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 第35章 遺骸定位技術突破
- 第34章 兇手臥室的嗜血清單
- 第33章 女友竊聽器里的罪證
- 第32章 FBI的釣魚執法
- 第31章 《暗網迷蹤——章瑩穎跨國綁架案》:香檳分校的黑色轎車
- 第30章 盜墓電影引發的模仿
第1章 《魔窟現世——訥河地窖里的血色秘密》:旅店老板的詭異賬簿
1991年,訥河市的天空仿佛被一層濃厚的陰霾所籠罩,社會治安問題如洶涌潮水般逐漸凸顯。在這座本就寧靜的小城,盜竊、斗毆等各類案件頻繁發生,街頭巷尾彌漫著不安的氣息,居民們整日提心吊膽,惶恐度日。就在這一年的某一天,訥河警方如往常一樣進行日常巡查,他們的腳步踏入了一家由賈文革經營的毫不起眼的小旅館。
這家旅館外觀看起來普普通通,陳舊的招牌在凜冽的寒風中微微晃動,發出嘎吱嘎吱的聲響,仿佛在訴說著歲月的滄桑。旅館的大門半掩著,透過門縫,可以看到里面昏暗的燈光,那光線微弱而搖曳,似乎隨時都會熄滅。警方進入旅館后,依照流程對旅館的各項登記信息展開檢查。他們起初只當這是一次再平常不過的巡查,料想不會有什么特別的發現,然而,一本看似尋常的旅客登記賬簿,卻突兀地引起了警方的注意。
警方在仔細翻閱賬簿時,諸多異常之處接連映入眼簾。登記信息中的筆跡時斷時續,一會兒剛勁有力,一會兒又歪歪扭扭,書寫風格差異極大,絲毫沒有連貫的感覺,仿佛是由數位不同的人在不同時間匆匆填寫。一些旅客的姓名更是顯得極為隨意,諸如“張三”“李四”這類常見至極的名字頻繁出現,有的甚至只是隨手寫了個姓氏,后面跟著簡單的數字編號,像是完全不經思考隨意編造的。而登記的身份證號碼,經過初步核查,也存在著諸多錯誤和重復的情況,有的號碼位數不對,有的則在系統中根本查無此人。更讓警方感到蹊蹺的是,在一段時間內,頻繁有來自外地的年輕女性登記入住,然而這些女性在入住之后,卻如同人間蒸發了一般,再也沒有退房記錄,旅館的后續登記中也不見她們的任何蹤跡。
警方開始逐一梳理這些異常登記信息,發現這些失蹤的年輕女性,大多來自周邊城市,她們有的懷揣著對美好生活的憧憬,背井離鄉來訥河打工,有的則是聽聞這里有工作機會,滿心期待地前來尋找出路。她們在登記入住時,填寫的家庭住址雖然各不相同,但經過進一步調查,警方發現這些家庭住址所指向的地址,大多是一些工廠、居民區,而當警方不辭辛勞地按照這些地址去核實情況時,卻發現根本找不到這些女性的任何蹤跡,她們就像從未在那些地方生活過一樣。
隨著調查的深入,所有失蹤女性的線索竟集中指向了同一地址,那便是賈文革所經營的這家旅館。警方開始對旅館周邊的居民進行走訪調查,希望能從他們口中獲取一些有用的線索。然而,周邊居民對于這家旅館的情況了解甚少,只知道賈文革平時為人比較孤僻,總是獨來獨往,很少與鄰居交流,見到人也只是面無表情地匆匆而過,讓人難以親近。
在調查過程中,警方還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這家旅館總會傳出一些奇怪的聲響,那聲音時而像是有人在低聲哭泣,抽抽噎噎,充滿了無盡的哀傷;時而又像是重物拖動的聲音,沉悶而又緩慢,在寂靜的夜里格外突兀。周邊居民對此感到十分害怕,到了晚上都盡量避免從旅館附近經過,哪怕繞遠路也不愿靠近。警方對這些傳聞進行了核實,雖然沒有直接證據證明這些聲響與失蹤案件有關,但這無疑讓案件變得更加撲朔迷離,仿佛被一層厚厚的迷霧所籠罩,讓人看不清真相。
警方決定加大對賈文革的調查力度,他們開始暗中監視賈文革的一舉一動。賈文革似乎察覺到了警方的關注,行為變得更加謹慎。他經常在深夜外出,行蹤飄忽不定,回來時總是神色慌張,眼神閃躲,仿佛做賊心虛。警方跟蹤賈文革時發現,他多次前往城郊的一處偏僻地方,那里有一座廢棄的倉庫,倉庫周圍雜草叢生,足有一人多高,在風中沙沙作響,看起來十分荒涼。
警方對這座廢棄倉庫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憑借多年的辦案經驗,他們猜測這座倉庫與失蹤案件可能有著密切的聯系。于是,警方在一個伸手不見五指的深夜,對這座倉庫進行了秘密搜查。當他們小心翼翼地進入倉庫后,一股刺鼻的氣味撲面而來,那氣味混合著腐臭和鐵銹的味道,讓人忍不住作嘔。倉庫內堆滿了各種雜物,破舊的桌椅、生銹的機器零件、發霉的紙箱雜亂地堆放在一起,看起來一片狼藉。警方仔細搜索了倉庫的每一個角落,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隱藏線索的地方,終于在倉庫的一個角落里,發現了一些可疑的物品。
