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群雄戰少林
- 碧海穹弓緣
- 穹天碧海
- 4259字
- 2010-04-17 06:27:59
次日,完顏允濟急忙向完顏璟書房而來。完顏璟道:“皇叔,不知有何要事?如此慌張卻又面帶微笑呢?”完顏允濟笑著道:“皇侄兒,妙極啊,妙極!”完顏璟還疑惑著,什么事情啊!讓皇叔這么高興啊!完顏璟問道:“皇叔,有何妙極事只有啊?”
完顏允濟說道:“我今日收到一消息,少林寺藏經閣中有許多的武學秘籍。少林寺現如今是我們大金國的國土,其中的武學秘籍我們都還不知道,如今少林眾僧廣發英雄帖召集中原武林人士商議武學秘籍之事。我們現在就要趁此機會奪取這些武學秘籍,殺掉中原武林人士,豈不妙極啊?”
完顏璟暗想::“皇叔說得也是啊!少林現如今是屬于大金國土,理當由我們掌管。既然少林有武學秘籍,就應當拿回來的!”。完顏璟道:“嗯,說來倒也是件好事,只不過少林高僧眾多,再加上中原武林眾多人士,恐怕我們不是他們的對手啊!”完顏允濟道:“皇侄兒,你多慮了,我們大金幾萬大軍想要踏破少室山,豈不是易事?更何況現在有梁、石、上人、韋四人相助,我就不信一個小小的少林寺就打不過那些中原人士!”完顏璟“嗯”的一聲道:“不知道你有什么妙計不成?”完顏允濟道:“雖然他們是人多,不易殺他們,但是我們可以智取他們,奪得少林寺藏經閣中眾秘籍!”完顏璟道:“有何妙計?”完顏允濟道:“明日我們前往少林寺查探一下虛實,晚上我們再派人前往少林寺盜取秘籍!”完顏璟道:“此計甚妙!好,就按照你的意思行事!”完顏允濟道:“現下我們應當前往少林寺查探一下看他們有什么舉動!”完顏璟道:“嗯”。
于是,這日幾人便前往少林寺。完顏璟親派幾百名鐵騎向少林寺而來。
卻說段祥興、諸葛真等五人聽說少林寺召開武林大會,于是幾人向少林寺而來。來到之后,眾中原武林英雄早已經聚集在少林寺門前。這少林寺又名僧人寺,有“禪宗祖廷,天下第一名剎”之譽。南北朝時,天竺僧人菩提大師達摩到中國,善好禪法,頗得北魏孝文帝禮遇。太和二十年,敕就少室山為佛陀立寺,供給衣食。寺處少室山林中,故名少林。
這少林寺最外面的一個大殿叫“天王殿”,是以供奉象征“風、調、雨、順”的四大天王而得名。該殿紅墻綠瓦,斗拱彩繪,門內隔屏前左右各有一尊金剛塑像。
寺院佛事活動的中心場所都是在“大雄寶殿”所舉辦,就是現在這一次召開的武林大會也是在這大雄寶殿舉行。大雄寶殿與天王殿、藏經閣并稱為三大佛殿。殿內供釋迦牟尼、藥師佛、阿彌陀佛的神像,殿堂正中懸掛“寶樹芳蓮”四個大字,屏墻后壁有觀音塑像,兩側塑有十八羅漢像。整個建筑結構合理,雄偉壯觀,氣宇軒昂。坐落在大雄寶殿的兩側的是鐘樓和鼓樓,東面為鐘樓,西面為鼓樓,兩座樓均有四層,造型巧妙,巍峨雄偉。
眾僧人將板凳放于門外,各武林英雄按位就坐。待段祥興和諸葛真坐下來之后不久,少林各眾僧走出寺門前,這些僧人都是少林得道高僧。在北宋年間,這些得道高僧曾為大宋朝立下多少的汗馬功勞,如今少林寺早已歸大金國所管轄。作為大宋的子民怎么能夠忍心讓這些少林得道高僧任由大金國任意蹂躪。
今天來此參加武林大會的武林各派英雄都甘愿血灑疆場,肝腦涂地,保衛少林寺的周全。走到最前的一位得道高僧便是少林的方丈空聞大師,后面的兩位便是空聞大師的師弟空相大師和空因大師。
空聞大師走向前來道:“多謝各位英雄今日來到我少林寺,蔽寺今日蓬蓽生輝。如今少林已經是大金國領域。但是我少林幾百年來都隸屬中原,少林武學也是由達摩始祖所創,如今我少林被大金國所控,若得此武學,則大宋危矣!所以今日請各路英雄前來就是要大家力保我少林武學不要落入奸人之手!”。
