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jié)

書友吧

第1章

魚無(wú)鱗者,其腥加倍,須加意烹飪,以姜、桂勝之。作《水族無(wú)鱗單》。

湯鰻:

鰻魚最忌出骨。因此物性本腥重,不可過(guò)于擺布,失其天真,猶鰣魚之不可去鱗也。清煨者,以河鰻一條,洗去滑涎,斬寸為段,入磁罐中,用酒水煨爛,下秋油起鍋,加冬腌新芥菜作湯,重用蔥、姜之類,以殺其腥。常熟顧比部家,用纖粉、山藥干煨,亦妙。或加作料,直置盤中蒸之,不用水。家致華分司蒸鰻最佳。秋油、酒四六兌,務(wù)使湯浮于本身。起籠時(shí),尤要恰好,遲則皮皺味失。

紅煨鰻:

鰻魚用酒、水煨爛,加甜醬代秋油,入鍋收湯煨干,加茴香、大料起鍋。有三病宜戒者:一皮有皺紋,皮便不酥;一肉散碗中,箸夾不起;一早下鹽豉,入口不化。揚(yáng)州朱分司家,制之最精。大抵紅煨者以干為貴,使鹵味收入鰻肉中。

炸鰻:

擇鰻魚大者,去首尾,寸斷之。先用麻油炸熟,取起;另將鮮蒿菜嫩尖入鍋中,仍用原油炒透,即以鰻魚平鋪菜上,加作料,煨一炷香。蒿菜分量,較魚減半。

生炒甲魚:

將甲魚去骨,用麻油炮炒之,加秋油一杯、雞汁一杯。此真定魏太守家法也。

醬炒甲魚:

將甲魚煮半熟,去骨,起油鍋炮炒,加醬水、蔥、椒,收湯成鹵,然后起鍋。此杭州法也。

帶骨甲魚:

要一個(gè)半斤重者,斬四塊,加脂油三兩,起油鍋煎兩面黃,加水、秋油、酒煨;先武火,后文火,至八分熟加蒜,起鍋用蔥、姜、糖。甲魚宜小不宜大。俗號(hào)“童子腳魚”才嫩。

青鹽甲魚:

斬四塊,起油鍋炮透。每甲魚一斤,用酒四兩、大回香三錢、鹽一錢半,煨至半好,下脂油二兩,切小豆塊再煨,加蒜頭、筍尖,起時(shí)用蔥、椒,或用秋油,則不用鹽。此蘇州唐靜涵家法。甲魚大則老,小則腥,須買其中樣者。

湯煨甲魚:

將甲魚白煮,去骨拆碎,用雞湯、秋油、酒煨湯二碗,收至一碗,起鍋,用蔥、椒、姜末糝之。吳竹嶼家制之最佳。微用纖,才得湯膩。

全殼甲魚:

山東楊參將家,制甲魚去首尾,取肉及裙,加作料煨好,仍以原殼覆之。每宴客,一客之前以小盤獻(xiàn)一甲魚。見者悚然,猶慮其動(dòng)。惜未傳其法。

鱔絲羹:

鱔魚煮半熟,劃絲去骨,加酒、秋油煨之,微用纖粉,用真金菜、冬瓜、長(zhǎng)蔥為羹。南京廚者輒制鱔為炭,殊不可解。

炒鱔:

拆鱔絲炒之,略焦,如炒肉雞之法,不可用水。

段鱔:

切鱔以寸為段,照煨鰻法煨之,或先用油炙,使堅(jiān),再以冬瓜、鮮筍、香蕈作配,微用醬水,重用姜汁。

蝦圓:

蝦圓照魚圓法。雞湯煨之,干炒亦可。大概捶蝦時(shí),不宜過(guò)細(xì),恐失真味。魚圓亦然。或竟剝蝦肉,以紫菜拌之,亦佳。

蝦餅:

以蝦捶爛,團(tuán)而煎之,即為蝦餅。

醉蝦:

帶殼用酒炙黃撈起,加清醬、米醋煨之,用碗悶之。臨食放盤中,其殼俱酥。

炒蝦:

炒蝦照炒魚法,可用韭配。或加冬腌芥菜,則不可用韭矣。有捶扁其尾單炒者,亦覺新異。

蟹:

蟹宜獨(dú)食,不宜搭配他物。最好以淡鹽湯煮熟,自剝自食為妙。蒸者味雖全,而失之太淡。

蟹羹:

剝蟹為羹,即用原湯煨之,不加雞汁,獨(dú)用為妙。見俗廚從中加鴨舌,或魚翅,或海參者,徒奪其味,而惹其腥惡,劣極矣!

炒蟹粉:

以現(xiàn)剝現(xiàn)炒之蟹為佳。過(guò)兩個(gè)時(shí)辰,則肉干而味失。

剝殼蒸蟹:

將蟹剝殼,取肉、取黃,仍置殼中,放五六只在生雞蛋上蒸之。上桌時(shí)完然一蟹,惟去爪腳。比炒蟹粉覺有新色。楊蘭坡明府,以南瓜肉拌蟹,頗奇。

蛤蜊:

剝蛤蜊肉,加韭菜炒之佳。或?yàn)闇嗫伞F疬t便枯。

蚶:

蚶有三吃法。用熱水噴之,半熟去蓋,加酒、秋油醉之;或用雞湯滾熟,去蓋入湯;或全去其蓋,作羹亦可。但宜速起,遲則肉枯。蚶出奉化縣,品在蛼螯、蛤蜊之上。

蛼螯:

先將五花肉切片,用作料悶爛。將蛼螯洗凈,麻油炒,仍將肉片連鹵烹之。秋油要重些,方得有味。加豆腐亦可。蛼螯從揚(yáng)州來(lái),慮壞則取殼中肉,置豬油中,可以遠(yuǎn)行。有曬為干者,亦佳。入雞湯烹之,味在蟶干之上。捶爛蛼螯作餅,如蝦餅樣,煎吃加作料亦佳。

程澤弓蟶干:

程澤弓商人家制蟶干,用冷水泡一日,滾水煮兩日,撤湯五次。一寸之干,發(fā)開有二寸,如鮮蟶一般,才入雞湯煨之。揚(yáng)州人學(xué)之,俱不能及。

鮮蟶:

烹蟶法與蛼螯同。單炒亦可。何春巢家蟶湯豆腐之妙,竟成絕品。

水雞:

水雞去身用腿,先用油灼之,加秋油、甜酒、瓜、姜起鍋。或拆肉炒之,味與雞相似。

熏蛋:

將雞蛋加作料煨好,微微熏干,切片放盤中,可以佐膳。

茶葉蛋:

雞蛋百個(gè),用鹽一兩、粗茶葉煮兩枝線香為度。如蛋五十個(gè),只用五錢鹽,照數(shù)加減。可作點(diǎn)心。

品牌:匯聚文源
上架時(shí)間:2015-12-26 22:18:20
出版社:北京匯聚文源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
本書數(shù)字版權(quán)由匯聚文源提供,并由其授權(quán)上海閱文信息技術(shù)有限公司制作發(fā)行

QQ閱讀手機(jī)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资溪县| 尤溪县| 正蓝旗| 彰化县| 安西县| 中江县| 潼南县| 汶川县| 洪雅县| 广昌县| 申扎县| 怀宁县| 晋州市| 安多县| 金湖县| 镇沅| 什邡市| 五家渠市| 吉隆县| 文化| 达孜县| 北宁市| 平度市| 柯坪县| 长垣县| 时尚| 罗田县| 开原市| 邹平县| 南江县| 肇州县| 治县。| 三穗县| 晴隆县| 清苑县| 金湖县| 卓资县| 沁阳市| 永新县| 株洲市| 永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