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序
且言之無關于民生。不足以傳于后世。與無補于當時者。雖言如弗言也。是故役神敝精言著書。而無所用于天下者。君子不為焉。醫之為道也。圣人所以前民用而傳后世者也。夫豈小道云爾哉。粵自黃帝三代而下。賢哲吐辭為經。 炳炳。其泐為成書也已彰彰矣。而吾徒尚何言哉。尚何言哉。雖然。言今之醫而吾心戚矣。言今之兒醫而吾心益大戚矣。何則人有所欲喻于當世者。而當世先有所執持而莫能明。有所欲白于斯人者。而斯人亦有所膠固而不能解。則予愈不得不憬然而心惻矣。嗟乎嗟乎。古今來因陋就簡。錮蔽沉溺。與夫抱憤懣而不能明。就危亡而不知悟。若是者豈少哉。予弟子芝嶼。受予意為兒科書。蓋憫童稚之無辜。而挽當時之陋習也。其言綜前賢之奧旨。發金匱之英華。別徑分門。 若觀火。精純泮渙。法簡而該。此誠可以大補當時傳后世以衛民生者矣。夫豈役神敝精而無所用于天下哉。且夫人之惑溺而莫能破其懵昧者。誠以成書龐雜。靡所適從。簡陋茍安。訛傳沿習。衢談巷說。比比而然。茍得乎婦人女子之情。通乎閑闥閨闈之見。則其所挾持而噪為良醫者。正其惑溺于己而濃誣于人者也。
悲夫。晚近之人。師心立說。妄意著書。蔑古成法。爭鳴新奇。揆之于古人折臂折肱之義。
不已大謬不然乎。無怪乎惑溺者而終莫之破已。吾于是益不禁怦然心動矣。茍以局中之見。參一局外之觀。則以己之赤子。為人之赤子。以己之輕意肆志。為人之輕意肆志。則固未有不涕泣而 罵者。則吾知是編之出。必有始則戚然悲。慨然嘆者。而繼則可知其輾然喜。
翻然笑也。吾安得默默而不言乎。是可見信于天下。是可大白于天下。華陽山人序。
題辭
這段功非小。憫孩提惺惺救世。許多頭腦。藥當通神原有據。此意須人探討。壽群生幾行頭眼底。誰人分曉。痘疹痧麻童稚劫。只是沉冤不少。是書成金針度了。斯世斯人如夢覺。
便晨鐘那抵斯編好。保赤子。長生道。(調寄金縷曲)賜福謹題。
凡例
一幼科古稱啞科。以其言語不通病情難測。故諺云。寧治十男子。不治一婦人。寧治十婦人。不治一小兒。蓋甚言其難也如此。然果能扼其要領。則亦何難之有。是書所列。雖似限于篇幅。然深得提綱之妙。讀者幸毋忽焉。
一小兒醫自仲陽而下。代不乏人。然可傳可守者。僅數家而已。是書所集。頗多采錄。
誠以理之所在。有不容另措一詞者。讀者慎毋以剿襲陳言見誚。
一治病莫要于辨寒熱虛實。而小兒之病。亦只惟表里二癥而已。果能于表里癥中辨出寒熱虛實。則自是高手。學人熟玩此書。自有會悟處。
一驚風一癥。前人鑿空而談。遂成千古疑城。千篇一律。比比皆然。雖間有辟之者。又未足以大破其惑。故遺禍至今。無有底止。是書辨列。實具苦心閱者慎毋漠視。
一近世謂有病宜餓。傳訛襲謬。大率皆出自庸醫婦人之口。自此說行。因餓而死者不知予甚傷之。因述不可餓論。然所援引。悉本圣經賢論。非予臆見。宜為醫所共知。世有賢者。果能同予矯得此偏。則積德不淺矣。予尤于此有濃望焉。
一痘瘡果能不事寒涼攻下。則失手處自少。自痘疹正宗出。而死者更多。
非至愚者。必不宗其說。予于論內。尤殷殷致意焉。
一種痘。誠為避危就安。萬全良法。有力之家。固知早種。而單寒之子。欲種弗能。今堂舉行此法。廣為貧家兒女種痘。悉奏全功。良堪嘉尚。一切章程。載在論中。吾愿有力仁人。在在行之。則造福不小矣。
一是書旁稽遠核。言簡意該。化出成書。參以心得。故能出深入淺。法密方純。雖多引陳言。然發前人所未發者。正復不少。讀者其亦細心而體玩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