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本行經(jīng)
最新章節(jié)
書友吧第1章
因緣品第一
今粗頒宣法 慈心專聽受
佛眾經(jīng)要義 圣師之言辭
傳佛之典籍 最利益于世
受者蒙大慶 潤及一切生
普一切諸佛 仙圣明王智
慈心稱名者 獲福不可量
今故演吉祥 憂苦永滅亡
所至之方域 莫不得安隱
撿情專守心 各各靜意聽
其有奉持者 雪除諸垢穢
以清凈法水 勤加浣濯心
入滅度深池 受色甚鮮明
五欲猶奔馬 普世隨之迷
回旋無出要 勞欲所欺誤
或馳于盲冥 獨周旋五道
以智慧之勒 善御回愚心
當(dāng)以無常策 捶制情欲馬
挫折饕餮意 令志舍諛諂
六欲江河流 趣惡甚速疾
當(dāng)以智慧力 設(shè)牢厚堤塘
樂生死勤苦 未曾得休息
以無厭足意 迷醉于五欲
八種之湯藥 和合甚神良
順服甘露味 迷醉尋醒悟
三界眾生類 倒見手所指
顛倒于五道 猶如拍鞠跳
垂脫盡苦際 還復(fù)墮生死
今聞圣明教 宜息迷惑心
慈悲之光明 普照耀于世
愚睹熱時焰 癡心自迷惑
生死猶廣澤 孤麑迷于中
宜服飲法乳 除久饑虛渴
眾生從久來 為老死所吸
不喜見良藥 逆罵謗醫(yī)師
醫(yī)合三十七 雜藥神良膏
宜以方便求 勤服以除患
塵勞之長夜 眾生甚安眠
宜辦甘露鼓 寤令莫睡眠
佛日出于世 照曜法豐秋
宜以智慧眼 勤心普遍觀
眾生心如水 躁擾濁不明
以法渟使清 猶如秋時水
眾生善御心 定意不躁濁
速疾得歸趣 入于泥洹海
種種變形體 于生死長遠(yuǎn)
天人三惡趣 地獄鬼畜生
今宜舍崄欺 諂偽[仁二豈][仁二磊]形
入滅琉璃城 合為一種色
有王名阿育 無憂厚國土
能使怨憂恐 歸附者喜敬
普于此地立 八萬四千塔
天龍鬼神喜 聲震于天下
時金剛力士 聞是震動聲
佛法更盛明 因是追念佛
低頭拄頰悶 惟佛在世時
諸天有問曰 唯仁何為愁
諦視良久間 然后乃長嘆
懷悲聲戰(zhàn)悵 發(fā)言報之曰
佛天中天師 施善教天人
追憶佛圣尊 是以愁悶耳
是諸天人等 后生不見佛
佛去世之后 乃生于天上
始聞佛名號 衣毛皆起豎
因以慈敬心 問于金剛神
唯仁佛是誰 有何善妙德
有何智慧力 有何律禁法
其形貌何類 以何自嚴(yán)飾
唯仁垂顧屈 為吾等具說
以是光明言 勸進(jìn)金剛神
發(fā)言猶花敷 含笑和顏曰
所問深妙法 難可倉卒說
諸圣不能究 獨我安能陳
若能以手指 舉拂世界地
四海諸淵池 一吸能令盡
若能都渾吞 鐵圍金剛山
以蓮花根絲 系懸須彌山
若欲圍纏裹 窮盡虛空表
若復(fù)欲計知 十方眾生數(shù)
是事猶易致 學(xué)之或可得
欲嘆佛功德 無能盡具者
愿承佛威神 令意不謬誤
能少少頒宣 嘆佛之德善
今我之所說 猶如鸚鵡言
以歡悅?cè)实取 】蓪R庵B聽
佛本行經(jīng)稱嘆如來品第二
今欲升清虛 翔佛無外法
適欲稱發(fā)言 心為之沉疑
吾心之羽翮 勢弱不能強(qiáng)
