光及你的膽量。2006年、2007年深圳的房價一路大漲,大的新小區很快就一萬多一個平方。或許漲得太快,2008年深圳房價大轉折,“呼呼”往下降了不少。2007年買房的人最后幾乎都變成了負資產,那時很多人看傻了嚇蒙了,著急拋售手里的房子。特別是關外的,比如寶安新中心區大社區的新房子都零首付,七八千元一個平方,月租差不多可以抵月供,可很多人都不敢接手。那時關內關外還很分明,關內的環境優美、管理井井有條、安全放心;關外雜、亂、臟。在關內住習慣的人,來關外會很不習慣,簡直就是一個大城市一個小鎮的區別。
老陳小嚴最先結婚,他們夫妻兩人都工作穩定、收入可觀,而且勤勞節約、精打細算,手里的積蓄慢慢多了起來。他們那晚坐下來算了算兩人共同的積蓄,差不多20萬。20萬!著實把老陳嚇了一大跳,他仔細地算了一遍又一遍。就在前2年,老陳還在為2萬元的債務發愁,2萬元在當時就是天文數字。就是因為那2萬元的債務,逼得老陳毅然絕然辭掉好不容易進入的單位,義無反顧地來到深圳。
深圳是個“你一來就喜歡上的城市”。深圳的環境優美、空氣新鮮、年輕朝氣、欣欣向榮、包容性強,是任何一個城市都無法比的,哪怕是其它的一線城市。當你去到其它城市,你就不由地感嘆:生活在深圳是件很美好很幸福的事情!幾乎每個來深圳的人都想留下來,當然有小部分人更喜歡家鄉的生活,回到自己的家鄉。很多人想在深圳留下來可沒有那個勇氣,覺得是奢望;有些人把握機會或敢于承擔大城市的壓力,勇敢地留了下來。
小嚴比老陳早兩年來的深圳,小嚴是從事建筑設計的,對深圳的房產市場是熟悉的。農村來的女孩子,沒有結婚一般是不會想著買房子。2006年、2007年看到房價漲得那么快,小嚴心里著實著急。好在2008年房價一路下跌,現在也結婚成家了,是出手買房的好時機。小嚴很有耐心也很有房地產市場分析能力,等到2008年底,房價跌到底的時候。小嚴向她那在西安檢察院工作的姑姑借了20萬,在南頭花90萬買了110平方米的大三房,首付30萬,加上給中介及其它的一些費用,恰好差不多。
他們也屬于保守的,覺得已經成家了,當時他們也有了孩子,該在深圳有個自己的家。買房時他們看了南頭附近很多房子,有更大更新社區的、學位更好的,價格相對來說要貴2、3千元一個平方。他們當時也不想壓力太大,覺得有套房子住就知足了。就買了套小區小的、年份久點的房子。
幸虧他們買了,他們是抓住機會的人。2009年后深圳房價報復式地大反彈,如坐火箭般“嗖嗖地”往上竄。深圳的房價,誰也沒有想到,誰也沒有看懂。略帶遺憾的是,大的新小區、帶學位的房價更是飆升得更快,2008年貴2、3千元一個平方的,很快就貴幾萬一個平方。他們也有點后悔當初為什么不膽子大點,買套更好的學位房。
人生就是這樣,有驚喜有遺憾,我們要學會知足感恩,然后再努力前進。幸運地是他們總算有了家有了孩子有了房子,戶口也遷過來了,成為真正的深圳人,在深圳穩穩地扎根。老陳已經很知足,這是他做夢都沒有想到的事情。那時那么一窮二白,連溫飽問題都很難解決,還欠著一屁股爛債。現在居然還在深圳買了將近一百萬元的房子,走在小康的大道上,成為一線城市的中產階層人。房價越發“嗖嗖”地漲,幸福感越強。這就是買了房子與沒有買房子的人的區別。
燕兒來深圳多年,一直想買房,覺得有了房子才像有個家,要不心永遠是漂著的,像沒有根的浮萍,一顆心永遠懸在那里。早在2002年時,燕兒就喜歡四處看房子,越看覺得深圳這個城市越美麗,越想留在深圳,越想買房子。可父母不讓買,覺得一個女孩子沒有結婚買啥房子,他們的思想觀念太過于傳統和封閉。燕兒也習慣了聽父母的話,沒有過多的去思考和做決定。后來房價一路飆升,父母有點后悔當時反對燕兒買房子,要不他們也發達了,過上富裕的生活。不過他們很快又寬慰自己:發財是個命。“命里有時終須有,命里無時不強求。”燕兒的父母是真正受過苦、挨過餓的人,只要一日三餐有飯菜吃他們就很知足。“知足者常樂!”
