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第1章

自昔伶人傳習,樂府遞興。爂段初翻,院本繼出,金元創名雜劇,國初沿作傳奇。雜劇北音,傳奇南調。雜劇折惟四,唱惟一人;傳奇折數多,唱必勻派。雜劇但摭一事顛末,其境促;傳奇備述一人始終,其味長。無雜劇則孰開傳奇之門?非傳奇則未囗雜劇之趣也。傳奇既盛,雜劇浸衰,北里之管弦播而不遠,南方之鼓吹簇而彌喧。國初名流,曲識甚高,作手獨異,造曲腔之名目,不下數百;定曲板之高下,不淆二三。乍見寧不駭疑,習久自當遵服。所謂規矩設矣,方圓因之。數其人,有大家、名家之別;按其帙,有極老、半舊之分。故賞其絕技,則描畫世情,或悲或笑;存其古風,則湊泊常語,易曉易聞。有意架虛,不必與實事合;有意近俗,不必作綺麗觀。不尋宮數調,而自解其韜;不就拍選聲,而自鳴其籟。極質樸而不以為俚,極膚淺而不以為疏。商彝周鼎,古色照人;玄酒太羹,真味沁齒。先輩巨公,多能諷詠;吳下俳優,尤喜搬串。余雖不遵古而卑今,然必須溯源而得委,仿之《畫史》,略加詮次,作《舊傳奇品》。

古帙雖多,作者泯沒,略舉三四,以概其余。

東嘉高則誠,能作為圣,莫知乃神。特創調名,功同倉頡之造字;細編曲拍,技如后夔之典音。意在筆先,片語宛然代舌;情同境轉,一段真堪斷腸。化工之肖物無心,大冶之鑄金有式。關風教特其粗耳,諷友人夫豈信然?勿倫于北劇之《西廂》,且壓乎南聲之《拜月》。

右神品

常州邵給諫,既屬青瑣名臣,乃習紅牙曲學。詞防近俚,局忌入酸。選聲盡工,宜騷人之傾耳;采事尤正,亦嘉客所賞心。存之可師,學焉則套。

烏鎮王雨舟,人以曲稱,曲緣事重。頗知煉局之法,半寂半喧;更通琢句之方,或莊或逸。我欽高手,世想令名。

右妙品

沈練川名重五陵,才傾萬斛。紀游適則逸趣寄于山水,表勛猷則雄心暢于于戈。元老解頤而進卮,詞豪囗指而擱筆。

武康姚靜山,僅存一帙,惟睹《雙忠》。筆能寫義烈之肺腸,詞亦達事情之悲憤。求人于古,足重于今。

右能品

李開先銓部貴人,葵邱隱吏。熟謄北曲,悲傳塞下之吹;間著南詞,生扭吳中之拍。才原敏贍,寫冤憤而如生;志亦飛揚,賦逋囚而自暢。此詞壇之雄將,曲部之異才。

沈壽卿蔚矣名流,確乎老學。語或嫌于湊插,事每近于迂拘。然吳優多肯演,吾輩亦不厭棄。

邱瓊山大老雖尊,鴻儒近腐。閑情賦罷,元亮原是趣人;雙文句刪,微之且為簿幸。乍辭幄講,亟譜家詞。造捏不新,知老筆之已鈍;主張頗大,庶末俗之可風。

右具品

博觀傳奇,近時為盛。大江左右,騷雅沸騰;吳浙之間,風流掩映。第當行之手不多遇,本色之義未講明。當行兼論作法,本色只指填詞。當行不在組織饾饤學問,此中自有關節局段,一毫增損不得;若組織正以蠹當行。本色不在摹剿家常語言,此中別有機神情趣,一毫妝點不來;若摹剿正以蝕本色。今人不能融會此旨,傳奇之派,遂判而為二:一則工藻繢以擬當行;一則襲樸淡以充本色。甲鄙乙為寡文,此嗤彼為喪質。而不知果屬當行,則句調必多本色矣;果具本色,則境態必是當行矣。今之竊其似而相敵也,而吾則兩收之。即不當行,其華可擷;即不本色,其質可風。進而有宮調之學,類以相從,聲中緩急之節;紛以錯出,詞多礉戾之音。難欺師曠之聰,莫招公瑾之顧。按譜取給,故自無難;逐套注明,方為有緒。又進而有音韻平仄之學,句必一韻而始協,聲必迭置而后諧。響落梁塵,歌翻扇底。昧者不少,解者漸多。又進而有八聲陰陽之學,吹以天籟,協乎元聲,律呂所以相宣,神人用以允翕。抑揚高下,發調俱圓;清濁宮商,辨音最妙。此韻學之缺典,曲部之秘傳,柳城啟其端,方諸闡其教。必究斯義,厥道乃精;考之今人,褒如充耳。《廣陵散》已落人間,《霓裳曲》重翻天上。后有作者,不易吾言矣。嗟乎!才豪如雨,持論不得太苛;佳曲如林,掄收何忍過隘?僭分九等,開列左方。人吾品者,可詡流傳;軼吾品者,自慚腐穢。作《新傳奇品》。

