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第1章 亂世將起

《元墟蒼遺紀事之王庭大洪臺》中記載,三千多年前,星辰如雨、巨城橫空、異人臨世,身披黑甲,持青銅劍戈屠戮王朝都城天都城和王庭引發戰亂,統治天下兩千余年的大洪臺王朝一夜崩塌,之后千年里,王朝所屬門閥世家互伐不斷,有國立,有國滅。

大洪臺王朝存在兩千余年的時間里,王庭的正統地位早已在人心底生根發芽長成參天大樹,大洪臺王朝五州中四州雖戰亂不斷,卻無勢力攻伐王朝統治中心中州和天都城,更無一勢力能統一天下,各方勢力長期處于割據狀態。

在長達千余年的紛爭后,王朝四州各國分立,而中州一直處于王庭名存實亡的控制之下。

東方有國,名曰武魏,效仿大洪臺舊制,乃諸侯分封制,中央為王庭,統數十諸侯國,各諸侯國有自斷法治之權,獨無軍事大權。

東南有國,名曰景玄,與武魏國體相仿,國力最弱,有傳聞其國主為大洪臺皇族血脈。

南方十萬大山自古便有碧落黃泉、萬里通幽墟的傳說,無國體存在,而是以部族為群體,大山中以五大部族為主,外人皆以萬山五部為代稱,其中以銀丘部為最。

西南亦無大國,民眾皆為空門信徒,各國主為靜禪寺禪僧加封,和同為信仰之地的西方天神殿勢力爭端不斷。

西方皆為小國小邦,信仰天神,國邦之主為天神殿教宗加封,歷來和西南空門之地爭端不斷。

西北為石(dan)婆國,為皇權宗教合一的國家,國民皆信仰銀月天狼,故國教為天狼神教,教主為石婆國皇帝,大祭祀為國師,下屬六大附屬國,實力最為強勁,因毗連西方,為抵制西方天神殿東進和其東方世仇夷人族的侵襲無力他顧。

夷人族雄踞中州北方西北,有族無國,居青山黑水,耕種漁獵而生;夷人族尚武,人人可為陣戰之士,記仇感恩,皆有俠士之豪爽,異常排外,外人很難在夷人中獲得友情,與石婆和武魏有血仇,原因不明,三千年來三大勢力攻伐不斷。

雖中州之地名義上為大洪臺王庭控制,僅有不足五十府之地聽從王庭號令,其他百府各自為政,如散沙碎石般,小邦大城林立,世家宗派并存,卻無一稱雄,遂被稱之碎石域,只有面對其他四州攻伐才會互結盟約共抗之。

上國景玄,縱橫東南兩萬余里的上國,其下諸侯屬國數十,立國千年有余,乾豐四十五年秋,帝崩,太子明元康繼位,年號昭平,明元康繼位后沉湎于聲色酒食之中,政事不修,促使內部矛盾日趨尖銳。

昭平三年歲末,朝庭政事愈發混亂,政事不明導致亂象叢生,上京都城上空的陰霾也越來越重。

昭平六年,亂已起。內,皇室宗親專政干權,欺上剮下;外,勛貴當道,私設堂衙蓄奴養兵;上,朝庭弄臣結黨營私,霸政專權;下,污吏橫行,巧開名目收刮民脂,草菅人命;而江湖草莽聚嘯山林之間興風作浪,打家劫舍禍亂天下,更有武林門派無視道德律法赤地鄉里,大廈崩塌之危將近,史稱昭平亂世。

昭平十二年亂象愈發嚴重,民間起義不斷,山林群雄并起,王侯已成割據之勢,昭平十五年二月初十,在位十五年的昭平帝意外身亡,因無立儲詔書,七位成年皇子為爭奪九五尊位相互攻伐,奪嫡更是讓混亂的朝堂越發的動亂,同月兩宮皇太后攝政,名為攝政,實為登臨九五帝位,以方外謀士之計,收回權力,誰想引起諸多王侯和朝庭諸公的反對。

