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59章 桃李春風(二)

  • 行行
  • 小羊毛
  • 4313字
  • 2025-05-03 13:43:12

也是不巧——大約是“風月盞”歇業(yè),酒客都散向附近之故,走了兩條巷子、一條正街,酒館食樓個個熙攘,直還比不上沿街面攤說話清靜。天色實是不早了,兩人腹中確實饑餓,不得已打算在小巷先隨便買些吃食墊肚子。衛(wèi)楓心中忐忑起來,想著該去“天香閣”,或是“思仙樓”這等氣派些的地方,又怕夏君黎嫌遠,要是一轉(zhuǎn)頭改了主意不去了,豈不錯失良機。

正擔心著,夏君黎果然轉(zhuǎn)了頭過來。“要不……”

“要不隨便尋一處?”衛(wèi)楓連忙搶話,一面指著左近,“就——就是這路邊夜宵攤子,先吃些,我去那邊店里把酒買出來就是。”

“我正想問你,”夏君黎道,“你要是不嫌簡陋,要不要來一醉閣?”

衛(wèi)楓微一愕然。前面不遠就是一醉閣所在的忠孝巷,他當然知道,可——臨安城稍微有點江湖人脈見識的,誰還會真把那里當作了尋常喝酒的地方?夏君黎說要請誰喝酒固已屬難得,可是邀人去一醉閣——那便完全是另一碼事了。

夏君黎見他遲疑,便道:“那家開了許多年了,你先前可去過?地方是不算敞亮,但沒人吵鬧,酒也不錯,你要是喝得慣黃酒,掌柜的‘女兒酒’算是一絕。另有個好處,就是不必擔心打烊關(guān)門——就是關(guān)門了也能叫起來,想喝到多晚都行。來么?”

“好,好啊。”衛(wèi)楓心里還沒尋思完,嘴上已經(jīng)不自覺答應(yīng)下來。第一次給衛(wèi)家談成大生意之前,他也有過這種感覺。他有種預感——夏君黎要么是已經(jīng)把他當成了朋友,要么——是不想讓他見到明天的太陽。不會的。他在心里說。他有一百種辦法不讓我見到明天的太陽,這大黑天,根本不用將我騙到他的場子里;他更用不著先折了面子來與我賠禮道歉,再讓我見不到明天的太陽。他定是已將我當了朋友。定是的。——就算不是,就算這趟不是,也值我拼了命去賭一回。錯過了這一趟,說不定再沒機會——交他這個朋友了。

守了一醉閣若久的阿合可再也沒料到天都黑了,還能等來這么大個差事。夏君黎回來臨安已經(jīng)好些日子,只來過一趟,老掌柜整日抱怨他無情無義比沈鳳鳴差多了,哪知道這會兒就來了。

若是算上他失蹤的那幾個月,“無情無義”這幾個字可不冤枉。不過除了老掌柜,沒人敢出聲指責。老掌柜本來還想多與他說幾句話,不過見他今日還請了位客人——也只得罷了,便叫眾人布完酒菜,都識趣些退去后堂,別擾了人對飲酒興。

這位客人——連他都認得,是衛(wèi)家二公子衛(wèi)楓。印象里他與夏君黎似乎在沈鳳鳴大婚當晚有過一點齟齬,不知為何今日竟會一道來此飲酒,不過——這卻也不是他們該管的了,最多只能攛掇著阿合多做兩個菜,借著上菜送酒的名頭,看能不能聽到點只言片語來滿足這分好奇。可惜,阿合每回過來,歪眼向衛(wèi)楓一瞧,衛(wèi)楓就停了原本的話,向他道聲謝,倒將他弄得自覺多事。

“你這里頭都是黑竹的兄弟吧?”衛(wèi)楓小心翼翼向夏君黎道,“還勞動他們端茶送水,這算不算大材小用?”

“要是整天無所事事,豈不更大材小用。”夏君黎舉起酒杯,“你先試試這酒,比別家如何。”

衛(wèi)楓將酒杯舉到唇邊抿了一口,面色頓然一舒:“這酒……竟有點甜潤。”隨即又一皺眉,“但這回味卻是說不出的……”

“苦么?”夏君黎笑。

衛(wèi)楓稍許品咂:“也不是,落到舌根有些苦,但回味卻又化了甘醇,合口得很……不怕君黎公子笑話,我雖然稱是從小飲酒,可喝來喝去那幾種,這里的‘女兒酒’此前從未試過,只聽我那三妹說起——她酒量比我好,懂的也比我多,若是今天她在這,定是能說出個好歹來,我卻只曉得對不對胃口。”

“你覺合口便好。我還擔心——這已是此間最好的酒了,若是還不對你胃口,我可算招待不周。”

衛(wèi)楓忙道:“君黎公子盛情,衛(wèi)楓銘感在心。今日不敢僭越,下次——下次定要讓我請還!”

夏君黎淡淡笑道:“好啊,待風月盞重開,你請我嘗嘗那‘梅子酒’如何?”

