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關于相聲,關于郭德綱
- 幾世京華情
- 崇燕宣
- 862字
- 2010-12-28 15:08:15
也許你會不喜歡京劇,接受不了她聲調刺耳,也許你會不喜歡鼓曲,嫌棄她的緩慢旋律,也許你會不喜歡評書,怪她視覺效果有限。但我相信,沒有人會不喜歡相聲,因為這門藝術最好的迎合了人類追尋歡樂的本能!
我和所有北京城胡同里長大的孩子一樣,從小就聽家里的祖輩追憶在天橋激蕩的崢嶸歲月。長此以往,潛移默化,使得我對鼓曲、京劇等傳統(tǒng)曲藝形式有種由內而外的喜愛。可惜的是,那種喜愛多半是出于對他們的尊重,只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的尊重。但相聲和評書,是純粹的發(fā)自內心的喜愛。試問,又誰不愿能高高興興的聽故事呢?后來,也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電視里的相聲越來越不逗,我最喜愛的田連元先生的書也越來越少,隨著祖輩相繼故去,十幾歲的我們在來勢洶涌港臺文化中沉淪了。我們漸漸學會了一首又一首的港臺歌曲,陌生了一段段經(jīng)得起。向往起了銅鑼灣、尖沙咀、西門町,而對家門口那曾經(jīng)牽絆著億萬華人的天橋、前門、王府井繞道行之。有時連說話都不自覺的帶上了港臺腔,殊不知胡同里歷練出來的字正腔圓的北京話才是永遠的驕傲。
悲憫上蒼,不忍看我京城文化雨打風出去,就在天橋,BJ市民文化的根基地,一個相聲藝人還魂了。他長衫大褂,圓口布鞋,帶著淡定而自信的微笑從古老的傳統(tǒng)藝術中走來,專為我們這些迷途的孩子化解前世今生的約定!自從我第一次聽郭德綱相聲就不由為和他同處一時代的演員悲哀,這個人,想必在二十年內在中國相聲界,是封了頂了,“說學逗唱”“怪賣壞帥”人家都占齊了。
無論以前發(fā)生了些什么,今后還會發(fā)生什么,我都要說,我真的感謝郭德綱。“德化蒼生寓理于樂,云隱靈臺萬象歸春!”郭德綱先生在傳播傳統(tǒng)藝術方面所作出的努力,永遠功德無量!是他帶領我們找到了最契合血脈的娛樂方式,結識了志同道合的難覓知音,回歸了已故祖輩念念不忘的天橋來揮灑青春!
我永遠忘不了推開德云社大門的那一刻給我那種幾欲暈厥的震撼,前世記憶從此伴著鑼鼓聲、快板聲、玉子聲、開啟了。也是從那開始,正掙扎于創(chuàng)作瓶頸期懵懂迷惘的我,終于找到了新的發(fā)展路線。弘揚傳統(tǒng)藝術,推廣京味兒文化,是我們最后一代從胡同里長大的孩子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