佛之空無慧 包博虛空外
假令有力士 盡力射虛空
箭行過劫數(shù) 不能至空際
若干賢圣明 于佛大空慧
以無量辯才 不嘆盡佛德
已度苦海岸 枯竭愛欲河
塞生老死淵 開立大法海
天人及異術(shù) 不能盡意源
是故佛慧海 深邃無涯底
須彌眾山王 諸天游居上
佛德喻須彌 莫能見頂者
魔王進(jìn)三女 來欲亂道意
所至靡不惑 唯佛慈能護(hù)
魔王十八億 變形來欲戰(zhàn)
佛從衣出臂 如日照云赤
以百福相手 擬地勝魔王
不敢當(dāng)佛德 猶冥眺日光
諸天無能毀 魔王貢高幢
唯佛能碎壞 佛豎大法幢
其余塵勞王 強(qiáng)力含怒害
愚癡及死魔 軍率諸子孫
愛生五蓋子 先登纏覆世
有余懷害進(jìn) 變形若干種
怒害疾慳妒 熱惱慢貢高
倒見貪欲界 邪癡塵勞王
其弊懷害強(qiáng) 圍繞求對戰(zhàn)
結(jié)布塵勞陣 各現(xiàn)武備力
各放剛猛弩 以中凡愚夫
其箭如毒蛇 又有如熾火
迦葉佛已來 無與為對者
佛德障其箭 益甚放燋燃
乘戒德之車 被忍辱牢鎧
駕以精進(jìn)馬 入滅塵勞陣
以正見利鉾 以正思為箭
以正言為羽 以正行為筈
以正路為矢 意筒中拔箭
放慈弓駃發(fā) 佛箭名四等
一發(fā)滅塵勞 震三千世界
慧熾燒塵欲 猶如軍被燒
施戒忍進(jìn)定 慧信及堅固
守志不移動 猶眾川歸海
世清空中明 十方普蒙安
心一定堅固 思惟世起滅
以得金剛心 壞碎塵勞山
以佛眼觀見 三千界如鏡
外學(xué)諸神仙 久學(xué)無所覺
一切智無師 名諸師之師
強(qiáng)慧金剛觜 潰壞癡堅卵
脫出愚冥獄 陵無為清虛
天上食甘露 食隨蘭馬麥
不甘著天味 不患厭馬麥
調(diào)達(dá)怒放石 羅云立其前
俱以慈眼視 見毒栴檀等
外學(xué)所誹謗 天人所稱嘆
于二意不動 猶囗吹須彌
名聞三千世 佛是普世師
好首所虛謗 心等無喜戚
愚利衰毀譽(yù) 若稱譏苦樂
八法不能染 猶如水蓮花
天上人間樂 視皆為不實
觀世如愚戲 有形皆空無
三惡趣眾生 開其難開門
空三惡趣獄 導(dǎo)天人無為
經(jīng)趣度三世 縛阿須倫憍
勸導(dǎo)眾善本 雨三寶于世
往古轉(zhuǎn)輪王 自在于四方
于己不自從 免死至無為
佛修種種業(yè) 治理法空城
濟(jì)脫塵勞賊 將至無為城
日明照晝不及夜 不曜天上三惡趣
佛光晝夜三千世 及至一切眾生心
佛神妙暉常盛明 千萬無數(shù)難可喻
月之盛明十五日 其暉曜夜無益晝
天帝懷憂悴 壽命臨終沒
垂退失天福 詣佛還見諦
日月世眼目 阿須倫所嬈
佛慈濟(jì)世間 救令不遭厄
憂煙想如焰 樂欲如服藥
愛著喻盛火 佛滅以法水
懷恚甚怒害 飲醉狂惑亂
鴦崛魔醉象 佛以慈制伏
無量生死堅纏裹 愚癡之賊蔽其目
佛以言箄智慧藥 決除郁鞞迦葉賊
是三人等塵甚厚 假令聲聞如恒沙
無有能動其毛者 唯佛濟(jì)使睹道明
容貌甚憍慢 因?qū)氻腠攴?
