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后改了太多,戰線太長,失敗卻費了神的故事!這是一次嘗試,雖然失敗,卻也學到許多東西!雖然失敗,但絕不后悔!
唐元宗這個人物,他的光芒一直被兒子所遮,功業上又不如他爹。放之于五代十國觀之,他的光彩又不如柴榮、趙匡胤,但,粗略看了幾本史書,我卻為他十分惋惜——一個武力至上的世道里,他是一個悖時而出的才子帝王,如此就注定是悲劇了。筆者認為,他是升級版的李后主——比兒子多了一分雄心,也多了一分空間,只是他沒有把握得住!他骨子里面,就是一位才華橫溢的才子。李煜后來的種種悲劇,僅是命運的重演而已!
就統治層面而言,我本人一直喜歡南唐二主的南唐。(不包括先主)其實評價最高的先主一朝留下了許多隱患,如楊溥的橫死、楊氏族人的處理以及孩兒冢等等,這些遺留問題,事實上為唐元宗埋下了禍患,可以想見楊氏族人男丁60人如不在泰州淪陷時被尹延范誅滅,也極可能要再次貽禍到后主時期。
南唐朝另外一問題,一般史家愛說是朋黨,其實我認為也可以說是南北之爭——朝里的元老,基本是南方人,北方人有多種歸順渠道,但南人不信任并百般排擠北方人,可偏偏許多能打的將領(如朱元、柴克宏、張巒等)又都是北方人!
大臣不齊心,如柴克宏與李征古,朱元與陳覺、李景達,邊鎬和孫朗、曹進,王建封和魏岑、馮延魯,文人相輕型互斗,如常夢錫、馮延巳,等等。
還甚至有決策錯誤,最離譜可能是被陸游說成能抵十萬兵的宋國老,居然提議不追擊由各處回攏壽州的周軍,還有郭廷謂打得這么好,居然沒有援兵,張彥卿在楚州支持40多天,也沒有援兵,唐國精銳水師竟被司超步軍擊敗不說,船全拿走……
士兵低劣的戰斗素質與唐國璀璨的文化簡直形成極鮮明的對比!兩次搶船逃生事件已經足以說明這一問題!
當然還有內斗損耗!本人特別厭惡陳覺!除了湖南外,唐國的幾乎每次重大失敗都和他有關!……
該書寫了五年,開本8年,當中停更兩年多,前后創作的理念也發生了極大的改變,但有一點是始終沒有變的——我對這一歷史時期,特別的喜愛,也為此特別的惋惜!今天2023年4月30日,終于更新完畢了,特此留文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