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案驚異》幾經反復已經完本。有不當之處,如果發現,敬請指正。
開始編寫此故事,是言情小說,總感不妥。
故事不夠生動感人,不能表達出來。
后經反復修改,還是感到用《疑案驚異》比較合適,達到個人滿意。
為此,作者于二〇二三年五月再次前往故事發生地的北湖考察,為寫此書,已經第三次前往故事發生地考察了,可是相隔四十五年。
四十五年后的北湖,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要想尋找當年那片草地和一塊塊不規則的魚塘,已是完全不復存在。
湖的周圍全是一棟棟高樓大廈。就連湖岸也成了石砌的堤堰。
當年破爛不堪的錦雞廟,也煥然一新,被居民區的高樓大廈包圍。
作者留戀當年的北湖,圍繞湖岸轉了一圈,竟然是新近建設的華景雅苑·北湖軒社區,在“觀湖別墅”前,有幸遇見了書中的女主人。
此時,她正帶著小孫女在園區內的亭臺樓閣下玩耍,好像在教小孫女跳舞。
瞪眼望去,就被她那美麗的外表驚呆了。
怪不得男主人遭受如此磨難還戀戀不舍。
別看她年紀已經六十多歲了,照樣風韻猶存,華姿不減當年。
她的美麗并不在表面,給人印象深刻的、有魅力的,往往是因為她擁有內在美和自然美。
她能夠按照自己的形象、氣質以及一些外在因素,職業和身份,對自己進行一些必要的修飾。
她那一舉手、一投足、一個燦爛的笑容……
她那清澈明亮、柔情似水的眼神,彎彎的眉毛,白皙無暇的皮膚,襯托著淡淡的桃紅色的嘴唇,都給人一種美的震撼!
特別是她那,時尚得體的服飾以及輕盈優美的舞姿更讓人迷茫、神往。那種美既清新又艷麗、既端莊又妖嬈。女人的韻味真是飄灑的淋漓盡致,從那一刻起。
她不怕六十歲,不懼怕慢慢的老去!
她告訴我:人的一生短短幾十年,就按長命百歲來算,除卻幼年懵懂時期與老年蹣跚歲月,然后再除卻睡眠,真正可利用來創造價值與享受生命的時間也就那么三四十年。從這里便可看出生命是異常寶貴的,應該在短暫有限的生命里珍惜能夠珍惜的時間,方才不負上天賜予你的這條生命。
是的,新陳代謝是自然規律,他們都老了,該享幾年清福了,為此公司交給子女經營。
如今還是當年的一對情人。
他很喜歡她。
她也很欣賞他。
他們相戀的事跡依然光彩照人。
二人已是銀絲縷縷。
可不是嘛!作者當即算了算,今年是二〇二一年,結婚時,她二十四歲,他二十八歲,經過四十多年的風雨。全都進入花甲之年。
她六十七歲,他七十一進入古稀之年。
他感到她的美麗,不在于她穿著名牌、她的身材多么苗條,或者她的發型烏黑亮麗披肩而下。
因為,她的美麗,雖然有些發福,并不顯臃腫,好像多一分則嫌肥,少一分則嫌瘦,讓人看來十分得體,如牡丹盛開,似海棠帶雨。
他從她的眼睛中找到,因為眼睛是通往心靈深處的窗口,那是“愛”居住的地方。美麗的雙唇,不在于她涂脂嫣紅,而是在于親切友善的言語,那是溫暖人心的發源地!
作者羨慕他們一生相敬如賓,如此的相親相愛,被二人的真情所打動。
故而,又勾起寫作欲望,擠出時間下決心把本書創作完本。
全劇終……
謝謝閱讀
(本書已經完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