沈璟寧庵吳江人

湯顯祖海若臨川人

右二人,上之上。

沈光祿金張世裔,王謝家風,生長三吳歌舞之鄉,沉酣勝國管弦之籍。妙解音律,兄妹每共登場;雅好詞章,僧妓時招佐酒。束發入朝而忠鯁,壯年解組而孤高。卜業郊居,遁名詞隱。嗟曲流之泛濫,表音韻以立防;痛詞法之蓁蕪,訂全譜以辟路。紅牙館內,謄套數者百十章;屬玉堂中,演傳奇者十七種。顧盼而煙云滿座,咳唾而珠玉在毫。運斤成風,樂府之匠石;游刃余地,詞部之庖丁。此道賴以中興,吾黨甘居北面。

湯奉常絕代奇才,冠世博學。周旋狂社,坎坷宦途。雷陽之謫初還,彭澤之腰乍折。情癡一種,固屬天生;才思萬端,似挾靈氣。搜奇《八索》,字抽鬼泣之文;摘艷六朝,句疊花翻之韻。紅泉秘館,春風檀板敲金;玉茗華堂,夜月湘簾飄馥。麗藻憑巧腸而浚發,幽情逐彩筆以紛飛。蘧然破噩夢于仙禪,皭矣銷塵情于酒色。熟拈元劇,故琢調之妍俏賞心;妙選佳題,故賦景之新奇悅目。不事刁斗,飛將軍之用兵;亂墜天花,老生公之說法。信非學力所及,自是天資不凡。

此二公者,懶作一代之詩豪,竟成千秋之詞匠,蓋震澤所涵秀而彭蠡所毓精者也。吾友方諸生曰:“松陵具詞法而讓詞致,臨川妙詞情而越詞檢。”善夫,可為定品矣!乃光祿嘗曰:“寧律協而詞不工,讀之不成句,而謳之始協,是為曲中之巧。”奉常聞而非之,曰:“彼鳥知曲意哉!予意所至,不妨抝折天下人嗓子。”此可以睹兩賢之志趣矣。予謂二公譬如狂狷,天壤間應有此兩項人物。不有光祿,詞硎弗新;不有奉常,詞髓孰抉?倘能守詞隱先生之矩矱,而運以清遠道人之才情,豈非合之雙美者乎?而吾猶未見其人,東南風雅蔚然,予且旦暮遇之矣。予之首沈而次湯者,挽時之念方殷,悅耳之教寧緩也。略具后先,初無軒輊。允為上之上。

陸采天池江都人

張鳳翼靈墟長洲人

顧大典道行吳江人

梁辰魚伯龍昆山人

鄭若庸虛舟

梅鼎祚禹金宣城人

卜世臣大荒秀水人

葉憲祖桐柏余姚人

單本槎仙會稽人

右九人上之中

天池湖海才豪,煙霞仙品。壯托元龍之傲,老同正平之狂。著書而問字旗亭,度曲而振聲林木。

靈墟烈腸慕俠,雅志采真。汪洋挹叔度之波,軒爽驚孟公之座;稽古搜奇于洞壑,養親絕意于公車。

衡宇俊度獨超,逸才早貴,菁華挽元白之艷,瀟灑挾蘇黃之風。曲房姬侍如云,清閣宮商和雪。

伯龍負薪吳市,儲史仇池。相如之病茂陵,王粲之客荊楚。麗調喧傳于白苧,新歌紛詠于青樓。

虛舟落拓襟期,飄飖蹤跡。侯生為上座之客,郗郎乃入幕之賓。買賦可索千金,換酒須酣一石。

禹金名家雋胄,樂苑鴻裁。貢京同賈誼之入秦,作客似陸機之游洛。著述不遺鬼妓,交游幾遍公卿。

大荒博雅名儒,端醇古士。張衡之精巧絕世,荀爽之俊美無雙。耽奇蘊為國珍,按律蔚稱詞匠。

桐柏南宮妙選,東海英流。曼倩倜儻而陸沉,季子揣摩而脫穎。掀髯共推咳唾,折齒不廢嘯歌。

槎仙慧黠陳言,巧抒新識。淳于飲一石而后醉,靖郭聞三言而見奇。詼諧可以佐歡,警敏尤能排難。

此九君者,或為山人先達,或為先輩諸生。綺思靈心,各擅風流之致;

