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8章 真相

第四十七章:真相

在直升機螺旋槳的呼嘯聲中,我們三人彎著腰尾隨著直升機組人員后面登上了傳說中的飛機。第一次坐直升機的感覺甭提多激動了,整個人都像是踩在云端輕飄飄的,早已漲得臉紅脖子粗的我使勁的尋找著直升機的窗戶,很想看看地面上的景物是不是和書上說的一樣,都成螞蟻般大小了。

環視了機艙一周后,最終將眼神定格在兩邊機身半中腰各自對稱的三個圓形透明的,大約直徑60公分左右的孔上,機艙內似乎除了這幾個圓形的孔,再別無其他可以觀看到艙外的設置了。透過身后圓形的窗戶,我瞪大著眼睛朝機艙外瞧了瞧,才發現我們的飛機還是在原地停歇根本就沒有起飛。怎么回事?經過打聽,原來是沒有接到起飛的指令和信號,只好原地待命。

趁著這個間隙,已經激動完了的我開始仔細打量起陸航團直升機的機艙構造起來,不大的空間坐下了十二個人和裝備,我們3個人、3名機組成員和6名記者同志,機艙尾部固定著一個很大的氣罐,這些還勉強好說些。最讓我詫異的是,機艙的地板竟然都是木板鋪成的,6個圓形的窗戶竟然有幾個還沒有玻璃,真是讓人大跌眼鏡。不知道這樣的直升機,在戰場上還能否發揮作用。

與我同樣感觸的白志軍、林東會不由得開始倒抽涼氣,心想:“坐上這樣的直升機到底安不安全?”哪想?正當我們心里沒底面面相覷的時候,這直升機竟然起飛了。它向上爬的慣性,使得頭一回坐直升機的我們竟有些眩暈。于是,我們趕緊抓住手邊能穩住身形的東西,并努力的深呼吸,以此平息胃里面的翻江倒海。直到直升機飛到一定的高度,航速穩定下來后,我們翻江倒海的胃里總算好些了。

盡管胃里還有些不舒服,但是俯瞰的誘惑驅使著好奇心強的我們再次把眼光瞄向了窗外。地面上的戰友們果真成了螞蟻般大小,道路、河流、田壟也都成了一條線,所有的景致都成了一望無垠寬廣的地平線。大約五分鐘后,當飛機越過一片山脈后,眼前的景致即刻變換成了一片大小形狀各異的汪洋,縱橫交錯的衡坦在各個山澗中。

“這就是地震后形成的高山堰塞湖,它們已經蓄水達近億立方米。一旦堰塞湖決堤,他們就會猶如洪水猛獸,危害下游近7萬人的生命財產安全。”一旁的記者趕緊打開攝像機,邊搶拍勁頭、邊向我們解說道。

“哦——,我終于明白了此次堰塞湖之行的任務,就是讓湖里的水老實聽話。”我心里默默的感嘆道。

直升機飛行了約二十幾分鐘后,裝備在一片密林中央空地的H標志上降落,結果被告知目標位置錯誤,偏離原降落位置1500多米。聽到這消息,我不由得砸了咋舌,心想:“這直升機的飛行誤差大得夠可以的呀!偏離一下就這么遠?”

在機組人員重新確定目標后,大約一分鐘不到的時間里,我們到達了另一處密林中的空地H標志上空。不消片刻的功夫,我們就從一公里外跳躍到這里降落。意猶未盡的我們走下直升機的剎那,不忘深情的朝身后的機身看了看幾眼。內心里不住的感嘆道:“不知道,往后還有坐直升機的機會沒?”

我們被前來迎接的團長指定在一個破舊馬路的三叉路口待命。沒有看到團長身旁的第一梯隊戰友們,我們都十分疑惑。而且,和我們一起來的6名記者同志下了飛機就徑直朝另一個方向而去,想必是和第一梯隊的戰友們目前的位置有關吧!

仔細打量了一下我們原地待命的位置,這里竟是一片純正的未經任何污染的密林,密林里我們的眼前有三條交接在一起的水泥路,周圍都是高聳入云的參天大樹和遍地叢生的雜草,許多茂盛的植被都快延綿到水泥路的另一邊了;近頭,密林的深處隱約可以看見幾棟廢棄的磚瓦房,磚瓦房的早已失去了往日輝煌的顏色,顯得有些破落和殘缺;遠處都是層巒疊嶂的高山、河流和數不清、叫不出名的植物,最令人溫馨的是枝繁葉茂的野草從中竟然還有一簇簇像是人工栽培的不知名的花朵在爭奇斗艷……

清鮮的空氣、適宜的溫度讓我們有些樂不思蜀,有些疲倦的我在路旁找了一塊草地,盤腿坐下準備盡情的享受這片刻的溫存和愜意。誰知?幾聲直沖云霄的刺耳汽車喇叭聲,打破了這深山密林中靜謐的氛圍。

睜眼一看:一名身著迷彩服、肩掛對講機、沒有軍銜的壯漢從駕駛室里走出來,和站在一旁的團長不知道說了些什么。轉眼工夫,緊接著就又聽到摩托車‘嗡—嗡—’的吼叫聲。不多時,就只見兩名身著武警迷彩服的戰士,跨騎在摩托車上面風馳電掣般的朝我們駛過來,然后在我們休舔的三叉路口轉彎朝上行駛而去。

