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第25話 流芳后世之“樊姬”
- 中國歷史上的非凡女人
- 虛妄人生
- 2868字
- 2011-07-29 19:50:04
姓名:樊姬,姓:姬(周朝的皇族姓氏);樊,樊姬所在之國叫樊國;
性別:女;
祖籍:陜西(樊國:位于陜西長安縣東南。后東遷至太行之南,黃河之北的陽邑(河南濟源縣西南,所以樊姬祖籍可認為在陜西);
身份:⑴.樊國公主;
⑵.楚莊王的妃子;
備注:眾所周知,楚莊王是春秋五霸之一,也許也有一部分人知道,這個楚莊王原本并不是一個賢明的君主,是由于大夫伍舉、蘇從的苦諫,從而成就了霸業,名列春秋五霸之一,也造就了“不鳴(明)則已;一鳴(明)驚人”的典故。又有多少人知道,在楚莊王背后有一個十分賢惠的女人對他能夠成就霸業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樊姬,她是楚莊王的妃子,她的賢惠,是后世賢內助的理想標準。歷史上對樊姬的評價頗高,楚國史書上明確記載:“楚之霸,樊姬之力也。”漢朝漢成帝時,太后王政君把漢成帝的皇后班婕妤與樊姬相提并論,以此作為給這個兒媳的最大嘉勉與鼓勵,可見樊姬賢德之名的廣泛影響。
唐朝詩人張說也有評價:“楚國所以霸,樊姬有力焉”。唐朝詩人周曇在《春秋戰國門樊姬》中載有:“側影頻移未退朝,喜逢賢相日從高。當時不有樊姬問,令尹何由進叔敖。”來贊美樊姬的賢惠;唐朝詩人。張九齡在《樊姬墓》一詩中則對樊姬的賢能及其對楚莊王產生的影響與作用給予了充分的褒揚:“楚子初呈志,樊姬嘗獻箴。能令更擇土,非直罷縱禽。”
故事:話說春秋時,剛即位的楚莊王要從眾妃中選擇一位正宮夫人,限令三天內各進獻一份禮物,以最能迎合莊王的需要者中選。眾妃聞得消息,都忙于籌辦禮物,獨有一位女子毫無準備,她就是樊姬。三天時間很快就過去了,眾妃爭先獻出珍貴禮物,樊姬卻兩手空空,莊王很好奇,他問樊姬:“你給我準備的禮物呢?”樊姬回答說:“大王,說實話吧!給您準備禮物的事,我想都沒有想過。”莊王十分詫異,又問:“難道你就沒有想過要成為我的正宮夫人嗎?”樊姬點頭道:“我想請大王聽臣妾一言,您說過送禮物必須是目前大王最需要的。大王眼前需要的是什么呢?除了立一位正品夫人外,難道有比這更重要的嗎?”楚莊王覺得她說得有理,遂立樊姬為正品夫人。
因美麗的容貌,樊姬不僅獲得了正品夫人的名分,而且還獲得了楚莊王的專寵。按理,樊姬有了成為“禍水”的條件,她美艷,受寵,更重要的是莊王荒淫,可她卻沒有。她與妲己、褒姒們一樣用美貌做為武器,所不同的是她用她的美,更用驚人的智慧說服勸諫楚莊王,使其戒淫樂,重朝綱。
就在楚莊王即位不久,楚國發生了大饑荒。巴國東部的山戎族趁機襲擾楚國西南邊境,一直打到阜山(今天的湖北房縣一帶)。楚國人組織防御,派部隊在大林一帶布防。東方的夷、越之族也趁機作亂,派兵入侵楚國的東南邊境,攻占了陽丘,直接威脅訾枝(今天湖北鐘祥一帶)。一直臣服于楚國的庸國也發動各蠻族部落造反,而前不久才被楚國征服的麇國人也帶領各夷族部落在選地集結,準備進攻郢都。短短三年間,各地的告急文書雪片般飛往郢都,各城各地都開始戒嚴,空氣中彌漫著一種緊張的氣氛。天災人禍逼得楚國幾陷崩潰。而那位少不經事的楚莊王,卻一如既往地躲在深宮之中,整日打獵喝酒,不理政務,朝中之事交由成嘉、斗般、斗椒等若敖氏一族代理,還在宮門口掛起塊大牌子,上邊寫著:“進諫者,殺毋赦!”依偎于國君而生存的諸大夫心急如焚。
