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玉芬至天橋尋訪賽金花
- 幾世京華情
- 崇燕宣
- 1402字
- 2010-11-05 09:19:14
賽金花是個及富傳奇色彩的女人,她一生三次嫁夫從良,又三次墮入風塵,她曾以侍妾的身份伴隨狀元洪鈞,出使歐洲各國,又在庚子之亂的八國聯軍的搶殺中,通過她和聯軍總司令瓦德西的交情,挽救了諸多商賈和人民的性命和財產,并因此在民間獲得了“護國娘娘”的尊稱。凡此種種,使這位本來富于傳奇色彩的人物,更蒙上一層神秘莫測的色彩。可悲的是,她最終還是沒有逃脫歷史上大多名妓的命運——風光一時,悲慘一世。男人迷戀的是她們貌美如花,可惜紅顏易老,任誰也逃不過人老珠黃,而這時的她們,又得如何生活下去呢。
賽金花晚年居住在天橋永安路北邊居仁里胡同16號,玉芬報社某位獨具慧眼的同事要以寫她的故事藍本,便向他們主筆提議,主筆一聞大喜并秉承了“女人寫女人才能寫得生動”的主觀意志,生生的把這份讓很多男同事向往不已的“美差”派予了她。讓黃花大姑娘去尋訪一個妓女,玉芬憤憤的問候著主筆的祖宗十八代,來到了天橋。由于心中的芥蒂,玉芬來賽金花那總會穿件寬大的男士西服,帶男士的禮帽,她身材高挑,五官開闊,這樣捯飭起來讓人看著十分像個男人。但這障眼法怎能瞞得過賽金花這樣身經百戰的女人?不過她也沒有刻意的拆穿,只是淡淡的說了一句“姑娘自便。”
賽金花此時已看破紅塵,信奉佛教,生活清苦,深居簡出,她家中三間北房的中屋也設了一個佛堂,供上釋迦牟尼、玉皇大帝、元始天尊三圣,側面還有觀音菩薩,每日打坐朝拜。她把頭發挽成了個高高的髻,插著一根普通的銅簪子,很像個帶發修行的女道士,如果不是那在破舊家具中赫赫生輝的露西亞送的八音盒、瓦帥送的首飾匣、洪鈞和她在一起的畫像作證,任誰也不會把眼前這位老婦和照片中珠光寶氣風華絕代的賽金花聯系在一起。玉芬定了定神,摘下禮帽,端坐在了賽金花對坐的太師椅上,恭敬的說:
“魏太太(賽金花最后一個夫家姓魏)你好,我是《朝華日報》的記者,馬玉芬。您的大名我們早有耳聞,而您曾拯救京城百姓于列強鐵蹄的事跡更令我們心生敬意,我們想將您的故事連載于報上,顧來采訪太太,不知您是否愿意?”賽金花先是一怔,沉吟片刻,說:“承蒙厚愛。不過,眼下冬天要來了,我正為家中的生計瑣事發愁呢,哪里還有閑心談那過去的事。過去再轟轟烈烈,如今還不是過眼煙云、春夢一場。”
聽她此言,玉芬不由得環視了一下周遭,不由感嘆,真是家徒四壁,寒酸的很,于是便道:
“您生活上遇到了難處了嗎?”賽金花有些難以啟齒,道是站在一旁老傭人插了嘴:“是啊,房租交不起,那三間南房沒住人,也要交煤球每斤漲了一毛,200斤就是20塊。還有大白菜總要買一二百斤吧?”
“顧媽!”賽金花打斷了她,“說這些做什么。人家是報社的,又不是巡官署長。”
“哈哈”,玉芬笑著搖了搖頭,順手從掏出了兩塊大洋放在了桌上。
“哎呀!這怎么使得啊!”賽金花見此趕緊站了起來要把錢給她塞回去,玉芬則握住了她的手,情真意切的說:“大媽,沒關系的,錢乃身外之物,我久仰您的作為,覺得您是真正既然這錢能解您一時之燃眉,有什么不可以的呢。”
賽金花看她如此誠懇,一時說不出話來。而玉芬則暗喜于她的初步成功。玉芬家也是由苦日子過過來的,深知錢的用處,而且從她所見所聞和職業敏感中,她已敏感的窺視到了賽金花現在的已經坐吃山空,典當度日生活狀況。而這樣的人,又怎么能會拒絕錢呢?即使出于陌生一時不肯接納,只要態度懇切,再給她帶個高帽,自然還是會收的,而作為迎來送往一輩子的場面人,“收了錢就得辦事”的規矩,她不會不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