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時間的流逝開始變得迅速,迷迷糊糊的做完日常已經到了凌晨三四點。早睡對我來說已經成為了一種奢侈,甚至是不可完成的任務。
以前只是想熬夜才不能早睡,可現在碌碌無為了一天抬頭一看已經三四點了,什么事情都沒有做,一天就結束了。把日程放在第二天,然后就是經典的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
這句話是我還沒有上小學的時候媽媽教育我的,當時沒有什么感覺,現在卻已經深深的陷入其中。所以我覺得,25歲的我已經老了。
也許是大數據也感受到了我的變化,它如同老師一般向我解惑,說人的生命就如同波長,在你很小的時候。比如你五歲的時候一年占據你人生的五分之一所以你會覺得一年過得很漫長,而你40歲的時候一年只是你人生中的四十分之一。活的越久時間在你的面前就會流逝的越快,甚至有學者統計后給出個答案人類在18歲之后就已經在慢慢老去。
而25歲的我可以說是垂垂老矣了,可笑的是這個年紀了事業還沒有邁出一步,感情也是一灘爛泥。對于這個社會的看法也是負面居多。于是不經意間又開始思考人一生的意義是什么呢?
在很小的時候我就不喜歡爭執,甚至玩猜拳游戲贏了也不會去懲罰敗者。我不知道是怎么形成的這種性格,但真的從很小很小就一直在謙讓別人。或者說與世無爭。但在這個社會對于資源全都不去爭的話,家里又沒有背景,等待我的只有默默的凋零。
對于上面的種種亂語,其實我只是想表達,我已經聞到死亡的味道了。當人走的沙漠看似哪里都可以去,但其實已經迷路了。我已經找不到前進的方向了,或者換一句話來說,我的自毀人格已經在蘇醒了。
上面的這段話是看似很亂也很短,看似是我在短短幾分鐘寫出來的亂碼。但其實我從心里有想說些什么到付出行動,用了整整十七天。是不是有些滑稽,沒有目標的我拖延癥已經被我放縱到了一種夸張的程度。明明不到半小時的事情我卻用了十七天從邁出自己在內心建設的門檻。
之所以選擇在起點寫一些東西是因為,我從高中開始接觸的起點,那是個網文爆發的時代,也是個每天都期待著兩更的日子,偶爾爆發一下能開心一整天。有一天老師問我,你未來想做什么職業,我不假思索的就說想寫小說,想寫修仙文。和那個時代的設定差不多一路升級直到頂峰發現世界的真相,自己所處的位面不過是鏡花水月,對于真正的神仙來說宛如浮游于天地之間。
本身對學習不感興趣的我,更是在筆記本上開始寫起了大綱,雖然很亂還有一些小人圖畫,同座倒是看的津津樂道,現在回想起來也許也就他能懂我一些吧。
可是老師只是笑笑然后否定了我的夢想,他和我說你的閱歷完全不足以撐起一部著作,等等話語。而服從型人格的我自那天起就放棄了這個夢想。也許從那一天起我就開始了渾渾噩噩的人生了。本來就對學習沒有興趣的人,再加上對前途也一片迷茫。年紀輕輕的我就已經開始了屬于自己渾渾噩噩的日子,也許我的第二個性格享樂主義就是那一刻產生的。人生得意須盡歡嘛,遇到有趣的事情就及時行樂,活在當下。
而現在的我之所以凌晨四點多還不睡覺,而且在起點敲著鍵盤自言自語的回顧自己短暫而可悲的一生,只是想熟悉一下這種寫作的感覺,雖然我已經老邁,雖然天馬行空的靈感已經不再,每天被各種信息流沖刷著。雖然現在已經麻木而且不想動腦子,但我也想感受一下,我曾經的夢想,如果我能堅定不移的走下去的話,那么我現在的生活是什么樣子的呢。我想象不出來,所以只能在這里敲鍵盤感受一下那種日子每天的工作內容。
這種感覺很好,很舒服。沒有糾紛沒有焦慮,沒有績效考核。沒有人情世故。真好啊
到這里故事就可以結束了,也許這是一封不會被人發現的遺書,也許這只是我人生中某一刻的絮絮叨叨,但我最近真的聞到了死亡的氣息。冥冥之中的命運在暗示我該走向毀滅了。這一刻我甚至還要感謝儒家思想對我的緊固,也只有父母的因果在死死的拉住我,不讓我離開這個世間。但這根線對于無為的我來說,太沉重了。沉重的我無法呼吸。
如果在拉扯中直接窒息而亡也是一種不錯的結果吧
但我的自毀人格卻不想讓我這么安安靜靜的凋零,它渴求一場爆炸一場能讓歷史記住的爆炸。
這很可怕,就如同那句做好人難,而做惡人只需一念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