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第1章 加快培育六大消費增長點(1)

李克強總理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加快培育消費增長點。鼓勵大眾消費,控制“三公”消費。促進養老家政健康消費,壯大信息消費,提升旅游休閑消費,推動綠色消費,穩定住房消費,擴大教育文化體育消費。要匯小溪成大河,讓億萬群眾的消費潛力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強勁動力。

一、加快培育消費增長點對于今年穩定經濟增長具有特殊重要意義

居民消費是最終需求,也是民生福祉。在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中,最終消費是動力源泉,具有無可替代的基礎性作用。今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也是穩增長調結構的緊要之年。當前經濟下行壓力還在加大,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著力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必須把擴大國內需求特別是消費需求作為根本立足點,加快培育消費增長點,這對穩定經濟增長、促進提質增效升級,意義特別重大。

第一,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更加突出。一是消費規模擴大。我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進入中等收入階段,隨著居民收入提高,消費潛力加速釋放。2014年最終消費對GDP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1.2%,比上年提高3個百分點。新型城鎮化推動大量農村人口轉化為城市居民,消費規模剛性擴展。特別是網絡消費勢頭迅猛,成為拉動消費增長的主引擎。

二是消費水平提高。2013年我國城鄉居民恩格爾系數已分別降至35%和37.7%,按聯合國標準進入相對富裕狀態,正在向全面小康生活邁進。

住房、汽車、信息、旅游等熱點消費方興未艾,數量、檔次明顯提高。我國已經成為世界旅游大國,2014年國內旅游人數達36.3億人次,旅游總收入3.25萬億元;出境旅游1.16億人次,境外消費額1400億美元,居全球第一。三是消費結構升級。大眾消費由傳統的衣食住行基本生活消費轉向發展型、享受型消費,多層次、多樣性消費成為主流。四是消費方式網絡化。伴隨“寬帶中國”戰略實施,4G網絡提速,智能手機等移動互聯網終端普及,網絡消費以其方便快捷、價格實惠、產品多樣等特點,備受消費者青睞,成為最普遍、最重要的新興消費。

第二,我國經濟處于提質增效升級的關鍵時期,擴大居民消費潛力巨大。一是居民收入占國民收入比重仍然偏低。最終消費率仍處低位,不僅比改革開放初期低10幾個百分點,也比世界平均水平低近30個百分點,如果消費率再提升5—10個百分點,將推動消費規模上一個新臺階。同時,經濟全球化使我國經濟與世界經濟深度融合,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連為一體,消費國際化也將推動消費總量增加和結構升級。二是人口結構變化有利于消費穩定增長。隨著我國勞動年齡人口和農村轉移勞動力不斷減少,國民收入分配格局繼續向有利于勞動要素方向傾斜,勞動工資呈上升趨勢,大量低收入人口進入中等收入階層,其基本消費需求和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需求迅猛增長。同時,人口老齡化和“單獨兩孩”政策實施,勞動人口撫養比提高,將對消費穩定增長形成重要支撐。據測算,人口城鎮化率每提高1個百分點,將直接帶來1740億元的新增消費,目前全國2.7億農民工正在成為龐大的新興消費群體。三是消費多樣性、網絡化推動消費結構升級和消費總量增長。居民消費愿望和動力持續增強,不同年齡、不同收入群體消費差異明顯,年輕一代消費觀念更趨超前,信息消費、綠色消費和教育文化、養老健康、旅游健身等新興消費潛力加速釋放。2014年,我國信息消費規模達2.8萬億元,同比增長25%;電子商務交易額超過12萬億元,增長20%;全國互聯網網民人數已達6.49億人,互聯網普及率47.9%。

2014年底,全國固定寬帶用戶超過2億戶,3G、4G移動寬帶用戶達5.8億戶。四是深化改革、創新體制機制將進一步掃除消費障礙。轉變政府職能,放寬市場準入,消除壟斷,規范秩序,將增加有效供給,優化消費環境。特別是公共資源配置進一步向民生傾斜,加強消費基礎設施建設,將為居民擴大消費提供制度保障和便利條件。