寄悰賦感,共標游戲之奇。如張,如鄭,尤所服膺;如卜,如葉,素相友善。

允為上之中。

屠隆赤水鄞縣人

汪廷訥昌朝新安人

龍膺朱陵武陵人

鄭之文豹先南城人

陳所聞藎卿秣陵人

余翹聿云池州人

馮耳猶吳縣人

爽鳩文孫

陽初子

右九人上之下

屠儀部逸才慢世,藻句驚時。太白以狂去官,子瞻以才蜚譽。偃恣于孌姬之隊,驕酣于仙佛之宗。

汪鹺使家世仁賢,才華宏麗。陶朱散金而甘遁,向平游岳而懷仙。松蘿之坐隱名高,槐棘之宦游趣遠。

龍憲副佛根無染,仙骨不羈。文淵著績于烽煙,長源陶情于簽軸。雅韻炊金饌玉,新裁繡口錦心。

鄭工部月露才華,風流性格。少陵蜚英于粉署,摩詰標趣于京曹。似具一片烈腸,雅負千秋俠骨。

陳茂才文藻菁蔥,詞源觱沸。桃葉渡頭之漁父,孫楚樓上之酒人。卜居奇跡于鳳凰,玩世聯交于蘿月。

此數君者,藝苑之名公,詞場之俊士。即此小技,足征大才。允為上之下。

戴子魯金蟾永嘉人

車任遠柅齋上虞人

顧希雍懋仁昆山人

顧仲雍懋儉昆山人

祝長生金粟

文九玄赤城

濮草堂嘉興人

蘇漢英閩人

右七人中之上戴則綽有雅致,宮韻獨諳。車則蔚有才情,結撰亦富。二顧,蓋文士而抱坎囗之悲,書生而具英雄之概者。文不知其行藏,亦是流麗之才,工美之筆。濮叟編掇甚巧,吟詠頗饒,放于葛天、無懷,解乎《南華》、《道德》。蘇生逸才,僅窺斑豹。此七君者,俱非凡俗。允為中之上。

沈鯨涅川

黃伯羽釣叟上海人

陸弼無從江都人

謝讜海門上虞人

秦鳴雷華峰天臺人

謝廷諒九紫湖廣人

陳與郊禺陽海寧人

陳汝元太乙會稽人

張太和屏山錢塘人

許潮時泉靖州人

錢直之海屋會稽人

章大綸金庭錢塘人

右十二人,中之中。

涅川、釣叟,一長于煉境,一妙于選題。無從,詩酒之豪;海門,高曠之吏。華峰,以狀元而樂歸隱;九紫,以郎署而賦薄游。禺陽給諫,富而好文;太乙知州,才而嗜古。屏山才華頗囗,時泉組織盡工。直之博雅宿儒,金庭倜儻名士。此十二君者,觀其詞學,俱錚錚者矣。允為中之中。

