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jié)

書友吧

第1章 引子:為什么說秦人的老祖宗跟商紂王有莫大干系?

春秋五霸、戰(zhàn)國七雄,所有的諸侯國,都有一個了不起的祖先。譬如齊國,開國之君是興周八百年的姜子牙;宋國,則是殷商的直系后裔;晉國、吳國,都是姬姓的子弟;燕國,是召公的封地;就是一貫被稱為南蠻的楚國,其源頭,也可以追溯到周文王時期的火師鬻熊。

那么秦國呢?

說起來,這個話題其實有點讓秦國后人難堪,因為他們的祖先,居然和周的敵人商有關(guān)。

這話,得說《封神演義》書上,第九十九回姜子牙封神完畢,升帳召集百官,這個時候,押進來兩人,一個叫飛廉,另一個叫惡來,姜子牙大喝一聲,“你這二賊!惑君亂政,陷害忠良,斷送商朝社稷,罪盈惡貫,死有余辜。今國破君亡,又來獻寶偷安,希圖仕周”。于是一聲令下,左右把這二人推出去問斬——然后姜子牙再進封神臺,給他們一個神位,叫作冰消瓦解之神。

但這,畢竟只是神話而已。那么真實的歷史作何解說呢?

根據(jù)《史記》的記載,惡來,是飛廉的兒子。惡來的特點,是身體強壯有力;飛廉呢,則擅長駕車。所以呢,在商紂王時期,惡來當(dāng)上了紂王的侍衛(wèi)武官,在朝歌待著;至于飛廉,卻被安排做跑腿的活兒。

當(dāng)周武王在西方秘密準(zhǔn)備,發(fā)動閃電襲擊朝歌的戰(zhàn)役之際,飛廉正在替紂王跑“業(yè)務(wù)”。而等到飛廉任務(wù)結(jié)束,打算回朝歌復(fù)命之際,卻發(fā)現(xiàn)他的商朝,已經(jīng)被周人推翻。

關(guān)于這檔子事,司馬遷用一句話描述,頗有現(xiàn)場感:

“周武王之伐紂,并殺惡來。是時蜚(飛)廉為紂石北方,還,無所報?!?

是的,兒子惡來死了,商紂王也死了。飛廉,家沒了,國也沒了。

可是這一切都讓他來不及悲傷,飛廉來到一座叫作霍太山的山峰之下。這座山,在那個時候可比今天的恒山、太行山、五臺山都要有名?!队碡暋钒阉袨楸狈郊街莸貐^(qū)的鎮(zhèn)山,也就是北方第一山。

飛廉來到這樣一座名山,可不是來游山玩水的,他是來請求天神給他指引一個方向,即告訴他,接下來他該怎么辦。難道飛廉一族,就這么滅亡了嗎?

結(jié)果,天神真的回應(yīng)了。司馬遷說,飛廉得到了一具石棺,而且這石棺上還有一句銘文:

“帝令處父不與殷亂,賜爾石棺以華氏。”

要說司馬遷還真是有一種詭異的幽默,他說上天賜給飛廉這具石棺,居然是一種吉兆,意思就是上天讓你沒有參與商紂王的亡國之變,這是給你一條新路,光大你這個家族的新路。

換句話說,飛廉家族,不但不會滅絕,還會在新的時代,也就是周王朝這邊得到新的機遇,重新發(fā)達起來。

是這樣嗎?

飛廉后來又娶妻,生了一個兒子叫季勝。季勝生了孟增,這個孟增,也就是飛廉的孫子,果然得到了周王室的垂青,周王室賜給他一塊地,叫作皋狼。

皋狼在哪里呢?就是今天山西的呂梁市離石區(qū),這個地域直到21世紀(jì)的今天,依舊是山多川少,宜于發(fā)展林牧業(yè)。而在周那個時代,這樣的地形,當(dāng)然是荒蠻之地。

秦人的老祖宗,就生活在這樣原生態(tài)的地帶,一直到周穆王時期,出現(xiàn)了一個了不起的子孫,叫作造父。

造父和當(dāng)年他的老祖宗一樣,也當(dāng)上了王室的御者。差別是,飛廉是商朝最好的御者,造父則是周朝最好的御者。

造父的主人周穆王,是少有的愛滿世界溜達的帝王,擱后世,只有秦始皇、隋煬帝、乾隆這幾位能與之比擬,秦始皇臨死之前還在巡行天下的路上,隋煬帝則駕崩在了下江南的揚州,乾隆帝更是六下江南。

周穆王的出行方向,起初是向西北,李商隱有詩云:“八駿日行三萬里,穆王何事不重來。”西晉時期有人在河南汲縣盜掘了一座戰(zhàn)國時期魏國墓葬,出土一大批竹簡,其中便有《穆天子傳》。這竹簡上就寫著,周穆王向西到了當(dāng)時被認(rèn)為是大地最西端的西王母之邦,西王母在瑤池之上宴請周天子。

結(jié)果就因為在西方的巡游太過得意,所謂樂極生悲,突然就從遙遠的東方傳來了徐偃王作亂的消息,于是周穆王急著要回去。

這個時候,為周天子立下功勞的人,就是造父。他駕著馬車,“為穆王御,長驅(qū)歸周,一日千里以救亂”。當(dāng)然這里其實有些夸張,難以想象的是一天時間,居然從遠在今天甘肅的西王母之邦趕回在今天陜西的周王之都城鎬京,這個速度在西周那個時代,就已經(jīng)實現(xiàn)了?

