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報

會員
纏中說禪:股市趨勢技術分析
纏論,集技術分析理論的大成,內容博大精深。本書按邏輯順序,深入淺出地講解K線及K線的標準化處理,分型,筆,線段,走勢中樞,走勢類型,走勢級別,三類買賣點,背馳和盤整背馳,區間套及轉折,走勢的多義性,走勢分解,纏論的哲學本質,中陰中樞,走勢結構的兩重表里關系,市場分析、預測和機會等內容。另外,本書還站在交易實戰的角度,綜合運用定義、原理、定理,對走勢與買賣點進行動態分析,詳細介紹了短線反彈、中樞震蕩、第三類買點、中小資金高效買賣法等具體的交易策略。本書內容系統、豐富,適合股票、期貨市場的專業投資機構和大中小個人投資者閱讀,也可作為各類投資者教育機構的參考資料。
最新章節
- 6.4.5 區間套和第一類買點策略(中小資金高效買賣法)
- 6.4.4 利潤最大定理二和第三類買點策略
- 6.4.3 利潤最大定理一和中樞震蕩策略
- 6.4.2 操作短線反彈
- 6.4.1 保護本金
- 6.4 操作策略
品牌:人郵圖書
上架時間:2023-06-26 14:58:10
出版社:人民郵電出版社
本書數字版權由人郵圖書提供,并由其授權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制作發行
- 6.4.5 區間套和第一類買點策略(中小資金高效買賣法) 更新時間:2023-06-26 15:40:01
- 6.4.4 利潤最大定理二和第三類買點策略
- 6.4.3 利潤最大定理一和中樞震蕩策略
- 6.4.2 操作短線反彈
- 6.4.1 保護本金
- 6.4 操作策略
- 6.3.2 回避政策風險
- 6.3.1 回避市場風險
- 6.3 風險回避
- 6.2.10 投資策略
- 6.2.9 兩種獲利機會
- 6.2.8 走勢預測
- 6.2.7 分類層次、級別、操作和節奏
- 6.2.6 完全分類指導下的操作實例
- 6.2.5 背馳和非背馳的完全分類
- 6.2.4 中樞震蕩監視器
- 6.2.3 當下和中樞關系的完全分類
- 6.2.2 分型結構的輔助操作
- 6.2.1 分型結構的心理因素
- 6.2 市場分析、預測和機會
- 6.1.8 理論和操作
- 6.1.7 走勢的當下性
- 6.1.6 兩種基本操作
- 6.1.5 交易節奏
- 6.1.4 資金管理
- 6.1.3 買賣不同構
- 6.1.2 改變操作慣性
- 6.1.1 避免患得患失
- 6.1 操作準備
- 第6章 纏論交易
- 5.6 底部定義和從月K線看中期走勢演化
- 5.5.7 兩重表里關系的輔助操作
- 5.5.6 兩重表里關系
- 5.5.5 當下走勢的六種狀態連接
- 5.5.4 當下走勢的四種狀態
- 5.5.3 纏中說禪筆定理
- 5.5.2 表里關系
- 5.5.1 未病、欲病、已病和第一、第二、第三類買賣點
- 5.5 走勢結構的兩重表里關系
- 5.4.5 中陰中樞和走勢劃分
- 5.4.4 BOLL指標對中陰階段的輔助判斷
- 5.4.3 中陰階段的具體分析和應對
- 5.4.2 中陰階段的表現
- 5.4.1 中陰階段和中陰中樞
- 5.4 中陰中樞
- 5.3 多級別買賣點綜合分析示范
- 5.2 高級別走勢和低級別買賣點
- 5.1 多義性和結合律綜合運用示范
- 第5章 走勢與買賣點的動態分析
- 4.3.4 完全分類
- 4.3.3 級別在纏中說禪技術分析理論中的關鍵地位
- 4.3.2 走勢必完美的真正關鍵
- 4.3.1 唯一分解
- 4.3 再說走勢必完美
- 4.2.7 級別的本質
- 4.2.6 遞歸定義的再理解
- 4.2.5 多空通吃
- 4.2.4 三個客觀支點
- 4.2.3 思維框架
- 4.2.2 分型、走勢類型和纏論的哲學本質
- 4.2.1 自同構性
- 4.2 纏論的哲學本質
- 4.1.9 市場預測
- 4.1.8 理論有效性
- 4.1.7 理論邊界
- 4.1.6 交易的現實性
- 4.1.5 研究誤區
- 4.1.4 有效市場
- 4.1.3 價格和時間
- 4.1.2 價格和理智