衛(wèi)楓大喜:“我定當……”他想說,我定當早些定好了位子,請你前來,可心中突然悟過什么,一時頓住了。

——“下次”。他心道。他這話可是應(yīng)了我說“下次”?既然還有下次,他當然不是要我見不到明天的太陽,那就——只剩那一個可能了——他是當真將我當作朋友了!

“怎了?”夏君黎見他突然頓住,不覺問他。

“沒有沒有。”衛(wèi)楓連連搖手,“我是想著,風月盞的梅花、梅子二酒,我只喝過梅花,到時候正能借機和你一道去嘗嘗梅子,當真是美事一樁。不過那是下個月的事了,眼下——要多謝你今日相邀,我是客人,先飲三杯敬主家。”

老掌柜釀的女兒紅入口綿軟,其實勁卻不小,懂得其中道理的人,很少數(shù)杯連飲,不過據(jù)說衛(wèi)楓酒量還算不錯,三杯遠不至于如何,他既語出真誠,夏君黎便也陪他飲了。

他自己亦不屬酒量極佳之人,只是如今仗著內(nèi)力精深,縱是內(nèi)傷都可消化,酒力自然不在話下,也就并不擔心。衛(wèi)楓得他回應(yīng),喉頭有點緊張地動了動,還是沒忍住問出來:“那咱們現(xiàn)在——能算是朋友了么?”

“朋友?”夏君黎放下杯子,“你是我債主才對。”

“……債主?”衛(wèi)楓疑惑,“怎么就是債主了?”

“衛(wèi)少俠忘了?”夏君黎道,“上回我來你那買兵刃,把‘伶仃’抵給你;你好不容易得人畫了圖,眼看能將它重現(xiàn)原樣,可今日它卻斷了——是我從你手里把劍拿走,這賬豈不應(yīng)記我頭上?這一回劍身碎損,比我那天交給你時不可同日而語,復原是絕不可能了,就算再給你拿去熔鍛,怕也已不夠重鑄出一件材質(zhì)上乘的完整兵刃,這虧你就吃了?不準備向我討要回來?”

衛(wèi)楓只覺不可思議,“這都是再小不過的事……”

“錢財盈虧之類,自然可說是小事,”夏君黎道,“人情又怎么算?衛(wèi)少俠今日幫了我這么大的忙,不要我還?”

“可這……”衛(wèi)楓漲紅了臉,大聲道,“這不正是朋友間應(yīng)有之義?”

夏君黎冷笑了聲,“衛(wèi)少俠對‘朋友’二字怎么看?”

“那自然是——信義為先、意氣相投、肝膽相照……兩肋插刀?”

“聽說衛(wèi)少俠的朋友很多,生意場上遇著的也不少,你的意思,那些人你都能兩肋插刀?”

“我……”衛(wèi)楓猶豫了下,“……只要人值得,當然沒什么不可以。江湖人有江湖人的義氣,生意場有生意場的規(guī)矩,無非是將信義用在不同的地方,君黎公子以為不對嗎?”

“可我這人沒什么信義。”夏君黎哂笑,“不是我不愿與你做朋友,只不過……你要是我債主,好處還多些,我欠你的那些,多半還會算明白還清楚,可要是當了朋友——我可就未必還了。”

“沒,沒關(guān)系啊,”衛(wèi)楓道,“我說了這是朋友間應(yīng)有之義,難道我交朋友是為了什么好處來的嗎?”

“難道不是嗎?”夏君黎反問,“不必將所謂‘朋友’說得冠冕堂皇,我與你并不相熟,‘意氣相投’自是沒有,‘肝膽相照’、‘兩肋插刀’更談不上——我甚至與你連生意勾連都沒有,你可能與我個理由,為何執(zhí)著于要與我做朋友?——若我夏君黎今日是個無名小卒,你可還會想與我做朋友?”

衛(wèi)楓一時啞口無言,半晌,才點頭道:“是,你說得對,我可能確實——是因為你的身份、你的名聲、你的本事,想要結(jié)交你。我沒想過要什么好處,但可能——就算是與你成了朋友這事本身,就是吹噓不盡的好處了,我爹都常說想認識你,若我能在他面前說我與你交了朋友,個中的得意就已經(jīng)是我要的好處了。”

他稍稍一停,忽然提高了聲音,“可這天下英雄無數(shù),也不是人人我都想結(jié)交;你嫌我冠冕堂皇,可知‘意氣相投’這四字本來便只是一種感覺——所謂‘朋友’,本來就是一種感覺。我自問不配與你‘肝膽相照’,只以為你請我來這里喝酒,至少也對我有了些朋友的感覺。倘若卻不過是我的錯覺,那我不如這便回家,你也不必硬要與我一個絲毫看不順眼之人同桌將就。”

夏君黎給他的杯中倒酒:“我沒那個意思,只是不想再多欠人情。”他又給自己倒酒:“你若去問我的朋友,便曉得——一向只有他們待我好,我只管欠他們的,卻從沒辦法還得出來。”

