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引)如紗如葛分明見,莫顧顏生初逢年
- 一笑緣
- 冷月敲雨
- 2197字
- 2012-02-29 17:51:05
前面提到過一個人物,柳永。這里再次把他提起。先看一首詞。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云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
重湖疊巘(yǎn)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夸。(柳永望海潮)
煙花之地,有一個人因為寫得一首好詞,贏得眾多女孩子的芳心,直到他的死去,多少人為他送葬。這個“白衣卿相”也算值得。
但是這樣的故事一點也不滑稽。南宋的臨安城將要上演更傳奇的故事。
敬德和妻子就要回去了。
建炎三年夏初,武衛都虞候趙立趁金人北還之機,組織義軍收復徐州,后以徐州孤城難守,又乏糧食,遂率眾三萬南下。十二月,撻懶正圍楚州急,而知楚州劉誨巳受招赴京,宋廷乃命趙立知楚州。趙立率軍力戰,出沒敵中,七戰皆捷,遂以數千人入城。金軍圍城四十余日,趙立率軍民堅守,多次打敗敵人的進攻。劉豫派人誘降,趙立則立即斬其使者。建炎四年,承州,天長軍鎮撫使薛慶轉戰至揚州城下犧牲,真揚鎮撫使郭仲威奔興化(今江蘇),承州(今江蘇高郵)、揚州先后陷落,楚州成為孤城。
這些便是他們又來到臨安的原因。
講一個有關慈溪縣的故事。唐開元二十六年(738),經唐初百余年之休養生息,浙東州縣戶口日繁,江南東道采訪使齊浣奏請分縣為慈溪、奉化、翁山(今定海)、縣4縣,并分越州別立明州以轄之,明、越均隸江南東道。此為慈溪設縣之始。
北宋建隆元年(960),改明州望海軍為明州奉國軍。太平興國三年(978),吳越歸宋,國除。太宗平諸國后,因唐之舊置13道,慈溪縣隸屬江南東道明州奉國軍。淳化五年(994)罷道。至道三年(997)分天下為15路。天圣八年(1030)增為18路。元豐中(1078~1085)又析為23路。慈溪縣歷屬明州,隸兩浙東路。
王安石有一篇《慈溪縣學記》提到了:“天下每日都離不開政治教化,因此不可以一日沒有學校。”
所以說“兼聽則明”。不能一竿子打死一船人。敲雨只能盡己所能,糾正一些“所謂的錯誤”觀念。或許,你總是相信世界上有英雄,其實我不得不潑些冷水:“英雄也是人”。但是如果有人可以讀完一笑,或者也會發現一笑漏洞百出。但是,我倒是寧愿有人挑錯,來注意到這段比較稀缺的歷史。以史為鏡子,便會體會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不重要的。也就可以在茫茫人海,不再孤單,無論生活困難還是快樂,都能一笑而過。
王安石的這篇文章的思想,要求學習包括“鄉射飲酒、春秋合樂、養老勞農、尊賢使能、考藝選言之政,至于受成、獻馘、訊囚之事,無不出于學”。他反對學校教育只是“講章句、課文字而已。”這一點敲雨是支持的。也只有這樣,人的力量才能發揮出來。然而,也希望,除了應試之外,學習總能找到更好的出路。一點小愿望。
關于師資的選任,王安石主張“取士大夫之材行完潔,而其施設已嘗試于位而去者,以為之師”,教師要從官員中選拔,并非只在教師中選拔官員,要雙向流通而不是單向流通。
急功近利……永遠是一個詭辯的詞匯。究竟有誰能做到把功名放下,利益放下,追求心中一個最純真的夢想呢。有時候,不得不說,命運不是人能夠掌控的。
王安石主張“以義理財”,并不死守“罕言利”的儒家傳統思想教條。海納百川,森羅萬象,如是說。
臨安的紡織業很好,尤其是屬于船運要地,更是發展的十分迅速。前面說,國家的興亡,總不是一個原因造成的。正如同《東周列國志》一樣的書籍,對于一個女子,行徑大肆宣揚,濃墨重筆,實在片面。但是只有深入,才能理解作者一片苦心。
在這以后,詩詞界還出現了一個江湖派。頗有游俠的味道。不再多說。如果想看見一個森林,便喜歡一棵樹,從樹去研究森林;如果喜歡一座山,就靠近它,去欣賞。不要指望山來靠近你。生活如此,愛亦同。
在定都上面意見總是有分歧的。定都建康主要是看中建康的形勝條件,定都臨安主要從當時南宋政權的軍事實力與經濟實力的實際出發。
建康依靠長江,有長江的掩護,進可攻,退可守。從經濟方面來說,占領了建康,便可以控制富庶的江南。建康西北兩面有寬闊的長江可依,又有鐘山龍盤、石關虎踞之勢。
臨安是富庶兩浙的中心、吳越之地。唐時分隸于浙東、浙西兩道。浙東政治中心在越州,浙西政治中心在潤州(今鎮江)。唐末吳越控制浙東、浙西后,選擇了地勢適中的杭州作為政治中心,以控制兩浙。至北宋中葉,杭州就有“東南第一州”之稱,被視為百事繁庶的地上天宮。
交通條件,建康依靠長江,交通便利;臨安所在杭州是京杭大運河的終點,漕運很發達。
而此時,岳飛一直有著宏圖之志,準備收復山河。
在楚州戰役上面,剛才提到楚州成為孤城。宋廷命張俊往救,張俊害怕不敢單獨行動行,于是改命劉光世遣兵往援,并召通泰鎮撫使岳飛也以所部往援。劉光世畏懼金人,只派統制官王德、酈瓊率輕兵渡江,不久便還。岳飛進至泰州(今江蘇),也只能聲援而已。只有海州、淮陽軍鎮撫使李彥先以舟師入淮河,策應趙立。
撻懶再次包圍楚州,放膽加緊進攻。趙立與軍民共甘苦,月俸只取一半,每戰必先士卒,又堅守百余日。九月丙辰,趙立不幸中炮犧牲,年僅三十七歲。金人疑趙立假死,還不敢輕舉妄動。十多天后,城中糧絕,終於被攻陷。城陷之時,義軍奪門而出,州人扶傷巷戰,英勇不屈。前來增援的李彥先在淮河中,進退不得,也全家戰死。
而臨安依舊是這些字符“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