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偶然間看了電視上播的周汝昌先生講的《紅樓夢》與中華文化,我非常感嘆,我以前很少看這些紅學家的著作以及相關的紅樓夢的評論文章,我之前作文都是看紅樓夢的篇章自己體會所得的,但我感覺我的體會諸多地方與周先生相合,特別是關于周先生對賈寶玉的情字的理解,其實頗多同感,但對周先生其它觀點比如寶玉與史湘云的觀點我則保留的態度。僅嘆服兩字已難形容我對《紅樓夢》的感情。
我從來未認為寶黛之愛為普通的男女之情,一向堅定認為他們是精神領域的真正契合,是人間真正的懂情之人。如果說黛玉是情癡,那寶玉就是情種,這本書越翻越新,回環往復,處處體現出曹雪芹的哲學思想,他的博大的精神世界,充滿了一種人文關懷,而又立足于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的創作手法,可嘆世上癡人又有幾人?情本是人心所皆有,奈何懂之又有幾人?情本真純,怎又有苦情?這一切根源又在何處?難怪只有奇苦至郁之人方可解此書,本就是哭成的,又何妨苦讀,當無處可逃,而又癡心難改,偏偏經過,而又難已完美,如此定是悲劇,本就是一部大悲劇。飛蛾自投火,而宿命又如何解脫,苦悶哪有良方,佛道釋儒難解,正因癡人方癡此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