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我的出生
- 白果樹下的約定
- 王雅
- 2123字
- 2011-11-10 16:40:23
這世上有千千萬萬的人,就有千千萬萬個人生故事,或悲或喜,每個人的故事各不相同,就象我們手掌上的掌紋,也象冬天里那一片片的雪花,面貌各異,沒有哪兩個是相同的。有的人生平淡幸福,有的人生窮困潦倒,有的人生大起大落,有的人生富貴安康,無數的人無數的事在無數的人生命運中,與身邊的人無休無止地糾纏在一起。而我就是這滾滾紅塵中一個普通平凡的女子,卻經歷了不那么普通的坎坷命運,是上天的懲罰,還是成長的必然,我無從知曉,只知道我的故事要從出生的那一年說起。
一九六八年的夏天,那是個動亂的年代,火熱的天氣里,湖北鄉下一座小村落的一間低矮的茅草屋里,一個女嬰呱呱墜地。這個女嬰就是我,我的到來并沒有給父親帶來歡樂,相反他的臉上愁云密布,多一個孩子就意味著多一張嘴,最要命的是多的還是個女孩。
那個年代物質生活的貧乏,是沒有經歷過那個年代的八零九零后年輕人無法想象的,城市里買生活用品不是有錢就可以買到,買什么都要憑票供應,買衣服要布票,買肥皂要肥皂票,買食品要糧票,買肉要肉票,甚至買塊豆腐也要豆腐票,沒有票,再有錢也買不到。鄉下是記工分,按工分拿報酬,然后換點生活用品,不允許任何私人買賣商品。雖說家家都差不多窮,生活還是有區別的,家里男勞力多,生活就能輕松點。
我的家里由于母親不會干農活,女孩子又多,到我出生的時候,上面已經有了一個哥哥四個姐姐,大姐已經出嫁到外村,而且嫁出去沒過幾年就去世了,家里一共六口人,只能靠父親掙工分養活全家,父親已經累得喘不過氣來。父母隔三差五還要被紅衛兵革命小將拉到臺上批斗,原因是父親曾是解放前的國民黨軍官。
那時候沒有計劃生育,家家孩子都很多。男孩多的家庭因為勞動力多生活能輕松點,可是我家偏偏是女孩多的家庭,在老百姓的觀念里女孩子是別人家的人,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是老人們眼中的賠錢貨,我的出生也就不那么令人愉快了。
天性樂觀的母親卻并沒有因為我的到來而發愁,在人心險惡的社會里,她看見我天真無邪的笑臉十分開心,總是一邊抱著我搖來搖去,一邊輕輕哼著歌,她的臉上總是洋溢著溫暖的笑容。母親生我的時候已經年近五十,身體十分虛弱,但她還沒做完月子就強打精神從床上爬起來干家務活。母親每天忙忙碌碌照顧著我們幾個孩子,雖然過著十分貧困的生活,但是她溫暖的笑容是父親和孩子們的精神支柱。每當看到母親的笑容,再苦的生活也變得充滿陽光。
父親和母親的故事是我后來聽村里的老人講的,母親在附近十里八鄉算是個名人。之所以出名,一是因為她是城里人跟隨父親來到鄉下,那時候都是農村的姑娘嫁到城里去,或者農村的小伙子到城市里發達了,娶個城市姑娘也是在城市生活,很少有城里的姑娘嫁到鄉下來生活的,更何況母親還是大城市里大戶人家的小姐,而父親卻是窮苦的孤兒。還有就是因為母親會唱戲,她的嗓音婉轉悠揚,美妙絕倫。尤其喜歡唱家鄉的秦腔,母親的家鄉在陜西西安,那里是中國著名的古都。當時的特殊時期中,傳統的劇目不讓唱,她就唱流行的樣板戲。母親最出名的還因為她的美貌,年輕時就曾令周圍許多男子傾倒。母親最大的魅力在于她純真善良的性格,還有樂觀積極的精神,她從來沒有被沉重的生活壓垮過。
西安城,古時又被稱為“長安”,曾是古代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和希臘首都雅典、意大利首都羅馬和埃及首都開羅并稱為世界四大文明古都。西安城位于號稱“八百里秦川”的關中平原,這里是華夏文明的發源地,中華文明就是以關中平原為圓心向四方傳播,同時吸收各民族的文化得以發揚光大,從而形成了綿延五千年燦爛輝煌的民族文明。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有多少英雄豪杰曾經指點江山,有多少帝王將相演繹過改朝換代的歷史,有多少文人騷客開創過文化的先河,又有多少能工巧匠創造過輝煌的奇跡。關中平原是一本最厚重的史書,當你翻開任何一頁,都會為祖先的創舉而驚嘆,走入關中平原猶如走入歷史的長廊。
母親出生在西安,從小就生長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深受古都文化底蘊的浸潤,更具有關中女子的典型性格。她敢愛敢恨,從不掩飾自己的感情,也從來不后悔自己的選擇。我在母親的遺傳基因中,絲毫不差地繼承了這一點。
母親很小的時候就喜歡跟著大人去梨園看戲,戲園子里上演的秦腔,是古老的西安城里最古老的劇種,秦腔甚至被譽為百戲之源。秦腔的許多傳統劇目都反映了那里的人們耿直爽朗、慷慨好義的性格,和淳樸敦厚、勤勞勇敢的民風。
外婆很寵愛母親這個唯一的女兒,母親也是外婆最小的孩子。外婆對這個女兒可謂百依百順,所以任由她跟那些戲社的票友們在一起學戲唱曲,雖然當時唱戲的演員在社會中地位很低。當時母親家十分富裕,外公在西安城里算是數得著的人物。雖然當時外公已經過世,卻留下殷實的家底。除了許多處房產之外,還有珠寶行、藥房、當鋪等幾十間鋪子,兩個舅舅又善于經營,家里過得十分寬裕。三十年代后期的中國雖然籠罩在戰爭的陰影下,母親在嫁給父親之前仍然能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
母親的少女時代就這樣伴隨著戲劇愛好無憂無慮地度過,秦腔中那些才子佳人、海誓山盟的愛情故事影響了母親一輩子的愛情觀。她可以為了愛,不顧一切地跟隨所愛的人,不管這個人是什么樣的人,哪怕販夫走卒,哪怕一貧如洗,都無怨無悔,只要她愛了。事實上她真的做到了,用一輩子的生命來證明了她的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