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黃崗山下
- 我的前妻白素貞
- 風明子
- 3475字
- 2010-12-02 13:30:51
欽差張儀制定個工程計劃竟然好幾天也沒有音訊,鳳竹和白瑞都去找過他,他竟然去實地考察了。他們也沒別的辦法,只能再等。而白瑞和春紅兩個人在鳳竹家里住的還是很習慣,主要是跟主人很有默契,都能談得來。
白瑞跟鳳竹相處還是比較融恰的。二哥與大哥相比,雖然學問也很多,但說話卻是比較隨和,也經常跟白瑞談論生活方面的事情,而大哥則是講人生方面多一些。白瑞無論是講戰場的生涯還是生存的趣事,鳳竹也都很喜歡聽。而鳳竹會講一些家居方面和房舍布置方面,白瑞也很感興趣,特別是聽他講機關陷阱方面則顯得更加關注。
春紅跟鳳琴之間也是無話不談,她們也都是同齡人。在春紅看來,鳳琴既聰明又乖巧,人又長的漂亮,還這么親切的叫她姐姐,這哪有不喜歡的道理。她雖然平時說話比較隨便,想說什么也從來不顧忌很多。但在鳳琴面前,自然是一幅成熟姐姐的姿態,而那種鄉下丫頭的習慣都已經消失了。她也是跟公主相處了幾天,學會了不少東西。
而鳳琴更多的還是說他哥哥的好,她其實是別有用心的。但是在她們姐妹之間也算不上是玩弄心機。畢竟鳳琴也是非常誠實的人,春紅對她也絕對信得過。那么通過這幾天對她的甜言灌輸,她對鳳竹自然也會多加留意,總是不住地偷眼觀察。而鳳竹對她永遠都是那么客氣,一直彬彬有禮地對待她。這也讓春紅覺得鳳竹是一個含蓄真誠的人。
可是這些都是他們的一些心理變化,關系上絕對沒有任何實質上的改變。就算是春紅跟鳳竹能兩情相悅,沒有媒妁之言也是結不成姻緣的。而能促成這柱婚事的關鍵人物還在忙著他的事情,根本沒時間顧及這回事兒了。
其實現在不只是鳳竹跟春紅的思想變化,同時白瑞對鳳琴的感情也在不斷的加深。事情在慢慢的演變著,但總而言之,關鍵人物肯定還是要登場的。這不,外面就傳來馬車聲和車夫的吆喝聲。
很快張儀就在院子里喊了起來:“二弟,三弟,都在家嗎?”
兩個人都很快就跑了出來,白瑞急促地說道:“大哥,你可回來了,我以為你把我們都忘了呢。”
鳳竹則是關切地說道:“大哥這幾天肯定是日夜操勞,都憔悴了許多,趕快到屋里坐吧。”
張儀進屋里說道:“工程計劃已經安排好,施工的苦力多數都是當地的百姓。而鄭縣令已經派人籌備工程物資了。現在三弟既然在家也沒有事,就跟我一起去吧,那里也很需要你幫忙。”
白瑞說道:“沒問題,大哥有什么吩咐盡管說,這也是為家鄉辦事嘛。”
張儀接著說道:“你要是去,春紅暫時也就不用回家了,讓她一個人在家也不大好啊。”
白瑞說道:“說的是啊,那她就住在二哥家里吧。”
這時候,春紅和鳳琴也都走了進來。鳳琴先給張儀問好。
春紅就直接問道:“聽說大哥要給我安排事情做,那到底是做什么事情啊?”
張儀說道:“是這樣的。其實就是工程隊那邊,多數人都是當地的,他們的吃住都還在自己家,也就是跟我們來的工匠,還有我們在那里要起一個鍋灶。你就過去幫我們做飯好了。工錢也不會少給你的。”
春紅說道:“那沒問題,我也不稀罕那點工錢,大哥要我做什么,只要我覺得合適我就會同意,談什么錢啊。”
白瑞說道:“就是,都是自家人,不說兩家話,不管你要誰做什么,說一聲就行了。我們誰都會聽你的。”
鳳竹說道:“是啊,大哥既然這樣安排,那讓鳳琴也一塊兒過去吧,畢竟吃飯的也不少,春紅姑娘一個人肯定會累壞的。”
張儀問道:“那二弟怎么辦,你要出去做工,總不能出去干活回來再自己做飯吧。”
鳳竹說道:“現在我們剛搬家不久,哪有什么活啊。再說了,修善萬壽寺我也必須得去。因為這跟我還有很大的關系。”
張儀有些疑惑地問道:“二弟這話怎么說?”