高濂瑞南錢塘人

朱瀨濱昆山人

程文修仲先仁和人

全無垢逍遙鄞縣人

吳世美叔華烏程人

陳濟之無錫人

楊柔勝新吾武進人

張午山秣陵人

盧鶴江無錫人

庚生子杭州人

兩宜居士

以上十一人,中之下。

高瑞南才譽騰于仕籍,吳叔華逸藻出于世家。其余諸賢,不悉其人,但觀詞采,懸想才情,亦皆有學有識,可詠可歌。允為中之下。

湯家霖瑞南錢塘人

王錂劍池錢塘人

秋閣居士

王恒伯貞

端鏊平川

鹿陽外史

朱鼎永懷昆山人

吳鵬圖南宜興人

吳大震長孺徽州人

張從德同谷

王玉峰

楊夷白錢塘人

李陽春蘭賓永嘉人

黃惟楫說仲臺州人

右十四人,下之上

劍池校曲功多,久沉酣于音藏。永懷談詞侶盛,方鼓吹于騷壇。長孺文士之豪,寄牢騷于客舫;說仲尚書之裔,推爽俊于侯家。馀人亦自斐然,各帙有足取者。允為下之上。

心一子杭州人

顧懷琳云間人

涵陽子東嘉人

泰華山人

月榭主人

陸江樓

朱期萬山上虞人

李玉田汀州人

楊文炯星水馀姚人

張瀨濱溧陽人

趙于禮心云上虞人

鄒逢時勝門馀姚人

以上十二人,下之中

別號莫稽,諸人未識。朱乃世家令子,終困志于卑官。楊亦宦族清流,猶釣奇于髦士。趙以宿儒而游翰墨。鄒以野客而習聲歌。各有片長,共宜拔錄。允為下之中。

江宗姬肇邰徽州人

沈祚希福溧陽人

馮之可易亭彭澤人

謝天瑞思山杭州人

黃廷俸胡文煥全庵杭州人

邱瑞梧龍渠翁朱從龍春霖句容人

金懷玉會稽人

以上十人,下之下。

汪為新安素封之胤,游太學而結契公卿。金乃稽山學究之翁,棄青衿而

陶情詩酒。其余諸子,俱所未知。吾聞瓦缶之音,難與黃鐘比韻;林石之卉,詎堪金谷爭奇?然細響適聰,野葩悅目。征歌按拍,覺雞肋之難捐;藏垢納污,豈澗毛之不薦!允為下之下。

不作傳奇而作南劇者

徐渭天池山陰人

汪道昆南溟歙縣人

以上二人,俱上品。

徐山人玩世詩仙,驚群酒俠。所著《四聲猿》,佳境自足擅場,妙詞每令擊節。汪司馬一代巨公,千秋文伯。所著《大雅樂府》,清新俊逸之音,調笑詼諧之致。雖俱染指于斯道,未肯爭雄于個中。然片臠味存,一斑文見。

允為上品。

不作傳奇而作散曲者

周憲王誠齋

陳鐸秋碧南京人

王九思渼陂鄠縣人

康海德涵武功人

楊慎升庵新都人

常倫樓居沁水人

顧夢圭雍里昆山人

唐寅六如吳縣人

祝允明枝山長洲人

劉龍田山東人

金鑾白嶼應天人

李日華吳縣人

虞竹西昆山人

沈仕青門仁和人

張文臺直隸人

周秋汀直隸人

陸之裘南門太倉人

陶陶區直隸人

馮惟敏海浮臨朐人

王世貞鳳洲太倉人

秦時雍復庵毫州人

吳嵚武進人

殷都無美嘉定人

沈瓚定庵吳江人

袁中道小修公安人

以上二十五人,俱上品

周憲王色天散圣,樂國飛仙。胤出天潢,才分月露。陳秋碧越音嘹亮,王渼陂秦韻鏗鍧。康翰林絕技矜狂,楊狀元異才甘放。常樓居藝林掞藻,顧雍里名族標英。唐解元巧擅解衣,祝山人神凝灑翰。劉龍田風來東魯,金白嶼響振江東。李日華斗膽翻詞,虞竹西柔腸度曲。沈野翁丹青入道,張隱君浮白采真。周家郎顧誤名高,陸氏子聞奇譽美。陶先生玄襟瀟爽,馮侍御綺筆鮮妍。王司寇當代宗工,秦大夫中原儒雅。吳居士會心絲竹,殷部郎觸目琳球。沈僉憲清望斗山,袁孝廉逸才月露。蓋諸公多浚文章之派,并揚詞曲之波。歌套數,洋洋盈耳之歡;唱小令,嗚嗚會心之妙。篇章應不朽,姓字必兼存。允為上品。

品牌:匯聚文源
上架時間:2015-12-17 12:04:52
出版社:北京匯聚文源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本書數字版權由匯聚文源提供,并由其授權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制作發行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洼县| 新郑市| 舞钢市| 大化| 南川市| 常山县| 玉树县| 克拉玛依市| 太康县| 长岛县| 汶上县| 普陀区| 永清县| 渝北区| 固始县| 二连浩特市| 黄龙县| 襄樊市| 邵阳市| 哈尔滨市| 民勤县| 昌邑市| 城固县| 乌兰浩特市| 大姚县| 如皋市| 南郑县| 北宁市| 孟州市| 德保县| 龙胜| 临汾市| 大悟县| 延吉市| 聂荣县| 叙永县| 沙湾县| 伽师县| 南和县| 临沭县| 武冈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