胡胡和燕兒也是在2008年相識、結婚的。跟胡胡結婚的時候,燕兒提出要先買房再結婚。燕兒從2002年就開始關注深圳的房價,對比香港、BJ、上海的房價,覺得2008年深圳的房價只是暫時的下降,很快會回升的。所以2008年絕對是個買房的好時機。那時燕兒勸說了好幾個一直在猶豫要不要在深圳買房的人,那幾個朋友在燕兒的勸說下買了房,后來都很感激燕兒。可胡胡當時借錢來深圳不到兩年,一來積蓄不多,二來胡胡不知道深圳的發展形勢。他本來就想著在深圳奮斗幾年,然后回西安買房安家的。
那次關于買房的交談不歡而散,燕兒本來想分手的,覺得兩人在一起沒有共同的觀念和目標。下樓無意間發現胡胡在電話吧邊喝啤酒邊給家人打電話,失神落寞。燕兒看到這幕,心里刺痛著,感覺好心疼。燕兒看中胡胡本來就是看中他這個人,看中他的實情實在、勤勞踏實。一開始燕兒就知道胡胡一無所有、一窮二白。燕兒提出買房,一來是覺得現在絕對是個買房的好時機,錯過了以后他們要付出加倍的艱辛;二來覺得成家了本來就得有個屬于自己的房子。燕兒是典型的傳統中國女人思想。
燕兒本來想著兩人一起湊湊,想辦法跟親朋好友借借。對白手起家的人來說,誰買房沒有借錢,誰買房沒有縮衣節食三年。三年過后一切慢慢會變好的。房子有了,光養孩子還是容易的。可燕兒看到胡胡那么為難那么傷心的樣子,覺得他應該很難吧。就沒有再提買房的事情。燕兒心甘情愿地跟著胡胡在出租屋里結婚、過日子。
胡胡心里感到很愧疚,連燕兒想要個小房子的愿望都無法滿足她,這是燕兒唯一提出來的愿望。胡胡在心里盤算著,結了婚,兩個人好好上班,勤儉節約、精打細算,盡快存點錢,在西安供套房。可燕兒不是西安人,跟胡胡結婚前連西安都沒有去過,去如此陌生的城市安家生活,燕兒一點概念都沒有,更別說心里準備。
讓他們沒有想到的是,結婚后燕兒很快就懷孕了。沒有像其它爸爸一樣驚喜,胡胡第一反應就是先不要小孩,得先存錢買房。胡胡就是這樣,燕兒提出什么要求他總是牢牢記在心里,然后想辦法去努力實現。好在燕兒很少提要求。可這是他們的第一個小孩,既然來了燕兒就決定生下來。胡胡尊重燕兒的決定,其實胡胡也想要,誰不想要自己的孩子啊,再說他們的年齡也這么大。胡胡是想著先存錢買房后再要小孩,只要再存一年他們就可以在西安供套學位好的房子,一年就好。有了自己的房子才有了安穩的家,這樣對燕兒對小孩都更好點。
燕兒懷孕沒有其它反應,就是坐車暈車,在深圳上班很少不要坐車的。那就不能上班,只能辭職在家專職懷孕、生小孩。后來想想,當時在住處附近隨便找個啥工作干著也好,也有份小收入。在深圳一個人上班養家糊口是很難的,租房、吃喝拉撒,開支不少,況且胡胡的工資也不高。也就是說他們緊緊張張、精打細算地花錢,可每月仍然是月光族。買房的事情就這樣耽擱了。
楊洋看到老張結婚后孩子房子都有了,祝福歸祝福,心里有點替自己著急。楊洋一個人上班養著兩個人的吃喝拉撒住,還需要偶爾的浪漫。雪梅的工資不多,楊洋也從來不讓雪梅花錢。那楊洋這些年也沒有存到多少錢。楊洋的爸爸依舊一個人,還在他們老家鎮上代課教書,這些年的工資幾乎給楊洋上學用了。很快就要退休,老家的房子沒有建,鎮上也沒有買房子。楊洋考慮到他爸爸退休后的生活,2008年就把所有的積蓄8萬元拿出來,在鎮上買了套三房兩廳的房子。一來他爸爸退休后有個住處;二來他們回家時也有個住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