當下有號稱“天下第一大幫”的丐幫,武當、峨眉、昆侖、崆峒、華山等門派都來到了這里參加這次武林大會。這時,有一人站起來說道:“請方丈放心,大宋向來都與少林派情同手足。如今少林有難,我們作為大宋武林人士焉有不助之理啊!大家說對不對啊?”諸葛真和段祥興等人將眼睛向那說話的人掃去,只見那人虎體熊腰,面目黝黑,滿臉絡腮胡須。諸葛真和段祥興等人都認識這個人,這個人正是昨日在悅來客棧喝茶時四位英雄好漢之中的一位,他的名字就是徐元虎。這個人的確是個勇氣過人、忠貞可嘉的英雄好漢,但是徐元虎一向做事都很沖動,毛躁不堪。剛才徐元虎的那幾句話的確是有理,在場的每一位英雄好漢都叫道“好”。聲音洪亮,不絕于耳。
這時,只聽得蹄聲如雷,似有百余乘馬疾風般卷上山來。馬上乘客三色,前面一色乃是皇族衣錦,中間一色乃是布衣,后面一色乃是玄色薄氈大氅,里面是玄色布衣。但見人似虎,馬如龍,人即矯健,馬亦雄健。每一匹馬都是高頭長腿,通體黑毛。奔到近處,群雄眼前一亮,金光閃閃。卻見每一匹馬的蹄鐵竟然都是黃金打就,并非一般駿馬。來者攏共一百來騎,人數雖不甚多,氣勢之壯,卻似有千軍萬馬一般。最前面二騎其中一位將馬拉倒近處,此人“哈、哈、哈”的大笑三聲。
群雄這才知道這百余人乃是大金國人,這大笑之人正是金國的王爺完顏允濟。完顏允濟大笑道:“今兒真是熱鬧啊!中原各武林人士都聚集到此了!我正要領教中原各武林人士的高招了!”群雄中,大都不知道這個說話的是誰,我們跟他們無怨無仇怎么卻來跟我們這些中原武林人士爭斗呢?
這時,少林寺的這些得到高僧都知道這個人是金國王爺完顏允濟,都知道這百余騎的來歷。空聞大師雙手合什道:“阿彌陀佛,善哉善哉!”
完顏允濟道:“老禿驢,雖然你們少林寺已歸我們大金國所管數十年,但是你們這些老禿驢始終是冥頑不靈,總是跟我們作對!”群雄無不駭然,心想:“難道這些人今日前來是來搗亂的!”
空聞大師道:“此言差異,我少林立足中原數百年,中原乃屬大宋國土。只因大宋朝廷昏庸腐敗,向大金國稱‘臣’。作為大宋子民,應當報效國家,怎么能說是總是與你們作對呢?”
完顏允濟無言以對,道:“石兄,快把這個老禿驢給我殺了,以絕后患!”
石鐵真毫無猶豫道:“是,王爺!”石鐵真縱身一躍,便向空聞大師擊來。眾群雄還不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就打了起來,到底要不要救空聞大師呢?
空聞大師道:“要取老衲的人頭,老衲終究是難逃此劫。好,就讓老衲來領教施主的高招吧!”空相大師和空因大師怎么勸阻空聞大師也是于事無補。空聞大師將身上的袈裟脫下交予空相大師,空手向前一躍去接石鐵真的鐵掌。
空聞大師雖是少林寺里面的一位得道高僧,為少林寺一寺之主。但終究是以佛家教義為主,講究生老病死。再加上現在空聞大師已經年邁七旬,早已經沒有了年幼時期的那種雄姿英氣了。石鐵真右掌擊來,只見這一掌如此的迅速敏捷。這一掌力如怒潮狂涌,勢不可當。但見這一掌正擊在了空聞大師的右肩上,這一掌大約使出了三成的功力。空聞大師中了此掌,不由得身體向后一傾。石鐵真半空中右腳踢出,正向空聞大師踢去。
在這千鈞一發之際,楊文俊從座位上站立起來,手中握住楊家槍向石鐵真刺來,石鐵真見到槍刺了過來,立即收腳。翻了個跟頭,然后落下地來。
楊文俊便是那日在悅來客棧喝酒的“江南四英杰”之中排行老大的那一位,楊文俊最看不慣的正是“置人于死地”。此時,楊文俊看到空聞大師倒在地上,而石鐵真卻一點兒也不放過空聞大師,怎不叫楊文俊憤怒?
