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返錦繡年代
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晶圓上的輪回
2022年9月,上海國際會展中心。
蘇錦繡的指尖在發布臺邊緣微微發顫。冷色調的LED燈光將她的影子投在背后巨幕的“長江半導體“LOGO上,那抹中國紅此刻顯得格外刺眼。
“很遺憾,由于ASML拒絕提供EUV光刻機...“她的聲音在說到“3nm芯片“時突然哽住。臺下此起彼伏的閃光燈中,《華爾街日報》那個金發記者正歪頭和同行耳語,嘴角掛著毫不掩飾的冷笑。前排日本記者快速敲擊筆記本的聲響,像一梭梭子彈打在胸口。
她下意識摸向無名指——那里本該有枚婚戒。三個月前丈夫拿著硅谷offer頭也不回離去的畫面,與此刻投影儀藍光里跳動的“技術封鎖“警告重疊在一起。
暴雨如注的夜晚,外灘霓虹在雨幕中扭曲成模糊的色塊。手機屏幕突然亮起,鎖屏推送刺目地滾動著:“突發:某國商務部將長江半導體等12家中國企業列入實體清單“。輪胎摩擦地面的尖嘯聲中,對面貨車失控的遠光燈如白晝般吞噬了她的視野——
“蘇錦繡!上課睡覺還流口水,像什么樣子!“
粉筆頭帶著凌厲的弧度擊中眉心。蘇錦繡猛地直起腰,木制課桌隨著動作發出刺耳的吱呀聲。陽光透過教室泛黃的紗窗,在斑駁的黑板上投下細碎的光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八個粉筆字還帶著老師用力過猛的碎屑。
1992年10月16日——破舊日歷上這個日期讓她胃部痙攣。同桌王曉芳偷偷推來的小圓鏡里,映出她十八歲的面容:齊耳短發泛著健康的光澤,額頭上一顆青春痘正驕傲地挺立,與2022年鏡中那個眼帶細紋的自己判若兩人。
“既然醒了,就談談對十四大報告的理解。“政治老師李愛國敲著教鞭,袖口沾著的粉筆灰簌簌飄落。教室后排傳來幾聲竊笑,有人模仿著她剛才趴睡時輕微的鼾聲。
蘇錦繡站起身時膝蓋撞到課桌,真實的疼痛讓她徹底清醒。三十年的記憶如泄閘洪水——98年國企下崗潮、01年互聯網泡沫、08年奧運圣火在巴黎被搶......這些畫面在她腦中瘋狂閃回。
“報告明確提出...“她的聲音起初發飄,卻在看到窗外操場那面迎風招展的五星紅旗時突然堅定,“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不是走資本主義道路,而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
教室里的竊笑漸漸消失。她指向窗外正在施工的遠處,“未來三十年,浦東將崛起為東方曼哈頓,互聯網將重塑人類生活方式,中國加入WTO后...“這些超越時代的詞匯如珍珠般滾落,前排學霸張建軍鋼筆尖啪地戳穿了筆記本。
下課鈴響,班主任王秀蘭在走廊攔住她:“你表哥從深圳寄了封掛號信。“那個牛皮紙信封露出的一角,赫然印著“股票認購證“幾個紅字。蘇錦繡手指一顫——前世表哥抵押房子買的認購證,最終變成一箱箱賣不出去的洗發水堆在陽臺上。
校門口的老槐樹下,父親蘇建國正用格子手帕擦拭二八自行車的座墊。陽光下,那件洗得發白的的確良襯衫透出他瘦削的肩胛骨輪廓。蘇錦繡鼻腔突然發酸——前世父親在紡織廠引進德國設備失敗后,總是一個人坐在陽臺上,就著花生米喝劣質白酒,直到查出肝硬化晚期。
“爸!“她飛奔過去抓住父親的手,觸到滿掌老繭,“廠里要引進的德國紡織機,它的梭箱定位系統有0.3毫米誤差,會導致提花織物...“話到一半突然卡住——父親眼中閃過的震驚讓她意識到,這些數據屬于廠里剛簽署的保密協議范圍。