“喲呵!原來這深山老林里面,并不是很安靜呀!”坐在我身旁的林東會,突發感慨的說道。

15:15分,第二架直升機載著炊事班的戰友們和幾名通信總站的同志們過來了。16:05分,第三架直升機載著近一噸急用的設備和我們第二梯隊剩下的7名隊員在空地上降落。這時,像是早有準備的掛對講機的壯漢,迅速啟動他那輛五十鈴的小貨車朝直升機上卸下來的設備倒去。

“真是知我者,壯漢大哥也!”看到壯漢大哥這么善解人意的把車倒向那么大體積的設備,我真是很想上前和他擁抱一下,以表達我的感激之情。太給力了,這樣不僅幫了我們很大的忙,而且無形中節省了我們不少體力。

把設備搬上壯漢大哥的五十鈴小貨車上后,16:24我們第二梯隊的十名隊員也隨便搭著順風車朝此行的目的地出發了。

開往高川鄉堰塞湖的沿途和先前進入災區的慘景一樣,到處都是坍塌的民房、垮塌的廢墟,像樣子的房子根本都看不到,沿路的歷經地震危害的工廠連個守門的人都沒有,四處都是游蕩的牲畜,無人看管的豬和狗。途經的幾條河流原來架設的橋梁大部分都也已垮塌,我們只好從已經被踏成平地的下游湍急的河水中涉過。

坐在小貨車上行使了大約十幾分鐘的時間,我們被帶進一間煤礦生產區的空地上停下。壯漢司機告訴我們:“地震后這里通往前方的路已經被垮塌山石封閉了,通往老鷹山堰塞湖的路往前還有大約1公里左右,需要我們自己走上去。”說完,壯漢大哥非常抱歉的向我們抱拳作揖,以示歉意。

得知具體情況后,我們第二梯隊的十名隊員一商量,決定把和我們隨行的裝備分解拆開化整為零,然后一人扛一點背上堰塞湖頂上去。建議很快得到通過,木質設備箱立馬就被我們拆解,里面露出的是強光探照燈和發電機以及一些零部件等等。經過拆分,我扛著強光探照燈的一個梁就尾隨著前面的戰友們出發了。盡管,我們心里已經做好了萬全的準備,但是面對眼前登上老鷹山堰塞湖的路,心里還是有些沒底。

別的不說,光就一起腳的位子就一個狹窄的上山小徑,只容得一個人通過,稍微不小心就會崴著腳。過了這個小徑,就是一處片石嶙峋崎嶇山路,路旁還有條水流急速的小河。為了不耽誤時間,覺得這個山路好走些了,我們是小跑著快速通過的。走完了這條崎嶇山路,迎面而來的是幾間搖搖欲墜的破房子和一輛東風貨車擋在我們面前。雖然,腳底下的道路開始寬闊平坦起來,但是,這條路長度只有不到15,而且路面上盡是泥濘。路的盡頭就是我們要到的目的地——老鷹山堰塞湖的山腳下。

靠,我的乖乖!要不是親眼所見,還真不敢相信眼前盤桓橫擔的巨大碎石堆就是一座山震塌后倒下來形成的杰作。米白的細碎巖石在雋永的群山峻嶺中顯得格外扎眼,目測從我們腳底下到山頂的距離大約有130米左右的樣子,還是成70度角的斜坡,且斜坡上沒有任何足以引導我們上山的足跡。接下來,一切只能靠我們自己摸索著向山頂前進。

為了能找尋最佳的上山路線,我們對坍塌后的山體做了仔細的觀察,我們發現垮塌的碎石堆底下竟然伸出一根長長的鐵管道,管道末端還連著一個發動機,這些東西加上身后的電機房令我立刻知道了埋在碎石堆下面的是一座水發電站。并且,山腳底下的巖石縫隙里還汩汩的有流水冒出來。這么大面積的山體壓下來,竟然還有流水滲透過來,可見山的另一邊蓄積的湖水有多少?我們不敢計算那結果。

繼續觀察,發現從我們跟前延伸至山頂到處都有路,而路上到處都有晃動的碎石頭,只要稍微一個余震它們就會變成隱形的殺手,其最后造成的結果我們都不敢想象。沒有辦法,時間已經容不得我們再作停歇。我們已經別無選擇,如果沒有身上套軍裝,或許我會選擇原路返回。路已經走到了這里,只差最后一程我們就能登山頂峰,只能硬著頭皮繼續前進。至于這130米征途中的風險,就聽天由命吧!

???

????x

??

??帶好攜行裝備準備登機。然而,不湊巧的是,一群記者和電視臺的同志們也要立時趕往堰塞湖,于是我們就又被停歇了下來。等記者們先上完之后,我們再上。

14:30,營長被通知找幾個長得比較帥氣、容易上相的戰士上第二架直升機,和央視的記者們一起去堰塞湖露臉出鏡頭。營長掃視了一周,立即將眼神鎖定在我、白志軍、林東會三個人身上,說道:“你們三個一人抱一箱礦泉水趕緊登記者們的直升機。”

主站蜘蛛池模板: 衡东县| 信宜市| 闻喜县| 井陉县| 聊城市| 赫章县| 泰顺县| 大竹县| 察隅县| 吉安市| 错那县| 西和县| 石台县| 乾安县| 五大连池市| 邵武市| 舞钢市| 石首市| 集安市| 武陟县| 岳西县| 房山区| 济源市| 南汇区| 浪卡子县| 二手房| 大悟县| 昌平区| 萝北县| 广州市| 潞西市| 两当县| 西吉县| 拉萨市| 鱼台县| 江陵县| 鹰潭市| 柳州市| 治多县| 新竹市| 辽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