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竇桂梅:影響孩子一生的主題閱讀6
最新章節
書友吧 1評論第1章 序言
20世紀80年代,我開始探索和研究“小學語文主題教學”,轉眼已30年。此刻,看著辦公桌上六本厚厚的書稿,心中五味雜陳。30年,“主題教學”一步一個腳印走得堅定而扎實,有多少個夜晚清華附小的辦公室燈火通明,更有整整一個寒假,屋外天寒地凍,屋內我和語文團隊在一起熱火朝天地討論碰撞。仿佛一轉眼,已是2015年。
2015年,是清華附小建校百年。在弘揚百年清華附小的中國意義,實現價值觀引領、課程引領與公益服務引領的大背景下,恰逢“主題教學”獲得首屆基礎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評選一等獎。我一直在思考,附小人如何擁有一種天下情懷,擁有一種對教師神圣職責的敬仰,全力以赴、不斷超越,讓“主題教學”思想與實踐模式惠及更多的孩子,為他們聰慧和高尚的人生奠基,漸漸地,我把它當成了一個使命。
核心素養坐標下的主題教學。為了完成這一使命,我們基于清華附小學生發展的五大核心素養:“身心健康”“成志于學”“天下情懷”“審美雅趣”“學會改變”,用“主題教學”撬動學校“1+X”課程的構建與實施,把校內國家課程校本化。其中,“書香閱讀”作為學校的特色課程之一,已彰顯其魅力。應該說,整本書經典閱讀在小學課堂嚴重缺失,單篇教學再精彩,也無法比整本書教學引領兒童的涵養深厚與深遠。主題教學在對使用的教材確定單篇經典閱讀、群文閱讀的基礎上,補充了經典誦讀篇目和180本必讀、選讀書目的推薦。
經典性:根據主題內涵的深刻與豐富程度、語言文字的典范性程度、歷經時間淘洗而得到廣泛認可等標準確定經典閱讀書目。
序列化:根據兒童的年齡特點,有序地安排了一年級到六年級推薦閱讀內容,不是胡子眉毛一把抓,一口吃個胖子。比如,低年段以繪本為主,中年段有大量橋梁書,到了高年段圖書的種類會極大地豐富。
趣味性:有興趣才會發生真正的閱讀。為了讓孩子喜讀、樂讀,在選文時充分考慮到兒童的審美情趣,同時兼顧兒童閱讀興趣的差異化,因此在選擇推薦書目的過程中,盡可能覆蓋兒童文學讀物、繪本、民族文化經典、科普作品、人文社科作品、外語閱讀作品等多個門類。
可以說,這些閱讀內容,形成了兒童閱讀的兩座燈塔:一座是遠處的國學經典,一座是近處的中外兒童經典讀物。兩座燈塔共同照耀并完整兒童的心靈世界。
主題教學中的群文閱讀。主題教學圍繞一個主題,形成了單篇經典閱讀、群文閱讀、整本書閱讀、主題實踐的不同類型。這套叢書,展現的是群文閱讀體例,屬于單篇經典閱讀拓展的類別,而另一類別是整本書的導讀,這兩者完美地架設起從單篇經典閱讀走向整本書閱讀的橋梁,讓“主題教學”形成一個更趨完整的課程體系。
本套叢書從五大核心素養出發,選文堅持精品意識,厚植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精神,與時俱進,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綜合構建,充分體現了促進完整人格發展的整合性、綜合性和實踐性。
“立人”思想。主題教學的語文素養定位,不單單立足于語文學科素養,它與國家主流價值觀內核相契合,與歷經歲月砥礪的附小精神相融合,指向核心價值觀的塑造、核心素養的培養。“一個孩子,向最初的地方走去,最初的,將成為他的一部分。”本套叢書中的每一組群文,都確保與兒童生命成長的節點相連接,力求讓文本真正走進兒童的心靈,讓文本閱讀歷程與生命歷程同生共建,使兒童在心靈中扎下優秀文化的根,留下正確價值觀的烙印。
年段結構。尊重兒童發展的生活經驗、生命發展特點,注重年段與年段間的聯系性、發展提升性和差異性,有序安排篇目,豐富兒童的閱讀生活,促進兒童生命發展的螺旋上升。如低年段選擇了有關體現“言行得體”“協商互讓”等清華附小教養理念的兒歌、兒童詩、童話、寓言、繪本等作品;中年段遵循誠實守信”“自律自強”等核心素養,選擇了反映孩子家庭和校園生活的成長類文章,閱讀主題更豐富,文章的內涵也較低年段更深,更符合中年段孩子的成長特點和閱讀興趣;高年段的選文主題更深、更寬泛,文章篇幅也更長,名家名篇大量增加,并契合“勇于擔當”“尊重感恩”等主題,甄選了講述童年、感恩、師生情誼、友誼等主題的經典好文。小學6個年級,總計40大閱讀主題,歷時三年編寫,這是清華附小語文團隊獻給全國小學生的閱讀盛宴。
整合思維。單篇經典閱讀、群文閱讀、整本書閱讀和主題實踐,是以主題統整的綜合性情境。主題閱讀打破碎片式閱讀,改變兒童忽略文本之間聯系,僅僅關注每一篇文章本身的閱讀方式,培養兒童在閱讀中對比、歸納、聯系的閱讀和思維方式,為兒童有意義的閱讀提供時空。
改變,從閱讀經典開始!2015年3月30日,清華附小第40屆讀書節正式啟動會剛剛落幕,孩子們駐足在“長滿書的大樹下”,久久不愿離去。《竇桂梅:影響孩子一生的主題閱讀》這套叢書,會怎樣改變兒童的精神世界?也許,只有孩子自己知道……
是為序。
竇桂梅
2015年4月4日于清華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