同年五月,時年十八歲三皇子明澤謹,于上京都城外城尚義街同義坊當街戲殺異姓王吳王嫡子,三皇子明世謹的行為惹怒了京內多數勛貴,并上書皇太后要求嚴懲三皇子,宗仁府多位親王以三皇子年幼為由為其開脫,此事最后以三皇子禁足罰俸一年附銀萬兩了結,這一結果造成了勛貴和皇室間的離心,因不滿朝庭對三皇子的處理,次月,吳王于封地以反對后宮干政為由起兵反景。

雪上加霜,異象再現,六月二十三,上京都城上空艨艟臨空,天色赤紅,電閃雷鳴,上京都城內更是傳出此乃天人降世、妖魔來襲、諸侯亂道等言論,同月景玄數位公侯以穩固國體為由,起兵向京城進發,景玄亂世正式拉開帷幕。

九月,秋風蕭瑟,一片肅殺,景玄朝庭遣鎮遠將軍率十五萬京城禁軍兵出京都府平息吳王之亂,幾經大戰,朝庭兵馬先后損失三十余萬,四次增兵,鏖戰五月不下,朝庭軍中隨附武林高手于次年三月在軍中大營將吳王刺殺,次年四月王庭大軍才在武林門派的配合下得勝而還,吳王叛亂被鎮壓。

隨后,朝庭大軍兵行四方鎮壓叛亂,有勝有負,而朝庭所屬精銳大軍卻在疲于奔命間的平亂之中被不斷的消耗。

昭平十六年歲初,大旱,歲末,大饑,食不裹腹、衣不蔽體、餓殍載道,天地間枯黃一片,赤地千里,易子而食、人吃人的場景隨處可見,一個連野獸都開始搶著吃人的年月讓原本破爛的景玄徹底碎掉。

昭平十七年年初,原本依附于朝庭的幾大武林門派卻在此時對外宣布封山,不僅如此更是把朝庭和軍中的高手全數召回,這一封山導致朝庭在高端層面的武力直接腰斬;一直以來同朝庭相附依存的三大書院也同時閉門,不再為朝庭培養提供人杰。

次年七月,離陽開國太祖劉承恩以匡扶皇室、清妖滅魔、靖平天下的口號于景玄西北邊垂祖地起兵,起兵后以迅猛之勢收攏西北雍州的大小勢力,在一年時間里相繼得到北地世家和江湖門派、隱世宗族的支持,隨后劉承恩南征北戰十數年,十數年里先后攻占景玄北部大部、西部大部、中部大部,并于昭平二十七年開春之時攻占京都府上京都城,在攻占上京都城后,下令秘密處決了整個京都府內的皇室宗親,同時安排秘衛按皇室宗譜在其占領地內秘密處決皇族之人,只到九月才在上京都城宣布皇室已無宗譜之人,同月在上京都城稱帝立國,國號離陽,年號符正,成為第一個稱帝勢力。

符正十年三月,東北方諸侯齊國公于成化在延州平山府稱帝立國,號齊,隨后攻伐吞并附近幾州的諸侯成為當時最大的勢力;東方世家豪族元家在濟州白寇府稱王立國,號金。

同年十一月,西方萬山五部脫離景玄自治,啟、晉、芷越、西梁四個諸侯國也一同宣布稱王,南方五位諸侯也相繼稱王立國;隨著各方豪雄諸侯稱帝稱王景玄上國王庭所屬五十八州和十數個諸侯國就此分崩離析,而景玄皇室及其臣屬僅占據東北三州之地。

符正十二年一月,景玄僅存皇子十一皇子明世葉在忠于景玄的大臣世家幫助下來到東北之地,并在這些世家的幫助下奪回大齊以東七州之地,并欲重立景玄,而就在此時北方上國武魏且突然抽掉其北方防線重兵南下,想乘景玄大亂未定時出兵吞下景玄,另一上國石婆國得知后,攜屬國五十萬大軍悍然出兵東征,西南一佛國三十萬佛兵也在古佛寺火共佛陀帶領下借道碎石荒域東渡,導致武魏吞并計劃未盡全功,只占據祁山山脈以北部分土地,最終在石婆國和佛國壓力下,不得不讓景玄立國,但景玄重立須去玄留景方可立國,在多方壓力和謀劃之下景明世葉不得不去玄留景,重立為景國,同時,離陽、齊、金等國得以在這種局勢下保全自己的國體,而武魏和石婆國也因此事交惡,導致兩國及其麾下屬國時常相互借道征伐,而剛立國沒多久的離陽、齊、金三國不得不把大部兵力陳置于靠近武魏的邊鎮,無余力相互征討。

