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思索著,卻聽周圍的人一陣輕呼。如夢猛地從身邊侍衛的劍鞘中抽出了一支長劍,鋒銳地抹向自己的脖子。血流如注,她直直地倒了下去,嘴角仍帶著滿足的笑容。若翩眼前一黑,感覺小腹一陣銳痛,臉色立刻變得蒼白,冷汗涔涔。
宇維軒一把扶住了她,一邊吼道:“快宣張院判!”打橫抱上若翩,往寢殿走去。
一陣手忙腳亂之后,若翩幽幽醒轉過來,維軒放大的焦急的臉龐印入眼中。張院判和杜宛兒汗流浹背,面露憂色。
若翩無力地拉住宇維軒的衣袖:“皇上,如夢怎么樣了?”
宇維軒臉色一變,沒有回答她的問題。看來,如夢沒有救回來,這么多年服侍著自己,盡心盡力別無二心的如夢,就這樣去了。若翩心一痛,呼吸開始急促起來,淚從眼眶噴涌而出。
張院判在旁出聲:“娘娘這次又動了胎氣,臣憂心不已。幸好孕期已滿六月,胎像還算穩固。娘娘再不可如此傷心,請您為腹中胎兒著想,穩定情緒,萬勿大喜大悲!”
宛兒在旁忙忙寬慰若翩:“娘娘,如夢沒有生命危險,您放心吧。宮里的御醫救了她,只是她失血過多,要好生休息一段時間。皇上沒有為難如夢,她就在自己房間躺著呢。”
若翩掙扎著起來要去看望如夢,宇維軒臉色一黯:“你的貼身丫頭,朕不會問罪于她,她好著呢!你別動,什么時候都顧念別人,不知道照顧好自己的身子……”雖是責備,卻滿含關心。
宛兒會心地試圖活躍氣氛:“娘娘,奴婢請圣京城中的糊涂半仙掐指算了,他說娘娘腹中定是皇子,若不是可以拿他問罪!娘娘,您可得保養好自己的身體,否則腹中皇子也跟著受罪呢!”
糊涂半仙是圣京有名的知士,上通天文下知地理,經他預測過的事情,還沒有不準確的。宇維軒聞言眼睛一亮,若翩卻不以為然。只是,恰在此時,若翩感覺到腹中胎動,孩子踢了她一腳,心不由溫柔一疼。宛兒的話說到她心坎上了,她真的愧對這個孩子。
眾人退下之后,維軒輕輕扶她坐了起來,兩人都不言語,氣氛尷尬。終于還是維軒按捺不住,將若翩擁入懷中:“若翩,你叫朕如何是好?朕再也不敢讓你動氣了。”看著她,嘆了口氣,道:“朕已命人將云南王送回云南,并下旨嘉獎云南王忠勇,賜號誠王!”
若翩抬頭定定地望了他一眼,沒有言語。這樣的結果縱然完美,可是已經遲了,遲了,她的心中某個地方,悄然地在坍塌……不過,昊然終究沒有事,無論如何還是感覺安慰。
通冶傳來了好消息。經過幾番唇槍舌戰后,元宇王朝與南疆正式簽訂了和平協議。根據協議,雙方五十年內互不發動戰爭,且相互開放通商口岸,進行經貿往來。協議簽訂好后,御駕親征的皇上在宇大將軍的陪護下班師還朝。民間盛贊當今皇上有勇有謀、愛護百姓,對朝廷的擁戴達到了頂峰。
宛兒笑瞇瞇地戲謔如月:“覺非哥哥要回來了,以后宛兒就得稱如月姐姐為嫂子啦!”如月淡淡一笑:“宛兒別取笑姐姐,姐姐沒有這個福氣。”
宛兒睜大眼睛:“如月姐姐,你相信宛兒吧,覺非哥哥不是趨炎附勢之人,才不會要什么公主不公主的……”如月眼神黯淡:“自古以來,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勤政殿內。宇維軒端視著風塵仆仆卻精神抖擻的宇覺非:“如果朕沒有聽錯的話,你是在拒絕娶南疆的公主?”
“恕微臣不能從命!”宇覺非謙恭卻堅決,“臣心中有心愛的女子,絕不會負她另娶!南疆宗室公主只需嫁給宗室子弟即可,臣推薦胞弟宇覺進。臣弟性格謙和,能文善武,更適合做南疆駙馬。”
宇維軒頗為詫異:“南疆王指名道姓要將公主嫁給你,到底是何女子具有如此魅力,居然讓你拒娶公主?”
“臣不才,”宇覺非單膝跪地,“臣愛慕的女子乃瑤華宮的如月姑娘!”
經過一段時間的調養,如夢終于能下地了。若翩囑她不要著急,好好地將身體養好再說,并讓如月每日都去照看如夢。
坐在如夢的身邊,如月輕輕嘆了口氣。如夢輕撫著脖子上的傷口,輕笑一聲:“如月,真沒想到你也會有為情所困的一天。”當時抱著必死的決心,脖子上的刀口很深,雖然日漸好了,卻留下一道猙獰恐怖的傷疤。
如月敲了她的腦袋一下:“還取笑別人?看你自己,命都不要了……”說著眼圈兒便紅了,“如夢,你若真的死了,娘娘和我都會難過死的……”
瑤華宮中。若翩微笑著看著緊張而拘謹的宇覺非:“今日請大將軍前來,實為印證一件事情!”
宇覺非臉色一肅:“請娘娘垂問,微臣定當如實稟報。”心中其實大概知道皇后娘娘要問的是什么,他將今日視為人生的關鍵一役,暗暗提醒自己一定要好好表現。
“大將軍,如月從小便陪伴著本宮,與本宮情同姐妹。本宮想知道,大將軍對她可是真心?”若翩沒有繞彎子,問題問得十分直接,“若是真心,準備如何待她?”
宇覺非揖禮,鎮重跪下:“娘娘明鑒,微臣對如月姑娘一見傾心,非她不娶。微臣不才,將效法太上皇與皇上,只愿真心待一人,終生不渝!”
若翩滿意地點了點頭,卻再次發問:“大將軍貴為皇家宗室子弟,又是朝中重臣,而如月只是一名宮女,身份和地位如此懸殊,門不當戶不對,將軍準備如何應對這個問題?”
宇覺非慨然一笑:“微臣娶的是妻子,不是門戶。微臣只知道,一定要與心愛的女子共度一生,無論有多大的艱難困苦。”眸中稍暗,閃過一抹痛楚,“微臣已經失去過一次,知道失去心愛之人的痛苦,因此,微臣絕不會重蹈覆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