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醫院的怪事(修改完畢)
- 紫色月亮
- 劉月軒
- 3552字
- 2010-03-27 10:34:26
次日清晨,與天早早地起床,一個人來到鎮上,感受小鎮清晨的寧靜。
安平鎮是一個地理非常優越的小鎮,東臨大海,西彼清湖,實屬人杰地靈的寶地。小鎮的人口不多,卻有著飛速發展的經濟脈絡。港口的進出往來,工業區的網羅密布,帶動了小鎮十年來飛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小鎮的建筑也在不斷的升高,安平鎮成了名鎮,成了富鎮。
與天走在青石板鋪就的馬路上,周遭的一切還沉靜在清晨的安詳中,沒有噪雜,沒有繁亂,靜靜地,像是睡夢中的呢喃。
與天喜歡安平鎮的清晨。安平鎮的清晨沒有暉海市一睜眼就墜入噪雜的心煩意亂,更沒有暉海市上空厚厚的陰霾,即使秋高氣爽暉海市總是像穿著一層輕紗,掩藏起內部的結構,讓人不無糾結。安平鎮就是清清爽爽,像剛洗過澡的少女,肌膚通透著令人無限遐想的yu望。
與天走了很長一段路,這樣的輕松漫步,只有在安平鎮才有機會感受,與天的心寧靜著一份愉悅。
走到一個十字路口,與天看到了路邊一個賣豆花的小攤,與天走過去,要了一碗豆花。
豆花很快就端到了與天的面前,與天立刻嗅到了豆花飄散的香味,于是他問攤主:“這是你自己親手熬制的嗎?真香啊!”
“不是,是我媽媽做的!”說話的人正是小纖,她今天第一次替母親賣豆花。
小纖的母親病了!一年四季,母親很少會得病,她的身體總是健健康康,即使有些小感冒,只要喝一碗姜水,裹著被子大睡一覺,第二天也就神清氣爽,一點疲態都沒有了!她也從未因這些小病而耽誤出攤賺錢。
可這次的病卻一拖就是幾天,雖然也喝了姜水,也大睡了一覺,可母親在磨完豆漿,熬制完豆花,準備門時,終于撐不下去了,倒在地上半天爬不起來。小纖看著母親辛苦難受的樣子,堅持要替母親出攤,無奈下,母親只好同意了。
小纖很喜歡這份工作,能和吃豆花的人交談幾句,小纖都覺得很快樂。
與天很快吃下一碗,覺得意猶未盡,就又要了一碗。
小纖又端上一碗,笑著說:“味道很好吧!鎮上的人都喜歡我們家的豆花呢!”
與天接過碗,同時看了一眼小纖,就一眼,與天就覺得似曾相識,尤其那雙大眼睛,忽閃著熟悉的光芒。
與天有片刻的恍惚,大眼睛的光芒像一道炫目的極光,穿越在與天的腦海里。
與天愣愣地盯著小纖,直到小纖抿嘴偷笑時,與天才意識到自己的失態。
小纖笑著,轉過身又去招呼其他客人,與天無暇顧及豆花的美味,他不由自主地又把目光落在小纖的身上,就這么一直直直地盯著小纖。除了那雙大眼睛,眼前的女孩和記憶中的女孩還是有著很大的區別,清瘦的臉龐,嬌小纖細的身材,長發高束在腦后,所有這一切,根本就是一個從未見過的形象嘛!與天慢慢地回過神來,“只是眼睛像而已!”與天默默地念叨著。
與天付了錢,極不情愿地離開了豆花攤,走出去很遠,與天還是不斷地回過頭來凝望,那樣子,就像和一件心愛的物品做告別一樣,依依不舍。
與天的出現并沒有給小纖留下任何可以記住的印象,這種街邊小生意接來送往的客人,多是擦肩而過的陌路人,可就是這么一次擦肩而過,叫原本相識的兩個人錯過了一次相逢的機會。
原計劃進行十天的義診,不得不在趙醫生的一番肺腑后縮短為五天。與天和羅醫生都有一種搶奪別人碗飯的感覺,尤其趙醫生一臉的愁悶,更讓他們覺得此次義診對這個醫院來講簡直就是一樁禍事!好事變作壞事,與天和羅醫生完全沒有了當初的積極性。
與天對醫院所呈現出的下滑勢態表示出極大的困惑和不解,為什么經濟發達的小鎮會造成一個醫院如此慘淡經營的局面?難道真如院長所說的那樣,人們寧舍近而求遠嗎?還是對醫院的醫術產生質疑呢?這其中難道還另有隱情嗎?
與天絞盡腦汁地也想不出個所以然來,看著醫院每天正常的工作安排和醫護人員堅守崗位的不懈精神,與天就會對醫院的蕭條感到更加的憂心和不解了。
終于,在離開安平鎮的頭一天,一件突如其來的事件驚動了安平鎮醫院,和寧靜的小鎮。
義診的最后一天,前來就診的人依舊排起了長隊,與天和羅醫生更是抓緊最后時間,希望自己的工作對的起排隊等候的老百姓。
臨近中午,醫院漸漸安靜了下來,在咨詢臺前咨詢的人也就剩下十幾個人了。一上午不停的忙碌,令與天感到非常的疲憊,正當他靠近座椅準備放松一下的時候,兩輛車徑直開進了醫院的大院。
其中一輛是市電視臺的車,另外一輛是市衛生局的車,兩輛車并排停在了大院當中,隨后從兩輛車里下來五六個人。
與天一看來者的身份,頓覺事出有因,若不是出了什么問題,電視臺和衛生局怎么可能同時出現在一個地方?正當與天疑惑的時候,他突然發現那個賣豆花的女孩也夾雜在人群里,并隨著人群進了醫院的大廳。
與天意識到,一定是醫院出了什么問題,而那個女孩極有可能與事件有關系。與天慢慢地靠近羅醫生,此時的羅醫生也看到了那群人,兩人相互交換了眼神,都覺得這所醫院即將發生什么!