- 4.1.1 價格和信息
- 4.1 纏中說禪理論的絕對性
- 第4章 纏論的絕對性和哲學基礎
- 3.3.10 精確大轉折點尋找程序定理
- 3.3.9 每日走勢的分類
- 3.3.8 筆中樞、三根K重疊中樞和分型中樞
- 3.3.7 纏中說禪缺口
- 3.3.6 盤整及其完成后的典型走勢
- 3.3.5 上漲趨勢及背馳后的典型走勢
- 3.3.4 級別的再分辨
- 3.3.3 三類買賣點的再分辨
- 3.3.2 纏中說禪走勢類型分解原則的再理解
- 3.3.1 同級別分解和非同級別分解的再理解
- 3.3 各類概念再理解
- 3.2.9 非同級別分解
- 3.2.8 同級別分解的多重賦格
- 3.2.7 同級別分解再研究
- 3.2.6 走勢類型連接的同級別分解
- 3.2.5 纏中說禪買賣點級別定理
- 3.2.4 操作級別
- 3.2.3 走勢類型連接結合律的簡單運用
- 3.2.2 走勢類型連接的結合律
- 3.2.1 纏中說禪走勢級別再理解
- 3.2 走勢分解
- 3.1.4 對走勢的多種合理釋義造成的多義性
- 3.1.3 模本簡略造成的多義性
- 3.1.2 中樞延伸造成的多義性
- 3.1.1 多義性的定義及來源
- 3.1 走勢的多義性
- 第3章 多義性和走勢分解
- 2.2.6 纏中說禪走勢類型分解原則
- 2.2.5 小轉大
- 2.2.4 背馳級別和當下走勢類型級別的分類
- 2.2.3 轉折的力度與級別
- 2.2.2 背馳轉折定理
- 2.2.1 區間套
- 2.2 區間套及轉折
- 2.1.7 MACD對背馳的輔助判斷(四)
- 2.1.6 MACD對背馳的輔助判斷(三)
- 2.1.5 MACD對背馳的輔助判斷(二)
- 2.1.4 MACD對背馳的輔助判斷(一)
- 2.1.3 纏中說禪背馳——買賣點定理
- 2.1.2 背馳和盤整背馳概述
- 2.1.1 趨勢力度
- 2.1 背馳和盤整背馳
- 第2章 動力學
- 1.6 上證指數月K線分筆、分段的思辨
- 1.5.16 第二類買賣點強弱分類
- 1.5.15 纏中說禪買賣點分析的完備性
- 1.5.14 第三類買賣點
- 1.5.13 纏中說禪走勢中樞中心定理
- 1.5.12 纏中說禪走勢級別延續定理
- 1.5.11 纏中說禪走勢中樞定理
- 1.5.10 纏論技術分析的核心問題
- 1.5.9 類趨勢和類中樞
- 1.5.8 第一類買賣點和第二類買賣點
- 1.5.7 走勢終完美
- 1.5.6 中樞的本質
- 1.5.5 中樞級別和走勢級別
- 1.5.4 纏中說禪走勢類型
- 1.5.3 纏中說禪走勢中樞
- 1.5.2 線段再理解
- 1.5.1 走勢的定義
- 1.5 初識走勢中樞、走勢類型、走勢級別
- 1.4.23 線段劃分示例
- 1.4.22 線段劃分爭議點及相關選擇
- 1.4.21 線段的區間、標準化及簡單應用
- 1.4.20 古怪線段
- 1.4.19 線段劃分的結果
- 1.4.18 筆和線段的本質含義
- 1.4.17 正確劃分線段的先決條件
- 1.4.16 第一種情況和第二種情況的本質區別
- 1.4.15 線段劃分標準再分辨
- 1.4.14 第二種情況下的線段劃分步驟和算法
- 1.4.13 第二特征序列元素包含關系處理
- 1.4.12 第一種情況下的線段劃分步驟和算法
- 1.4.11 線段劃分的兩種情況
- 1.4.10 第一特征序列元素包含關系處理
- 1.4.9 線段劃分的步驟和算法
- 1.4.8 線段的劃分標準
- 1.4.7 線段的描述
- 1.4.6 線段分解定理
- 1.4.5 線段筆破壞的實質
- 1.4.4 線段的筆破壞
- 1.4.3 不能構成線段的連續三筆
- 1.4.2 線段的基本形態
- 1.4.1 線段的規范要求和定義
- 1.4 線段
- 1.3.10 筆劃分結果的可變性
- 1.3.9 筆劃分結果的基本應用
- 1.3.8 筆劃分過程中隱含的基本規則
- 1.3.7 頂不能在底中的思辨和選擇
- 1.3.6 筆起止點和高低點關系的思辨及選擇
- 1.3.5 筆劃分步驟舉例及具體說明
- 1.3.4 筆的劃分步驟、算法和結果
- 1.3.3 筆劃分唯一性證明