迸沙最矜高 見佛屈修禮
頭如戴火焰 牙長眼正赤
怒則擲火燒 佛降阿臘鬼
龍王懷毒怒 雹害魔竭國
佛動地崩山 威勢滅龍毒
佛猶大象王 入生死華池
踐蹈塵勞草 佇立泥洹中
佛導(dǎo)度生死 如牛渡流河
眾生渡至今 如群牛隨導(dǎo)
佛如八解池 生法芙蓉花
天人如蜂集 服香則離苦
諸天聞海水 底有不死藥
以海大龍王 纏繞須彌山
諸天阿須倫 攬海至千歲
設(shè)若干方便 盡力甚勤苦
引萬種藥精 進(jìn)令水上凝
謂是不死藥 接盛以金瓶
服者不永壽 不離老病死
意謬持神藥 轉(zhuǎn)輪無邊際
佛以七覺意 慧力攬大海
圍繞以滅定 引以精進(jìn)力
致出甘露藥 永安滅老病
最樂滅眾苦 服者離生死
佛明喻日不亂精 盛喻月滿而不寒
樂過六天而消欲 焰如盛火無所燒
法甚微妙德行具 眾善伏藏稱福聚
普集天人之善好 嘆視佛德無厭足
光耀如日明如月 悅目如華聲雷震
步如象王忍如地 普勝世間佛獨最
如是無量清妙嘆 眾圣窮劫不能盡
況吾愚淺欲究竟 猶無舟船欲渡海
諸天皆叉手 懷悅謂金剛
愿佛下兜術(shù) 即受許為說
佛本行經(jīng)降胎品第三
處兜術(shù)宮時 以天眼普觀
睹眾生苦惱 追憶往古誓
本愿安眾生 累劫勞求佛
生生遭艱難 不厭種德本
第一上祠祀 從發(fā)意以來
以金遍布施 惠施手成德
從初種種施 聞?wù)咭旅Q
頭目身手足 妻子所愛重
嚴(yán)駕名象馬 寶車垂真珠
若當(dāng)合聚此 普地不容受
勤施聲雷震 如天降時雨
累劫以慧水 普潤飽眾生
施酪池乳江 福山酥如泉
蜜塹石蜜積 普嚴(yán)飾此地
未曾違求者 與與無所逆
水灌受者手 喻于四大海
奉父母明師 慈心具種事
所施無涯限 成施度無極
所生守戒勝 沒命不穢禁
剃頭為沙門 發(fā)積喻大山
生愚夫五欲 遭沒命危難
不動毀凈禁 具戒度無極
生得尊自由 未曾施人惡
截頭目手足 心定得忍辱
情悟發(fā)求佛 逮進(jìn)超九劫
彌勒等應(yīng)先 勇猛出其前
貪慕深妙法 因身受慧義
入火投山巖 支節(jié)鐵針釘
十八法智慧 奉行無發(fā)勞
覺了一切原 度智無極岸
施戒忍進(jìn)定 智慧江海淵
慈悲傷眾生 成喜悅光耀
毛孔雜色光 明動兜術(shù)宮
諸天懷疑集 肅敬禮菩薩
即時種種擊金鼓 任資賦與七覺籌
誰欲與吾降世間 故相延請法賓會
光從兜術(shù)照四方 樂役力渚閻浮提
即敕侍臣卿月猛 汝識世間大國王
何國可托生 不違古典制
應(yīng)遭遇菩薩 奉順佛言教
對曰唯圣聽 有大豪尊王
有王名善求 典主王舍城
婆羅奈城主 王名曰善猛
蝎國王百才 郁禪王名巢
光焰王留生 又王名勇武
王善臂之子 又名白雪王
是八大王有名聞 不審為可托生不
曰有是王穢不真 遍更察觀真正者
思惟斯須曰更有 轉(zhuǎn)輪王種壽興后
王最盈后名師子 其子白凈釋中尊
善妙稱吾意 應(yīng)托生為子
白凈男中上 妙后女中英
諸城邑之中 迦夷羅越最
今日吾當(dāng)降 施善于世間
示眾生以正 牢縛欲枷鎖
破壞生死獄 開示無為路
示眾生方便 令出生死獄
卿等誰欲樂 離苦滅度安
欲自度苦者 與吾俱降下
頒宣是法已 便下兜術(shù)宮
顯乘令普知 白象如銀山
菩薩乘象王 如日照白云
諸天鼓樂舞 普雨雜色花
日精之明珠 光照耀王宮
降神下生時 現(xiàn)瑞甚微妙
菩薩降入胎 如雁處清淵
如秋盛月照 如象處花池