第三,既要堅決控制“三公”消費,又要積極鼓勵大眾消費。損害市場秩序和社會風氣的公款消費必須堅決禁止,改善百姓生活的大眾消費需要大加鼓勵。一方面,進一步提高最終消費率,提高居民消費占最終消費比重,提高農民消費占居民消費比重,切實落實已出臺的政策措施,針對存在問題,加強協調配合,強化督促檢查,確保政策落地生根;另一方面,深入研究城鄉居民消費需求新變化、新特點,把挖掘消費潛力、擴大消費需求,作為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的重要著力點,更多運用改革創新辦法,從供給、需求兩端發力,鞏固現有消費,壯大熱點消費,培育新興消費,激發潛在消費,加快推動居民消費結構升級,把大眾消費搞得紅紅火火。

第四,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生活需要,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根本目標。消費不僅是人們對物質精神生活的享受,更是實現和提升人的價值的手段。13億中國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強烈愿望,是擴大消費需求、促進經濟發展的不竭動力;只有提高城鄉居民消費水平,才能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例如最火熱的信息網絡消費,不僅成為最亮麗的新興消費熱點,而且成為社會大眾就業創業的新區,直接促進了智能手機、智能電視等終端產品生產銷售,帶動了電子商務、物流快遞等行業蓬勃發展。2014年,我國移動互聯網網民已達5.57億人,智能手機銷量4.52億部,手機網絡購物同比增長63.5%,手機支付額增長73.2%;電子商務服務企業直接從業人員超過250萬人,間接帶動就業人員超過1720萬人。這些數字,充分顯示新興消費形成滾滾浪潮,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全新動力。

二、著力培育六大消費增長點

(一)促進養老家政健康消費。這三個領域與百姓生活密切相關,是改善民生的消費重點。

(1)加快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對非營利性項目用地可實行劃撥,營利性項目用地優先供應,減免項目建設行政事業性收費。(2)落實并完善促進養老消費政策。全面落實政府購買養老服務的政策措施,加大財政資金支持力度;對養老機構提供的養護服務免征營業稅,對符合條件的非營利性養老機構按規定免征企業所得稅。對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個人向非營利性養老機構的捐贈,符合相關規定的,準予在計算其應納稅所得額時按稅法規定比例扣除。探索建立養老服務產業基金;有條件的地方可通過運營補貼、向特殊群體發放社會化養老消費補貼(消費券)等方式,支持社會力量舉辦養老機構。制定支持民間資本投資養老服務業的稅收政策,開展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試點。對于公辦養老機構基本服務以外的養老服務,由市場自主定價。民辦養老機構用電、用水、用氣、用熱,與居民生活類同價。(3)加快健康服務體系建設,包括綜合醫院、中醫醫院、專科醫院、康復醫院、護理院等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機構以及健康服務新興業態項目。(4)改革相關審批制度。出臺實施藥品醫療器械審批制度綜合改革方案。對于康復醫院、老年病醫院、兒童醫院、護理院等緊缺型醫療機構,加快立項、開辦、執業資格等審批速度。落實非公立醫療機構合理配置大型醫用設備政策。(5)落實支持健康消費的稅收、價格政策。研究制定有利于商業健康保險發展的個人所得稅政策。民辦醫療機構用電用水用熱與公辦機構同價。(6)加快生活性服務業由營業稅改征增值稅改革。(7)延長員工制家政服務企業免征營業稅政策。對城鄉勞動者從事家政服務職業培訓給予補貼,抓緊研究完善相關補貼政策。

品牌:中國言實出版社
上架時間:2016-08-15 16:40:53
出版社:中國言實出版社
本書數字版權由中國言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權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制作發行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山丹县| 连平县| 色达县| 高淳县| 增城市| 临武县| 红河县| 北京市| 中超| 金沙县| 务川| 山阳县| 滦平县| 阳泉市| 宁河县| 庆阳市| 慈溪市| 凤山市| 乐山市| 资源县| 日照市| 东丽区| 珠海市| 江华| 宁蒗| 亳州市| 沿河| 南昌县| 潼关县| 大宁县| 昌邑市| 泽库县| 铜陵市| 阳东县| 若尔盖县| 丹东市| 闽清县| 红原县| 石景山区| 龙胜| 石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