隨后二十年里,離陽一邊緊守東方漣江邊境和北方祁山邊境防線,同時在西北碎石荒域、西北方祁山山首、西方萬山五部和離陽之間的區域設立靖西都護府鞏固其西北邊境通道,一邊休養生息發展國內,一邊等待對外攻伐的時機。

在不斷的積勢修養百年后,離陽于開平九年突然出兵,以鯨吞天下之勢,在不到十年的時間里,先滅大齊,后滅大金及其他一眾小國,并且不斷攻伐西南和南方數國,啟國最早被離陽吞并,隨后在原啟國的北方設立靖南都護府,兵臨萬山五部,南方五個諸侯國緊隨啟國之后相繼被離陽吞并,并設州開府立郡,西南方的晉、芷越、西梁則成為離陽附屬國。

隨后在出兵吞并東北方的景國、燕國、趙國時卻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武魏不知何因,糾集百萬大軍,甚至放棄了北方世仇夷人族的防線,也要力保離陽東北的三國,在武魏強大的武力迫使下,離陽不得不放棄吞并東北三國的計劃;除西方萬山五部、西南三國、東北三國這些小國外,離陽不僅收回了原景玄所有的國土歸朝庭統治,原本一些屬于各諸侯的封地和屬國也盡數收歸朝庭治下,而景玄的分封制也未得到完整的延續,除卻皇室親王外,異姓封王僅十人,封地不過一郡之地,無侯國。

時過近遷,六百年的時間如白駒過隙,距離陽開國已有六百年,這六百余年來,開國太祖至八世皇帝獻興帝來勵精圖治,離陽國力日漸雄厚,并且在歷代帝王的連削帶打之下,開國時的勛爵被不斷削減,雖中間數次引發動亂,卻在未傷國基的情況下被迅速平定,時至今日,離陽開國勛貴的數量已不到一百,新封勛貴也不足兩百,開國時的異姓十王到如今只剩下二王,三十六公七十二侯如今也只剩下九公八侯,其他公侯在六百年的歲月里如草木般被歲月磨滅。

如今,經過兩百余年的休養,離陽雖不具上國地之廣,卻有上國民之眾,更有上國基之深、力之實。

每三年的九月是離陽會考的日子,而此時也是離陽諸多大家豪門紈绔子弟的秋困之時,在歷代離最帝皇不斷削減勛貴數量的同時,對勛貴子弟的繼承資格也有著明確規定,勛貴子弟想要繼承祖輩的富貴文要有秀才功名,武要有三轉勛功,而大部分的子弟文不出眾者須受封正九品的忠義校尉之銜,成年后領上十數名護衛到軍中謀上一分軍職,攢上幾個敵首賊級的軍功日后才能承襲爵位,而每三年的會試期間便是這些子弟出關守邊之時,每到這個時節,這些成年嫡子便不得不帶上護衛人員到鎮守或邊軍中任職,而非嫡子卻要分門立戶的聰慧子弟更是想借此機會為自己謀份富貴攢上基業。

平成九年的金秋九月,離陽每三年一次的會試即將開考的時候,震驚天下的元參案爆發。

元參一種天下常見固本培元、養精補血的藥材,民間素來稱之為一兩元參一兩銀,元參、元陽參、元靈參這三參在很多時候可以直接和金銀一樣做為貨幣使用,也是習武修道筑基時必不可少的藥材,同樣也是世家豪門穩固之基石,就如同鹽糧與普通百姓的關系。

制藥司主辦烏運謀于京城外遭劫殺,因烏運謀死在京城,又是朝庭官員,此事被輔政殿交由以刑部神捕門為主,御使臺監察衛協同辦理,原本以為只是普通的劫殺案,可在調查時,其手下一名制藥郎曾說烏運謀發現制藥司進出庫的帳薄出入很大,更有幾批明顯未出庫的元參雖在帳冊之上,可庫房內卻無這幾批元參,還沒有細查,烏運謀便被劫殺在京城之外。