果不其然,沒過多久,電視臺的攝像率先走了出來,并將鏡頭對著隨后走出來的人群。其中一個便是趙醫生。
趙醫生一臉的凄苦,在走出來的那一刻,他嘴里還在喊著:“院長!你要替我說話啊!院長……”
咨詢臺前的十幾個人看此情景立即圍過去看熱鬧了,與天和羅醫生也起身向人群靠過去。
“他啊!早該有人管管了!什么醫生,簡直是喝人血的魔鬼!”此時,人群里有人憤憤地指責著。
“誰管?一個鼻孔出氣!受害的還不是老百姓?”又有一個聲音從人群里傳出。
與天和羅醫生終于有了一點眉目了!這個趙醫生在當地老百姓的眼里并不是一個醫德高尚的好醫生。
“院長!你不能不管我啊!你沒少在我這兒得到好處的啊!”趙醫生臨上車之前,對著醫院大樓歇斯底里地叫喊著。
趙醫生話一出口,立即令圍觀的人群一片嘩然!那個看似勤勤懇懇,兢兢業業的院長竟然也牽連其中,醫院的不景氣,難道和院長有關嗎?
院長始終沒有露面,圍觀的人群各個伸長了不脖子,等待著看院長的解釋。
最后走出來的是一個五十多歲的男人和那個賣豆花的女孩,男人是市衛生局的局長,這次要他親自出馬,想必對這件事是相當重視了!
小纖和局長走出來后,電視臺的攝像機就放棄了趙醫生,轉而對準了小纖和局長。
電視臺的主持人手持話筒向局長提問:“郭局長!你對安平鎮醫院的這種現象有什么看法?”
郭局長清了清嗓子,端正了一下領導的姿態,對這鏡頭和話筒鏗鏘有力的回答道:“不正之風一定要徹底根治!尤其對救死扶傷的醫生來講,更要一掃到底,以正醫風!”
“此次整治不正之風,是社會輿論強壓下的結果?還是衛生部一直堅持的原則呢?”主持人又拋來一個敏銳的問題。
郭局長看了看圍觀的群眾,依舊一副官腔:“當然,首先要感謝廣大群眾的監督和建議!只要人民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那么!社會上的歪風邪氣就無處遁形!為我們的整治工作提供更有利的依據和條件!”郭局長轉向身旁的小纖,將小纖拉到自己的身邊,接著說:“就像這位小同志,她的舉動就很值得學習嘛!自身的利益一定要自己爭取和保護!只要人人向這位小同志學習,那么!我們的社會不就和諧了嗎?所以,政府和群眾結合起來,才能徹底根除不正之風!”
圍觀的人群爆發了激烈的掌聲,都為小纖的勇敢而稱贊不已。
就在這時,一位中年婦女急匆匆地擠過人群,來到小纖面前,二話不說,拉起小纖的手就走。這婦女就是小纖的母親。
局長,記者和圍觀的群眾都對婦女的行為表示詫異,有的群眾更是喊著不讓小纖離開。
小纖母親的表情有著驚慌和急迫,看著圍觀的眾人,不得不磕磕巴巴地解釋道“小孩子不懂事,這一切和她沒關系,是我叫她這么做的!要怪就怪我吧!”
小纖似乎不愿意和母親走,可看到母親一臉的焦急,小纖也就不再堅持了!
“你可闖了大禍了!你這孩子就是不聽勸!”母親拉著女兒的手念叨起來。
小纖母親是在街上聽人說方阿姨被警察帶走了,說是和“醫托”有關,想起小纖前不久就說過方阿姨是個“醫托”便覺得此事一定和小纖有關。小纖母親急匆匆地趕回家,發現女兒并不在家里,于是便出來尋找,走到離醫院不遠的地方,突然看到很多人都往醫院里跑,便好奇地跟了過來,當小纖母親在人群里發現小纖時,腦子“嗡”的一下子混亂了起來!天啊!女兒怎么做出這樣的事情來啊!這不是要遭人唾罵嗎?母親是個敦厚老實的人,告人家狀的事她從未做過,這以后可怎么在小鎮上生活啊!母親不由分說地沖到小纖的面前,強行地拉走了女兒。
趙醫生被帶走了!圍觀的群眾議論紛紛,從每個人的表情上來看,似乎都對趙醫生表示著不滿和憎恨。
與天和羅醫生被眼前發生的一幕震撼了!這個醫院或許真的存在很大的問題,如若不然,就不會驚動市里面的人,也就不會得到老百姓的怨聲載道了!與天驚奇的不單單是趙醫生和院長究竟做了什么,而是那個看起來柔弱的小女孩竟有這么大的膽量和氣魄,這實在不是一個女孩所能做到的!
看著漸漸散去的人們,與天陷入了復雜的沉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