他放下酒壺,好像想到了什么,摸了摸隨身帶回來的包裹,摸到了凌厲拿給自己的那捆煙火。“這樣吧,”他從中抓了一把,“這幾支給你,如果將來遇到什么急事,以這煙火為信,我只要在這臨安城里,一定過來幫你。”

衛(wèi)楓并不伸手來接,反而撇開了臉:“我不要。”

夏君黎實不意他此時竟似有小孩脾氣,便道:“不拘你是不是我朋友,總是不能虧待了你——我也沒說不還你的人情,只是先用這個抵著,這一支,是抵因我毀斷的‘伶仃’,第二支,是謝你幫忙報信,讓我得以找見瞿安,第三支,是謝你救了刺刺。”

“我可沒救單姑娘。”衛(wèi)楓轉(zhuǎn)回頭來,“……那火藥又沒著——那根本沒有火藥,算什么‘救’。”

“你救還是沒救,是在于你,不在于火藥。”

“原來你人情是這么算的,難怪你還不清,”衛(wèi)楓看了他一眼,還是將那煙火束一推,“那我更不想拿了。反正也只能當個‘債主’,讓你還不清豈不還能記著我些。”

夏君黎笑起來,也不堅持,就將煙火束放在一旁。衛(wèi)楓舉起酒杯一飲而盡,就手自己又斟滿了一杯。

“你是不是很看不起我這樣——到處想要攀附結(jié)納的人?”他有點不平,“你定也因我們衛(wèi)家入了東水盟,所以先入為主,換作我要是個沒有家世的,你說不定反倒肯與我做朋友了。”

他垂頭片刻,又抬起:“但你也容我解釋幾句如何?”

“好。”夏君黎應(yīng)。

衛(wèi)楓便舉起酒杯,飲了一口。“我們衛(wèi)家,”他說,“以前就是個小鏢局——在江湖上排不上字號,不是武林世家,也不是大派名門,也就是三四十年前,都城南遷,凡是干鏢局的都趕著這機會發(fā)達了一番,我老爹跟著他的老爹,帶著幾個叔伯兄弟和三十幾個趟子手,汴梁、建康、杭州、紹興——來來回回不要命地替人押運東西,積累了一番家業(yè)。我爹常說,我們只不過是運氣好,活著穿出了那等亂世的綠林——那時大江南北多少鏢局啊,最后剩了幾個?

“后來局勢安穩(wěn)下來,活下來的鏢局都成了大字號。我小的時候,家里光景已然挺好了,但還是主要靠的押貨跑鏢,忙起來,幾個月見不著我爹。你想啊,都城遷來了臨安,這大宋朝的達官顯貴,有點家產(chǎn)的,可不都來了,那生意能少得了嗎?但這活計著實辛苦,又危險,我爹自己的叔伯兄弟,有幾個都堅持不下去,既有了錢,又有了都城里的人脈,覓著機會,分家出去,捐官的捐官,改行的改行,都不干這個了。我爹自也不是全無想法,但他一來沒那么好從這行當里脫身,二來也確實舍不得這番祖業(yè),就還一直干著。原本我們一點家傳武藝,也入不得高手的眼界,全靠我祖父有遠見,趁著早年南北走動,途中帶上了好幾位流離的武林人士,一直給庇在鏢局里,這其中不少是因在北方刺殺金人后被迫逃亡的義士高人,后來也有從江下盟出來,沒處可去的江北游俠,便都成了衛(wèi)家的門客,一是能幫鏢局的忙,二是也能教我們些藝業(yè)。臨安城重文輕武之風盛行,武林世家都趨式微,一輩不如一輩,鮮有出色的,我們衛(wèi)家才突然有了一席之地。

“跟夏家莊是比不了,單就是夏老爺子那時候創(chuàng)下江下盟,一呼百應(yīng),那是真正的武林豪杰,我們只不過是跟班,就算自詡‘無雙衛(wèi)’,也沒法和‘江南第一莊’爭輝;至于家產(chǎn)基業(yè),那也只是中流,實話說,趁著亂世發(fā)財?shù)拇笥腥嗽冢l(wèi)家這點算得什么,人家老拿我們與孫家相提并論,這可是太抬舉了,我們連人家的百中之一怕都沒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昌县| 古交市| 平凉市| 嘉义市| 台中市| 麦盖提县| 昌平区| 华容县| 兖州市| 奉化市| 祥云县| 大悟县| 浦城县| 特克斯县| 通山县| 尚义县| 贡觉县| 昌图县| 岑溪市| 乌兰察布市| 察哈| 思茅市| 金阳县| 达拉特旗| 揭阳市| 疏勒县| 黄大仙区| 高碑店市| 锡林郭勒盟| 大悟县| 水城县| 富宁县| 洱源县| 酉阳| 浦东新区| 华容县| 桃江县| 公主岭市| 龙口市| 新泰市| 朝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