鳳竹說道:“當今皇上在金軍南下時,曾經到過萬壽寺避難,當時還有前任丞相趙鼎跟隨。那時我們還沒有自己的家,我在外做工時曾經跟趙大人謀過面,其實我跟趙大人是同鄉。他也知道我的身世,不過他還是替我隱瞞了真實身份。以后趙大人兩次被革職,都居住在萬壽寺,對我也是多有照顧。趙大人離開之后一直都惦記著萬壽寺的,希望萬壽寺的尚文之風能夠繼續發揚光大。”
張儀說道:“原來還有這回事兒,我是聽范沖說起過此事,但沒想到你和趙鼎是同鄉。”
白瑞突然插話道:“趙鼎?以前經常聽人提起過他,他可是個大好人啊。聽說他現在被發配到潮州了,到底是因為什么。”
張儀說道:“事情也許比較復雜,那時我們都不在朝,所以也不了解具體。主要是因為他跟秦檜的意見不和,發生了矛盾,才被罷官的。”
白瑞氣憤地說道:“嘿,這個秦檜就一手遮天了不成,跟誰過不去都要迫害嗎。”
張儀說道:“我們現在也不能討論這個,家里如果沒有特別的事情,大家就準備一起到工地上去吧。”
鳳琴問道:“那我們都過去住哪里呢,有沒有被褥,還要帶些生活用品的吧。”
張儀說道:“鄭縣令都已經安排好了,換洗的衣服可以帶上,其它都不需要帶了。”
鳳竹說道:“那我先去收拾我要帶的東西。”
經過一陣子的忙碌,鳳竹竟然收拾了一箱子的東西。鳳琴卻并沒有帶多少,其他三人根本也無需帶東西。就這樣他們都坐上馬車,就開始出發了。
白瑞還是騎馬,隨車子先來到常山縣衙。當然也就是縣令的熱情迎接,也少不了對白瑞一番吹捧。不過由于路行險阻,他們不能耽擱。鄭縣令又派兩人騎馬與車同行。
要說一個縣的地界也不會有多大,再遠也不過幾十里。而黃崗山距離常山縣城可是一點兒也不算近,少說也有三十多里吧。當走到半路的時候,路就變得相當難走了。所以等他們快到目的地的時候,天就已經黑了。
兩位官吏也是四處尋找附近有沒有農戶。因為現在這路已經看不清楚了,很多時候馬車都無法通行的,眾人勉強把馬車推過去,如果一直這樣走下去難免會出現危險。
可是這一帶好像根本就沒有什么人家,也許是天黑了,這些家里都沒有點燈。但總歸是沒有可以落腳的地方。他們也只得摸黑前行。
張儀是來過一回的,不過只是騎馬,也沒太在意路有多難走。他在白天看著是可以行車的,但到了晚上,無論是車夫和馬都不好掌握方向。所以現在趕路總是會碰到走不過去的情形。
隨行的官吏就說先讓大家停下,找到可以安身的地方再行動。
張儀說道:“我感覺離安排的宿營地也不遠了,要不我先去看看,大家在此等候片刻。”
兩位官吏急忙阻攔道:“天這么黑,又是山道,張大人怎么能一人前行,還是讓我們去看看吧。”
白瑞這時終于忍不住說道:“這個萬壽寺我以前是聽說過,只是沒來過。怎么會這么遠啊,感覺比衢州還遠。”
隨行的官吏說道:“白將軍不用著急,我們這就去前方查看,會找到地方的。”
張儀突然說道:“唉呀,莫不是走錯路了吧,怎么這里好像沒走過。”
白瑞有些吃驚地說道:“不會吧大哥,你也會弄錯,不會像我上次迷路多走了幾十里吧。”
張儀說道:“那是肯定不會的,總之是這座山。錯也錯不到哪去,而且看這路又很熟悉。”
白瑞說道:“這山路本來都差不多。唉,如果我也是只來過一次,到晚上肯定也認不得路,不過我的眼力可好多了,我現在還能看到山上的東西,還有前面還能看到一條路,如果我們走的方向沒錯的話,不如我們就繼續向前走吧。”
白瑞這時騎馬就向前走去,然后又回頭說道:“沒錯了,這路還能走,前面就是一條很平整的大路。”
于是車子跟隨白瑞又向前走去,但還沒等走到大路上,就聽到有人喊“張大人!張大人!”
張儀應聲道:“我們在這里!是毛大人嗎?”
那邊又應聲道:“唉!是我,我馬上就過去。”
不一會兒,就從對面過來一個人,就是從臨安一起來的匠師。他過來就說道:“唉呀,張大人可真是辛苦了,今天趕回去還要趕回來。夜路又這么不好走,大家都還沒事兒吧。”
張儀說道:“都沒有事兒,我還以為走錯了道呢。”
那匠師說:“這條道確實很不好走,主要是黑天看不清,所以走岔了,不過走過去就是好路了。”
就這樣,他們在那位匠師的帶領下,好不容易才來到山腳下的一個祠堂。
張儀問道:“怎么又換地方了?”
那位匠師說道:“這是當地的村民給提供的,我們也是剛剛過來不久。飯已經都做好了,幾位大人就委屈一下,先在這里吃吧。”
這里雖然是祠堂,不過只有一張八仙桌子,一個凳子也沒有。看來是很久沒有用過了。眾人也就匆忙地吃過飯。大家就開始安排就寢了。
好在這里的床榻都在。他們提前都也準備有被褥。雖然床還是不夠住,但可以臨時搭地鋪。這里的條件是艱苦了點,不過總算能安排所有人都能休息了。
(注:據相關歷史記載,南宋名相趙鼎和大學士范沖,于建炎元年,因金兵南犯,隨高宗南渡來常山,在黃岡山永年寺寓居。這個寺名也曾有多種不同的說法,這里就不再討論。根據《常山縣志》的記載,永年寺經過重建之后,才被命名為萬壽寺,也是南宋著名古剎之一。《宋高僧傳》等相關史籍記載,宋代著名的無相禪師、羅漢桂琛禪師都出自萬壽寺。而本書中引用萬壽寺這個名字并不表示當時就是這樣一個寺名,因為歷史考證頗具爭議,也就采用后來統一的稱呼,請讀者諒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