就在神捕門和監察衛順著元參查探的時候,戶部爆出了更加驚人的事,根據制藥司的出入庫記錄記載,有幾批元參在今年七月初的時候有官吏以輔政殿補充兵部藥庫的名義借調,隨后在八月初又有官吏調來一批元參抹平了七月初借調的那批元參。

而調來的那批元參同樣是官吏以輔政殿的名義從戶部國庫里調出來的,此后卻查明借調和平庫元參之事輔政殿并不知情,同樣沒有下達過任何文書,而戶部亦是如此,戶部尚書、左侍郎和掌管國庫的主事并不知曉元參出庫的一事。

唯獨戶部右侍郎是兩件事中都有參與的最高品階的官員,也是元參出庫的經手人,戶部右侍郎江子桐在被緝拿歸案后便供訴出了大小官吏二十多人,而這二十多名大小官吏在調查中卻消失無蹤,仿佛沒有存在過的一樣,除了江子桐供訴出的名字外,什么都沒有查出來,戶部的生檔中沒有案卷、也沒有官憑,在上京都城中沒有住宅和熟人,而這些人出入宮城、部衙的令牌更是無從查起,更沒有人知道這些人過往的行蹤。

輔政殿在此事后對出入的文書進行查驗后證實,現場查獲的借調文書、平庫文書上的大印是真正的輔政大印,并無任何偽造的跡象,但其文書上的簽名卻是符文拓印,而并非三位輔政大臣的親筆簽名。

此事雖被朝庭官員捂著未對外告知,天下哪有不透風的墻,最后還是在京城內傳開,京城內一時間人心惶惶,一國之都,而且涉及到守備森嚴的宮城城防,更是涉及到宮城內的輔政殿這種涉及決定國策的地方,而這些人不光能來去自如,還能使用輔政大印,這怎么能讓人不恐懼、膽寒這些人的能力……

平成帝大為震怒,接連抄斬了皇城、宮城的守衛將軍等十數人,牽連官員更是多達百人,戶部尚書和制藥司主事也因此被罷官免職,族內男丁更是被發配邊疆充軍。

號稱皇權三衛的魚龍衛、武策衛和玄策衛緹騎四出,一時間離陽境內召獄四起,短短三個月,被此事牽連或因此事被查出的其他犯案官員更是多達千余人。

朝庭三衛也沒有閑著,以刑部神捕門為首,大理寺六扇門、御使臺監察衛對離陽全境及所有衙門進行了細致的清理。

離陽江湖的門派也因此事遭受無妄之災,而被牽連,更有不少武林門派和左道門派因此事被武策衛和玄策衛滅門。

此事導致整個離陽江湖對離陽朝庭的態度大為轉變,同時,各個大門派為了保證江湖的持續,護持江湖如基石般存在的廣大小門小派,不得已派出大量弟子明查暗訪,想查出那伙竊賊,以平朝庭的怒火,以免再這樣下去,朝庭借機重演當年九衛馬踏江湖之事。

同樣,離陽境內的聽風樓和細雨樓也因此事受到了不可避免的牽連,因這兩樓一個為最大的情報組織,一個是最大的殺手組織,在江湖本就讓很多人不喜,此事的發生之后,許多江湖門派或明或暗對兩樓進行打壓,更有江湖散客暗中出手,讓兩樓損失慘重,不得已之下,兩樓發出了堪稱驚天暗花,用以懸賞讓他們蒙受此禍事的元參案參于者或主謀。

江湖的嘈雜并沒有影響到朝庭的運轉,離陽最大的皇權衛魚龍衛如沉睡已久的巨龍睜開了威嚴森冷的雙眼,俯視著天下蒼生,皇權意志開始流轉復蘇。

版權:創世中文網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巴林右旗| 桦南县| 永福县| 宜州市| 宁蒗| 乌拉特后旗| 日土县| 乌鲁木齐市| 五大连池市| 普兰县| 东源县| 资兴市| 耒阳市| 瓮安县| 东城区| 胶州市| 常宁市| 江阴市| 门头沟区| 南木林县| 泸州市| 镇平县| 宝应县| 读书| 日照市| 大洼县| 陈巴尔虎旗| 兰考县| 青田县| 沙田区| 井冈山市| 五大连池市| 和静县| 福鼎市| 乐业县| 城固县| 台山市| 鞍山市| 贵阳市| 资阳市| 亳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