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第58話 知子莫若母之“趙括之母”
- 中國歷史上的非凡女人
- 虛妄人生
- 1840字
- 2011-09-08 18:41:04
姓名:不詳;
性別:女;
身份:趙國的大將、馬服君趙奢之妻,趙括之母親;
備注:對于紙上談兵的故事,想必鮮有人不知。在這個故事中,講述了,在趙括備受國人甚至是國君的器重,準備要他領軍抗秦的時候,只有他的母親知道自己的兒子不是那塊料,這就是所謂的“知子莫若母”。
故事:戰國末年,趙國大將、馬服君趙奢有一子,名曰:“趙括”。這個名字可謂是“聞名遐邇”,為什么呢?因為歷史上,“長平之戰”的趙國領軍元帥就是這個家伙了,四十萬趙軍就是在這個家伙的手里被秦國的將軍白乞給坑殺了。這一戰,成就了白乞“殺神”的稱號,同時也證實了趙括“紙上談兵”的事實。
話說那趙奢,是一位謙恭有禮且能征善戰的智將。趙括從小耳濡目染,也喜歡談論兵法,諸如:《六韜》、《三略》、《孫子兵法》之類的兵書亦能橫念倒背,平日里和趙奢談論起用兵之道,那是旁征博引、有章有句、滔滔不絕,就連他的老爹趙奢也時常辯駁不過他,因此趙括自以為天下無敵,從此,夜郎自大,視天下英雄為草芥。
趙括之母雖然對自己兒子目中無人的態度有些不滿,但看到自己兒子確實才華出眾,心里也是歡喜,曾夸贊兒子,說:“吾兒真乃‘將門虎子’也!”
趙奢聽了妻子對兒子趙括的贊美,不以為然,長嘆一聲,說道:“吾兒非將軍之材也!”
括母不解,問丈夫,道:“夫君為何說吾兒非將軍之材?夫之兵書,吾兒皆爛熟于胸,倒背如流亦不為過,談論起來更是蓮夫君也時常不是對手,如此,夫君為何說吾兒非將軍之材呢?”
“那小子平日里自命天下第一,視天下英雄為草芥,如此怎能為將?行軍打仗豈是兒戲?事關將士生死,家國存亡,不可不慎重,我領兵之時,時刻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良將無一不博采眾長,集思廣益,還擔心有所遺漏,策慮不周。那小子自命不凡,小看了天下英雄,總覺得打仗是件很容易的事。如此,若有朝一日掌握兵權,一定會剛愎自用,獨斷專行,忠謀善策難入其耳,失敗在所難免!”
趙妻覺得丈夫說得在理,就拿他的話告誡兒子:“吾兒雖熟讀兵法,但缺少實踐,又驕傲自滿,不聽他人善策,如此這般,定要吃大虧的。”
趙括不以為然,嗤之以鼻,道:“父親談論兵法輸給了孩兒,理屈詞窮,才說出這些沒膽氣的話!”
數年后,趙奢病重,諸事妥貼,只有一事頗有遺憂。臨終前,他再三叮囑妻子,說:“兵戰兇險莫測,自古須謹慎從事。吾行軍打仗多年,僥幸沒有吃過敗仗,可以瞑目矣!然,括兒絕非將才。如若有一天,大王要拜括兒為將,辱一定要向大王陳述我的遺言,懇請大王免去括兒的將帥職位。否則,必定喪師辱國,自毀家門,后悔不及!事關重大,切記,切記!”交待完這件事,便沒了氣息。趙惠文王體念趙奢生前的功勞,令趙括承襲其父的官爵和封號。
秦國得知趙奢病故,又用“反間計”,罷免了老將廉頗,遂揮師攻打趙國。趙孝成王聞奏,下令趙括代替廉頗為大將,迎擊秦國大軍。
趙括欣然領命,檢閱兵馬完畢,就帶著趙王賞賜的幾車黃金玉帛回家。括母見兒子果然當上了主帥,又想起亡夫的遺言,便對兒子說:“你父親臨終囑咐,說你‘絕非將才’,你為什么不拒絕大王的任命?”
趙括面有得色,一副“老子天下第一”高傲神色,說:“并非孩兒貪圖這帥位,不懂得謙讓,然滿朝文武竟無一人比得上孩兒。哎,孩兒也是為了我趙國不得不如此啊?”
括母知道,想讓兒子主動辭職恐怕無望。于是,括母連夜執筆,上書趙王,勸諫道:“吾兒非大將之才,不可以被任命偉大將。”
趙孝成王覺得奇怪:這世上哪個做爹娘的不希望自己的兒子高官厚祿,光宗耀祖?括母卻想推辭兒子的帥位。于是,便召見趙括的母親,問她原由。括母鎮定自若,娓娓道來:“先夫趙奢為將時,所得之賞賜,皆轉贈與同僚將士;接受任命之日便到軍營中歇宿,再不問家事,與士卒同甘苦;每有軍情必定廣納賢言,博咨眾士,不敢自專。然如今趙括居帥位,目中無人,高傲自滿,將士們無一人敢正視他;大王所賜黃金玉帛,悉數搬回自己家中,不與眾人分文。這種人怎么會適合行軍打仗呢?亡夫臨終曾言道:吾兒實非將才,若為將,趙國必危!知子莫若父,懇請大王另選賢良,切不可用括!”
孝成王為謠言迷惑,心意已決,不肯聽括母忠言。括母見趙王仍然堅持己見,只好說:“妾身言盡于此!倘若趙括兵敗,請大王赦妾身一家無罪。”
趙王是吃了秤砣鐵了心的一心想用趙括為將,對括母說道:“寡人定不會連累你。”
趙括既代替廉頗,已領兵出征。若不其然,才不過十天,趙軍大敗。這一場戰役就是歷史上的“長平之戰”,趙括戰死,而四十萬趙軍亦隨著覆滅,趙國從此失去了于秦國一爭天下的實力。趙王因趙括的母親有言在先,所以沒有加罪于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