日以光照好 月以盛明珠
菩薩無可喻 唯與善福俱
處妙后胎已 地六反震動
猶如水中船 空中崩雷聲
海池肅肅動 眾流凈澄清
諸天于空中 布華如帳縵
稱慶踴躍喜 地神欣然笑
諸華盡敷鮮 遍地?zé)o空缺
樹神見眾花 開張如目視
魔王愛樂樹 即萎憔悴愁
妙后寐寤尋憶夢 諸根寂然喜踴躍
舉目四向遍察視 王顏怡悅蓮華色
即啟王曰唯愿聽 夢中所見甚吉祥
大白象王有六牙 忽然來至在我前
王聞后所夢 懷疑喜踴躍
即召梵志占 為說夢所見
明達(dá)善占夢 思惟乃發(fā)言
按典籍占夢 唯聽今諦說
女夢日光明入腹 因此懷妊生吉子
如日赫照普地界 其子德尊主十方
夢見月滿眾生俱 光照女腹因懷胎
生子圣達(dá)轉(zhuǎn)金輪 典主四方正法治
此女夢白象 趣入其右脅
此子無瑕穢 天人稽首禮
一切無不知 所生必為佛
此典古圣讖 王后夢白象
當(dāng)生寶圣子 神仙獨象步
安卦以占之 必生天人師
其唯有二趣 樂家為圣王
舍家除須發(fā) 成佛眾圣師
喜其占夢諦 賜金恣其意
王后聞甚喜 以善事啟王
自夢此以來 甜如服甘露
體性眾惡除 唯愿樂眾善
不樂名寶衣 唯善潔素服
不好寶名扇 樂露清涼風(fēng)
厭穢于五欲 樂受正真法
六情不復(fù)著 色聲香味觸
不復(fù)樂宮室 意思游園觀
啟王如是已 王即答之曰
恣卿意所樂 王從將俱出
乃至于流民 清涼花樹園
后自內(nèi)觀身 如凈水月影
處胎無垢穢 金花琉璃輿
月滿諸根具 睹如寶明珠
后覺生期至 游詣花香園
其園肅肅清 諸妙神來集
佛本行經(jīng)如來生品第四
于時佛星 適與月合 吉瑞應(yīng)期
從右脅生 猶如云除 千日霍現(xiàn)
譬如久冥 炬光卒耀 東方為首
樹為頭發(fā) 華草為毛 蓮花為面
青蓮為眼 丹樹為囗 須彌為乳
四海為腹 中土為腰 南方為髖
私為垂珠 恒為香瓔 西方為足
眾寶為飾 諸轉(zhuǎn)輪王 歷代典主
如江河數(shù) 佛所履踐 千輻相輪
常行印車 過去諸佛 所修德義
生育萬物 猶如慈母 難動即時
肅然震聲 懷喜庠序 和悅而瞻
即時右脅 顯大輝耀 遏絕日光
日如螢火 令日失明 無復(fù)精光
光如華髻 現(xiàn)若干色 側(cè)塞四方
滿虛空中 譬如云除 日照忽現(xiàn)
爾時諸天 見晃昱光 悚然怪異
而相謂言 日天下耶 金樹出乎
有神對曰 佛日出現(xiàn) 日天子疑
是何異日 將無奪我 日成宮殿
懷嫉霍然 彼千光明 佛耀輝地
日焰照空 太子懷光 千倍踰日
日光還折 退不敢當(dāng) 天地普然
如劫盡焰 天地明辟 如始旦曉
諸神普喜 地祇鼓舞 光明雨灑
甘露良藥 充飽一切 滅憂惱患
海震如笑 樹木跛[跳兆我] 淵池青蓮
如開目視 眾樹散花 以敬太子
眾鳥翔鳴 如雅頌音 諸天慕善
如花遇日 都照十方 晃如金色
神祇懷喜 花非時敷 金銀栴檀
細(xì)末如塵 天意作花 晴無云雨
光明普照 遍滿十方 明珠火焰
奄然不現(xiàn) 日所不照 幽隱冥處
霍然大明 耀三惡趣 圣智明達(dá)
教世光相 梵天神等 華中化生
慈謙敬心 散適意花 掌蓮華色
兩手接擎 懷愛敬心 慈目熟視
以梵清音 嘆其功德 躬自傾屈
頭面禮足 戴之頂上 日處須彌
號名百祠 手執(zhí)金剛 以千慈眼
熟視無厭 天華白蓋 雜妙寶花
其明如月 上于太子 嘆其功曰
勞苦彌劫 以大方便 發(fā)求佛道
愿垂慈心 眾生可傷 唯為普世