這些物品包括一些女性的衣物、首飾,衣物款式多樣,有的還很新,顯然是近期才被丟棄在這里,首飾則散落一地,有的已經變形。除此之外,還有一些血跡斑斑的繩索和刀具,繩索上還殘留著一些毛發,刀具的刀刃上也有干涸的血跡。警方看到這些物品后,心中一緊,他們憑借敏銳的直覺意識到,這些物品很可能與失蹤的年輕女性有關。警方立即對這些物品進行了取證,小心翼翼地將其包裝好,并迅速帶回警局進行進一步的檢驗。
檢驗結果證實了警方的猜測,這些衣物和首飾正是那些失蹤女性的物品,經過技術人員仔細比對,確認了衣物的品牌、款式以及首飾的特征與失蹤女性家屬提供的信息完全一致。而繩索和刀具上的血跡,也與失蹤女性的血型相符。警方根據這些線索,推斷出賈文革很可能與這些失蹤案件有關,他極有可能是一個殺人狂魔,利用旅館作為掩護,將前來入住的年輕女性殺害,并將尸體藏在某個地方。
警方再次對賈文革的旅館進行了全面搜查,這一次,他們做了充足的準備,帶著專業的設備,不放過任何一個角落。在旅館的地下室里,警方發現了一個隱藏得很深的地窖入口。地窖入口被一塊巨大的石板所掩蓋,石板表面布滿了灰塵和青苔,若不仔細查看,根本無法發現其下方隱藏的秘密。警方費力地移開石板,一股令人作嘔的腐臭氣味瞬間撲面而來,那氣味濃烈得讓人幾乎窒息,仿佛有無數只無形的手在拉扯著他們的呼吸。
警方小心翼翼地進入地窖,地窖里陰暗潮濕,墻壁上掛滿了水珠,滴答滴答地落下。地窖中彌漫著一股濃濃的血腥味,在微弱的燈光下,警方看到地窖里堆滿了尸體,這些尸體已經開始腐爛,面目全非,有的身體已經腫脹變形,有的則開始生出蛆蟲,場面慘不忍睹。警方初步估計,地窖里的尸體數量至少有數十具,而這些尸體,很可能就是那些失蹤的年輕女性。
警方立即向上級匯報了這一驚人的發現,上級領導對此高度重視,迅速成立了專案組,調集了經驗豐富的刑偵人員、法醫以及技術專家,對這起案件展開全面調查。這起案件的曝光,在訥河市引起了軒然大波,市民們紛紛感到震驚和恐懼。他們無法想象,在自己生活的城市里,竟然隱藏著這樣一個惡魔,在他們眼皮底下制造了如此多的血腥慘案,讓無數家庭支離破碎。
隨著調查的不斷深入,賈文革的犯罪事實逐漸浮出水面。原來,賈文革曾經是一名工廠工人,然而他生性好吃懶做,對待工作極其不認真,經常無故曠工,在工廠里惹是生非,最終被工廠開除。失業后的賈文革不僅沒有反思自己的過錯,尋找一份正經工作重新開始,反而開始走上犯罪道路。他看到一些外地來訥河打工的年輕女性孤身一人,身處異鄉,人生地不熟,便心生歹念,利用自己經營的旅館為誘餌,將這些女性騙到旅館后,先對她們進行搶劫、強奸,在滿足自己的私欲后,又殘忍地將她們殺害,并將尸體藏在地窖里,手段極其殘忍,令人發指。
在賈文革的犯罪過程中,他還拉攏了一些人作為他的幫兇,其中包括他的妻子李小芳和一些社會閑散人員。他們分工明確,有的負責在火車站、汽車站等地尋找目標,專門挑選那些看起來柔弱、無助的年輕女性;有的負責將目標騙到旅館,用花言巧語哄騙她們,讓她們放松警惕;有的負責實施犯罪行為,對受害者進行搶劫、強奸和殺害;有的負責處理尸體,將尸體拖到地窖里,掩蓋犯罪證據。他們的犯罪行為如同一條緊密相連的黑色鏈條,一環扣著一環,給受害者及其家屬帶來了巨大的痛苦和傷害,讓整個城市陷入了深深的恐懼之中。
警方在掌握了賈文革及其團伙的犯罪證據后,迅速展開了抓捕行動。他們制定了詳細的抓捕計劃,出動了大量警力,對賈文革及其團伙成員可能藏身的地方進行了嚴密布控。經過一番艱苦的努力,賈文革及其團伙成員相繼落網。在審訊過程中,賈文革等人對自己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他們的交代,讓警方對這起案件的全貌有了更清晰的認識,也讓人們對他們的殘忍和瘋狂感到無比震驚,難以想象在和平社會中,竟會有如此泯滅人性的犯罪分子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