- 1.3.2 筆的定義
- 1.3.1 走勢的方向
- 1.3 筆
- 1.2.7 分型的簡單應用
- 1.2.6 分型的完成和未完成
- 1.2.5 分型的級別
- 1.2.4 分型出現的原因
- 1.2.3 分型識別的例子
- 1.2.2 分型的定義
- 1.2.1 相鄰3根K線之間的關系
- 1.2 分型
- 1.1.5 K線標準化處理中隱含的基本規則
- 1.1.4 K線的標準化處理
- 1.1.3 相鄰兩根K線的關系
- 1.1.2 缺口
- 1.1.1 K線及K線圖的定義
- 1.1 K線及K線的標準化處理
- 第1章 形態學
- 前言
- 自序
- 內容提要
- 版權信息
- 封面
- 封面
- 版權信息
- 內容提要
- 自序
- 前言
- 第1章 形態學
- 1.1 K線及K線的標準化處理
- 1.1.1 K線及K線圖的定義
- 1.1.2 缺口
- 1.1.3 相鄰兩根K線的關系
- 1.1.4 K線的標準化處理
- 1.1.5 K線標準化處理中隱含的基本規則
- 1.2 分型
- 1.2.1 相鄰3根K線之間的關系
- 1.2.2 分型的定義
- 1.2.3 分型識別的例子
- 1.2.4 分型出現的原因
- 1.2.5 分型的級別
- 1.2.6 分型的完成和未完成
- 1.2.7 分型的簡單應用
- 1.3 筆
- 1.3.1 走勢的方向
- 1.3.2 筆的定義
- 1.3.3 筆劃分唯一性證明
- 1.3.4 筆的劃分步驟、算法和結果
- 1.3.5 筆劃分步驟舉例及具體說明
- 1.3.6 筆起止點和高低點關系的思辨及選擇
- 1.3.7 頂不能在底中的思辨和選擇
- 1.3.8 筆劃分過程中隱含的基本規則
- 1.3.9 筆劃分結果的基本應用
- 1.3.10 筆劃分結果的可變性
- 1.4 線段
- 1.4.1 線段的規范要求和定義
- 1.4.2 線段的基本形態
- 1.4.3 不能構成線段的連續三筆
- 1.4.4 線段的筆破壞
- 1.4.5 線段筆破壞的實質
- 1.4.6 線段分解定理
- 1.4.7 線段的描述
- 1.4.8 線段的劃分標準
- 1.4.9 線段劃分的步驟和算法
- 1.4.10 第一特征序列元素包含關系處理
- 1.4.11 線段劃分的兩種情況
- 1.4.12 第一種情況下的線段劃分步驟和算法
- 1.4.13 第二特征序列元素包含關系處理
- 1.4.14 第二種情況下的線段劃分步驟和算法
- 1.4.15 線段劃分標準再分辨
- 1.4.16 第一種情況和第二種情況的本質區別
- 1.4.17 正確劃分線段的先決條件
- 1.4.18 筆和線段的本質含義
- 1.4.19 線段劃分的結果
- 1.4.20 古怪線段
- 1.4.21 線段的區間、標準化及簡單應用
- 1.4.22 線段劃分爭議點及相關選擇
- 1.4.23 線段劃分示例
- 1.5 初識走勢中樞、走勢類型、走勢級別
- 1.5.1 走勢的定義
- 1.5.2 線段再理解
- 1.5.3 纏中說禪走勢中樞
- 1.5.4 纏中說禪走勢類型
- 1.5.5 中樞級別和走勢級別
- 1.5.6 中樞的本質
- 1.5.7 走勢終完美
- 1.5.8 第一類買賣點和第二類買賣點
- 1.5.9 類趨勢和類中樞
- 1.5.10 纏論技術分析的核心問題
- 1.5.11 纏中說禪走勢中樞定理
- 1.5.12 纏中說禪走勢級別延續定理
- 1.5.13 纏中說禪走勢中樞中心定理
- 1.5.14 第三類買賣點
- 1.5.15 纏中說禪買賣點分析的完備性
- 1.5.16 第二類買賣點強弱分類
- 1.6 上證指數月K線分筆、分段的思辨
- 第2章 動力學
- 2.1 背馳和盤整背馳
- 2.1.1 趨勢力度
- 2.1.2 背馳和盤整背馳概述
- 2.1.3 纏中說禪背馳——買賣點定理
- 2.1.4 MACD對背馳的輔助判斷(一)
- 2.1.5 MACD對背馳的輔助判斷(二)
- 2.1.6 MACD對背馳的輔助判斷(三)
- 2.1.7 MACD對背馳的輔助判斷(四)
- 2.2 區間套及轉折
- 2.2.1 區間套
- 2.2.2 背馳轉折定理
- 2.2.3 轉折的力度與級別