不請之師 北斗七星 亦如稱嘆
現(xiàn)七覺意 消七勞垢 故行七步
如師子起 足跡印現(xiàn) 喻如七星
其步大然 不懷疑慢 地神傾屈
低仰接足 以普明日 照于四方
現(xiàn)四諦法 如師子吼 吾齊以此
末后受形 不復(fù)處在 胞胎之獄
今當(dāng)?shù)梅稹 ∽铍y得道 將導(dǎo)一切
服甘露滅 安靡軟草 雜色眾花
如天綩綖 周遍布地 譬如天王
處清池淵 如金樹花 視甚微妙
諸五趣類 受苦惱者 皆得休息
身安快樂 眾結(jié)縛著 甚急牢獄
爾時眾結(jié) 悉得解脫 爾時洪音
遍聞佛界 諸天鬼神 懷喜踴躍
速升虛空 進(jìn)見圣寶 諸天側(cè)塞
充滿無間 大龍王子 如須彌山
目猶日月 動海出水 頭戴云蓋
速疾尋至 細(xì)雨香水 敬浴太子
安祥天子 受天世人 大敬祠祀
能與其愿 自化己身 現(xiàn)有四頭
乘牛執(zhí)蓋 敬護(hù)菩薩 童男天子
首戴羽冠 威力巍巍 號孔雀幢
貫胄帶甲 執(zhí)持武備 為大軍師
將從大眾 擁護(hù)菩薩 一由延內(nèi)
天王大力 名毗沙門 珍寶充盈
德有志界 天二十八 神將軍俱
各與營從 器鉀嚴(yán)整 與億鬼神
來護(hù)菩薩 又有天王 名尊自在
與無央數(shù) 巨億諸天 執(zhí)持幢旛
而來云集 以恭肅敬 禮菩薩足
閻王惡害 無能勝者 驅(qū)逐眾生
以一種法 擲棄所執(zhí) 太山獄杖
以慈愍心 來禮菩薩 無數(shù)諸天
龍鬼神王 凈居天上 諸清凈天
叉手合掌 如未敷藕 赍敬曲躬
永嘆菩薩 金色天華 明真珠臺
青芙蓉花 紺琉璃莖 興成意花
若干妙色 末栴檀香 散下如雨
天女空中 眷屬俱來 鼓天伎樂
歌嘆功勛 往古修行 眾億善本
果報成熟 潤及群生 慶云震樂
諸天散華 身放光明 晃晃昱昱
諸天吒嘆 眾生歡喜 蒙佛神德
普嚴(yán)世界 金鳥諸龍 俱懷和協(xié)
天阿須倫 棄舍怨嫌 從白凈月
出清涼光 普為世間 滅愛憎火
佛本行經(jīng)梵志占相品第五
當(dāng)爾之時 眾善普會 殃患消滅
快樂無極 王因是喜 赦降天下
欣慶來集 如眾川流 如天帝釋
生子瞿或 如安祥天 生子童男
如毗沙門 生子寶瓶 菩薩誕育
王亦歡喜 菩薩體軟 如天初生
乳母收養(yǎng) 如育嬰孩 請諸舊德
曉事母人 圍衛(wèi)擁護(hù) 不離左右
光相明照 如梵中尊 諸母速疾
將詣天祀 欲令拜謁 諸天形像
天像皆起 屈申低仰 諸有金石
水泥天像 叉手稽首 禮敬菩薩
諸母驚怖 心皆愕然 緣是瑞應(yīng)
號天中天 未諦審知 太子神德
因此恐怖 速還歸宮 白凈王聞
驚怪怖戰(zhàn) 因召梵志 明占相者
應(yīng)令尋至 王即問曰 唯諸明師
占相吾子 懼因此子 犯觸天像
唯拔吾心 諸深狐疑 梵志喜顏
對曰天王 今應(yīng)稱慶 不宜懷戚
王族更新 當(dāng)從今始 轉(zhuǎn)輪圣帝
應(yīng)臨四方 按卦占察 右脅生者
必為尊貴 圣達(dá)普智 臨眾王上
顯如須彌 為眾山王 無能及者
眾寶之中 如意為最 眾流之中
大海為最 眾光之中 日月為最
今是太子 眾圣中最 按占古典
有威儀王 因手而生 律王掌生
情思力王 從父腋出 王名往古
因父[月坒]生 抆陀竭王 頂上生出
是等德強(qiáng) 皆轉(zhuǎn)輪王 今占光瑞
相應(yīng)圣王 攝度天人 以圣慧力