楊文俊立忙扶起空聞大師,道:“大師,你沒有事吧?”
空聞大師道:“多謝施主相救!”
楊文俊“嗯”的一聲說道:“方丈快快起來!”楊文俊轉過臉來,對石鐵真道:“得饒人處且饒人,方丈被你打倒在地也就罷了,你為什么還要趕盡殺絕呢?”
石鐵真道:“你多管閑事是吧?好,老子今日要連你一起殺!”說罷就揚起右拳向楊文俊擊來。楊文俊手拿楊家槍,使出楊家槍法中厲害的一招“人去槍空”,只見楊家槍從手中飛將出來。楊家槍“梭梭梭”的飛出來,槍飛出來的聲音,在場的每一位英雄好漢都聽的非常的清楚。
完顏璟看到這槍法很是厲害,心里很是驚慌石鐵真敗在楊文俊的槍下。完顏璟問完顏允濟道:“此人是誰,武功怎么會這么厲害?不知石鐵真能不能招架的住啊?”
完顏允濟道:“此人想必是當年楊再興之后,看他的槍法如此的了得,石鐵真恐怕不是他的對手!”
眼看石鐵真就要被楊文俊打敗,完顏允濟道:“上人,麻煩你出去幫助一下石兄?”仙山上人應了一聲。
楊文俊這一套槍法一出,石鐵真當真是來不及閃躲。看見槍飛將過來,石鐵真縱身一躍想要逃過此劫,但終究是槍法精妙緊跟著石鐵真不放。石鐵真縱身之際,一瞬間槍從石鐵真兩腳中間穿了過去,矛頭正中石鐵真的腳腕,登時鮮血直流,倒將在地。楊文俊正要用手抓住槍的把柄,只見仙山上人飛身過來。楊文俊右手一松,來接仙山上人這一招。但見仙山上人伸出雙手,化為掌力向楊文俊推過來。
楊文俊一縱身,雙腳尖點地飛入半空之中,雙手同樣化為掌力,使出“推心掌”。兩雙手登時粘在一起,兩人互不相讓。待兩人同時落在地上,雙掌仍然粘在一起。
這時,只見楊文俊的臉上一陣泛紅一陣泛紫。楊文俊使出全身力,匯聚到雙掌之中,用力一推。兩人登時向后退了幾步,楊文俊道:“你......你這個卑鄙小人,竟然敢用毒計陷害與我。”
這時,群雄紛紛嚷嚷,尤其是“江南四英杰”的其中三位,憤怒不已。但見仙山上人“哈、哈、哈”大笑三聲,然后右掌向楊文俊襲來,在這短短的時間內誰能夠阻攔這和尚殺楊文俊滅口。“江南四英杰”個個心急如焚,只是嘆息自己武功不及,恐怕自己還沒到和尚跟前,大哥就已經死了。
只聽“嗤”的一聲,正打在仙山上人的手掌上,仙山上人立即向后倒退三步。群雄都知道這一招正是大理段氏“一陽指”,不由得有許多的英雄好漢隨口叫道“一陽指”這三個字。使出這“一陽指”的正是孝義帝段祥興。在悅來客棧的時候,段祥興就看到“江南四英杰”的英雄氣概,是在是很佩服。如今楊文俊有難,必定要出手相救。
楊文俊飛身躍到段祥興的身邊,面對著仙山上人道:“出家人以慈悲為懷,何必要置人于死地呢?”。這時,只聽到“哈、哈、哈”大笑三聲,眾群雄都游目四顧,向那哈哈大笑的人望去。這個發笑之人正是完顏允濟,看到段祥興出手相救楊文俊,實在是感到好笑。眾群雄都不知道此笑是代表何意,但是都聽出來了這笑聲是帶有諷刺之意。
但見完顏允濟翻身下馬,走向前來,大聲喊道:“眾位英雄,本王早已耳聞中原武林人士人才輩出,武功居高者更是數不勝數。但是今日一瞧沒有想到堂堂的大宋武林人士竟然和大理國勾結,權杖大理段氏相救,你們說是好笑還是不好笑?”
群雄一想,此人說法甚為有理。大理國乃邊陲小國,大宋居居一個大國,哪里能夠借助大理國來拯救。也有人出來打抱不平,說什么“你們要置人于死地,人家當然要出手相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