- 2.2.4 背馳級別和當下走勢類型級別的分類
- 2.2.5 小轉大
- 2.2.6 纏中說禪走勢類型分解原則
- 第3章 多義性和走勢分解
- 3.1 走勢的多義性
- 3.1.1 多義性的定義及來源
- 3.1.2 中樞延伸造成的多義性
- 3.1.3 模本簡略造成的多義性
- 3.1.4 對走勢的多種合理釋義造成的多義性
- 3.2 走勢分解
- 3.2.1 纏中說禪走勢級別再理解
- 3.2.2 走勢類型連接的結合律
- 3.2.3 走勢類型連接結合律的簡單運用
- 3.2.4 操作級別
- 3.2.5 纏中說禪買賣點級別定理
- 3.2.6 走勢類型連接的同級別分解
- 3.2.7 同級別分解再研究
- 3.2.8 同級別分解的多重賦格
- 3.2.9 非同級別分解
- 3.3 各類概念再理解
- 3.3.1 同級別分解和非同級別分解的再理解
- 3.3.2 纏中說禪走勢類型分解原則的再理解
- 3.3.3 三類買賣點的再分辨
- 3.3.4 級別的再分辨
- 3.3.5 上漲趨勢及背馳后的典型走勢
- 3.3.6 盤整及其完成后的典型走勢
- 3.3.7 纏中說禪缺口
- 3.3.8 筆中樞、三根K重疊中樞和分型中樞
- 3.3.9 每日走勢的分類
- 3.3.10 精確大轉折點尋找程序定理
- 第4章 纏論的絕對性和哲學基礎
- 4.1 纏中說禪理論的絕對性
- 4.1.1 價格和信息
- 4.1.2 價格和理智
- 4.1.3 價格和時間
- 4.1.4 有效市場
- 4.1.5 研究誤區
- 4.1.6 交易的現實性
- 4.1.7 理論邊界
- 4.1.8 理論有效性
- 4.1.9 市場預測
- 4.2 纏論的哲學本質
- 4.2.1 自同構性
- 4.2.2 分型、走勢類型和纏論的哲學本質
- 4.2.3 思維框架
- 4.2.4 三個客觀支點
- 4.2.5 多空通吃
- 4.2.6 遞歸定義的再理解
- 4.2.7 級別的本質
- 4.3 再說走勢必完美
- 4.3.1 唯一分解
- 4.3.2 走勢必完美的真正關鍵
- 4.3.3 級別在纏中說禪技術分析理論中的關鍵地位
- 4.3.4 完全分類
- 第5章 走勢與買賣點的動態分析
- 5.1 多義性和結合律綜合運用示范
- 5.2 高級別走勢和低級別買賣點
- 5.3 多級別買賣點綜合分析示范
- 5.4 中陰中樞
- 5.4.1 中陰階段和中陰中樞
- 5.4.2 中陰階段的表現
- 5.4.3 中陰階段的具體分析和應對
- 5.4.4 BOLL指標對中陰階段的輔助判斷
- 5.4.5 中陰中樞和走勢劃分
- 5.5 走勢結構的兩重表里關系
- 5.5.1 未病、欲病、已病和第一、第二、第三類買賣點
- 5.5.2 表里關系
- 5.5.3 纏中說禪筆定理
- 5.5.4 當下走勢的四種狀態
- 5.5.5 當下走勢的六種狀態連接
- 5.5.6 兩重表里關系
- 5.5.7 兩重表里關系的輔助操作
- 5.6 底部定義和從月K線看中期走勢演化
- 第6章 纏論交易
- 6.1 操作準備
- 6.1.1 避免患得患失
- 6.1.2 改變操作慣性
- 6.1.3 買賣不同構
- 6.1.4 資金管理
- 6.1.5 交易節奏
- 6.1.6 兩種基本操作
- 6.1.7 走勢的當下性
- 6.1.8 理論和操作
- 6.2 市場分析、預測和機會
- 6.2.1 分型結構的心理因素
- 6.2.2 分型結構的輔助操作
- 6.2.3 當下和中樞關系的完全分類
- 6.2.4 中樞震蕩監視器
- 6.2.5 背馳和非背馳的完全分類
- 6.2.6 完全分類指導下的操作實例
- 6.2.7 分類層次、級別、操作和節奏
- 6.2.8 走勢預測
- 6.2.9 兩種獲利機會
- 6.2.10 投資策略
- 6.3 風險回避
- 6.3.1 回避市場風險
- 6.3.2 回避政策風險
- 6.4 操作策略
- 6.4.1 保護本金
- 6.4.2 操作短線反彈
- 6.4.3 利潤最大定理一和中樞震蕩策略
- 6.4.4 利潤最大定理二和第三類買點策略
- 6.4.5 區間套和第一類買點策略(中小資金高效買賣法) 更新時間:2023-06-26 15:40:01