名號普聞 周遍十方 如大圣王
號抆陀竭 金輪白象 玉女紺馬
明珠圣臣 主兵七寶 游天世間
從兵四品 當(dāng)為天人 開無為路
當(dāng)有千子 才力勇猛 當(dāng)以正法
治世太平 若舍家出 進(jìn)求道術(shù)
必當(dāng)為佛 以慧勝世 抑按世間
眾圣明師 按卦所占 唯此二趣
王欣解顏 謂梵志曰 自宗祖來
圣王斷絕 父王亦無 轉(zhuǎn)輪王位
子何由能 自致圣王 王雖如是
梵志愕然 皆共同聲 舉手稱嘆
猶如大龍 雷震之聲 于王殿上
大稱善慶 唯王莫疑 謂其不然
父子德異 宿行不同 唯在宿世
修立德行 請呈籍卦 王當(dāng)照之
往古仙圣 賢才明達(dá) 次比四句
若醫(yī)藥方 往醫(yī)婁他 不能敏達(dá)
其子仙賢 明達(dá)踰父 往古圣王
后亦不繼 百轉(zhuǎn)之孫 乃復(fù)還紹
近圣亦復(fù) 限齊江海 其光莫能
如其子者 如是異術(shù) 乃余無數(shù)
往古先人 所不達(dá)及 其后苗裔
秀出踰前 事任宿德 非由于人
前世所修 與今德合 雖今時非
德人居吉 瞻按籍卦 與瑞附合
必得于世 為轉(zhuǎn)輪王 王告諸大
眾梵志曰 今當(dāng)為子 因德立字
梵志默然 心思斯須 謙遜卑聲
啟白天王 察今時運(yùn) 太清和順
吉鳥翔鳴 瑞應(yīng)至聲 地動庠序
節(jié)氣調(diào)適 風(fēng)雨順時 世應(yīng)太平
眾火炎現(xiàn) 清徹?zé)o煙 諸天塞空
現(xiàn)形叉手 雨眾雜花 天樂并作
王教平均 國應(yīng)豐熟 大王國境
祥瑞普臻 當(dāng)名太子 號曰吉財
王意大悅 重賜梵志 金角乳牛
數(shù)百千頭 王還喜悅 摩太子頭
以妙寶瓔 系太子頸 慈心叉手
嘆其德曰 先臨圣王 然后出家
佛本行經(jīng)阿夷決疑品第六
高山花果池 快樂如天觀
眾山少及者 故名阿夷岳
曩久居此山 年耆結(jié)蔟發(fā)
長暴露形體 壽高百有余
體猶如黑云 發(fā)如白銀數(shù)
眼睛微亦理 形如雜色山
智慧如梵天 明如日月火
四火日第五 自暴名阿夷
卒聞響響聲 鳥獸鳴如語
其解鳥獸音 懷疑出廬窟
見天交錯飛 于空中歡喜
因仰問天人 諸天何為喜
有天名法樂 尋答阿夷曰
師為未聞耶 世有奇吉祥
白凈王生子 當(dāng)度世眾生
卒必成佛道 為天世人師
聞佛之名號 踴躍衣毛豎
即上升虛空 欲見釋童子
因所見瑞應(yīng) 神通意審諦
彈指頃之間 便到王宮門
是上圣通士 明達(dá)禁戒備
王以愛敬意 速迎請入宮
讓之以上座 謙恭辭慰勞
垂愍回接顧 屈來入鄙國
阿夷覺王意 愛敬盡禮義
以慈目視王 執(zhí)謙以敬謝
王宜應(yīng)如是 愛賓以上禮
大王承法治 垂恩于國民
自先過諸王 種種大施與
于財寶貧使 戒智慧豐富
吾所由至此 宜懷歡喜聽
聞空中天語 王生子作佛
我忻所聞事 覺吉祥故來
法幢甚可愛 觀釋種族旗
王聞?wù)f是言 喜愕情惶灼
速呼太子來 與阿夷相見
在乳母抱上 光相照然明
見太子德相 如天后抱子
阿夷不能忍 便前取太子
兩手抱愛視 如黑云裹日
在阿夷抱上 菩薩明益輝
猶如黑山間 銷金爐熾火
以慈心久視 眼中即雨淚
太子體晃昱 如黑云雨雹
王見阿夷泣 心懷甚怖懅
恐子將不祥 懷疑語阿夷
唯圣時見示 吾氣垂欲絕
今見仁悲泣 是故心驚戰(zhàn)
