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深愛紅樓夢的讀者之一,在全書中我最愛的是林黛玉,次其是紫鵑,我最早看的林黛玉的版本是陳曉旭的,每次的電視臺重播也都看了,她的每一笑一顰而牽心,為她的悲歡離合而心潮起伏,書中的悲苦已讓我流淚不止,何況劇中人的陳曉旭的演出,每次看到她焚稿,看到她流淚,就不由自主的隨著她的難過而難過.也許也是一種癡心吧,但我獨鐘情于林黛玉,這種癡不會隨著時間和空間而改變,是永恒的,是注定的.
在紅樓夢選秀重拍開始時,我就不認為可以拍出當年的風采,也為之不屑,在蕓蕓眾生中,美貌者或有之,有才者或有之,但能風骨依然,傲然空靈,為情而生而死,那種高或不染塵,那種愛卻又博大而深蘊,那種真是無保留無條件只為心而活的人,能有幾個?而這一切在悲痛而來,悲痛而去,這種悲又是何等的深入骨髓?能了解其一二又有幾人?
應該承認最初我只以為陳曉旭只是個演員,沒有想到,當初陳曉旭出家的消息一出來,出乎意外,又深覺情理之中,出乎意外是當代竟有如此仙姝,能獨有慧心,能有一份拋棄億萬身價的勇氣,她的執著,她的眼光,確不是一般人所能達到的.林妹妹本應有高風道骨,出家亦于情理之中,本來對陳曉旭的林黛玉演出有時部分感覺還有保留,但聽到她出家,深入的看了相關的她的書,她的詩,她的一生了解,真的是覺得她很了不起的一個人.是一個傳奇.
想起在重拍時,我為林黛玉的美好,對貶低她的人,我很惱怒,而諸多解釋辯論,如今看來我做的是更加的值得,但如今才發覺我亦渺然窄小,因為林黛玉如能深明者必如曉旭.而她卻覺悟了,她卻博大了,她用她的一生,執著的寫完了不同凡流的林黛玉的形象,她用執著的念心,接近了佛老的思想,她散盡千金,獨入空門,以一曲葬花吟救贖了多少苦難人心,這才是林黛玉的寫照.對于貶損抵毀陳曉旭的人,她以事實證明了一切.她以一個悲涼的背影告別了整個的凡世,帶走了林黛玉的影子,不由我不成為她的仰慕者.
紅樓夢成就了她,她成就了紅樓的一個夢,她的丈夫同修于佛門,這里面又是多大的深愛,是多大的深情,我為之震憾,物質的滿足終不能成就精神的完滿,我相信她會在天堂里微笑,讓我們時時凈化內心,讓我們感念人間所有的苦痛和幸福.
紅樓一夢醉千載,絕世仙姝只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