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 22評論第1章 穿越西游,大師兄是我?
清晨的方寸山,云氣繚繞,仿若天上宮闕。山間鳥雀輕啼,松濤如樂。那座隱于深山的洞府前,立著一塊古樸的石碑,上書“靈臺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洞府之內,菩提祖師正端坐于蒲團上,身著青灰道袍,面容肅穆。他一手捻須,一手搭膝,開壇講道。
“天地初開,鴻蒙始分,陰陽交泰,化育萬物。道法自然,乾坤有序,修行者當以清凈為本,因緣而行,方得無上大道。”祖師聲音渾厚低沉,仿佛每一句話都承載著天機,落入眾弟子的心中。
洞中坐著幾十位弟子,他們分列兩旁,端坐如松,無一人敢分心走神。其中一位大弟子玄廣霄,身形挺拔,眉宇間透露出沉穩與冷峻。他自幼得祖師救助,賜名玄廣霄,師從門下已有數十載,修為深厚,堪稱門中領袖。今日,他也恭敬地跪坐于前排,聚精會神地聆聽祖師講道。
雖然看似了然于心,但其中真假只有玄廣霄自己知道了。
“多少年了,自己依舊聽不懂其中的道理啊!”
玄廣霄,穿越到西游世界已經不知道過去多少年了,他只知道自己是在少年的時候被祖師帶回了這里,并被賜名玄廣霄。稍微年長一些后,就被祖師每日教導。苦修長生之道。
如此往復,竟然連他自己也不知道過去多少年了。
忽然,祖師微微一頓,捻須的動作停住,目光似穿透了厚厚的洞府石壁。他閉目片刻后,露出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容,緩緩說道:“今日講道,怕是要暫且打住了。”
眾弟子一愣,面面相覷,不知祖師何意。廣霄看向師尊,隱隱察覺出一絲異樣,卻未開口詢問。
這時,祖師轉頭看向一旁的小童子,吩咐道:“門外來了個訪道之人,去,把他請進來。”
童子應聲而去,片刻后歸來,身后跟著一個毛臉雷公嘴的小猢猻。那猢猻一路蹦蹦跳跳進來,但見洞府莊嚴肅穆,立刻收斂起頑劣之態,雙膝一軟,跪倒在地,連連磕頭,頭撞得石板“砰砰”作響。
“師父在上,請受弟子一拜!”他聲音洪亮,態度極為恭敬,連磕了九個響頭才抬起頭來。
菩提祖師含笑而坐,擺了擺手:“你是何處而來,為何訪道于此?”
那猢猻又磕了個頭,答道:“弟子本是東勝神洲花果山的猴子,自幼見山河萬物,不解天地真理。聽聞靈臺山乃修道圣地,弟子便漂洋過海,歷經十余載,今日終于尋得此地!”
祖師見他靈氣逼人,心下暗自欣喜,又問道:“既然訪道而來,可知自己姓甚名誰?”
猢猻撓了撓腦袋,憨笑道:“弟子無姓無名,自出世以來,便不知父母是誰。”
祖師微微頷首,隨即又問:“既然無姓,那我問你,可有性格?”
猢猻聽得一愣,以為祖師問的是性情,忙道:“師父明鑒,弟子不打不罵不惱不嗔,旁人欺我,我只陪個笑臉,哪有什么性格!”
洞內弟子聞言皆掩嘴輕笑,祖師捻須一笑,問道:“既如此,那你父母姓甚?”
猢猻搖頭道:“弟子本無父無母,自花果山上一塊仙石里蹦出來。”說罷,他眼巴巴地看著祖師,滿臉期盼地說道:“還請師父慈悲,賜弟子一個姓吧!”
祖師抬眼看了他片刻,點點頭道:“既然如此,那你且起身走幾步,我來替你尋個合適的姓。”
猢猻依言站起,邁開步伐,果然像個吃松果的小猢猻,輕靈矯健。祖師微微一笑:“你這模樣,倒是個猢猻。不過,‘猢’字去掉獸旁,是個‘胡’字,但‘胡’不好,古為老,月為陰,老陰不能化育。”
他停了停,繼續說道:“再看‘猻’,去掉獸旁,是個‘孫’字。子者,兒男也;小者,嬰細也。這‘孫’字倒是合你本性,就賜你姓孫吧!”
猢猻聞言大喜,連連叩首:“多謝師父賜姓!”
祖師含笑點頭,又道:“你既姓孫,還需賜你名號。我門下弟子皆按‘廣、大、智、慧、真、如、性、海、穎、悟、圓、覺’排列,今到第十字‘悟’,便稱你為‘悟空’吧。悟者,開智也;空者,破妄也。此名正合你緣法。”
他朗聲道:“從今往后,你便是孫悟空,記住‘鴻蒙初辟原無姓,打破頑空須悟空’!”
孫悟空聞言大喜,磕頭如搗蒜:“多謝師父賜名!弟子定不負師父厚望!”
自此,靈臺山下那只頑皮的小猴子,終于有了一個流傳千古的名字——孫悟空。
“叮,恭喜宿主穿越西游世界,完美大師兄系統激活,正在生成屬性……”
玄廣霄端坐在蒲團上,雙手自然垂放,目光沉靜如水。他本就知道這是西游的世界了,所以對于尋悟空拜師于菩提祖師,自然也是提前預知,然而,在聽到腦海中響起的那道冰冷機械音時,他的神色瞬間一僵。
他愣了一下,隨即心中大喜,嘴角不自覺地微微上揚,連多年來苦修得來的穩重都在這猝不及防的時刻顯露出了一絲裂縫。
如此舉動,自然躲不過上面祖師的眼睛。他看了一眼玄廣霄,隨即叫道道:“廣霄。”
玄廣霄聽到菩提祖師的呼喚,連忙將心中翻涌的喜悅強行按捺下去,迅速收斂神色,雙手抱拳,恭敬答道:“弟子在。”
菩提祖師看了他一眼,目光深邃如淵,似能洞徹世間一切。那目光仿佛透過玄廣霄的軀殼,直直刺入他的心靈深處,讓他心頭一震。
“講道之時,心思不穩。廣霄,你何時也學會分心了?”菩提祖師語氣平和,卻帶著一絲微不可察的威嚴。
玄廣霄低下頭,面色微紅,迅速起身躬身行禮:“弟子慚愧,方才一時心有所感,擾亂心神,謹請師尊訓斥。”
菩提祖師并未繼續追問,只是擺了擺手,道:“修行之路,重在心境。外物擾心者,若不能平息,縱有通天之才,也難窺大道。也罷,既然你無心此道,那就帶著悟空出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