得無是吾命 一旦忽然滅
先為我致慶 后將無遺戚
劣乃得此子 久渴得升水
將無為吾怨 幡不令吾當(dāng)
吾始生意念 得子至眼眠
子目遺后視 則吾不憂世
是吾族珍樹 生于寶宮池
將護(hù)誠告我 以愛己子情
面如盛滿月 阿夷熟視之
眼玩青紺光 舌如蓮花葉
頭發(fā)紺青色 覆其高廣額
頰車如師子 諸頷充平滿
師子肩長臂 掌輪千輻理
次視其相已 從頂至足相
師盡愛敬意 稽首禮太子
淚墮如雨下 懷慘惘啟王
其有充滿足 三十二妙好
必當(dāng)成為佛 以善勝普世
諸天聞是語 于空中散華
同聲稱善善 王謂阿夷言
前師按卦占 定成轉(zhuǎn)輪王
今圣師視相 定之使成佛
王言猶投蘇 火炎盛熾猛
益增阿夷囗 更說決定言
如我觀察相 恣媚滅欲意
示眾生滅度 當(dāng)以佛容貌
假令空中雨 金剛之大山
不動太子毛 何況余艱難
普世眾力士 諸弊害鬼神
及阿須輪王 軍官屬營從
各執(zhí)金剛杵 大如須彌山
來欲擊太子 山杵破散盡
太子不動移 當(dāng)作是覺知
吾不以是戚 當(dāng)以懷歡慶
我自傷流泣 遇佛而空過
頒宣慧照曜 奮千辭義光
佛因當(dāng)顯明 我獨不見感
立在無為空 滅如月清冷
世蒙涼除熱 我獨當(dāng)燋然
佛諦執(zhí)金剛 慧杵碎塵勞
當(dāng)有甘露藥 我獨不得嘗
佛如海馬王 濟(jì)渡海流人
我獨退在后 淫鬼所裂啖
一切智池水 善意諸蟲貝
通放慧江流 一切飲除渴
眾善為根株 忍枝意止葉
覺意以為花 成泥洹甘果
解脫眾生禪 戒香遍世間
佛樹當(dāng)生長 我薄德不睹
愚癡門甚牢 恩愛門甚固
當(dāng)以法籥開 生死牢獄門
普世相燒然 以淫怒癡炎
當(dāng)以法水滅 如云雨野火
以悲心之角 定糊十方鋒
當(dāng)施善法乳 天人飲無厭
普世之嬰羅 塵勞之重疾
以最勝法藥 當(dāng)療眾生病
佛之大海淵 諸佛之寶渚
度生死賈客 以寶充其饒
芥子比須彌 牛跡水況海
螢火喻日光 轉(zhuǎn)輪王方佛
勝通達(dá)梵天 喻覺慧帝釋
超凈相梵志 世典古王傳
古仙圣大師 學(xué)深厭祠祀
若聞佛圣化 疾舍本術(shù)盧
澡瓶杖簇結(jié) 棄本諸威儀
尋舍貢高意 厭本所習(xí)禮
咄此老害懅 令人無所及
吾已得五通 今事禮不偶
今雨欲然耀 慧定照世間
吾今垂垂滅 如何不悲乎
即呼弟子來 汝莫如吾誤
以徒托太子 阿夷辭還退
佛本行經(jīng)入譽(yù)論品第七
是時釋王 德日夜增 寶倉國境
名稱智慧 金寶積聚 種種瓔珞
眾善來歸 如秋海淵 象馬車乘
猶天嚴(yán)駕 賢善調(diào)良 自然詣廄
甘蔗石蜜 酥乳水漿 粳糧谷米
氣味力增 殃患普除 怨敵屈附
舊親增敬 疫饉消亡 涼風(fēng)和調(diào)
時雨細(xì)潤 空中晃昱 甚好嚴(yán)備
盡王境土 長益豐茂 眾善普集
不祥枯竭 以太子德 合成諧偶
以諧偶故 名稱普聞 諸根成就
相好可觀 猶月初生 十五日滿
諸王長者 普進(jìn)貢獻(xiàn) 栴檀羊車
駕御金鹿 象牙金銀 雜寶合成
粟珍寶廁 象子馬駒 童子曳弄
戲笑娛樂 白銀雁子 珊瑚囗觜
隨其年長 致獻(xiàn)貢御 金寶博奕
以供太子 年在幼少 為事尊長
重踰須彌 忍辱過地 淵深于海
意博包空 時過孩童 初入在美
世人所習(xí) 眾諸技術(shù) 太子學(xué)能
不加日勞 年滿十六 體方精健