蘇建國左右張望后壓低聲音:“今早剛開完技術論證會,德方保證誤差不超過0.1毫米...“他喉結滾動,“錦繡,你怎么會知道這些?“
遠處浦東工地的塔吊正緩緩轉動巨臂,打樁機的悶響像時代的心跳。蘇錦繡望向父親工作證上“上海第十七棉紡織廠“的燙金字,突然明白重生賦予她的不僅是彌補遺憾的機會,更是一個改變“中國制造“命運的支點。
暮色中,弄堂里飄來油燜筍的香氣。母親林淑貞系著圍裙在公用灶臺前翻炒,鋁鍋里的紅燒肉咕嘟作響。蘇錦繡摸出口袋里的股票認購證,薄薄的紙片突然重若千鈞——這將是撬動命運的第一根杠桿。
蘇錦繡坐在父親的自行車后座,穿行在1992年的上海街道。
夕陽的余暉灑在梧桐樹葉上,街邊小販推著鐵皮車叫賣著白糖糕和油墩子,空氣中彌漫著煤球爐的煙火氣。遠處,外灘的建筑群尚未被霓虹覆蓋,海關大樓的鐘聲沉穩地敲了六下。
父親的車輪碾過碎石路,發出細碎的聲響。蘇錦繡緊緊攥著車座下的鐵架,指尖發涼。
她回來了。
真的回來了。
晚飯時,家里的12寸黑白電視機正播放著《新聞聯播》。
“深圳特區加快改革開放步伐,新一輪招商引資政策出臺......“
蘇錦繡盯著屏幕,記憶翻涌——前世這個時候,父親所在的紡織廠即將引進德國設備,但最終因技術缺陷導致整批訂單報廢,工廠資金鏈斷裂,父親成了第一批下崗職工。
而現在,她有機會改變這一切。
“爸,廠里這次引進的德國設備,合同簽了嗎?“她夾了一筷子青菜,故作隨意地問道。
蘇建國放下筷子,眉頭微皺:“你怎么突然關心這個?“
“我......“她頓了頓,“今天聽同學說,德國那邊最近有一批設備被退貨,好像就是紡織機。“
母親林淑貞從廚房探出頭:“錦繡什么時候懂這些了?“
蘇錦繡心跳加速,但面上不顯:“前幾天在圖書館看了《工業技術》雜志,上面提到過。“
父親若有所思地點點頭:“合同還沒最終敲定,下周德方代表來廠里做最后測試。“
蘇錦繡暗暗松了口氣。
還來得及。
飯后,她回到自己的小房間。
狹小的空間里,墻上貼著港星周潤發的海報,書桌上擺著幾本《數理化自學叢書》,床底下還塞著一個鐵皮餅干盒——那是她存零花錢的“小金庫“。
她拉開抽屜,翻出一本筆記本,迅速寫下幾行字:
1992年關鍵事件:
股票認購證(第一批即將發行,暴富機會)
紡織廠德國設備缺陷(必須阻止簽約)
深圳房地產起步(低價購入地皮的機會)
互聯網萌芽(中關村、深圳電子市場)
她咬著筆帽,思緒翻飛。
這一世,她不僅要救父親,更要抓住時代的浪潮!
第二天清晨,她早早起床,翻出表哥寄來的股票認購證。
前世,表哥聽信小道消息,把所有積蓄砸了進去,結果認購證價格暴跌,血本無歸。但蘇錦繡知道——真正的機會在第二批認購證,而第一批只是預熱。
她小心翼翼地把信封塞進書包,心里已經有了計劃。
今天放學后,她要去證券交易所看看。
教室里,同學們正熱烈討論昨晚的《渴望》大結局。
蘇錦繡剛坐下,同桌王曉芳就湊過來:“錦繡,你昨天說的那些話,把李老師都震住了!“
她笑了笑,沒說話。
前排的張建軍轉過頭,推了推眼鏡:“蘇錦繡,你什么時候對經濟這么了解了?“
她正要回答,教室門口突然傳來一陣騷動。
一個身材挺拔的年輕男人站在那里,白襯衫的袖口卷到手肘,露出結實的小臂。
“同學們好,我是新來的物理實習老師,周振國。“
蘇錦繡的呼吸一滯。
——前世的他,是中科院最年輕的半導體專家,卻因科研經費不足,最終去了美國硅谷。
而這一世,他們竟然在這里相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