就在這樣的危機關頭,在朝廷中出現了伍舉、蘇從兩位大夫冒死進諫,而在**中也有樊姬屢次苦口婆心地勸導,卻收效甚微,楚莊王依舊我行我素。樊姬心灰意冷,為此她斷絕肉食,并且不再梳妝打扮,終日蓬頭垢面。楚莊王察覺后覺得奇怪,便問樊姬為什么不食肉,不施粉黛,不著艷裝,樊姬回答說:“大王,您終日打獵喝酒,沉迷酒色,荒廢國事,楚國的前途一片黯淡,我哪里還有心情食美味,哪里還有心思梳妝打扮呢?”楚莊王聽后當即表示悔改。然而,江山易改,稟性難移,楚莊王沒過多久就舊病復發。樊姬于是命人在紀南城南城垣筑起一個高臺,每天晚上她登上此臺,獨自對著月亮和星星梳妝。楚莊王見后深感奇怪,便問樊姬為什么夜晚獨自一人在野外梳妝。樊姬回答說:“大王答應我要遠離聲色犬馬,勵精圖治,但大王根本不在乎對我的承諾,因此我干嗎要打扮給不在乎我的人呢,還不如讓星月欣賞。”楚莊王這才明白樊姬的良苦用心,終于痛改前非,專心朝政。
還有一次,楚人華元為了討好楚王,將費盡千辛萬苦得來的“繞梁”古琴(“繞梁”的典故出于《列子》,說的是周朝韓國有一個著名的女歌手韓娥,在去齊國的途中盤費用光,萬般無奈之下,于雍門賣唱求食。她的歌聲凄美動聽,催人淚下,使聽者無不癡迷感動。韓娥離開之后三天,人們仿佛還聽到韓娥的歌聲回蕩在屋梁之間,令人回味。而此琴以“繞梁”為名,)獻給楚莊王。楚莊王得到“繞梁”以后,終日彈琴作樂,如癡如醉,不能自拔,有一次竟然連續七日不曾上朝,不理朝政。樊姬見此情景十分著急,便不顧后果,直斥楚莊王過失:“大王過于沉淪音樂了!當年的夏桀沉迷于妹喜“妹喜”之瑟,而招致喪國之恨;商紂王醉心鶯歌燕舞,而致焚身于鹿臺。而今大王因為喜歡琴聲而七日不臨朝,難道是愿意喪失國家和性命嗎?”楚莊王聞言十分慚愧。為了徹底抗拒“繞梁”的誘惑,楚莊王忍痛命人用鐵如意將琴身捶為數段。
樊姬的賢淑還不止于此,女人總是善妒,樊姬卻不。樊姬明白,作為一位君王,身邊需要有更多的賢德女子來照顧您的生活。她知道,一個君王若是沉迷于女色之中,那是十分危險的事情,甚至很容易因此而導致亡國。為了避免楚莊王誤入歧途,樊姬就親自負責從各地尋訪品行容貌俱佳的女子,而不是那種只重外表,不重品德修養之人。樊姬的這番舉動,不僅從根本上杜絕了楚國國君身邊的隱患,同時也深深感動了楚莊王,使他對夫人樊姬更加尊敬了。
楚莊王在樊姬苦心勸諫下,終于痛改前非,專心朝政了。然而,每日楚莊王散朝都很晚,樊姬下殿來迎接他,問:“為什么散朝這么晚?也許饑餓疲倦了吧?”楚莊王說:“跟賢人在一起,就不知道饑餓疲倦了。”樊姬問:“大王所說的賢人是誰啊?”楚莊王說:“是虞丘子。”樊姬聽了,掩著嘴笑起來。楚莊王問:“你笑什么呢?”樊姬說:“虞丘子算得上是一個賢臣,但還說不上是一個忠臣。”楚莊王問:“為什么這樣說呢?”樊姬說:“我伺候大王十一年了,派人到鄭國、衛國尋求賢女獻給大王,現在比我賢良的有兩人,跟我并列的有七人,我難道不想獨占大王的愛寵嗎?我聽說堂上女子多,就可以用來觀察她們的才能,我不能固守私情蒙蔽國事,想讓大王多見到一些人,了解別人的才能。我聽說虞丘子擔任楚國丞相十余年,推薦的不是自己的子弟就是同族的兄弟,沒有聽說他推薦賢人,罷免不賢的人,這樣做是蒙蔽國君而堵塞賢人的做法。知道賢人不推薦,知道不賢的而不罷免,這是不忠;不知道那些人是賢人,這是不智。我笑這些,難道有什么不對嗎!”楚莊王聽后很高興。第二天,楚莊王就把樊姬的話告訴了虞丘子,虞丘子大驚失色,立刻離開座位,不知道怎么回答。隨后,他就讓出了自己的房子,派人去迎接孫叔敖,把他推薦給莊王,楚莊王讓孫叔敖擔任了令尹,治理楚國三年,楚莊王得以成為霸主。
楚國史書上明確記載:“楚之霸,樊姬之力也。”樊姬,她的賢惠,無疑是后世賢內助的理想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