文武兼?zhèn)洹 ∷囘^諸釋 王睹太子
德日殊異 兄弟中猛 如勇師子
王忽寤憶 阿夷所言 如何當(dāng)令
舍是洪德 涉苦入山 精勤學(xué)道
心即懷疑 召諸臣議 思計令子
不入山學(xué) 執(zhí)謙尊教 如天帝臣
承帝詔命 思計設(shè)理 沉思斯須
執(zhí)敬啟言 尋承命旨 子難卒留
海可過濟(jì) 日可失明 月可舍涼
子愿難違 唯然天王 宜設(shè)方便
若設(shè)方便 為事必克 假令不克
無遺恨情 事離方便 則難施立
聽承古仙 服水氣者 長勞困形
皮骨相連 重如太山 遭欲風(fēng)吹
愛恚戰(zhàn)動 如風(fēng)吹樹 嚴(yán)妙堂舍
色聲香味 華香嚴(yán)飾 狀如天女
第一上樂 迷醉女樂 五欲猶能
迷惑仙士 夫色聲香 味細(xì)滑觸
諸心所喜 五情所貪 以欲堅牢
力強(qiáng)大網(wǎng) 以系子心 乃可無憂
王然此義 即召美女 十五以上
容色妙者 六十四種 姿媚具備
尋致諸女 充太子宮 久學(xué)調(diào)靜
執(zhí)慚愧戈 于婇女中 如月眾星
攝藏輝光 不甘五欲 囗終不發(fā)
不遜之言
眼不起視色 猶餓夫于樂
諸伎女懷慚 如冥逃光走
父王聞是已 不安寢于床
因更令境內(nèi) 有相好樂者
其誰有妙女 必盡來應(yīng)會
若有違限者 加之以重讁
設(shè)此嚴(yán)限已 益出眾瓔珞
恣之取瓔珞 入宮為婇女
種種嚴(yán)修飾 諸游觀園池
無數(shù)眾女集 皆受賦瓔珞
太子德如日 目無能當(dāng)者
自執(zhí)意挍計 終無能染污
執(zhí)杖釋種女 姿貌如天女
心忍辱如地 面暉如月滿
古圣王苗裔 相應(yīng)玉女寶
德廣覆天下 除憂如天樂
持重有智慧 相好容貌光
名稱最第一 是故號除稱
手執(zhí)波曇花 眼如紺蓮葉
兩手奉好花 歡喜詣其母
唯母見嚴(yán)飾 意欲入宮觀
欲見釋太子 心自然戀慕
母即告女曰 寧今受御讁
終不聽汝往 愿母必見聽
重啟父母已 即聽隨其愿
愛敬執(zhí)謙恭 報慈父母已
將從顯然往 如水恒趣海
至于王宮中 到遙觀太子
過去五百世 曾為太子妻
其所生之處 女中最第一
前世緣牽故 故熟視太子
顏容怡開敷 如日水蓮華
厥行步庠序 寂然無聲向
猶如眾江流 入海則寂定
眾中有一女 造二首歌頌
音韻甚合好 應(yīng)時順事理
有女來甚妙 執(zhí)持紺蓮花
憶往世善行 故以相發(fā)寤
過世上名華 供養(yǎng)定光佛
執(zhí)花甚姝好 猶如吉利天
菩薩忽然聞 定光佛之名
心中即驚動 徐舉目遍視
即發(fā)聲謂曰 進(jìn)手中花來
以言眾所僥 如服甘露藥
應(yīng)聲尋花進(jìn) 以奉上菩薩
侍在菩薩左 如明星在月
太子視瓔珞 不宜其所服
即解明珠瓔 擲以掛女頸
于是明珠瓔 嚴(yán)飾女形容
姝好無雙比 益發(fā)明珠光
猶如天帝釋 處于紫紺壁
亦如十五日 月與眾星俱
合宮盡歡喜 皆共同舉聲
稱曰真得妃 莫不同甚歡
如是歌稱聲 斯須流聞王
王聞甚歡悅 重賜名寶珍
王即令求 女父母來 賜與珍寶
不可稱計 召明梵志 卜擇良辰
涂香坦地 飾以眾花 以神咒酥
充飽火神 灌太子手 父母授女
為太子妃 女中第一 在太子側(cè)
如日月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