可以肯定的是,造父確實以極快的速度駕著馬車趕回了鎬京,所以在這件事上,他真的有大功勞。結(jié)果就是,周穆王決定賞他,而當(dāng)時最流行的賞賜,就是給他一塊封地。

造父得到的這塊封地,就是趙城。

說起來,這座趙城,可是幾千年一直都沒改名。甚至一直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山西還有趙城縣。只不過到了1954年,歸入了洪洞縣,可是趙城作為地名還是存在,只不過降一級叫作洪洞縣趙城鎮(zhèn)了。

古人有個規(guī)矩,有了封地,就以封地之名為姓氏,譬如大舜的后代,封到陳,從此就以陳為姓。那么,現(xiàn)在造父封到了趙城,他這一脈的子孫,也就開始姓趙了。

一直到秦始皇,其實還是姓趙,只不過古人的姓,其實有姓和氏兩套體系,女性只有姓,男性卻可以兼用姓、氏兩套。秦國是嬴姓趙氏,所以秦國的公主,有孟嬴,有懷嬴;而秦國的王,則按照古人的規(guī)矩,更應(yīng)該叫趙蕩、趙政才對,嬴蕩、嬴政這樣的叫法,固然也有,卻是非主流的。

有人說,何必這么較真兒呢?字典上已經(jīng)說是嬴政了,你又何苦堅持稱趙政呢?

對于這個問題,筆者想說,凡事都要講一個邏輯,如果全部革新使用“姓+名”的制度,那么同樣生存于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孔丘、蘇秦這些人,也必須使用這個規(guī)則。孔丘,子姓、孔氏;蘇秦,己姓,蘇氏,所以你如果管秦始皇叫嬴政,就必須管孔丘叫子丘,管蘇秦叫己秦??偛豢赡茉谕徊繒铮渌宋锒肌笆?名”,偏偏把秦王這一家“姓+名”。

其實,真相是漢朝之后,姓名制度發(fā)生變化,原來的姓逐漸消失,氏卻以“姓”的面目出現(xiàn)。如劉邦是祁姓劉氏(晉國士會的后裔,當(dāng)然也可能是附會),可是到這個時候,已經(jīng)沒有人管這個祁姓了,大家都只用“氏+名”的手法,叫他劉邦了。

正是這個緣故,我們在《史記》里看到司馬遷對劉邦的介紹是“姓劉氏”,背后反映出來的信息,就是姓、氏這兩個元素的重新組合,即把原來的氏當(dāng)作姓——目前為止,現(xiàn)代和當(dāng)代作者幾乎所有關(guān)于秦史的書籍,都沒有厘清這個基本邏輯,所以筆者在這本書的開頭,作一個扼要的說明。

在造父這個時代,趙家就成為周王朝第一王家御者家族,那么秦國的直系祖先,究竟又在何處呢?

答案是并不在造父這邊。

這就要說到當(dāng)年的惡來了。據(jù)說惡來也有一個兒子,叫作女防。惡來戰(zhàn)死之后,他的家族就淪落成奴隸,女防這一代應(yīng)該是很艱難的,可是幸運的是,沒多久飛廉的孫子,也就是女防的叔叔就發(fā)達了,于是女防也得以恢復(fù)了身份,回到了這個家族。繁衍數(shù)代之后,他們也享受到了造父得到周天子寵愛的這個福利,一同前往造父的封地趙城生活,并且也改為嬴姓趙氏。

所以,秦國的嬴姓趙氏,其實是沾了趙國老祖宗的光得來的。

那么,問題就來了:兩個嬴姓趙氏的人群,其實都已經(jīng)聚集到了趙城,那么為什么還會有一個趙家的人,會被封到遙遠的今天甘肅地區(qū),開啟一個新的諸侯國——秦的傳奇呢?

這,便是七百年秦史的開端。

上架時間:2024-04-16 15:25:54
出版社:華文出版社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shù)有限公司已經(jīng)獲得合法授權(quán),并進行制作發(fā)行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鹤岗市| 志丹县| 杭州市| 门源| 兴山县| 承德县| 临邑县| 靖边县| 保亭| 吉林市| 南木林县| 连江县| 衡山县| 芦山县| 荆门市| 临沭县| 孙吴县| 凤凰县| 安岳县| 绩溪县| 华安县| 金寨县| 定安县| 虞城县| 尚志市| 大兴区| 绥江县| 古蔺县| 新民市| 迭部县| 高安市| 铜川市| 阳曲县| 伊川县| 潜山县| 岚皋县| 赤城县| 北海市| 黎平县| 军事| 霍林郭勒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